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教案

时间:2024-07-28 14:00:29 教案 我要投稿

《拔萝卜》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拔萝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拔萝卜》教案

《拔萝卜》教案1

  数萝卜

  小灰兔有10个萝卜,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白兔有多少个萝卜?

  解答: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一样多时都是13个,求小白兔原来额萝卜,就要把它给小灰兔的3个加上所以是16个。

  一年级数学教案——《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收集和处理信息

  教学难点:对信息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讲故事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情境图)你能看图给同学们编一个故事吗?(学生编故事)

  二、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能自已解决吗?

  2、小组交流,探索计算方法。

  同学们,你们做得都不错,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3、教师介绍加减法竖式。

  师: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关于竖式你知道什么?

  4、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请同学们一块和老师做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式,学生用计数器计算。

  5、练一练。

  课本第29页第1、2题。

  6、森林医生。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

  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四、布置作业。

《拔萝卜》教案2

  活动目标:

  能认真的'看老师模仿。

  活动准备:

  场地、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听歌词。

  二、然后出示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请能力强的幼儿与教师示范。

  四、分配角色。

  五、幼儿进行表演。

《拔萝卜》教案3

  故事:拔萝卜

  目标:

  1、熟悉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来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学说短句:“xxx,快来帮我拔萝卜”!

  3、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点:能用完整的短句表现故事中各角色的声音,以及表情、动作;

  难点:听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准备:

  1、萝卜、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的指偶和相应的粘贴图片教具;

  2、《拔萝卜》的挂图一套;角色头饰一套。

  3、知识准备:知道萝卜是长在地底下的;并初步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

  过程:

  1、分段听录音讲故事《拔萝卜》

  提问:“谁种了一个大萝卜?”“谁来拔萝卜了?”“老公公拔出萝卜了吗?”“怎么办?”(让幼儿发散思维想出不同的.办法来帮助老公公)

  “老公公叫谁帮助他一起拔?他怎么喊的?”“老婆婆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姑娘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狗叫谁一起帮忙?怎么喊的?”“小猫叫谁帮忙拔?怎么喊的?”(学习并运用短句“xxx,快来帮我拔萝卜!”)“为什么小耗子来了萝卜就拔出来了?”

  “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为什么呢?”“如果老婆婆、小姑娘等不来帮忙能拔出萝卜来吗?”

  2、看贴图教具讲故事:

  提问:

  (1)“萝卜长得怎么样?老公公见了怎么样?拔不出来老公公会怎么样? 怎样着急的喊的?”(依次让幼儿运用短句学说各个角色的话并表演各个角色的声音、语气、动作。)

  (2)“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会怎样做,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3、木偶剧场: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分别讲述不同角色的语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讲述的兴趣;

  4、表演区里投放《拔萝卜》的一套挂图,头饰和幼儿尝试表演故事;

  在语言区里投放《拔萝卜》的指偶和背景图,和幼儿一起分角色复述故事;

《拔萝卜》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掌握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课时安排:

  2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根据主题图,请你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

  列式:20+40=60(个)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列式:30+6=36(个)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二、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1、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2、四人小组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计算的,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6+3=9,2+3=5,所以得数是59。

  4、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讨论汇报: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3,在十位上拨上2,我就知道是59。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45+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拔萝卜》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学生手拿捆成一捆的萝卜,从活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把自己手中的萝卜放到另一端的框中

  活动目标:

  让学生对数字有一定的辨认力。提高学生的体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错放萝卜

  活动准备:

  道具萝卜、竹筐、口哨

  活动过程:

  一、学生集合,教师给学生讲解活动规则。

  二、给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依次站好)

  三、分发萝卜每人一捆,每组站在最前面的同学先玩。(生先数清楚自己手中的萝卜数量,再跑到活动场的另一端把萝卜放在与萝卜数量一样的竹筐中。第一个同学完成后,第二个学生继续。)

  四.师清点萝卜的数量,是否有误。

  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有失误的学生。

  六、 说一说下次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放萝卜的过程中有混乱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安排更加仔细,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收获更多。

《拔萝卜》教案6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描述萝卜的短句。

  2. 了解萝卜品种的多样性,对周围事物的差异性感兴趣。

  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

  故事:小兔子种萝卜

  (春天时)山羊爷爷把三包萝卜种子分给了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

  三只小兔子把萝卜种子种到地里,地里面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萝卜苗。

  (秋天来了)萝卜成熟了,小白兔收获了一只长长的白皮萝卜,小灰兔收获了一只圆圆的绿皮萝卜,小黑兔收获了一只一头圆、一头尖的红皮萝卜。

  三只小兔拿着萝卜问山羊爷爷:“为什么我们的萝卜都长得不一样啊?”山羊爷爷笑着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们看看,你们身上的皮毛的颜色也不一样嘛!”

  三只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抱着萝卜笑了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故事。

  师: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兔子吗?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呀?(青菜,萝卜,青草)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 欣赏故事第一遍。

  师:小兔子们爱吃萝卜,还会种萝卜呢。下面,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兔子种萝卜的故事,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哦。故事讲的是什么呀?里面都有谁啊?(小兔子种萝卜,山羊爷爷、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

  2. 欣赏故事第二遍。

  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根据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故事。)(提问请幼儿回答时,可以请幼儿一个一??的来回答。)

  (1)、春天时,山羊爷爷把什么分给了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有几包萝卜种子啊?你们觉得这三包种子都一样吗?(萝卜种子,三包)

  (2)、三只小兔子把萝卜种子种到地里,种子发芽了,地里面长出了什么呀?(小萝卜苗)故事里的小萝卜苗是怎样的呀?(绿油油的小萝卜苗。)

  (3)、秋天来了,萝卜成熟了,小兔子们都收获了自己的萝卜。小白兔收获了一只怎样的萝卜?(长长的,白色的.)哦,原来小白兔收获了一只形状是长长的,表皮的颜色是白色的萝卜。那我们说小白兔收获了一只长长的白皮萝卜。

  小灰兔收获了一只圆圆的绿皮萝卜,小黑兔收获了一只一头圆、一头尖的红皮萝卜。

  (4)、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呢?(萝卜形状和颜色不同)真奇怪啊,每只小兔子都从山羊爷爷那里得到一包萝卜种子,为什么她们种出的萝卜会不一样呢?三只小兔就拿着萝卜问山羊爷爷:“为什么我们的萝卜都长得不一样啊?”山羊爷爷笑着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们看看,你们身上的皮毛的颜色也不一样嘛!”?

  (5)、小朋友们看一看,三只小兔子身上的皮毛为什么是不一样的?(白,灰,黑)

  (6)、虽然这三只都是小兔子,但是他们的皮毛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小兔子都有不同的品种。那么萝卜也有不同的品种,所以形状和颜色与不同。

  3.欣赏故事第三遍。(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故事)

  三、联系实际,说说感想

  师: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但是又有形状,大小,颜色等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比如苹果有不同的颜色,就有红苹果,青苹果。积木有不同的材质,就有塑料积木,木头积木。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事物有不同的种类?

  反思:

  1. 讲故事要有技巧,第一遍时要单纯的绘声绘色的讲,不要有自己加进去的语言,故事简洁的语言都是经过思考组织过的。可以让幼儿一个一个进行短句回答,学习几个具体书面短句。

  2. 知识不是生硬的灌输给幼儿的,需要通过提问解答,进行理解,加深印象。问题要细致具体,难度适当,使幼儿够得着。

  3. 提问时,要大胆,要请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来回答问题,发表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多说多认真听讲,这样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入,更易被接受,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相比于第一次,这次我已经有一些进步。

  4. 幼儿对图片兴趣很好,能够十分认真的观看,并进行理解,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图片、视频、音乐等更加具体有趣的形式。

  5. 通过这堂语言故事课,可以看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比形状好,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多多引导幼儿对形状的认知。

  6. 小班幼儿的一节课时间应该为15-20分钟,不宜拖长,所以教师在组织语言时要简洁。我在提问时,想让幼儿回答一句完整的句子,以及对形状的描述,这个要求太高。

《拔萝卜》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腿部力量。

  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筐4个。

  2、录音机、磁带。

  3、布置好场地:萝卜地(红、白、绿、橘黄色萝卜)。

  活动过程:

  一、师以“兔妈妈”的身份谈话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兔宝宝们,最近你们在家表现真不错,为了表扬你们,妈妈决定到萝卜地上去拔一些萝卜,做顿好吃的给你们吃,好不好?那你们能不能帮帮妈妈的忙,跟妈妈一起到萝卜地上去拔萝卜呢?”

  二、准备运动

  1、师:“出发之前,先请小兔们和妈妈一起来做个运动吧。”

  做准备活动《向前冲》。

  2、师:“好了,运动做好了,让我们快点去萝卜地吧,走——”

  三、幼儿探索拔萝卜的方法,学习新动作:兔跳。

  1、师:(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绿萝卜)2、探索拔萝卜的方法。

  小兔们,你最喜欢吃什么萝卜呢?那可以怎么样去拔萝卜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吧,迅速站成两排。(请3、4名幼儿做一做动作)请小兔们仔细看好了,他是怎么到菜地里去拔萝卜的?(有的是走过的、有的是跑过去的,有的是跳过去的)大家一起在原地学一学。

  3、发现兔跳的动作,提问兔跳动作的要领,请幼儿边学边讲。

  师: “小兔们都很聪明,小兔就是跳着去萝卜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本领学学好。请小兔们和妈妈一起做:两脚并拢,膝盖弯曲,两脚一起跳起来,这时候腿要伸直;落地的时候,前脚掌轻轻的着地。”

  4、幼儿在原地跳一跳。

  5、刚才我们在原地练了,这次请你找个空的地方练一练,要一下一下往前跳。跳的时候要注意别跟其他小兔撞了,妈妈要看看哪只小兔学的最认真,跳得最好。

  6、分角色练习。

  师:“请男宝宝跳到我这里来。再请女宝宝跳到我这里来。”

  三、游戏“拔萝卜”。

  1、交待游戏要求。

  师:“小兔们都认真地学会了跳的本领,现在可以到萝卜地帮妈妈一起拔萝卜了。请小兔子看好,到每个萝卜地上都有两条路,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绿色的`,呆会你就到对着萝卜地的红色小路前排好队,注意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可以一个跟着一个,用妈妈教的本领‘双脚并拢,轻轻向前跳’,到萝卜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萝卜,一次只能拔一个,注意了跳到萝卜地时不挤也不抢,然后从绿色小路上跳回,把萝卜放到前面的篮子里。”

  2、幼儿排好队到萝卜地拔萝卜。教师观察并对个别动作不协调的幼儿指导。

  (1)个别幼儿示范拔萝卜、一排幼儿拔萝卜。

  (2)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拔萝卜。

  师:好了,小兔们可以出发了。

  (3)教师指出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强调兔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如:人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跳的时候,两脚要并拢,一起跳起来,一起落地,等等。

  (4)幼儿又一次集体到萝卜地拔萝卜。

  师:这回拔的萝卜是给你们生吃的,你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你可以一个跟着一个,多去几次萝卜地拔萝卜,等妈妈喊“停”的时候,看一看你一共拔了多少萝卜。

  师:妈妈看到萝卜地里还有很多萝卜没拔完,请小兔们帮妈妈拔完好吗?

  四、放松、结束。

  1、师:“小兔们真能干,而且都爱劳动,帮妈妈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妈妈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一个舞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萝卜抬回家,让妈妈做给你们吃吧!

  活动反思:

  “兔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外面玩玩好吗?伴随着音乐,孩子们一起随老师入场。“前面有一块萝卜地,地里的萝卜都成熟了,你们愿意帮妈妈去拔萝卜吗?每位兔宝宝去拔一个萝卜,然后回到妈妈身边来,听明白了吗”随后,小兔拔萝卜回到兔妈妈身边,妈妈检查小兔拔萝卜情况。接着,大家又一起洗萝卜,然后再把萝卜运回家。

  此游戏活动,主要让幼儿把萝卜运回家,让幼儿分成三组把萝卜运回自己家的菜篮。路上要经过小溪,钻过山洞,然后回到家,把萝卜放进菜篮。然后站到房子后面的标志小点上。第二个幼儿要等第一个幼儿把萝卜放进篮子,才可以开始运萝卜,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小兔都把萝卜运回家为止。在游戏的规则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运萝卜。之后,再根据不同的规则,进行第二次拔萝卜。此教学活动主要发展幼儿跳、钻的能力,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在体育课中,由于要练习跳、钻的能力,我觉得周老师上的课,在刚开始部分中,导入部分虽然不错,但缺乏了幼儿热身的一个环节,如“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外面玩”时,兔妈妈可以做抖抖手、抖抖脚,或者活动下各关节,这样,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好了铺垫,同时,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对于体育的活动,以前我一直觉得上起来很不错,也很简单,其实,并非这样。对于户外活动,特别在上公开课时,孩子的注意力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分散,孩子的纪律也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看老师上课的能力了,是否吸引幼儿,各个环节或规则幼儿是否掌握。因此,对我而言,上好体育课是我的一个挑战。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下次上体育课中,会更加注意一些细小的环节,同时,会更重视这样的活动。

《拔萝卜》教案8

  表演游戏

  拔萝卜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拔萝卜》的旋律和内容,初步学习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2、借助桌面教具和操作和游戏活动,了解歌曲中的角色,学习创编角色表演动作。

  3、乐意接纳同伴的创编动作,在与大家共同活动中初步感受到人多力量大。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拔萝卜》的故事。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和桌面教具。

  3、桌面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拔萝卜》或桌面教具,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角色。

  教师:这是谁种的萝卜?

  2、幼儿边看教学挂图或演示教具边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教师: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去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看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拔萝卜。

  教师: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找谁帮忙啊?(启发幼儿说出:老婆婆来帮忙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招呼老婆婆帮忙拔萝卜。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帮助老公公拔萝卜的其他角色,并依次指教学挂图或操作桌面教具来表演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动作,师幼共同确定一种动作,教师唱第一段歌曲,幼儿集体在座位上徒手练习有节奏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并欣赏歌曲中其他角色拔萝卜的段落。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时要用力,提醒幼儿控制身体动作的幅度,不影响旁边的同伴。

  4、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老公公,请一幼儿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扮演萝卜,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教师指导幼儿按角色分组坐,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讲解表演的程序。

  教师:我是谁啊?你们是谁啊?(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称)我们一起拔萝卜,喊到谁,谁就要上来帮忙拔萝卜,萝卜什么时候被拔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所有的人都上去了才能拔起萝卜)。

  ——游戏开始,教师播放音乐,身体随音乐摇动,以提示幼儿做动作的节奏,最后,扮萝卜的幼儿站起来表示萝卜被拔起来了。让幼儿感受人多力量大。

  小班《拔萝卜》游戏活动反思

  《拔萝卜》这个金典、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在我们玲珑三班又宣起一股热潮。他们一个个都被这个鲜明简单的故事吸引,并且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帮老爷爷拔萝卜,当我请小朋友扮演其中的角色时,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形象映入我的眼帘,我也被他们投入的表演所吸引。

  即使他们听过《拔萝卜》的故事,但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反而对他们这次表演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由于他们对故事非常熟悉,我再将精炼的歌词唱出来时,小朋友很快就记住了,而且更加投入参与活动。当我出示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时,小朋友被深深吸引。他们拔萝卜时,小朋友也伸出小手做拔萝卜的样子,似乎是想多给他们一点力量。因为我边唱边按顺序出示桌面教具,所以他们对歌词顺序记得很清楚,没有出现合唱混乱的情况。特别是请小朋友扮演时,小朋友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最后以滚小球的方式请了六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表现出了想拔萝卜的渴望,拔不出的焦急,拔出来的喜悦,把各角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的小观众也看得乐呵呵的。最后我又请了一批幼儿通过配上《拔萝卜》的音乐,表演拔萝卜,这次既有韵律还有歌词提醒孩子,把气氛渲染的更好。但每次只能上来六个人,如果我多准备几份头饰进行分组表演,让更多幼儿共同参与也许会更好。最后我把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投放在表演区,供他们自由操作。

  平时小朋友总喜欢抢着一个人玩玩具、帮老师拿东西,不喜欢和同伴共同完成,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表演,懂得团结的力量。当遇到困难时,向故事人物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

《拔萝卜》教案9

  一:目标

  1:在表演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乐意玩表演游戏

  二:准备

  老公公 老婆婆 小姑娘 小猫 小狗 小老鼠头饰 数字卡两套 大萝卜道具 棒偶

  三:过程

  1:引起幼儿的回忆,激发兴趣

  谁还记得我们上次表演的故事叫什么名字,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学表演,高兴吗?

  2:进一步梳理角色特征。 故事里分别有谁?(可爱的萝卜,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美丽的小姑娘,机灵的小狗,温柔的小花猫,善良的老鼠)

  3:复习角色对话

  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萝卜会说什么?最后是谁来了,萝卜拔出来了吗?

  4:分配表演角色,提出表演要求

  自己表演的时候认真表演,别人表演的时候安静听,认真看

  小演员的`要求

  1)声音洪亮,语调上要有变化

  2)表演要具备角色特征

  3)学会倾听

  4)与同伴友好合作

  小观众的要求

  1)凭票入场

  2)安静观看,学习评价

  四:幼儿表演

  A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

  B组:自由发挥 根据幼儿的表演水平,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五:拓展表演《萝卜拔出来后》

  六:活动自然结束

《拔萝卜》教案10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展故事表演。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手套娃娃假设干;萝卜胸饰假设干;《拔萝卜》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教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操作手套娃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答复。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方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用手套娃娃进展故事表演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和教师一起讲,主要掌握XX来拉,来拉‘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完毕部分

  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四、活动延伸

  将手套娃娃放进语言区,幼儿可以在那里继续边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讲述故事情节。

《拔萝卜》教案11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来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3、学说短句:“xx,快来帮我拔萝卜”。

  4、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完整的短句表现故事中各角色的声音,以及表情、动作;

  难点:听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萝卜、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的指偶和相应的粘贴图片教具;

  2、《拔萝卜》的挂图一套;角色头饰一套。

  3、知识准备:知道萝卜是长在地底下的;并初步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分段听录音讲故事《拔萝卜》

  (1)提问:“谁种了一个大萝卜?”“谁来拔萝卜了?”“老公公拔出萝卜了吗?”“怎么办?”(让幼儿发散思维想出不同的办法来帮助老公

  公)

  “老公公叫谁帮助他一起拔?他怎么喊的?”“老婆婆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姑娘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狗叫谁一起帮忙?怎么喊的?”“小猫叫谁帮忙拔?怎么喊的?”(学习并运用短句“xx,快来帮我拔萝卜!”)“为什么小耗子来了萝卜就拔出来了?”

  “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为什么呢?”“如果老婆婆、小姑娘等不来帮忙能拔出萝卜来吗?”

  2、看贴图教具讲故事:

  提问:(1)“萝卜长得怎么样?老公公见了怎么样?拔不出来老公公会怎么样?怎样着急的喊的?”(依次让幼儿运用短句学说各个角色的话并表演各个角色的声音、语气、动作。)

  (2)“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会怎样做,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3、木偶剧场: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分别讲述不同角色的语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讲述的兴趣;

  4、表演区里投放《拔萝卜》的一套挂图,头饰和幼儿尝试表演故事;

  在语言区里投放《拔萝卜》的指偶和背景图,和幼儿一起分角色复述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拔萝卜》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第一组加减,帮助幼儿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小兔拔萝卜"图片,算式卡片(6—1=6—5=6—2=6—4=6—3=)2.人手2份6格纸条3.分隔点图人手一份、记号笔4.人手一张"苹果"算式卡。

  活动过程:

  一、准备练习(1)拍手对数:(复习6的加法)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2)开火车:(复习6的减法)火车开的时间就是算式的得数。"我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如6—2=你来猜6—2=4(4点开)二、尝试练习1.操作探索问题。

  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可分成5和1,在黑板上示范、列出算式。

  (出示分成6格的纸条,涂掉1格)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5和1这组分合,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1+5=66—1=55+1=66—5=13.相互交流、讨论。

  你是怎么涂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

  三、教师讲解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示图片)列出算式:5+1=61+5=6比较:5+1=6和1+5=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减法以"小兔送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示图片)列出算式:6—1=56—5=1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5和1,6减5等于1,6减1就等于5。

  四、游戏

  1.游戏"送苹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如:4+2=6;6—2=4等。

  算出得数是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

  五、幼儿练习幼儿主题数学P11页

《拔萝卜》教案13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讲故事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情境图)你能看图给同学们编一个故事吗?(学生编故事)

  二、探究新知

  师: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能自已解决吗?

  1.鼓励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探索计算方法。

  同学们,你们做得都不错,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3.教师介绍加减法竖式。

  师: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关于竖式你知道什么?

  小结:写竖式计算加减法算式时,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同时,竖式还可以帮助验证计算结果。

  三、应用练习。

  4.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请同学们一块和老师做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式,学生们用小棒计算。

  5.练一练。

  课本第29页第1、2题。

  6.森林医生。

  7.课本29页第6题,一方面学生做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

  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拔萝卜》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眼看耳听,感受故事带来乐趣。

  2、理解故事,能复述故事中的内容。

  3、幼儿能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视频《拔萝卜》。

  三、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听说了老公公在地里种了一个萝卜,现在都长的可大了,老公公自己拨不出来,想请你们去帮忙拔萝卜,你们想不想看看萝卜到底有多大啊?

  2、播放视频,一起看故事内容。

  3、我们要仔细看,老公公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拔,萝卜才会出来。

  4、孩子们这个故事有意思吗?那谁能说说故事是怎么讲的'了,教师引导孩子复述故事。

  5、孩子们真棒能把故事复述的这么好,老公公刚才说怎么做才能拔出萝卜了?

  6、老师先给你们示范一下,你们看看老师做的对不对。

  7、老师一个人的力气拔出来,孩子们一起出来拔萝卜,要按老公公说的动作,才能拔出萝卜,唱着里面拔萝卜歌。

《拔萝卜》教案1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说主要对话,丰富词汇:拉、拔、帮。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一张、人物头饰各一个、背景图一副,人物图片及大萝卜图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先以一个魔术小游戏开场,进而引出故事中的人物。让幼儿对各个人物极其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师讲述故事

  出示故事挂图引出故事,随后根据故事内容依次出示各人物图片(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片)

  二、简单复述阶段

  以提问形式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对话:

  1、老爷爷种了一个萝卜,它每天都给萝卜浇水施肥,每天都对萝卜说什么?

  2.、老爷爷一个人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找了谁来帮忙?老爷爷是怎么跟她说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幼儿回答问题时引导幼儿各人物是什么样语气)

  3、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起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们又找了谁来帮忙?小姑娘是怎么跟他们说的?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4、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三个人一起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们又找了谁来帮忙?小白兔是怎么跟他们说的?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5、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和小白兔四个人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们又找了谁来帮忙?小猫咪是怎么跟他们说的?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6、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白兔和小猫咪五个人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们又找了谁来帮忙?小花狗是怎么跟他们说的?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7、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白兔、小猫咪、小花狗六个人有没有把大萝卜拔出来?他们又找了谁来帮忙?小老鼠是怎么跟他们说的`?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三、复述故事

  出示黑板教具一个,展现立体人物,引导幼儿能够简单的复述故事,在复述过程中,灌输拉、拔、帮等词汇以及各人物语气,让幼儿在模仿中掌握故事过程。

  四、表演故事阶段

  1、请个别幼儿表演故事主要情节

  师:小朋友们回答地很棒,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分配角色,给幼儿戴头饰。表演时提醒幼儿模仿人物的声音以及走路时的姿态)

  提问:大萝卜最后是被谁拔出来的?是小老鼠一个人拔出来的吗?

  总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2、集体表演

  师:小朋友们,老爷爷告诉老师,田地里还有许多大萝卜没有拔呢,所以他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一起拔萝卜,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帮助老爷爷拔萝卜吧。

  教学反思:

  《拔萝卜》这节课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课堂气氛温馨又不失活跃,孩子的参与意识很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在故事中我们又领悟到“人多力量大”这样一个道理,活动结束时,还有些孩子意犹未尽,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孩子们中能被老师叫起来表演的人只有少数。于是活动后,我把头饰、图片等放入语言活动区,设置情景,让幼儿自由表演或创编。以后的语言活动,我应多加一些表演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拔萝卜》教案】相关文章:

《拔萝卜》教案09-04

拔萝卜教案09-21

大班《拔萝卜》教案07-05

《拔萝卜》小班教案05-26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01-25

小班语言《拔萝卜》教案02-01

小班语言教案《拔萝卜》11-16

小班语言教案《拔萝卜》07-21

托班教案:拔萝卜9篇11-07

拔萝卜幼儿园小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