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4 09:13: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经典8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体会母子间的亲情。

  2、初步理解事物的简单配对关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3、初步学习运用句式“如果……就……”。

  教学准备:

  1、欢快的乐曲;《兔子舞》曲;

  2、兔子胸贴人手一个;

  3、 鲤鱼、捕鱼人、大石头、爬山的人、小花、园丁、小鸟、大树、小帆船、风、小 男孩贴绒图片组成的图谱。

  教学过程:

  (一)幼儿贴好小兔胸贴与师随音乐做兔跳动作进场。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兔和兔妈妈,愿意当小兔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愿意当兔妈妈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 (幼儿根据自己选的角色分两组入座)。

  2、教师讲述故事一次后,告诉幼儿故事题目。

  提问:“故事中的小兔想干什么?”(想逃跑)

  “兔妈妈会怎么做?为什么?”(把它追回来,因为是她的心肝宝贝)

  “你是小兔、兔妈妈的话,你会变什么东西来?为什么?”(个别回答,理解配对关系)

  (二)两组幼儿进行角色表演,说配对物,师根据内容出示图谱底纸并逐步完成图谱。

  1、根据故事中的配对关系(如小鲤鱼和捕鱼人),两组自由讨论后,引导幼儿用“如果……就……”的句式讲述。

  师:你们都来当小兔、兔妈妈,我也来当兔妈妈吧!”(师加入兔妈妈组)

  师:“孩子们,妈妈可要追你们了,你们快商量商量,用好听的话说说你们变什么,赶快动脑筋,快快快哦!”(如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小鲤鱼,游得远远的。可请个别说,师出示小鲤鱼图)

  师:“兔妈妈们,孩子们变了小鲤鱼,我们变什么呢?”(妈妈商量说:如果你变成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师出示捕鱼人图)

  2、以同样的形式,说出故事中的'配对关系中的内容,师将对应图片贴到图谱上。借助图谱完整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3、启发幼儿想象

  师:“孩子们,你们还能变出故事中不一样的吗?也能用好听的话来说。”(以同样形式,讲出生活中的配对物,增贴图谱)

  (三)角色扮演游戏:用动作表现配对物

  师:“让我们把刚才讲的用动作表现出来。听到音乐时,小兔先商量变什么(如小鲤鱼),音乐停,小兔们做出刚才商量好变的东西的动作(如小鲤鱼游);音乐再响起,兔妈妈商量变什么,音乐再停,也做出刚才商量好变的东西的动作(如捕鱼人捕鱼)。大家的动作可以不一样,看看孩子棒还是妈妈棒!”

  以同样的形式表演数次。

  (四)情感教育

  1.师:“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呀。让我们先来休息一下吧。”(幼儿坐好)

  2.师:“孩子们,为什么妈妈要变这么多东西追小兔呢?”

  “你是小兔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小结:“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是非常爱你们、关心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爱家的乖孩子。”

  (五)跳《兔子舞》出活动室

  师:“我相信你们都会成为妈妈的好孩子,为妈妈带来欢乐。小兔们,来和妈妈一起跳个兔子舞吧!”

  附故事:《逃家小兔》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不想在家呆了。于是,他对自己的妈妈说:“我要逃跑了。”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互不相融的现象,并能表达自己的发现。

  2、大胆地探索油水融合的方法,产生对新型洗涤用品的关注与好奇。

  3、积极参与探究操作活动,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地探索油水融合的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感知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用品能让水油相融。

  教学过程:

  一、观察油和水,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其特点。

  1、引导幼儿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的方法分辨油和水。

  二、引导幼儿做水和油混合的实验。

  1、提出操作内容和要求。

  今天,水宝宝想邀请油宝宝到家里去玩,我们来帮助油宝宝到水宝宝家里去好吗?要仔细观察哦?然后再用筷子来搅一搅,玩一玩,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2、幼儿自由操作,观察。

  3、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引导幼儿探索感知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用品能让水油相融。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2、幼儿相互讨论。

  3、引导幼儿参观感知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并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4、幼儿操作,尝试,记录,教师指导。

  5、集中,引导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总结:原来,洗涤用品可以帮助水宝宝和油宝宝融合在一起的。所以人们洗衣服、洗碗、洗手都要用洗涤用品。

  教学延伸: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也是不能融合于水和油的,小朋友可以去试一试、找一找,找到了来告诉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会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动作来表现炒豆豆的过程。

  2、在游戏中尝试制定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已学会歌曲《炒豆豆》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复习歌曲《我有小手》

  我们的小手除了会拍拍拍,还会干什么呢?

  二、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炒豆豆》的动作。

  1、 幼儿创编“炒豆豆”的动作。

  (1)歌表演:炒豆豆

  (2)那两个小朋友怎么炒豆豆呢?

  幼儿两两随乐自由做动作

  (3)幼儿再炒一次,要求按音乐节奏来炒。

  2、 创编翻跟头动作。

  (1) 幼儿自由创编两人翻跟头的动作。

  (2) 让幼儿展示不同的翻跟头的方法,帮助、指导个别不会翻跟头的幼儿

  3、 随乐边唱边结伴完整做炒豆豆的动作。(两遍)

  我们的锅应该在什么时候翻跟头呢?

  三、 幼儿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玩游戏。

  1、 引出“豆豆”角色,共同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示“豆豆”在锅被炒时的样子。

  2、 幼儿三人合作玩“炒豆豆”的游戏。

  (1) 教师:“这次我们三人一组来玩一玩炒豆豆的游戏,之前你们要商量好谁来当豆豆,谁来当锅。

  (2)幼儿尝试边炒边玩游戏,当歌曲唱到“一炒炒得翻跟头”时,引导幼儿发现豆豆被炒翻了,从而想出:“去找另一口锅”的办法。

  (3)幼儿完整地边唱边玩游戏,一遍后,教师:“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炒翻的豆豆是谁呀?”教师唱:“炒翻的豆豆就是他,咿呀儿呦。”

  (4)交换同伴玩游戏两遍,

  四、我们的锅太小了,一翻跟头,就把我们豆豆给翻出去了,那该怎么办呢?(变成大锅)

  怎么才能变成一口大锅呢?(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

  请部分幼儿当豆,随乐一起炒豆豆。

  豆豆炒得真香呀,我们请其它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尝一尝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注意个人卫生。

  2、尝试讲述清洁的方法。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清洁物品、布娃娃、水盆、清水。

  活动过程:

  一、共同游戏、认识脏娃

  1、师生共同玩找宝的游戏,出示脏的布娃娃。

  2、请孩子说说喜欢脏娃娃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脏脏的娃娃没有人喜欢,但是病菌却喜欢脏脏的孩子。

  二、交流讨论、知道方法

  1、请幼儿说说他们想当脏孩子还是干净的孩子?

  2、讨论:怎么能成为一个干净的孩子。

  3、出示清洁宝宝的`图片。

  4、说儿歌《天天都做到》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一些清洁的好方法,当然想成为清洁宝宝还需要我们每天都坚持做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三、动手操作、加深感知

  1、请孩子为脏娃娃做卫生。

  2、一起到户外去晾晒娃娃。

  反思:

  一、在课后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环节设计。

  二、考虑到本班幼儿年龄的差异,在设计环节时,理解儿歌程度上有递进关系。

  三、因为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较喜欢小动物,以动物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针对这节活动,让我在以后上语言活动时,奠定了基础,正所谓新纲要中说道,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年龄段兴趣点。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有节奏的创编部分动作。

  2、初步学跳双圈集体舞,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并能配合游戏完整的表演舞蹈。

  3、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跳双人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有节奏的创编部分动作。

  活动难点:能听清指令交换舞伴。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摇摆舞》的音乐旋律。

  2、物质准备:《田纳西摇摆舞》音乐;红色和黄色手腕花各 8 个;活动室椅子排成圆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熟悉并感受音乐的`旋律。

  1、随音乐手牵手进教室。

  “丰收节到来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2、听音乐玩“老狼游戏”,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提问:刚才听着音乐来庆祝丰收节的时候,心理感觉怎么样?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 单圈玩“照镜子”的游戏,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1、采用“领袖游戏”模式,教师做“拍、拍,扭一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提问:我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2、引导幼儿用其他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启发幼儿互相学习。启发式提问:你还可以用那些动作来替换“拍”的动作呢?

  重点启发幼儿用日常生活的动物或幼儿熟悉的游戏动作……来替换

  “拍”的动作。如:“喵喵,扭一扭”“跳跳,扭一扭”等。

  3、全体幼儿随音乐做动作,邀请几名幼儿轮流来做领头人。

  三、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玩“照镜子”游戏,体验动作的方向要一致。

  提问: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在照镜子时都发现了什么? 2、初步尝试两人配合跳双圈舞,教师随时注意检查纠正幼儿动作。

  四、随音乐做动作交换舞伴跳舞。

  1、讲解交换舞伴的规则。

  2、随音乐交换舞伴跳舞。

  重点指导幼儿在舞蹈过程中,能与同伴目光对视、微笑等姿势相互交流,充分体验舞蹈的快乐。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幼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2、师邀请一名幼儿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两个人玩“老狼游戏”时的动作变化。

  3、引导幼儿把这些动作连起来尝试跳双圈舞。

  4、全体幼儿随音乐完整跳双圈舞。延伸活动

  1、表演区:将乐曲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时间继续与舞伴共同创编动作,体验舞蹈的快乐。

  2、户外活动:也可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继续跳双圈集体舞。 改编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下《摇摆舞》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情形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情势进行歌唱。

  2、激起参与爱好,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进和体验(出现大浴缸)

  师: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出现小黄鸭)重点提问:

  1、师: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外形、色采等方面说说喜欢的缘由

  2、师: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演唱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凝听歌词)

  3、师: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并随机带领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兴奋。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作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师:你们是怎样玩水的?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 * *. * | * - |的节奏语言进行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 呀 拍. 呀 | 拍 -|、划. 呀 划. 呀 | 划 -|,帮助幼儿熟习和掌控附点节奏)

  7、师:我的小黄鸭连啼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听听幼儿随意学学小黄鸭的啼声,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是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啼声)

  8、教师跟伴奏演唱不同的两段歌曲,让幼儿分辨。师: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啼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9、师: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加进情形,尝试轻声或大声地歌唱单句呷. 呷 呷. 呷 | 叫-|。

  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幼童谣唱过程当中出现的题目进行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歌唱1-2遍歌曲A段。)

  三、玩玩唱唱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但啼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领)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教师清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出示图片,图片显现的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很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摘句练唱)

  4.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很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咕噜咕噜")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很多泡泡"后添加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游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遭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观看图片,用画面来提示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出现很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

  (一)、齐唱练习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二遍,提示幼儿随着音乐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往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样打扮的呀!

  (出现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样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依照泳帽、墨镜、领带或色采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依照装璜物的色采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

  (出现分组终了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题目又出现了,分成三组以后每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往帮助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起幼儿帮助小黄鸭,参加合唱队的愿看)

  6、那么赶快让我们往参加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往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歌唱队来进行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豫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样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很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讨论分组唱的规则,听伴奏变换情势完全歌唱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歌唱AB第三遍)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王老师,今天我带了一只小熊要给小朋友玩,你看,这只小熊会唱歌呢!”牛牛拿着小熊对我说。哎!都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带玩具到幼儿园来,可小朋友对玩具特别是对别人的玩具的喜爱实在是太强烈了!况且带玩具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也并没有错呀!这次我没有急于否定牛牛的做法,而是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对了,为什么我们不组织一次买卖旧玩具书籍活动,既通过买卖交换了玩具,又让幼儿在买卖过程中丰富了生活体验,得到能力方面的锻炼。我将这一想法和孩子们商量,孩子们高兴极了,都很积极,还给我出了不少注意呢!为了保证活动能顺利开展,我还给家长写了一封活动倡议书,于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在我、孩子们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酝酿开了。

  活动目标:

  ①、通过布置、买、卖等环节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美工操作能力,并在此活动中明白要爱惜玩具,体验变旧为宝的快乐。

  ②、在买卖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用各种方法推销自己的商品,探索买卖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③、幼儿在自主布置柜台,自由购买或出售“商品”的活动中丰富生活体验。

  ④、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⑤、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①、家长和幼儿一起准备买卖所需的商品(如旧图书、玩具、饰品……),钱等,并一起商量后给商品标上合理的价格。

  ②、各种装饰柜台的材料若干。“暂停营业”牌若干。

  ③、幼儿已有买卖东西的相关经验。

  ④、活动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①、谈话引入活动。明确幼儿及老师的角色定位。幼儿为商场售货员,老师为商场管理员。

  ②、“售货员”用各种废旧物品装饰柜台,并给自己的店取个名字。教师以“市场管理员”的身份对幼儿给予协助。

  ③、幼儿自由买卖。

  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推销自己的商品,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折哦!在外出购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挂上“暂停营业”的牌子噢!

  ④、幼儿讨论交流买卖的成果。

  ⑤、自由玩新购买的玩具,体验变旧为宝的快乐。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乐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力所能及的事。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事情要用正确的方法。

  能与同伴讨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及正确做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爱帮忙的飞飞》故事音频及图片;“我会帮忙”组图。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鼓励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帮爸爸、妈妈做过的事。

  ——你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事情做得怎么样?

  ——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吗?哪里做得不够好?

  分段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爱帮忙的飞飞》,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有一个叫飞飞的小朋友特别爱帮大人做事,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帮助大人做事的。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爱帮忙的飞飞》第一段。

  ——飞飞为什么要在磨刀石上磨眼镜?

  ——眼镜磨过后,怎么了?

  ——如果你发现奶奶的眼镜有点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用眼镜布擦拭,能保护眼镜)

  小结:飞飞想帮助奶奶看得更清楚,但用错了方法,眼镜花了,奶奶反而什么都看不清。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爱帮忙的飞飞》第二段。

  ——飞飞为什么要把爸爸的皮鞋涂得五颜六色?

  ——爸爸喜欢这双皮鞋吗?

  ——如果你想让爸爸的皮鞋更漂亮,会怎么做?

  小结:飞飞想让爸爸的皮鞋更漂亮,但没有考虑到爸爸喜不喜欢,如果我们要帮别人做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先问一问别人喜不喜欢,征得别人的同意。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爱帮忙的飞飞》第三段。

  ——妈妈为什么会生气?

  ——你觉得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飞飞可以做些什么?(递刷子、洗袜子等)

  ——大家为什么都说飞飞还小,不要飞飞帮忙?

  小结:飞飞喜欢帮助大人做事情,但每次都“帮倒忙”。如果想帮大人做事情,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出示组图“我会帮忙”,引导幼儿讨论做事的正确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正确的做图中的事情。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给花浇水扫地擦桌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给花浇水时需要注意观察花是否缺水,把水洒在花土里,不要洒到花盆外面,也不能连续浇水;扫地的时候可以把四周的'垃圾轻轻地扫成一堆,再把垃圾扫到畚斗里;擦桌子的时候要先将抹布洗干净、拧干,再用抹布顺着桌子的一个方向擦,桌子的边缘也要擦。

  2.鼓励幼儿讨论在家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说一说正确的做法。

  ——我们在家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应该怎么做?

  小结:除了浇花、扫地、擦桌子,我们在家还可帮忙洗袜子、叠衣服、洗青菜等等。做事前,要动脑筋思考正确的做事方法。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为幼儿示范正确的做事方法,使幼儿体验到成就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附【故事】

  爱帮忙的飞飞

  飞飞是一个特别爱帮大人做事的小男孩。

  有一次,奶奶让飞飞帮忙拿她的老花镜。为了让奶奶看得更清楚,飞飞使劲地在磨刀石上磨起了眼镜,因为爸爸就是这样把刀磨亮的。奶奶戴上飞飞磨好的老花镜,却什么也看不清啦!奶奶叹了口气,说:“飞飞呀,你还小!”

  有一次,爸爸请飞飞帮忙擦皮鞋。哇,爸爸的皮鞋可真大呀!飞飞找来彩色蜡笔,把皮鞋涂得五颜六色,几乎用完了整整一盒蜡笔,他要让爸爸的皮鞋变得更漂亮。爸爸皱着眉头,说:“飞飞呀,你还小!”

  还有一次,飞飞帮妈妈洗衣服,为了把衣服洗干净,他在盆里加了好多洗衣粉。泡泡越洗越多,越洗越大,飘满了整个房间……妈妈生气地说:“飞飞呀,你太小了,别乱帮忙啦!”

  飞飞总想帮大家做点事。可奶奶说:“算了,算了。”爸爸说:“不用,不用。”妈妈说:“别别别……”

  “为什么大家都不要我帮忙呢?”飞飞真的不明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1-07

中班的教案07-24

(精选)中班教案10-25

中班教案【精选】10-17

中班教案(经典)10-14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教案03-02

(经典)中班教案11-29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