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

时间:2024-08-20 08:46: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1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写给青少年阅读的科学小品,发表在当年颇有影响的刊物《开明少年》上。文章以文学性的笔调,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读者介绍了牵牛织女星的有关天文学知识,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

  二、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开头——可是其他的星全比不上它)由神话传说故事引出织女星和牵牛星,介绍两颗星在银河中的位置。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部分(若是我们一连几晚一一他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以多组数据来介绍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知识。

  第三部分(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也是这样一团扁平的旋涡状的星云)扩展介绍银河及宇宙的一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去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巧妙的构思

  谈牵牛织女星和其他天文学知识的几段文字,由近及远,有条有理,娓娓道来。作者以四个设问句开头,再回答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第一个设问句:“那么牛郎在哪里呢?”这一句承上启下,上承第三段解释杜牧的诗,提到了织女星,下启第四段,在这一段,行文逻辑自然该说说牛郎星。第五段又将牛郎织女星放在一起来谈,告诉读者两颗星距离之遥远。由距离的遥远自然提到下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光年呢?”第六、七段,作者列数据,打比方,告诉读者关于光年的知识和恒星运动速度问题。第三个设问是:“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告诉读者关于银河系约有关知识;第四个问题是:“那么银河系之外是什么呢?”告诉读者银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四个问题,由谈牛郎星说开去,涉及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在空间上构成由近及远的关系,沿着人们观察天空的视线方向进行介绍。这样自然归结到课文最后一段,既然时间这样无始无终,空间这样无边无际,面对茫茫太空,不免使人产生作者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作者也正好借此对年轻的读者(当时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即“开明少年”)来几句理性的劝语。这样,这篇小品,由诗歌开始,到神话传说,再开始科学知识介绍,最后谈谈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

  四、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文章题目叫“卧看牵牛织女星”,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在题记中引了杜牧的《秋夕》诗,正文第一、二段花大量篇幅介绍西方和中国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第三段再回头阐释《秋夕》诗的内涵。文章第四段才正式开始作科学意义上的说明。最后一段,作者告诉读者不要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就“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作者之所以要来这样几笔,是因为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而科学小品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篇小品,正是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怡情悦性,了解科学知识。一般的科技说明文,总是名词术语太多,知识性有余而趣味性不足,科学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这篇科学小品正是克服了一般科技说明文的缺点,使这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正是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学小品。

  五、通俗而典雅的语言

  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浅显,明白易懂,同时又有着文学语言的典雅。因为它是为特定读者而写的,所以没有看不懂的名词术语,最难懂的大概就是“光年”“银河”这样的名词了,但即使是这样的名词术语,作者也用简短的语言,解释得一清二楚。文章的知识介绍自始至终笼罩在诗情画意和神话传说的氛围之中,给人美的享受。

  六、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教学建议

  文章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如预习提示列出的那些;有不少还是成语,更要懂得它的意思,并练习造句,作文时要学会运用。

  七、课堂点拨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中由诗入题,再通过中西方的两个传说进入正题——介绍天文学知识,最后又阐明了一定的哲理。这其中两次入题和文章的哲理的阐发,思维上的跳跃较大,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点”为学生的理解课文走下方向目标、“拨”是在学生理解上出现偏差时及时将他们指引回正途上来。两次入题,教师需要“点”的是:一是诗和传说作用是为了引起下文,一是增强文章的文学性,使文章能被更多、更广泛的人所接受;“拨”的是:诗中女主人孤单寂寞的心境,中西方传说的.差异,西方的浪漫、神奇而美丽,中国的富有教育意义,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体现。哲理的“点”:浩瀚宇宙无边无际,几乎是无始无终,人却渺小,对此感慨万千;“拨”:探索宇宙奥秘,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以秋夜星空、银河美景、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对天文方面知识的探究了解,从而进入课文学习。

  二、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1.查字典,了解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的词义。

  怠情描摹藐小俯首贴耳

  2.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天文数据,想一想这些数据对本文所起的作用。

  3.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神话传说中的关键词句,准备复述故事。

  4.理清本文的结构。

  三、归纳结构内容

  学生讨论概括,教师明确。结构内容略。

  四、讨论发言

  1、由学生复述关于“天琴座”的神话传说,可以发挥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

  2、由学生复述关于“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可以发挥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

  3、由学生用最简洁的语句,向大家讲情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有关天文学知识。注意其中的关键字词和数据。

  五、总结

  茫茫宇宙,有无数的奥秘,人们面对浩渺的宇宙,产生了无数的遐想。在今天,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更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才能在今后的宇宙探索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2

  一、课题入手,引入新课

  1、看题目,你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2、你怎么理解卧看?

  3、看到的景象是什么?

  二、快速阅读,初知大意

  1、自己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3、请同学起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再读课文,质疑解难

  1、自己再一次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与同桌交流意见(老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探讨心中不够明确的问题。

  3、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

  4、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四、师生互动,解决难点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合作学习时带倾向性的问题适时给以帮助和引导。

  2、对于学生质疑时提出的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教师要对这种态度和精神给以充分的肯定,但一定要把握好探究的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有些问题要留待今后来探究。

  3、对于课文中介绍到的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还是要尽量弄懂。

  4、老师可以提醒学生用画图表、标数字的方法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形象化。

  五、深入学习,体会写作方法

  1、再一次自读课文,比较课文前后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记叙描写与说明的表达方式)

  2、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列数字和作比较方法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3、师生一起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适当地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写。

  六、适度拓展

  1、完成课后第3题。

  2、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完成选做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强求一致。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12-04

《看菊花》教案11-12

《牵牛花》说课稿12-03

《动手做做看》教案08-30

《小乌龟看爷爷》教案12-1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09-18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07-13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08-08

《湖心亭看雪》教案06-30

舞蹈教案优秀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