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教案

时间:2024-07-04 18:45:56 教案 我要投稿

《老师,您好!》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师,您好!》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您好!》教案

  《老师,您好!》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师,齐读讨论: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承生答师述: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公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2)映示文字灯片)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哪个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

  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

  B.指导朗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第一句。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教师,您好!)

  释词:“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四.听录音,欣赏;边准备齐背课文

  自由练读指名背齐背

  《老师,您好!》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3.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享受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熊头饰4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想象,模仿各种小动物进行律动。

  老师:天气可真好,树林里面真热闹,小动物都出来玩了。

  2.学唱歌曲

  老师:小朋友也来到树林里,想和小动物一起游戏。它们还在一起唱歌呢。听听他们唱的歌曲(播放歌曲)。

  (1)师:歌曲唱了什么?

  (2)幼儿跟唱

  3.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4.游戏。

  游戏玩法:请一人扮演大熊,其余幼儿自由扮演各种小动物。大熊在森林里走,当倡导最后一句“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就要立刻做一个造型动作,把自己变成石头,否则就要被熊吃掉。

  (1)老师扮演大熊进行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更多的动作造型,及“熊”用肢体动作试验小动物们时,小动物要坚持不乱动。

  (2)幼儿游戏,可同时请多人扮演大熊。

  活动延伸

  可在户外进行此游戏,户外游戏可改变游戏玩法,如在小鸟小兔小朋友玩游戏时大熊突然出现,小动物小朋友们的'快速反映。

  附歌曲: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强的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加之活泼好动的特点给予老师创作的灵感—————能否运用生活中真实情境的模仿、再现,来激发幼儿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热情呢?就这样,一次音乐与生活、实践与创造、充分感受与大胆表现紧密相连的教学活动诞生了。这不仅仅使音乐变得生活化、情趣化,也使生活变得艺术化、生动化。

  因为活动目标的明确(①感知、表现乐曲结构②体验生活情境化得艺术乐趣),所以活动各环节衔接自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达到活动高潮,教师组织、指导的思路清晰,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都能使老师心中有数。活动中我关注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并努力启发幼儿结合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相应的生活动作来表现,老师的眼神、语言、动作和“摄影师”角色的参与大大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最终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共度美好时光,共享音乐与生活的美妙。

  不足:活动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些,是否可以在熟练把握音乐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由幼儿自主想象生活场景并大胆表现呢?

  《老师,您好!》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情入诗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吧!(播放歌曲,师生共唱)

  2、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是首赞美老师的歌。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纷纷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思考教师的事业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并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3、这首诗的第一自然段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自然段写了教师事业的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段

  1、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请大家默读第一段,并在诗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集体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浸透是什么意思?(饱含)

  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B、同桌互读,边读边比较,哪一种说法更能表达出对教师事业的赞美?

  C、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课前,老师已让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在你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D、指名学生交流搜集的事例,老师再顺势用学生身边的老师的生动事例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E、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

  (2)小结:诗歌的语言是十分精炼、含蓄的,每句话中都包含了深刻的意思。刚才我们用理解词语、比较句式、举事例等多种方法理解了句子。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来学习下一句话。

  (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B、集体交流,学生用周围的创造发明讲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培养了无数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4)刚才,我们学得很深入,读得也很有感情,谁能背出这两句呢?指导学生背诵。

  (5)除了这两句,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A、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向同学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学生自渎并互相讨论及交流。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人到社会理解教师在人的成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就是那条大道,指引我们向理想前进。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就是一座金桥,让时代的列车开向美好的未来。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

  4、小结并引读:时代在飞速地前进,老师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他们事业是——多么崇高!看到这些,我心中——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延伸

  1、听了你们饱含深情的朗读,我又激动又自豪,你们呢,是不是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好,那把你们的心里话都写在这小小的贺卡上吧![

  2、学生在乐曲中写贺卡。

  3、交流贺卡。

  4、学生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音乐中把贺卡送给在座的老师,并对老师说说心中的感激与祝福。

  附板书:老师,您好!

  崇高成长浸透心血

  创造蕴含辛劳

  美好

  《老师,您好!》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是谁传授给我们知识,是谁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对天下所有的老师再道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整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2、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诗歌中的两个小节,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师工作很辛苦……)

  2、你从哪里知道的?

  (从“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都是的辛劳!”看出来的。)

  3、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看看这两句中哪些词更能说明老师的辛苦?

  4、学生齐读。

  (心血、辛劳)

  5、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哪个人的成长都有老师的心血、辛劳,因为……)

  6、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读读。

  7、生齐读。

  8、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重读了一个词,知道是哪个词吗?我们再来试试,

  9、生再读。

  (是“哪个人”、“哪一项”。)

  10、不错。“哪个人”指谁?

  (每个人。)

  11、“哪一项”呢?

  (每一项。)

  12、噢 ,那我们试着把这句话改一改,用上“每个人”、“每一项”。

  13、生齐读。每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学生全笑)

  (应该把“不”改成“都”)

  14、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试试。

  15、学生再读。

  16、你们觉得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们把两种句子对比读一读,好不好?女生读改了的句子,男生读原文。

  学生对比读。

  (我发现了,课文中的原句感情强烈些……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18、是啊,原文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事业是多么……

  (崇高 伟大 神圣)。

  19、好,我们再读这两句,好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指名读。小组赛读。

  21、同学们读得真好,看看第一节,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为什么呢?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因为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22、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说得太好了,是啊,这里的“大道”、“金桥”都指教师的事业。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师指课题)

  生齐读:老师,您好!

  23、你们读得太好了,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沉默。)

  24、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好体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感动?

  25、生齐读第一段。

  (我体会到了,这里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26、说得好,谢谢同学们,你能试着用每当 ……就 说句话吗

  27、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的老师吧!

  28、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二)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1、同学们,刚才我们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就很好地体会文中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

  (1)从“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体会到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美好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指导朗读

  出示:“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_

  (2)从“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撒向新苗。”中体会到 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也知道了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我们的

  出示:从春蚕、理想的丝线 、甘露、茁壮的新苗、 “笔尖飞舞”、“笑语盈盈”这几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5、指导朗读第2小节

  四、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背诵全文。(课件出示)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给能背诵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动画片配音,这动画片中还配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动听的音乐呢!

  2、指名背、齐背

  《老师,您好!》教案 篇5

  今天的课还是有效的,与开学第一节课相比,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这与上一届学生相比,有些错误没有犯。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由扶到放,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没讲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用结合。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讲解也是需要的,它能节省时间。

  2、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也许是我的状态比较好,影响了学生吧。而自己状态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法的取舍。因为这一课已经教过,而且印象较深,知道学生的问题会出在哪,所以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3、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相比较数学和英语。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学设计时已经把作业考虑进去了,把作业中一些学生易错的已经强调过了。所以双基智能上的错误较少。这是我近段时间思考的产物吧。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能考。

  4、巧用生成资源。我发现在写课题时,把感叹号忘了。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你们有没发现老师什么没写?生--------。这感叹号能省去吗?为什么?生------。是啊,说得多好啊,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敬佩、感谢,再读课题。

  但是,今天的作业反映出这班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想当然,不尊重事实的多。总之,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

  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

  《老师,您好!》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

  2.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2. 通过编创旋律,掌握简单的旋律发展技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教学难点

  1. 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 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3.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蕴含的`师生关爱的情怀。

  4. 旋律编创的音高走向问题。

  四、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做的感人的事例,从而导入新课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A. 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 讨论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段歌词

  3. 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用怎样的声音、力度、速度、旋律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4. 学唱歌曲:

  A. 跟着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B.代词入曲

  C.说说歌曲两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缓,音区比较低,可用稍慢的声音,稍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较高,适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一句,随着旋律级进下行,力度可以逐步减弱,用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5.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老师引导学生学用划旋律线的方法来编创有节奏的旋律。

  6. 小结。

  《老师,您好!》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师生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感受3/4拍歌曲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和二段体的曲式节奏。

  3、能用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提高演唱表现力。

  活动准备:

  钢琴《老师再见了》歌曲磁带。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我们在一起”墙饰画面,教师轻轻弹奏歌曲旋律,请幼儿说一说看见画面时听了这样的旋律,心里有什么感受?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说一说歌中唱了什么?教师归纳成歌词教幼儿多次学说。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把幼儿称为“好苗苗”,通过小树和大树德对比,使幼儿体验长大的自豪感。

  (2)教师多次演唱,幼儿轻声哼唱后,逐渐加歌词唱。

  (3)第一段体的'第一部分由老师唱,第二部分幼儿唱,第二段体全体幼儿齐唱。

  3、仿编歌并演唱。

  (1)请幼儿说一说:三年中老师还教会自己什么?自己变得怎么样?试着把它们编进歌词中演唱。

  (2)请个别幼儿试着用仿编的歌词演唱第一段体,全体齐唱第二段体。

  (3)播放磁带,教师自然的走到幼儿中间搂着他们的肩膀,随着音乐左右摆动,与幼儿一起演唱,允许其他幼儿自愿上前围在老师的身边唱。

  4、教师真诚地向幼儿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上学后早日戴上红领巾,再回到幼儿园看望老师。

  《老师,您好!》教案 篇8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继认识自己的校园后的第二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入学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对自己的老师还不是很熟悉,所以,认识自己的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学会有礼貌地对待老师,同时懂得在校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老师……从而初步培养师生之间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是让小朋友尽快适应并喜爱小学生活的重要内容。适逢教师节,为此课的教学搭建了飞翔的舞台,让孩子在为自己的'老师庆祝节日的情境和氛围中达成目标。

  总目标

  1.认识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

  2.认识老师的办公室,懂得进出办公室的礼仪常规;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有困难可以去找老师;

  4.懂得在教师节之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教学重难点学习尊师礼仪常规,感受老师的关爱,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表达。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具体日子。

  2.认识并喜欢自己的老师,能够说出老师的特征,并能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

  3.知道和感受老师的爱,懂得有困难可以找老师。

  教学重难点

  感受和表达对老师的爱

  课前准备

  1.有关我国教师节的资料;

  2.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或《我爱米兰》;

  3.赞美老师的诗歌;

  4.学生画画的铅化纸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

  (过程步骤)

  一、谈话引入,了解教师节。

  1、引导发现畅谈:小朋友们,今天走进校园,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门口庆祝教师节的仪仗队;给老师送鲜花的学生;标语,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老师……)

  2、为什么今天会和往常不一样?因为今天是个不一般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节)

  2、了解教师节: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是教师节?(翻动日历,定格在9月10日)

  3、师小结:是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

  4、补充有关教师节的资料。

  二、认识老师,介绍老师。

  1、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那么,我们的老师是谁呢?你都认识了吗?

  2、“说一说,我的老师我认识!”

  学生介绍自己已经认识的老师,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位老师的?

  3、“猜一猜,他(她)是谁?”

  借助照片或者音像进一步认识各科老师:瞧,老师们都来了!(点击,一张张闪现老师的照片,学生随机叫出是×老师。)

  三、深情回忆,感受师爱。

  1、(出示所有老师的照片)你们喜欢老师吗?为什么呢?

  2、学生畅谈:

  要点:

  (1)因为老师工作很辛苦;

  (2)老师对我们很好,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

  (引导学生详细回忆老师关爱学生的件件事情,结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小结:

  a、老师教我们很多知识;

  b、老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老师会无微不至地照顾

  c、老师关心我们的生活,碰到什么困难,老师总是热情地帮助,比如让我多穿衣服啊,比如帮我擦汗啊,比如借我铅笔等学习用品啊……

  d、下课时,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陪我们玩耍

  e、……)

  3、小结抒情:是啊,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付出了很多的爱,给了自己的学生很多的帮助,他们就是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的“爸爸妈妈”。

  (1)学习儿歌:老师像妈妈,我们都爱她。(出示儿歌,老师深情诵读——学生跟读)

  老师像妈妈,我们都爱她!……

  (2)歌曲吟唱,抒发真情

  有一首歌,就把我们对老师的爱唱出来了。想去听听吗?(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3)想学会这首歌吗?(跟唱)

  (4)齐唱。

  4、引导常规: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学生畅谈,结合感受“聪明谷”里所要求的“尊师礼仪常规”。

  要点把握:

  (1)见到老师要问好

  (2)放学回家要和老师说再见。

  (3)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断进步;

  (4)……

  5、行为训练 :(按聪明谷里的要求进行情境训练)

  6、小结: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

  (1)老师对我们这么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最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呢?(学生畅谈)

  (2)小结。

  板书设计

  《老师,您好!》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吗?生交流。

  2、古往今来有许多诗歌、描写赞美了老师,你能说说吗?生自由说,可长可短。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抒情诗,板书:老师,您好!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字词

  读准前鼻音“浸”、平舌音“塑”注意“浸”、“塑”、“霞”的字形。

  理解部分词的词义。如:“崇高”“蕴含”。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作业设计。

  1、组词。

  铺( ) 浸( ) 顶( ) 霞( )辛( )

  哺( ) 侵( ) 项( ) 假( )幸(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3、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 zhōng ) 塑造(sù shù)

  笑语盈盈(ín íng) 浸透(ìn ìng )

  《老师,您好!》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保健老师很关心小朋友,愿意亲近保健老师,会向保健老师问早。

  2.懂得晨检的卫生要求,逐步养成乐意参加晨检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与保健老师联系,请其协助有关工作。

  活动过程:

  1.请出保健老师,让幼儿认一认她是谁?

  师提问:每天早上上幼儿园时,你在哪儿看见保健老师的?她在那儿做什么?

  2.讨论:为什么要晨检?

  师提问:保健老师是怎样给小朋友晨检的?(幼儿讨论)

  保健老师总结:每天早上我要检查小朋友的身体,看看嘴巴,扁桃体时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很健康,再看看你们的小手干不干净,口袋里有没有玩具、小棒等,要是发现身体不舒服的.小朋友告诉家长让及时上医院看病。”

  师:保健老师为什么要给小朋友晨检呢?(根据保健老师的总结进行回答)

  师总结:是因为保健老师关心小朋友,每天晨检发现有谁生病就会通知家长赶快治疗,不会传染给大家;发现指甲长了就提醒家长及时剪,口袋里有玩具、尖角东西、小棒等物品就及时拿出来,这样让小朋友在幼儿园健康、安全游戏。

  3.谢谢保健老师,引导幼儿乐意接受晨检。

  带着孩子们排着队到保健老师跟前接受晨检。对胆小的小朋友鼓励他勇敢接受保健老师的晨检,检查完引导小朋友说“谢谢保健老师”,亲亲保健老师。

  《老师,您好!》教案 篇11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老师,您好!这节课我们就用各种方式来展示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小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师及时指导表演)。

  三、小组展示

  1组展示: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从文中找出答案,并感情朗读。

  2组展示: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3组展示: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组展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在人的成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组展示:回忆老师日常工作,谈谈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

  6组展示:想对老师说的话,对老师的`祝愿。

  7组感情朗读全文。

  8组展示:学生汇报搜集的具体的名人事例。

  9、10组展示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赞美老师的诗歌。

  11、12组展示自己写的赞美老师的诗歌。

  四、教师总结

  听到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又激动又自豪,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教师节不仅是老师们的节日,同事也是同学们的节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们是不是也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请你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写在这小小的贺卡上吧!

  《老师,您好!》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同学们,每当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齐读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对自己的老师也充满了深情。听,她对自己的老师说了些什么?

  1、提出自学要求。

  让我们来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字音。

  事业 崇高 浸透 涌起

  塑造 朝霞 春晖 衷心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愿意展示一下。

  诗歌分两部分,分别指名读,并正音。

  4、了解诗意,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现代诗,每句话都是顶格写的,阅读全诗,诗歌围绕教师的事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讲解“崇高”:崇高本义是指山大而高,而在这里是说人的精神与思想非常了不起。

  (三)细读课文,体悟情感

  1、现在我们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哪几句写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学生交流)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a、说说“昨天”、“今天”、“理想”的意思。

  b、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师小节:是老师,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生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是老师,引领学生从无知的昨天走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是老师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是老师,在学生的`昨天和今天、现实和理想之间“铺设大道”、“架起金桥”。

  2、出示:

  (1)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

  b、“浸透”、“心血”什么意思?

  C、把这两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教师的劳动培养了一代代人,教师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由衷地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齐读3、4句)

  于是诗人送给我们的老师这样一句话。(齐读第1句)

  (3)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教师引读第5句。

  (4)你觉得句中哪个词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什么用“您好”,而不用“你好”?

  (5)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要让老师也能听出工作的“崇高”,以及你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老师,您好!》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体会老师为学生付出的辛劳,懂得并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尊重。初步学习与人和谐健美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能认识、了解和亲近老师,知道教师节,懂得有困难可以赵老师帮助。

  二、教学重点:

  懂得并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尊重。知道教师节。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体会老师的辛劳。

  四、教学准备:

  (一)录音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二)学生准备一些小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使学生体会老师真好。

  1、从开学到现在,都有哪些老师教过我们,在这些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2、你最喜欢那位老师?为什么?

  3、老师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二)鼓励激发学生和老师说悄悄话,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

  1、你对老师说过你的小秘密吗?你和老师当时的心情怎样?

  2、你最想和哪位老师说悄悄话,想对老师说什么悄悄话?

  3、把你想说的悄悄话课下和老师说说,看看老师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使学生知道教师节。

  1、你们知道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吗?

  2、在老师节日的时候,我们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

  以朗诵诗歌来结束新课:老师,您辛苦了

  和学生共同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老师,您好!》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

  1、揭题,理解题意。

  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细品读,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

  (2)

  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a理解关键词语“浸透”、“蕴含”。

  b改换句式:“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

  (3)

  指导朗读

  2、用学第一段的方法,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朗读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总结全文。

  1、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诊断。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您好!》教案】相关文章:

《老师您好》教案09-19

《太阳您好》教案03-05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04-21

老师,您好说课稿07-17

老师,您好! 教学设计12-20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04-09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15篇04-27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演讲稿02-13

《人类的老师》教案09-08

我最好的老师的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