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幼儿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激趣导入
1、欣赏flas《时间像小马车》。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时间就像小马车,一直向前跑,永远不回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时间的古诗——《长歌行》。
二、初读古诗
(一)初读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你认识它们吗?快叫叫它们的'名字。
2、在读古诗中认识生字。
3、检测:叫字游戏。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过渡:生字认识了,相信大家读起课文来会更轻松。
(一)再读古诗
1、教师范读(注意停顿)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自己练读→指名读→评价→男女生比赛读
(二)理解诗意
过渡: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想奖励大家一个故事。
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看见别人在读书,心里很羡慕。于是他请老师教他读书。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读书太累了,就不学了。他又看见别人在唱歌,他也去学唱歌,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唱歌太辛苦,又不学了。后来,他又学做了许多事,可是总是不努力,一直到他老了,还是什么也没学会。这一天,他带着小孙子来到大河边,看见河水滚滚向东流去,一去不回头,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由说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孙子问道:“爷爷,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老爷爷说:“孩子,你看这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教师讲解诗意。
3、名句赏析
四、背诵古诗
自己练习→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齐背→打节奏背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呀,时间过得真快!人的一生,从少年、青年到老年,看似很长,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歌行》这首诗,知道了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新字。
了解《长歌行》的主旨,感受诗人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引入新课程。
二、学生初读课文
读通三首古诗,学习三个新字。
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主旨,标出不理解的部分。
在小组内进行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引入新课程。 “行”是古代一种诗歌形式,我们之前学过哪首诗?(学生回答:《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首类似的诗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交流自学成果。
(1)分享你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解释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重点解释:这首诗看似描绘景色,实际上是在传达什么信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4)分享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感情饱满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长歌行葵露待日百川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七步诗》和《出塞》,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人的真挚情感。
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长歌行》。
在“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曹植,非常有才华。但曹丕嫉妒他,经常想方设法害他。有一次,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会杀头。曹植愤怒又心怀不满,轻轻踱步,吟出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七步诗》。
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解答疑问
分享你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尝试解释每句诗的意思。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教师引导:结合当时情景,思考一下曹植的这首诗是否有其他含义,指的是什么,从而领会这首诗的隐喻意义。例如,“同根生”代表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向哪里,与之前的联系,思考“豆”和“箕”又代表什么……以此感受这首诗的真实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感受情感
播放范读录音。
学生练习朗读。
五、背诵练习
六、学习《出塞》
阅读课文,解答问题。关于“塞”,你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简介作者王昌龄,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非常有才华,曾考中进士,擅长“七绝”,被誉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播放范读录音。
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集体解决。
感受诗歌的意境。
(1)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期待有英勇的将领出现,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首诗意深远,言简意赅。)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情饱满地朗读这首诗,领会作者对英勇善战的将领,关心士兵,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向他人讲述《七步诗》的相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还差一点。接下来是第二课时的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以故事为入口,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
探究活动:
【边塞诗派】唐朝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作家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他们的诗歌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从首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青海湖。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穿:磨破。金甲:金属制的战服。破:打破。终:始终。还:回家。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何须:何必要。怨:吹奏哀怨的乐曲。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度:越过。
请你自己再找一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与大家交流一下,背一背。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这样就完成了。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3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当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一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习: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习: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行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说说你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时间
【中班古诗长歌行教案】相关文章:
长歌行教案范文集锦十篇04-24
长歌行教案集合十篇04-25
《古诗》的教案05-31
古诗《清明》教案06-27
古诗春晓教案03-06
大班古诗教案02-23
长歌行读后感04-30
《短歌行》说课稿12-20
短歌行说课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