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8 11:59:3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精选(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请学生欣赏。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教师导语: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饰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它们又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五彩缤纷的色彩铺满大地的呢?为了解这个问题,动物王国的刺猬先生正在做这个调查,它会有些什么收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扫出生字障碍。

  2、轻声读课文,给同学介绍课文中说了哪几种植物?

  三、再读课文

  1、分小组读课文。可以一组一起读;可以每个同学读一部分;还可以两个同学一起读。

  2、全班汇报读。

  3、大声读喜欢的段落,告诉我们你知道了些什么?

  4、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如果是其中的一种植物,你一定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不妨试一试。

  2、你会对风等说什么呢?

  3、推荐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想想自己又知道民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向别人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体会健康的爱情观。

  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作品朴实语言中流露的真情。

  教学重点:

  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水浒传》中鲁达痛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关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导入。

  二、介绍作者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三、整体感知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的因缘。、

  第二部分:着重写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第四部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以及对妻子临终前的回忆。

  四、赏析课文细节之美

  作者在回忆逝者时,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为我们展现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这些事情又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请同学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描写出色动人的地方加以体会。

  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赏鉴得当,能自圆其说即可。

  点拨:

  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话:“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这个细节表现了妻子对“我”不加掩饰的埋怨,是礼教观念比较浓重的表现。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来一直记着这一幕情景,表现出“我”对妻子的深情。

  再如:第三部分说她开始“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但到后来,“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为了学会这些,她的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这些表现妻子因为生活的原因不断使自己带来变化,使她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为了家庭生计,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的母亲形象。

  五、学生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六、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江城子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思考:这两首诗歌都是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找出诗歌中对妻子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艺术效果。

  七、课堂总结

  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的几篇诗文,这里使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

  八、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其进行介绍。要求写得富有感染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2.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同时初步懂得自己以后如何去面对困难挫折,树立积极奋进的学习、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链接生活中发生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它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谚语激趣,导入新课

  1、西方有一句谚语叫“条条大道通罗马”听说过吗?谚语中的“罗马”在哪里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罗马广场,去看看那美丽、古老的地方。(这是罗马的城市广场,这是通往罗马城市广场前面的一条大道,这是城市广场的侧面的风景,这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广场,俯瞰整个城市广场——你能说说这句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意思呢?

  2、揭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正音检查

  师: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再读读的吗?

  师:课文读准确通顺了,接下来该学习课文了,不过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与我们平常要学习的课文有点不一样,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有一个好帮手。

  2.学习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看看这个好帮手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怎么做呢?

  3、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

  4、交流:

  两次:

  第一次是——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时,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不能完成织四十件毛衣的定单,我想到请其他妇女一起来完成。结果成功了。

  第二次是——举办时装展览时,缝纫姑娘跑光了,时装展不能如期举行。我改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结果成功了。

  5、小结引出:作者之所以能成功的克服这两次的困难,这都得益于——父亲的教导,(赶快找到父亲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知道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吗?(自由说)

  6、过渡:父亲所说的“这条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难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路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难吧!

  三、从事例中深入理解题意

  (一)克服第一次遇到的困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条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难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路?

  2、交流:这条路——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织四十件毛衣

  3、师:一下子就有了大商场经理的四十件毛衣的定单,这对于刚刚踏上设计师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喜过望。)可想而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兴奋、激动)

  出示: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A.带着你的兴奋、激动来读读这句话。

  (你的朗读把作者的兴奋、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一个“大喜过望”!

  作者都飘飘然了。

  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你都差点喊出作者的大喜了。)

  B.那么兴奋、那么激动,那就把你的“大喜”读出来吧!(齐读)当作者兴冲冲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维黛安太太时,维黛安太太却告诉他——“两个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时间啊!”(引读)当作者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时,维黛安太太却告诉他——“两个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时间啊!”(引读)

  4、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呢?(3-4人)

  预设:先让学生回答了之后,然后分类处理

  (怎么会这样呢?你都快接受不了了,这对于作者而言,无异于是一个青天霹雳啊!你心情怎么样?

  既然一个人不行,那我就请别的人来帮忙。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父亲的话启发了你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A伤心、难过的——你会读课文里的哪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带着你的.失望、难受、伤心来读读这句话吧!

  看来叫维黛安太太织四十件毛衣这条路是走不通啦!

  B有了灵感的、受到父亲的话启发的——你会读课文里的哪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心想: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有别的妇女会织。

  一个“猛然”、一个“一定”我感觉到你已经找到了“另一条路”了,是吗?

  稍快的语速,惊喜的感觉说明你也已经找到了“另一条路”了,是吗?

  5、那“另一条路”指的又是什么呢?

  说话练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 ,就 !

  师: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啊。作者同维黛安太太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20位懂得这种特殊针织法的美国妇女,两星期内完成了四十件毛衣。

  6、引读: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7.再次领悟父亲的教导

  师:第一次的困难成功克服了。此时,我若是想起父亲的教导,会怎样表达内心的情感呢?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学习第二次遇到的困难

  1.回文实践:

  师:父亲的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间。在举办时装展览会这件事上,我又在什么时候想起这句话呢?请你把这句话加到课文的12自然段中去读一读吧!

  2、寻找“另一条路”

  师:是呀,这回该从哪儿找到另一条路呢?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 ,就 !

  父亲的教导带给你思考。

  师:看来,父亲的教导带给了你灵感。

  师:听得出来你很自信、很有勇气、很智慧

  3.师:那好,我们一起去看展览吧!(齐读13自然段)

  师:时装展的结果是“络绎不绝”,这个结果说明作者——成功了

  4.补充作者生平经历

  师:其实作者的成功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的实现了自己做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她还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一位成功的演说家。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那句话: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四、总结升华

  父亲教导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用自己的成功证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一定会想起这么一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认识8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

  2、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季和秋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是体会雷鸟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可爱的跳跳和快乐的.雷鸟太太,她们的对话让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接下来的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注意“催、搜”是平舌音,“空”是多音字。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夏天到来了,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2、闭眼想象森林的美景。

  3、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夏季部分)。

  1、创设情境,师口述第二段:小松鼠正在玩得起劲,忽然他听到了一阵“咕、咕、咕”的声音,那声音又低沉又温柔,让人想起妈妈的催眠曲。咦?是谁在树下轻轻地唱歌?赶紧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吧!

  2、反馈。

  3、师生合作读5、6自然段。

  4、师贴图(一只没涂颜色的雷鸟在树丛中孵蛋),师:这时雷鸟又会穿上什么样的时装呢?请你们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

  5、指名上台给图上的雷鸟涂上颜色。师问:你是从哪知道的呢?

  6、出示“背部是……”,指名读。

  7、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么给咱们介绍你的夏装呢?(生自由说)

  8、雷鸟太太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第8段,引导学生读出雷鸟太太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秋季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思考: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知道的?

  反馈,指名读17段。

  过渡:哦,原来她的秋装和地上的落叶一个颜色了!可这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谁能看图来描述一下?(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模仿前文描述)

  小组活动:配合读14—18段或试演此情景。

  汇报:学生读(或演)完后,师随机采访几位读(或演)雷鸟太太的学生:雷鸟太太,为什么你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采访完后:同学们,你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吗?

  三、生字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

  2、选出你觉得难写的字。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写。

  四、拓展交流。

  还有哪些的动植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二)

  夏天————像浓浓的树影

  避开敌害 适应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叶

语文教案 篇5

  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现将本学期担任八年级(1)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教材教本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二、明确要求

  1.学生自己习作8"吧!

  2.明确这三元主妄求:自由写。即:不规定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三、开拓思路

  1.小组内交流,你准备写什么?

  2.全班交流。

  3.教师:本次习作为你的自主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没有任何束缚。你可以写秀美的山川,变幻的风云雨雪;可以写令你难忘的事,高兴的事,尴尬的事,有趣的事,令你气愤的事·…..可以写你怀念的人、敬佩的.人、喜欢的人……还可以写你的爱和恨,快乐和烦’恼;也可以写你的幻想、梦想、理想……你可以自由地用任何体裁来表达。如:一首小诗,一散文。总之,你可以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

  四、重点指导

  无论我们写什么内容,都应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出示)

  1.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充实。

  2.选材。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成功的事情来写把内容写得有条有理。

  3.写完后,要认真读一读,尽量用进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增添文采。

  五、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写下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07-22

语文《台阶》教案12-19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