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读书》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读书》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文中引用的经典诗句。
2、能根据要求梳理文中相关信息,了解课文要点。
3、学习用“批注式学习法”学习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文中经典诗句。
2、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了解课文要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批注式学习法”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昨天老师刚走进我们高新国际学校,就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也看到了我们学校角角落落里的书吧,你们一定十分喜欢看书吧,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会成为你们前行道路上的基石,让你们的人生更精彩。今天我们也跟随冰心奶奶一起,去回忆她读书时的经历吧!
二、介绍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等。
三、初读课文,清除障碍
同学们,在今天学习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的方法:“读书不动笔墨”,读书动笔,既能够帮助你记忆,又有利于你储存资料,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分析综合能力。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又是一种良好的阅读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我们初读课文时,要对那些内容进行勾画呢?
1、难写难认的.字
2、好词佳句
3、本课中大量的经典诗句
(自读课文后反馈交流)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孩子们,冰心奶奶在文章中回忆了读书时的哪些经历呢?在她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请大家和同桌一起讨论并在文中画出,或者用表格的形式来梳理文中的信息。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感受与评价
五、结合文体,提升中心
同学们,这篇文章在文体上属于散文,大家对于散文最基本的了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其“神”韵呢?请大家拿出笔用波浪线画出能体现读书好处的句子。
读书的好处如此之多,作者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了概括,那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同学们,你认为三组短语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你能用意思相近的。成语或词语来描述吗?请大家将相应的词语记下来。
(开卷有益、博览群书利于身心)
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初步的学习,了解了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还学习了一种读书的方法,在我们读书或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时刻记下来,这样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方法也称之为“批注式学习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去使用。
七、作业布置
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忆读书》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忆读书
2.,(出示多媒体:冰心的照片)
3. 冰心的资料交流
小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4.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
三、学习课文
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我我就出题考考大家,小组抢答(出示课件)
2.默读课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交流
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书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一下)
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快乐);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长知识);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助写作),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学做人)。
3.要想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选择1-2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小组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4.齐读第11自然段。理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总结、概括的作用。(特殊的用法,起强调的作用)
5、多读书: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7岁—到老还读“万卷书”
6、读好书:
自由读12-13段,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理解:无病而呻 风花雪月
结合本课所学和你以往的读书经历,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作者写给少年儿童指导读书的话语,是作者一生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读书思想的结晶。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三个词: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都能够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教学反思:
《忆读书》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以《书》为主题的文章之一,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开始查阅与上课有关的资料,五年级上个学期,孩子们基本养成了查阅资料的习惯,这个学期开始就给他们开辟了资料交流的一个平台。就是根据单元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课件,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还有效的运用了信息课所掌握的知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们拓展知识的一个过程。
冰心写的《忆读书》,这课的知识涵盖量比较大,涉及了四大名著,古典诗词,散文,还有外国名著,所以课前预习,同学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本篇课文所涉猎的相关书籍,这对本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冰心先生的《忆读书》向读者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及过程,该文章的特点是作者将读书的好处、方法通过具体读书的事例娓娓地表达出来,不说教。但由于该文章篇幅较长,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长篇短教的方法,让学生能真正领会冰心先生的《忆读书》。
课上我先检查了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出示了几个有趣的小测试,文中相关的句子,涉及到书籍的作者,年代。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补充了课文中不做重点讲解但学生又要知道的知识点。然后从整体入手,我提的问题是“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 很快有学生提出冰心想说的话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话,并问学生:读书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谈。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够说出来,我想这与学习了本单元的其他课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联系课文具体语句来谈的时候,学生对这个问题好像感到有些为难,教室里安静下来。有时候老师感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那里会成为一个难题。作为老师,我在备课的时候估计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因为文章中到处都有冰心说“读书好”的句子。怎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学生: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学生似乎有所醒悟,开始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室里响起学生翻动书页的声音。我总是想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关的句子谈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过半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看来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在本课教学中,若能够把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大问题入手,层层深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统领全篇文章。这也是我需要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运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经过,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课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如果能适当的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来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长期效果应更好,在我校,让“书香溢满校园”无疑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忆读书》教案优秀3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3、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被誉为“文坛祖母”。
二、初读课文,扫读词语障碍。
(见预习提纲)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作者写了几个阶段的读书事例?按照什么顺序记叙?
明确:
第一部分(1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对答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这部分先分说,后总说。可分为2层:
第1层:(2—10段)回忆幼时、少时自己是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①、2—5段:读《三国演义》:由一知半解→越来越懂→越来越爱读
②、6段:读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对自己的作文很有帮助。
③、7段:读《水浒传》,并将其与《荡寇志》作了比较,突出了水浒人物有个性。
④、8段:酷爱古典诗词,能背《满江红》、《声声慢》
⑤、9段:11岁时,看《茶花女遗事》,对外国文学产生广泛兴趣。
⑥、10段: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的不同感受。
第2层:(11段)总结作者一辈子“多读书”的情况及“读书好”的感受——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个阶段:幼年、少年、老年;时间顺序
2、找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其中哪句最重要?
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最重要。
四、感知课文,分析解答。
1、作者是个对书非常有感情的人,你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感情?
明确:例:①段:“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③段“津津有味”“含泪上床”;
④段“咬牙”“居然”;
⑤段“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⑦段“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2、作者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好。读书有哪些好处呢?你能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明确: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明确:《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4、读《三国演义》时,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哭”是快乐吗?
5、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挑选书的呢?请找出具体的例子。
明确:比较、选择。
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榜》”;
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不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那种“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6、冰心老人的选择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明确: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五、小结。以“本节课我知道了……”为形式,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一)第2段到第5段
1、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 “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故然无味津津有一知解兴亡盛不能自风雪月气愤填
无病呻自作情心动神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二)阅读5、6、7、11段:
请从这4个文段中归纳出读书的四个作用。
分别是:激发情感、帮助写作、扩大知识、提高修养
合起书本,分组(4个学习组)抢答:
——请说出下列书籍的的体裁与作者,作者的国籍或朝代:
A、《聊斋志异》 ① ② ③
B、《三国演义》 ① ② ③
C、《水浒传》 ① ② ③
D、《茶花女遗事》 ① ② ③
E、《红楼梦》 ① ② ③
F、《西游记》 ① ② ③
G、《精忠说岳》 ① ② ③
H、《封神榜》 ① ② ③
I、《冰心选集》 ① ② ③
3、“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是什么意思?
答:
4、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最好合起书本):
①气愤填胸②风骨③无聊④若有所失⑤人情世故
5、回答练习第三题的问题。
——略。
(三)阅读12至结尾,回答
1、“同时,书……比较”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朦朦胧胧②消遣③索然无味④无病而呻⑤自已
⑥风花雪月⑦修身
3、“唯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4、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答:
5、找出选文的中心句子
6、用“||”将12段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7、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三、小结:
作者冰心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提醒大家平时要多读书,要读好书,最终才能明白读书的好处,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使人类进步的阶梯。”
四、作业:抄写。(正楷钢笔黑色)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忆读书》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忆读书》教学教案优秀12-24
《忆读书》教学教案优秀(集合)12-24
《忆读书》教学反思04-17
忆读书教学设计01-21
冰心《忆读书》说课稿01-27
《忆读书》教学设计02-18
《忆读书》优质教学设计通用03-24
《谈读书》教案优秀12-04
《忆读书》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