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飞来了》教案

时间:2024-07-18 07:32: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鸟飞来了》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鸟飞来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鸟飞来了》教案

《小鸟飞来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走路,不要他人抱的愉快心情。

  2、能大胆的边唱边表演动作。

  3、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歌曲,音乐cd或磁带,贴绒教具小鸟,小猫各一个,走路的.小朋友三个连在一起。

  2、小朋友有观看过小鸟飞,小猫跑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色《小鸟飞》的曲子,小朋友做小鸟飞入活动室坐好。

  2、小朋友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3、教师范唱歌曲《我是乖孩子》,然后提问:

  (1)你听到老师唱了一些什么?

  (2)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

  4、小朋友学唱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

  (1)教师出示贴绒教具小鸟,小猫和小朋友。

  边唱边按顺序贴出玩具,帮助下朋友理解歌词大意。

  (2)小朋友跟着老师念歌词一次。

  (3)教师放音乐,移动教具,小朋友跟着音乐练唱歌曲。

  (4)小朋友边跟着音乐学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5、小朋友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扬。

  6、教师小结,表扬动脑筋创编动作的小朋友。

《小鸟飞来了》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领会故事中小鸟飞飞不怕失败、多次尝试最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用完整的语言仿编故事。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鸟飞飞相关动画

  3、小鸟飞飞、鸟爸爸、鸟妈妈、小松鼠、小蚂蚁、小鱼、小鼹鼠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谈话引出本次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鸟出生之后会飞吗?那么会是谁叫小鸟飞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小鸟学飞的故事,名字叫做《小鸟飞飞》。

  2、教师出示相关动画,请幼儿仔细听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

  (1)小鸟飞飞为什么不会飞?

  (2)小鸟飞飞最先遇见了谁?他学会在树干走路了吗?为什么?

  (3)小鸟飞飞后来又遇见了谁?他能和小松鼠一样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吗?为什么?

  (4)后来小鸟飞飞又分别学习了谁?

  (5)最后小鸟飞飞学习的谁?他成功了吗?为什么?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自由阅读。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学飞飞的什么精神?

  四、活动延伸

  1、教师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的表演故事并仿编故事。

  2、引导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

  3、请幼儿把小鸟飞飞学习小鱼、学习小鼹鼠的部分仿编完整。

  4、请幼儿模仿小鸟飞飞学习其他小动物的情节。

  五、活动总结

  《小鸟飞飞》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遇到困难就要像故事中的飞飞一样,不怕失败,愿意多多尝试,最后肯定会走上成功的!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要多引导为主,让幼儿重返感受小鸟飞飞故事中的情感,在反复多次的模仿回顾故事中飞飞遇到艰难时的样子,让幼儿也像飞飞一样勇于尝试。

《小鸟飞来了》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会唱的基础上,用拍手、拍膝盖等动作表现节奏型“x—x—”、“xxxx”,并尝试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乐器演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较熟练地随音乐边唱边表演动作。

  2、声音媒体、小鸟的图片若干。

  3、动作、演奏图谱,响板、碰铃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你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路边的小树、小花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呢?(因为春天来了)

  1、幼儿边唱歌曲边用手拍出歌曲的节奏型。有没有看到小鸟?春天来了,小鸟还不知道,我们一起用歌声把小鸟唤回来吧。

  2、幼儿边唱边动作表演

  你们看到小鸟飞回来了吗?(没有)那我们再唱一遍,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听!什么声音(播放小鸟的声音,并出示若干小鸟的图片)

  师:“小鸟真的飞回来了,它们还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要吗?不过,小鸟给小朋友出了一道题看看谁的本领大,那么礼物就送给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题。”

  二、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读懂图谱。

  幼儿根据动作图谱自由练习。

  2、教师向不同的小组一边唱歌曲,一边做不同的动作,引导幼儿对教师的'身体动作及暗示能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3、引导幼儿学习根据教师的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地作出节奏反应。

  第一遍:无音乐的练习

  第二遍:跟音乐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4、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配器方案

  出示几种打击乐器,请幼儿尝试给音乐配器,并提供相应的图形。

  三、乐器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集体演奏

  幼儿边唱歌曲,边按一定的节奏型来练习演奏(响板、碰铃)

  教师指挥,幼儿跟着音乐完整演奏。

  2、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四、结束

  师:“看来小鸟给小朋友出的题一点也难不到大家,你们的本领真大,小鸟决定给每个小朋友一件礼物,我们现在就去拿咯!”

  幼儿走出活动室

《小鸟飞来了》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逐渐熟悉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2、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表现音乐情景。

  3、愿意参与游戏,体验捉迷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重点:

  在游戏情景中,逐渐熟悉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情景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飞来了

  幼儿扮演成小鸟随着音乐飞入活动室。

  师:好朋友飞来了,这两只小鸟有什么不一样?(一只是黄色的、一只是蓝色的)黄色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呢?蓝颜色的小鸟叫什么?(咚咚)叮叮和咚咚它们住在哪儿的?(小树上)它们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哦!对了,今天叮叮和咚咚来要来捉迷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怎么玩的?(播放音乐)

  师:谁先飞走了?

  2、播放ppt,师幼一起朗诵歌词。

  师:谁先飞走了?又是谁飞走了?大树妈妈可着急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朗诵歌词。

  3、出示图片,学唱歌曲。

  师:叮叮和咚咚回来了,又去哪儿了?我们把它喊出来吧!

  师:你们想和叮叮咚咚一起唱一唱吗?这一次我们的声音可以小一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演示图片,引导幼儿一起演唱。

  师:叮叮和咚咚听到了你们好听的声音,这一次,我们把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好吗?幼儿再次演唱。

  4、集体演唱歌曲。

  师:叮叮和咚咚想看一看我们男孩和女孩来一场比赛,看谁唱的最好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两只小鸟)

  三、多种游戏形式表现音乐情景。

  1、手指游戏。

  教师伸出两只小手指,以小鸟的口吻说:“我在这儿呢!”咦!它们的家在哪里呀?(小树)那我们赶快用自己的`身体变成一颗小树吧!引导幼儿用小手指变成叮叮和咚咚一起游戏。

  师:叮叮和咚咚什么时候飞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的?师幼再次游戏。

  2、集体游戏。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叮叮和咚咚喜欢躲在什么地方?(小树后面)有很多小树的地方是哪里呢?(森林)引导幼儿把小椅子变成小树,藏在小树后面。

  师:你们是什么时候飞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的?

  师幼再次游戏。

  师:小鸟们,你们想不想藏在大森林里面去?引导幼儿到场地的任何一个地方藏起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播放音乐)

《小鸟飞来了》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逐渐熟悉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2、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表现音乐情景。

  3、愿意参与游戏,体验捉迷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重点:在游戏情景中,逐渐熟悉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情景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飞来了

  幼儿扮演成小鸟随着音乐飞入活动室。

  师:好朋友飞来了,这两只小鸟有什么不一样?(一只是黄色的、一只是蓝色的)黄色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呢?蓝颜色的'小鸟叫什么?(咚咚)叮叮和咚咚它们住在哪儿的?(小树上)它们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哦!对了,今天叮叮和咚咚来要来捉迷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怎么玩的?(播放音乐)

  师:谁先飞走了?

  2、播放ppt,师幼一起朗诵歌词。

  师:谁先飞走了?又是谁飞走了?大树妈妈可着急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朗诵歌词。

  3、出示图片,学唱歌曲。

  师:叮叮和咚咚回来了,又去哪儿了?我们把它喊出来吧!

  师:你们想和叮叮咚咚一起唱一唱吗?这一次我们的声音可以小一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演示图片,引导幼儿一起演唱。

  师:叮叮和咚咚听到了你们好听的声音,这一次,我们把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好吗?幼儿再次演唱。

  4、集体演唱歌曲。

  师:叮叮和咚咚想看一看我们男孩和女孩来一场比赛,看谁唱的最好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两只小鸟)

  三、多种游戏形式表现音乐情景。

  1、手指游戏。

  教师伸出两只小手指,以小鸟的口吻说:“我在这儿呢!”咦!它们的家在哪里呀?(小树)那我们赶快用自己的身体变成一颗小树吧!引导幼儿用小手指变成叮叮和咚咚一起游戏。

  师:叮叮和咚咚什么时候飞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的?师幼再次游戏。

  2、集体游戏。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叮叮和咚咚喜欢躲在什么地方?(小树后面)有很多小树的地方是哪里呢?(森林)引导幼儿把小椅子变成小树,藏在小树后面。

  师:你们是什么时候飞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的?

  师幼再次游戏。

  师:小鸟们,你们想不想藏在大森林里面去?引导幼儿到场地的任何一个地方藏起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播放音乐)

【《小鸟飞来了》教案】相关文章:

谁会飞的教案11-22

《谁会飞》教案08-25

大班语言教案《飞呀飞》12-26

《童心是小鸟》教案08-23

快乐的小鸟教案04-01

《小鸟天堂》教案04-01

《会飞的小伞》教案09-29

小鸟进窝教案01-18

小鸟的家教案及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