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1 11:08:1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实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由六个AABB式的叠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伙伴的揭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促进学生的积累。同进可以挖掘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过程建议

  1、出示六个词语,学生自由读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发现,教师揭示词语的特点,学生再读体会。

  3、教师挖掘: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4、把自己认为较好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包含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八个字。由于构字上的特点,便于学生识字,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放手,引导学生练习,通过组词,学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巩固学生的汉字积累。我会读中安排阅读一首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这首小诗充满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交流,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及含有的'词语。

  2、讨论: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体会字的含义,发现它们的规律。

  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进行组字游戏:先组字,再组词。

  4、想一想,你还知道和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吗?说一说,会写的试着写一写。

  我会填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组字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交流,从音形义上进行区分。

  3、进行组词,组内交流。互相检查组词是否正确。

  我会读

  1、自读小诗,读通读熟。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读音问题。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教师组织同学交流读后的收获。

  3、这篇短文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启发学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雕像。

  4、组内背诵练习,小组间进行背诵比赛。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对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交际提供了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发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交际中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

  交际准备

  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课件或挂图。

  2、布置黑板,准备辨认分组用的标志。

  3、把学生他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建议

  1、播放反映短文内容的课件或出示挂图,有条件的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表演。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华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捕捉学生的想法,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4、组内辩论:按应该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观点,将学生他成两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辩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在组内辩论中评选出最佳辩手。

  5、将各组推选出的最佳辩手他成两线,进行辩论展示。师生发表意见。

  6、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为小华提出合理的建议。

  7、根据提出的建议,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故事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于解决小华提出问题的有效解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意及引申意义。

  2、借鉴习作范围。在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在写对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好提示语,并能分段描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

  1、出示一幅著名运动员刘翔运动会的冠军后十分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

  (1)、刘翔()喊道:“!”(2)、“!”刘翔()喊道。(3)、“!”刘翔()喊道,“!”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

  二、写作指导

  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生活中有对话)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种生活场面:商店里买东西有对话;学校里同学之间有对话……

  2、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的对话写了下来——请学生读例文。

  3、交流: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www.xkb1.com

  4、出示两篇范本:一篇为结构单一的原文,一篇是课文例文,让学生比较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习作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学生在读例文,交流谈论

  教师板书: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

  5、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

  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

  听一听,能听到什么?

  闻一闻,能闻到什么?

  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

  6、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

  三、逐层指导,深入写作

  1、补充对话

  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2、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

  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

  第二课时

  让学生把自己完成的习作拿出来交流,互相评议,学习修改。

  继续完成习作。

语文教案 篇3

  主备人:李xx

  时间:20xx年12月

  主题:《菜园里》备课

  参加人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卧钩”和一种偏旁——“风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重点:

  会认字、会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难点:

  体会菜园里的“风光”与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之间的关系。

  五、重点、难点突破:

  让学生认识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菜园里的“风光”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之间关系是难点,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动脑、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让学生观看、看实物、摸实物等,用多种感官认识。

  六、模式方法:

  谈话导入——自主识字——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七、作业设计:

  上网查阅认识蔬菜及特点,或到菜市场认识蔬菜,了解特点,最后办蔬菜手抄报,进行展览。

  八、进度安排:

  两课时

  九、教师讨论要点:

  1、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认识蔬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2、利用展示各种蔬菜的特点,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蔬菜的特点。

  3、根据短文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4、利用直观、形象的.进行教学,对于课后练习,很有好处。

  5、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认读蔬菜,记忆才会深刻。

  6、用各种方法识字,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7、用各种形式的方法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8、本课一种笔画——“卧钩”和一种偏旁——“风字框”,都不好写,老师应该很好地范写。

  9、不能拘谨于课本认识蔬菜,还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到生活中认识蔬菜,了解特点。

  本次教研,老师们发言积极,金点子多多,最后老师们都对本课的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了然于胸,都对教学本课充满了期待,可谓信心满满。这真是众人教研热情高,献计献策多奇谋,待到明朝授课时,三尺讲台乐淘淘。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同桌互相报词语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小组互动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识字、引导学生用汉字的规律识字,初步认识多音字。

  2、积累词语,并感悟词语的搭配。

  3、口语交际。

  4、展示自己从街道招牌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展示自己从街道招牌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小黑板,指导观察。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⑴

  观察→发现→交流:

  四人小组自主学习,每一行字的意思与偏旁有什么关系?

  ⑵

  小组汇报:

  你还能说说带这些偏旁的字吗?

  ⑶

  指导读字:

  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⑷

  指导读句子:

  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⑸

  读句子:

  体会多音字音不同义也不同的特点。

  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目的:

  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⑴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⑵变换形式读。

  ⑶用短语说句子,如:

  美丽的夏夜:这是一个美丽的夏夜。

  ⑷比一比:

  看谁记得多。

  2、我会读,目的: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朗读能力。

  ⑴自由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读熟后,读给同桌、老师、父母听。

  初步感知多音字音不同薏也不同的特点积累词语,感悟词语如何搭配才合适培养朗读能力。

  三、练习设计

  1、再说一些如“美丽的夏夜”这样的词语。

  2、把短文《浪花》读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续讲故事。

  二、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

  2、老师讲: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3、观察图中有什么?

  4、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5、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改进。

  三、展示台:识字加油站

  1、提前布置学生认识招牌上的字。

  2、教师收集一些招牌上的字,做成苹果树,举行摘苹果比赛:

  ⑴观察图中有什么?

  ⑵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⑶讲故事:

  小组内每人讲,小组代表在班里讲。

  ⑷小组合作把自己组编的故事在班上演一演;也可以把故事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在班上展示出来,再说说图意。

  ①口头说说自己从招牌上认识的字。

  ②做游戏:

  摘苹果,读正确了就可以摘下一个招牌,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有很多事物,能帮助我们判别方向。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各说一句话。

  3仿照课文第2、3、4节的写法,说说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

  4、能背诵课文,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

  难点:仿照第2、3、4节的写法,写一写大自然中别的天然指南针;懂得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指南针、准确”等词语。

  2、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前准备:查阅辨别方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创设情景。有一天,你兴致勃勃地在野外捉蝴蝶,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太美了。你捉了一只又一只,捉着捉着,找不着回家的路了,周围又没有人帮你,那该怎么办呢?

  2、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理解:要是 野外 迷路

  二、检查自学。

  1、读生字新词。后鼻音:慌、忠、影、永、闯、碰新偏旁:寸——导

  2、校对新词。

  3、分段:5自然段。请五个学生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千万 慌张 天然 准确 请学生介绍指南针:用磁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磁针支在一个直轴上,因磁针受磁力吸引,所以针的一头总是指着南方,另一头总是指着北方。

  3、理解句子: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用“( ),是因为( )。”或“因为( ),所以( )。”说说第一段的意思。

  5、朗读指导:亲切的语气。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慌、影、盏、碰、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习2—5自然段,能背诵课文。

  3、会用“千万、永远”写话。

  课前准备:寻找天然的指南针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读生字新词。2、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2—4段。

  1、过渡: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自由读2—4段交流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

  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学生质疑:忠实、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2)交流:忠实:忠诚可靠 向导:带路的人因为( ),所以( )。或( ),是因为( )。回答“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3)朗读指导:自由读、个别读(为什么这么读?)、齐读

  3、总结学法:(1)自由读(2)质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读4、学习第3段(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2)自由读,同桌质疑、解疑永远、乱闯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北极星?为什么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小知识:北极星是天空北部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它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3)朗读练习

  5、学习第4段(1)过渡:如果有人在阴雨天迷了路,太阳和北极星都不能帮忙了,那怎么办呢? 稀、稠是反义词

  (2)朗读6、齐读2—4段,你有什么感想?(大自然真奇妙。)

  三、学习5段。

  1、过渡:是呀,大自然很奇妙,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针。那诗人是怎么发现的?

  2、自学第五段,回答问题。

  3、齐读。

  4、请你根据所看的课外书,仔细想想,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告诉你准确方向的?

  四、总结全文。仿照课文,写写你知道的天然指南针?(向日葵、树上的果实、树皮、树桩上的年轮、青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词句训练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组词。迷( ) 角( ) 希( ) 中( )谜( ) 确( ) 稀( ) 忠( )

  2、看拼音写出同偏旁的字。石——que peng mo 皿——zhan gai pan 门——chuang nao shan wen 1、读拼音,写意思相近的词。准确——( ) 要是——( )遇到——( )

  二、读课文。1、课文填空。(1)北极星是盏( ),它( )高挂在北方。( )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 )。(2)要是碰上( ),大树也会来帮忙:树叶稠的一面是( ),树叶( )的一面是( )。2、读句子,填空。(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它”指的是(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指路灯”指的是( )。三、造句:千万——永远——要是——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世界神秘的音乐创造,养成感受自然、聆听自然的好习惯。

  2、以自读为主,强调预习,对疑难语句重点突破。通过课堂讨论交流,把握主要观点,训练信息筛选和表达的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以平等的心态和自然相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森林狂想曲》

  二、介绍作者

  托马斯刘易斯(1913—1994)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细胞生命的礼赞》,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深邃,信息庞杂新奇,文笔生动、幽默,是当代科学小品文中的大家手笔。

  三、字词正音

  四、整体感知

  ⑴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C)

  A、音乐B、大自然的声音C、生物的非事务性声音(语言)D、生物的事务性声音(语言)

  ⑵明确“事务性声音”与“非事务性声音”之间的区别。

  (重点朗读我家后院的画眉“这段。由个别朗读,到集体朗读。)

  提示:

  1、“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外的事务性语言”具体指什么?

  明确:指鸟之间用于沟通、联系和交流的信号。如: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等,它们是事务性语言不是音乐。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意思是什么?

  明确:我不相信它只是在进行事务性通讯,而是在进行不带功利性质的.音乐演唱。

  3、作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是什么?

  明确: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乐,抒发情感。(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声音(非事务性)

  4、从这段看来,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比喻;拟人。使语言生动、形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文字文学色彩很浓,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文学性。作者的文章写得如此生动亲切,关键是作者对所有动物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5、同步填空:列举、分析:

  1、白蚁头部打击乐(非事务性声音)

  白蚁上颚信号(事务性声音)

  2、蝙蝠声纳捕捉昆虫(事务性声音)

  蝙蝠倒挂铃声(非事务性声音)

  3、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非事务性)

  (这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表达情感的声音,可以称之为“音乐”)

  ⑶作者认为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关键句)

  ⑷本文结构思路总结

  ⑸作者在说明动物音乐时运用了那些主要的说明方法?

  (在书上标明。请同学举例说有哪几种。)

  明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总结:举例子能使文章有厚重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打比方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列数字使事实更确凿具体。

  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五、难段点评

  1、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大自然声音很多,大部分声音声音是没有意义的。

  2、第5段:“有风险”什么意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理解:“有风险”是说难以办到。本段语言生动幽默,用类比法说明人类不理解动物的音乐就像外星人不理解高尔夫球声一样。

  3、第12段:

  ⒈上下文指什么?明确:指众多动物一齐鸣叫的声音环境。

  ⒉“使我们飘然欲飞”怎么理解?明确:动物们的音乐合奏是一种大自然的生命旋律,令我们感动,陶醉。

  六、拓展讨论:

  达尔文与刘易斯观点之比较。

语文教案 篇8

  一、设计理念:

  以指导学生自能读书,不断发现为基本思路(老师指导学生一遍遍读书,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懂课文,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会“认真”的好)。感受读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会写、会认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以读为主,结合挂图,了解文中小鸡的表现,从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2、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1、体会小鸡出生后见到世界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六、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电教平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读题)世界多美呀。故事是从蛋壳里的小鸡说起的。瞧,它们正在母鸡怀里睡觉呢!(播放第二自然段配音、配乐及动画)

  2、蛋壳里的世界是黄乎乎的,小鸡又会怎么想?

  (蛋壳外面是不是也黄乎乎的?蛋壳外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

  二、情境体验,美读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播放啄壳动画及啄壳声)

  随机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仔细看。(播放蛋壳裂缝动画)

  师述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播放啄出洞眼的动画,并引出下句)才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请小朋友自己轻轻把这段话读上两遍,看谁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小鸡啄洞的样子?

  谁来大胆地读给大家听?(评

  议:你们听出了小鸡是怎么啄洞的了吗?为什么?)

  小鸡的确是用了很多力气、很多时间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小鸡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什么呢?(映示插图,仔细观察)

  谁来说说?(指名说,随机显示: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我们和小鸡一起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愿意读这句话的小朋友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想想你这样读的理由。]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评一评:大家听到的这景色美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再一起读上一遍。

  小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既高兴又惊奇,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

  (3)(出示小鸡想的两句话)师: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这时小鸡又会怎么想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美丽)

  2、第三自然段。

  (1)小鸡和大家想的一样,急着要出来啦!快看——(播放小鸡出壳的动画)

  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2)现在你就是那只急着要出壳的小鸡了,跟你的好朋友们一起演演看,是怎么钻出壳的?

  指名一人上台演。(钻出来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师念。

  小朋友边演边念。

  (3)过渡:钻出了壳,小鸡还会怎么想?(四处走走看看)

  3第四自然段。

  (播放动画)师:看,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

  (出示齐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三、小组合作,拓展说话

  1、小鸡往前一看,田野里更美了!(看图说话)

  (出示)太阳-----------油菜花-------------山坡----------------

  师: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

  生:世界多美呀——红艳艳的.,黄灿灿的,绿油油的。

  2、小鸡还想环游世界呢!它会到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巡视了解、指导)

  交流(花园里、动物园里、草原、校园、旅游景点……)

  (随机奖给学生大自然风景邮票)

  3、小鸡来不及看,我们来不及帮它说呀!因为小鸡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引说)红彤彤的、黄灿灿的、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紫微微的、红艳艳的……让我们和小鸡一起从心底里说——世界多美呀!

  四、指导书写,把字写美

  1、过渡:课文读美了,我们还要把字写美。

  2、看笔顺表,自学“世界”两字的笔顺。

  3、电脑显示笔顺,再说一说。

  4、教学新笔顺“羊”(羊字头),电脑显示“美”的笔顺。

  5、范写“美”字,并仔细看四横的变化。

  6、按正确笔顺在书上描红。

  7、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播放轻柔的写字音乐,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外延伸,选择练习

  1、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2、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3、写话:小鸡来到-----------------,看见------------------,-----------------,-------------。

  小鸡来到-----------------,看见------------------,-----------------,-------------。

  世界多美呀

  小鸡来到-----------------,看见------------------,-----------------,-------------。

  叽叽,叽叽,小鸡说:世界多美呀!

  小结;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请你们仔细观察身边事物会有更多发现。

  后记:

  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生活中许许多多有取的事,下课后能主动向老师说。体现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热爱。

  2:这节课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指导学生自主读书时,不断发现基本思路。

  3:情境体验,美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生活中许许多多有取的事,下课后能主动向老师说。体现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热爱。

  第二课时

  一、欣赏朗读,巩固识字。

  1、复习旧课:躲在蛋壳的小鸡原以为世界是什么样的?钻出蛋壳后,小鸡才发现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的?

  2、指名发言,评议。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师引言:小鸡眼里的世界这么美丽,其实还有更美的,他还没发现。小朋友们,赶快把你们收集到是美丽世界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小鸡好好欣赏。

  5、学生出示图片,欣赏交流,感受世界的美好、神奇。

  6、教师消极:欣赏完这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来识记文中的生字。

  7、开火车抽读本可课生字,并练习扩词。

  二、练习巩固,积累词汇

  1、从课文中画出表示色的词语,读一读。

  2、想想,还有那些东西也是这些色的?

  3、学生自由发言,评议。

  4、引导学生选其中的一个词语练习说话。

  5、读一读文后“词语花蓝”中的四个词语。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

  2、指名认读并纩词。

  3、弄清各个生字的结构及笔画笔顺。

  (1)、独体字:乎用

  (2)、左右结构:鸡站地

  (3)上下结构:空高

  4、学生逐字书空,教师强调关键笔画:

  乎:第一笔为短平,第四笔要写长。

  5、逐字指名说说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

  6、教师逐字范写,学生防写。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世界,还学会了书写文中的七个汉字,真是收获不少,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努力,用心地写字,用心地去发现世界。

  板书设计:

  5、世界多美呀

  天空(湛蓝)

  世界多美呀树木(绿色)

  小河(碧清)

  后记:

  1: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启发想象,去理解文本及识记生字积累词汇,但今后还应注意铺导学生的书写。

  2: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3:这节课我们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并且通过学习理解了毽子是怎样变乖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07-22

语文《台阶》教案12-19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