- 相关推荐
《小小图书馆》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小图书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小图书馆》教案1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句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儿童画报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2、纸制牌子六块
15+58
33-9
14+15
47-8
46-16
50-9
82-4
3、计数器十个,小棒许多、本子33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看哪组拿得快。
二、创设情境。
1、看图明确图意,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信息估算结果。
三、探索算法。
1、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计算方法。
3、集体用竖式计算。
4、尝试练习。选择故事书或连环画进行计算练习。边计算可以边说算法。
四、比练习中搜索学生错误情况,当当小医生。
四、加强练习。
1、拨一拨,说一说。
42-650-354-8
五、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乘车练习
六、课堂小结。
《小小图书馆》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书P59——60《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前在黑板上贴出三本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小图书馆(板书课题:小小图书馆)。今天,学校准备在一年级小朋友中挑选图书管理员呢。你们愿意争当图书管理员吗?(生:愿意。)那好,我们就一起看看学校对图书管理员提出的要求吧。
二、引出新知,自主探索。
1、 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看懂统计表。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表,你能看懂吗?
(生自由发言,发言精彩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引导学生横看:每一横行所表示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事先贴出的三本书上写上书名: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竖看:每竖行所表示的意思。)
2、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错,轻松地完成了图书管理员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想知道吗—— 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出下列三个问题的送给一把金钥匙。)
(生自由发言,着重板书并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这三个退位减法的问题。)
3、 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找和儿童画报相关的信息。
师:你能把关于儿童画报的故事完整的讲讲吗?
生:儿童画报原有33本,借走了7本,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师:怎样列式呢? 生:33-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图书管理员的第三个要求是——会计算。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用多种办法计算出33-7的结果。 (学生独立探究后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13-7=6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10-7=3
方法四:拨计数器 20+6=26 23+3=26
(方法四拨计数器的方法在教师的演示操作下让学生感知体验。)
方法五:列竖式计算。(与摆小棒和计数器的过程相结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一,借的1在图中你能找到吗?借的1表示什么意思,(1个10),1个10也就是个位上的10个一,所以借一作十。这个10在图中你又能找到吗?那现在个位上应该算几减几?十位上的3借走1还剩2,这个2在图中的什么地方?重点讲清楚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应计算13-7=6;十位上的3借走了1,还剩2,所以33-7=26。)
4、 比较方法,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计算出了33-7=26。今天我们做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个位不够减。)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的?(生:向十位借一当十。)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计算33-7时,遇到了个位上3减7不够减的情况,不管你们用的哪种方法,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5、 利用方法解决后两个问题。
师:你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继续解决你喜欢的一个问题吗?(后两个问题学生选一个喜欢的问题进行解决。)
生独立完成后抽生上台展示讲解。(讲解清楚的发给金钥匙一把。)
三、练习巩固,熟练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李老师准备把这三种最受欢迎的书奖励给你们看,好吗?让我们先看看儿童画报吧!
1、 打开儿童画报,出示练习题一:摆一摆,算一算。42-6 50-3 54-8
师:题目有几个要求?(一摆,二算。) 生独立操作小棒后计算。
抽生讲解操作过程及结果。讲解完整清楚者获得儿童画报或金钥匙。
师:想看看故事书吗?
2、 打开故事书,出示森林医生(书P60练一练3题。)
(1)生认真观察。
(2)同桌讨论每棵树上的竖式对吗?如果错,错在哪里?
(3)抽生上台板书后全班交流。 (改正确的在树上贴上盛开的花朵。)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你想提醒小伙伴们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3-7=26(本)
答:儿童画报还剩26本。
方法一:小棒图
方法二:计数器图
方法三:13-7=6 20+6=26
方法四: 33 - 7 26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小小图书馆》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9——60页,“小小图书馆及练一练1~4题。
教材分析: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做好铺垫。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十分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又有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正迁移来突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聪明、活泼,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设计好各种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具:
教师用具:教学课件,口算卡片,计数器,小棒。
学生用具:小棒、计数器。
说学法教法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书中的《小小图书馆》这一生活情景,贯穿全课又增加了“送小动物回家”“小小书签“等生动有趣的情境,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感受数学的美,数学的乐,数学的无穷魅力。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我鼓励、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互教互学互长,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提供思考讨论的平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一是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各自的算法,二是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小小书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课堂评价,使评价成为推动教学的“加油站”。
《新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学中我注重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用一颗爱心使课堂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大家看这里是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图书馆图片)同学们喜欢去图书馆吗?为什么?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丁丁和笑笑经常到图书馆去借书看,你们瞧!(出示借书图)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借书,管理员阿姨都做了统计你想了解吗?(出示表格)观察表格你从这幅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表格应用题因此教师在此先将表格怎么看告诉学生)。再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情境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2、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如果你们是管理员你想知道哪些情况?(提出减法问题)根据提问板书三个问题
师;你们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都表述出来说得很完整。这几个问题正是管理员阿姨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帮她解决吧!
[设计意图: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
二、探究——合作——交流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你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道题
1、怎样用算式表达呢?汇报33-7=
2、师:33表示什么?那7呢?
[设计意图:新课标精神,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过去的应用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你想怎样算一算?听清要求再操作,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在算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操作。做好后可以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交流总结(课件出示4种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还有好多种),在这里特别强调竖式的方法。
都有谁也是用这样的方法计算的你能在说说你的算法吗?教师课件演示过程(竖式是本课重点因此加以强调)。
师:从这些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先要求生总结师归纳)这些方法虽然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但算理是一样的都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就是十位)借1,十位上的1相当于个位上的10个,这样个位就够减了,助人为乐的十位就少了1个数。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开始独立操作,解决问题。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与同伴的`交流、比较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算法,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种算法多样化,重点突出计算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一)现在用竖式的方法解决其他两个问题!汇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原因,首先用自己尝试解决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使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得以巩固。]
(二)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三种书还剩多少本了,因为剩的书有限,我们每个人先选一种书看,看过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交换,好吗?你们想看哪本书?(按照每个人的要求发给学生想看的“书”(准备好的图片)。
[设计意图: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1、“连环画”呈现的题目是:森林里有三棵大树得了病,请你当小大夫帮帮它们。
2、“故事书”呈现的题目是:发书签(每一个小组一张题卡每人一题看看哪组又对又快,获胜的一组发书签当奖品)
3、“儿童画报”呈现的题目是:爱心小行动,学生给小动物找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只要小动物手里的算式得数和汽车上的数字卡片相同,小动物就可以乘车回家了。
4、读书节活动: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有多种做法,既调动了积极性,又对本节课的重点有所突破]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那些收获?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
[设计意图:愉快地与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最后提出希望,愿每一个小朋友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在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同时唤起了学生对下一次数学课的企盼。]
对于本课教学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小图书馆》教案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②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
③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④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⑤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①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③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④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
(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5.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在下面记一记。
(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6.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
(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
(3)汇报验算方法。
学中做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
做中得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小小图书馆》教案5
一、教学内容:P56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三、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注意问题:(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二)设境导入
1、获取信息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取、整理信息
(三)探索新知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列出算式,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交流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
(1)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5、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五)作业
《小小图书馆》教案6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小小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出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只要学生能想到的合理的方法都要给予鼓励。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三、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总体基础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的大力激发,所以我在设计本堂课时,设置了有趣的情境、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且牢牢抓住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加深拓展。
四、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六、教学准备:
课件,不同种类的图书。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专门为小朋友成立的小小图书馆正式开放了!想去看看吗?我们跟着导游智慧老人一起去吧!
师多媒体演示:小小图书馆的外观,同时付上一句高尔基的名言“xxx!”同时引出课题,板书:小小图书馆
智慧老人:首先,我要考考你们,算一算416+175 298-113再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生计算,汇报。
二、探究新知,智慧老人为你导航。
智慧老人将为小朋友介绍小小图书馆的一些情况,瞧,(课件出示表格)
小小图书馆藏书情况
种类数量/本
故事书236
连环画118
科技书84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回答。
智慧老人:小朋友们,请你们开动脑筋,提出数学问题吧!
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究解决。师根据所提问题适时引导。若生提出的是加法问题,则请学生口头解决;若提出减法问题,则提炼出重点问题,用黑板条呈现。
如: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生列式:236-118
师问:你们能估算一下答案吗?
生估算,汇报。
师引导计算,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允许不同计算方法。(师用课件呈现。)
方法一:236-100=136
136-10=126
126-8=118
方法二:200-100=100
36-18=18
100+18=118
方法三:236-118
=236-116-2
=120-2
=118
方法四:
2 3 6
-1 1 8
——
1 1 8
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自然引导学生利用列竖式计算。并且着重讲解列竖式的过程。(屏幕显示出格子板,帮助学生理解退位。)
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智慧老人:同学们表现太棒了!接下来,请你写出另外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考考,并且列式计算。
生在本子上提问,同桌互相解决、交流。
三、试一试
智慧老人:在进入知识的海洋前,我们勇敢的试一试吧。
屏幕出示:用竖式计算,409-128 308-156
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当个小医生
智慧老人:要打开智慧之们,先来当当小医生。(试试用竖式计算)
五、数学游戏(屏幕显示)
智慧老人(开启图书馆之门,看到了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书籍):你们最想看什么书呢?
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屏幕显示出相应书籍,每种书籍都有一个按钮,只有完成指示才能得到想要的书。
故事书517-203连环画726-315
科技书397-188其他372-243
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发放相应的图书。
六、课堂总结
师:我们今天进入了小小图书馆,希望同学们爱惜书本,不断地学习.知识,在小小图书馆里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自由回答
《小小图书馆》教案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继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去图书馆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去图书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长见识......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图书馆看书,高兴吗?你们喜欢看什么书?
生1:我喜欢看连环画。生2:我喜欢看故事书。生3:我喜欢看有关计算机的书。......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书的图片(图片为双层、可打开,内附相关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喜欢的书名当场写在图片上。
师:我们先看看图书馆里有关这几种图书的信息,好吗?
(师呈现信息表格并根据学生所喜欢的书当场写在表格内。)
连环画
故事书
计算机书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评析让学生成为创设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2.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师:从这幅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1:图书馆原有连环画33本,借走7本;原有故事书25本,借走8本;原有计算机书46本,借走9本。
师:说得真完整。(面向全体)根据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呢?
(评析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如此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
生2:连环画借走7本之后还剩多少本?
(师将此问题书写在黑板上。)
师:谁能解决生2的问题?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合作
生:我用算式解决33-7=26。
师:你连得多少都计算出来了,真棒!其他的同学不要着急,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33-7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开始独立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问题解决后主动寻找伙伴进行交流。)
(评析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2.交流(学生边说教师边把学生的方法有序地呈现在黑板上。)
师:33-7等于多少?生:(齐答)等于26。
师:谁来说说你或者你和伙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评析不强调必须是以自己或小组的身份来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讲出在探讨过程中的真实想法。)生1:我是口算出来的,13-7=6再用20+6=26。
师:谁用的也是这种方法?谁能再讲一讲?
生2:我是用小棒解决的,我先拿出三捆零三根,然后打开一捆,用打开的10根减去7根,还剩下20+6=26根。
生3:他的方法用算式表示是这样的10-7=3,23+3=26。(班里响起掌声!)
生4:我是用竖式解决的。
师:请把你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好吗?(生4把竖式写在黑板上的同时其他学生继续汇报。)
生5:我和我的伙伴是用计数器解决的。先在个位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先去掉1个十,应该减7个一,多减了3个,再在个位上补3个珠子,最后等于26。
师: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大家讲一讲好吗?(请伙伴再讲一遍。)
(评析“谁能再讲一讲,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好吗”,这样邀请其他同学重复方法的过程,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又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结果,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你想说什么?生1:他们的方法挺合理。
生2:我也可以用算式把这种方法表示出来。33-7把7看成10,33-10=23多减了3个一,再用23+3就等于26。
(班里再一次响起掌声!学生的评价是这名学生讲得准确、清楚。)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生4的方法。
师:(好奇地用手指着“?”)这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
33
-7
__________
26
生4:“?”叫作退位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出1个十,就用“?”表示,退走1个十,到个位就是10个一,10个一加原来的3个一,得出13个一。13减7等于6......
生3: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2了呢?
(评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之上,也在对学生提问题。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而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生4:因为十位退走1个十给了个位,3个十还剩下2个十,所以十位上写2。
生3:谢谢你的讲解,我很满意。
生4:不客气!
师:请同学们拿出竖式纸,自己试着用竖式的方法再计算一遍,看看我们刚才口算的结果对不对。(生用竖式计算并检查。)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
生6:(骄傲地)我们小组里出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把7分成3和4,用33-3=30,再用30-4=26;第二种方法是想加算减:想几加7等于33,26加7等于33,所以33-7=26。
师:你们认为他汇报得怎么样?生:他汇报得很有条理,而且能代表小组发言。
(评析从生1汇报开始多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之间就很容易公开、真诚地对他人表达欣赏之情。正确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相互之间更加亲密,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更使相互间感到合作愉快。)
师:你说得很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他学习。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
(正当教师要继续进行时,又有一名同学的小手高高举起。)
师:(有感情地)你还想说?!生7:(干脆地、大声地)想!
师:好,那你说吧,(面向全体)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生7:33-7我用7-3=4...
其他学生:(着急)不对,他的方法有问题,不能看3减7减不开就用7减3......(生7开始犹豫,并停止发言。)
师:(皱眉加手势,把手放到耳边)大家别着急,我们应该先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再进行评价,好吗?请生7继续说你的想法。生7:33-7我先用7-3=4,还差4个没减,就用30-4等于26。(“哇......”班内一阵惊呼。)
师:(露出笑容)现在你们想说什么吗?生8:他的方法也行得通。生9:他的方法真有创造性......
(评析耐心地等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能更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发表意见。)
(评析多样化的算法还需要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应该是学生,优化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学生自身特色的。)
(三)巩固--反思
师: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吗?
生1:故事书借走8本后还剩多少本?生2:计算机书借走9本后还剩多少本?
师:请你选择一道题,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有什么问题先自己想办法,也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开始吧。(生解决这两道问题并进行交流。)
交流结果:每人能收获一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问题”,并得出故事书还剩17本、计算机书还剩37本。
(四)回映主情境--拓展练习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三种书还剩多少本了,因为剩的书有限,我们每个人先选一种书看,看过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交换,好吗?你们想看哪本书?(学生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告诉老师自己想看哪本书,教师组织好学生后,按照每个人的要求发给学生想看的“书”(准备好的图片)。)
(评析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1.“连环画”呈现的题目是:森林里有三棵大树得了病,请你当小大夫帮帮它们。
(五)呈现课题--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师板书)。
师: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
〖教学反思〗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想法......我希望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一个不完整的情境,富有创意地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名,学生的兴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可见,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我希望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权威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唱主角,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我想创设一个互相接纳、欣赏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去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及正确地评价他人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能以一种相互尊重的、清晰的以及有见解的方式来直接交换彼此的看法,会更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愉快地合作。
《小小图书馆》教案8
教学内容:
P49~50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9-118=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239-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3、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问题。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4、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让学生口头列式118-57=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118-57怎样计算呢?
118
-57
61
探索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5、学生独立完成“239-57”。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6、学中做完成教材第52页的第1~5题。
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小小图书馆》教案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继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在“小小图书馆”的情境中主要解决百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问题。学生初步接触退位减法的知识,退位问题是难点,学生往往忘记在退位以后,被减数的十位应该减去1,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如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掌握这部分内容。百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问题更是学生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研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市区的普通学校,一年级是课改年级。班级总人数24人,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通过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参与精神,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但个别学生不善于接纳他人观点,需要教师时时处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引导,在集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在研究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已经明白相同数位对齐相减的道理,因此,如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地学习来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去图书馆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去图书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长见识……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图书馆看书,高兴吗?你们喜欢看什么书?
生1:我喜欢看连环画。
生2:我喜欢看故事书。
生3:我喜欢看有关计算机的书。
……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书的图片(图片为双层、可打开,内附相关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喜欢的书名当场写在图片上。
师:我们先看看图书馆里有关这几种图书的信息,好吗?
(师呈现信息表格并根据学生所喜欢的书当场写在表格内。)
(评析:让学生成为创设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2.获取信息――引发问题
师:从这幅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1:图书馆原有连环画33本,借走7本;原有故事书25本,借走8本;原有计算机书46本,借走9本。
师:说得真完整。(面向全体)根据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呢?
(评析: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如此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
生2:连环画借走7本之后还剩多少本?
(师将此问题书写在黑板上。)
师:谁能解决生2的问题?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合作
生:我用算式解决33-7=26。
师:你连得多少都计算出来了,真棒!其他的同学不要着急,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33-7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开始独立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问题解决后主动寻找伙伴进行交流。)
(评析: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2.交流
(学生边说教师边把学生的方法有序地呈现在黑板上。)
师:33-7等于多少?
生:(齐答)等于26。
师:谁来说说你或者你和伙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评析:不强调必须是以自己或小组的身份来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讲出在探讨过程中的真实想法。)
生1:我是口算出来的,13-7=6再用20+6=26。
师:谁用的也是这种方法?谁能再讲一讲?
生2:我是用小棒解决的,我先拿出三捆零三根,然后打开一捆,用打开的10根减去7根,还剩下20+6=26根。
生3:他的方法用算式表示是这样的10-7=3,23+3=26。
(班里响起掌声!)
生4:我是用竖式解决的。
师:请把你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4把竖式写在黑板上的同时其他学生继续汇报。)
生5:我和我的伙伴是用计数器解决的。先在个位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先去掉1个十,应该减7个一,多减了3个,再在个位上补3个珠子,最后等于26。
师: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大家讲一讲好吗?(请伙伴再讲一遍。)
(评析“谁能再讲一讲,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好吗”,这样邀请其他同学重复方法的过程,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又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结果,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生1:他们的方法挺合理。
生2:我也可以用算式把这种方法表示出来。33-7把7看成10,33-10=23多减了3个一,再用23+3就等于26。
(班里再一次响起掌声!学生的评价是这名学生讲得准确、清楚。)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生4的方法。
师:(好奇地用手指着“?”)这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生4:“?”叫作退位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出1个十,就用“?”表示,退走1个十,到个位就是10个一,10个一加原来的3个一,得出13个一。13减7等于6……
生3: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2了呢?
(评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之上,也在对学生提问题。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而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生4:因为十位退走1个十给了个位,3个十还剩下2个十,所以十位上写2。
生3:谢谢你的讲解,我很满意。
生4:不客气!
师:请同学们拿出竖式纸,自己试着用竖式的方法再计算一遍,看看我们刚才口算的结果对不对。(生用竖式计算并检查。)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
生6:(骄傲地)我们小组里出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把7分成3和4,用33-3=30,再用30-4=26;第二种方法是想加算减:想几加7等于33,26加7等于33,所以33-7=26。
师:你们认为他汇报得怎么样?
生:他汇报得很有条理,而且能代表小组发言。
(评析:从生1汇报开始多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之间就很容易公开、真诚地对他人表达欣赏之情。正确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相互之间更加亲密,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更使相互间感到合作愉快。)
师:你说得很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他学习。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
(正当教师要继续进行时,又有一名同学的小手高高举起。)
师:(有感情地)你还想说?!
生7:(干脆地、大声地)想!
师:好,那你说吧,(面向全体)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生7:33-7我用7-3=4…
其他学生:(着急)不对,他的方法有问题,不能看3减7减不开就用7减3……
(生7开始犹豫,并停止发言。)
师:(皱眉加手势,把手放到耳边)大家别着急,我们应该先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再进行评价,好吗?请生7继续说你的想法。
生7:33-7我先用7-3=4,还差4个没减,就用30-4等于26。
(“哇……”班内一阵惊呼。)
师:(露出笑容)现在你们想说什么吗?
生8:他的方法也行得通。
生9:他的方法真有创造性……
(评析耐心地等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能更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发表意见。)
(评析多样化的算法还需要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应该是学生,优化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学生自身特色的。)
(三)巩固――反思
师: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吗?
生1:故事书借走8本后还剩多少本?
生2:计算机书借走9本后还剩多少本?
师:请你选择一道题,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有什么问题先自己想办法,也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开始吧。
(生解决这两道问题并进行交流。)
交流结果:每人能收获一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问题”,并得出故事书还剩17本、计算机书还剩37本。
(四)回映主情境――拓展练习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三种书还剩多少本了,因为剩的书有限,我们每个人先选一种书看,看过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交换,好吗?你们想看哪本书?
(学生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告诉老师自己想看哪本书,教师组织好学生后,按照每个人的要求发给学生想看的“书”(准备好的图片)。)
(评析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1.“连环画”呈现的题目是:森林里有三棵大树得了病,请你当小大夫帮帮它们。
2.“故事书”呈现的题目是:过河。
3.“计算机书”呈现的题目是:找朋友。
(五)呈现课题――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师板书)。
师: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
〖教学反思〗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想法……
我希望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一个不完整的情境,富有创意地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名,学生的`兴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可见,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我希望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权威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唱主角,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我想创设一个互相接纳、欣赏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去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及正确地评价他人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能以一种相互尊重的、清晰的以及有见解的方式来直接交换彼此的看法,会更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愉快地合作。
〖编者点评〗
本案例采用去图书馆读书的完整情境,体现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得有趣,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协助学生从单项交流迈向多项交流,同时擦出新的交流火花。教师注重学生的收获,但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思维特点的途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本节课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将不同方法进行梳理、归类,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
《小小图书馆》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表达、倾听、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练习口算,复习旧知。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12-611-735-4
17-918-666-5
19-719-978-8
二、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今天图书馆借书的情况如何,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2、了解了今天图书馆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
这个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板书算式)
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理解算法
1、33-7怎么计算呢?请你们利用手里的学习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做。
2、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吗?当别的认真听一听他说的方法一样,如果是,你还有什么补充。
3、刚才小朋友们交流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为了说得更清楚,建议你用小棒边摆边说。
4、小朋友们真不了起,当计算33-7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
在这些算法中,你还有没有需要提出来解释的?
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5、今天我们学习的.100以内的减法和以前学习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板书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刚才大家研究解决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问题,回答了解第一个问题。那要求故事书、连环画剩下的本数,你们会求吗?请完成在书上第58页下面的方框里。
2、完成第59页练一练1~4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理解50-3这一特殊情况。
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牌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坐第几号的小汽车。可要求学生用线回起来。
五、拓展性练习
84-754-562-4
84-7054-5062-40
六、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
【《小小图书馆》教案】相关文章:
小小少年教案07-17
《小小的船》教案10-25
小小少年教案范文07-18
《小小通气孔》教案09-22
小小送货员小班教案06-19
《小小蛋儿把门开》教案03-12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01-20
《小小的船》教案(15篇)02-25
《小小的船》教案15篇09-16
中班小小染衣坊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