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时间:2024-06-01 10:24:0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高检查计算结果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知识迁移、归纳整理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变化的观点.

  2.通过求未知数X,渗透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学生课前准备20、30、50的数字卡片各3个,“+”、“-”符号各2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35+2540-1520÷5

  66-18640-8080×60

  2.填空:()+25=6035+()=60

  ()+8=15300+()=360

  二、探究新知

  1.课前引入:

  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能摆出几种算式?

  得出:20+30=50

  50-20=30

  50-30=20

  这样的3个数为什么可以组成不同的算式?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幅图.

  互相讨论:理解图意,列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列式:35+25=60(本)

  名称:加数加数和

  知道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

  教师提示:算式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和=加数+加数

  交流后板书:35+25=60(本)加数+加数=和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2)出示例1中的第(2)、(3)幅图:

  讨论:通过看图与(1)题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通过看图知道(2)题已知的是和、第二个加数,求第一个加数;第(3)题已知的是和、第一个加数,求第二个加数.

  归纳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交流后教师板书上面两个关系式.

  (如果学生说不全面,教师加以提示.)

  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一个关系式来概括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不论求加法算式中哪个加数,都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进行计算.

  归纳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

  (1)引导学生自读教材30页“做一做”上边一段话.

  提问: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验算时,从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加法就做对了.

  (2)反馈练习:30页“做一做”验算加法.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书写格式.

  订正时强调:用减法验算时,先确定用哪个数减去哪个数,再用竖式计算.

  4.教学例2:

  (1)引入题:()+15=40

  请同学们思考:()里表示的什么数?

  教师点拨: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

  (2)读、写X.

  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3)把()+15=40的未知数,换成X就变成例2.

  出示例2:X+15=40

  引问:在加法算式中,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边说明书写格式,边板书:

  X+15=40

  X=40-15

  X=25

  强调:①每一步等号必须对齐;②每一步X必须写下来.

  (4)指导检验:把X=25代入原式中,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5)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教师巡视,如有不正确的格式,加以纠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算的.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加数+()=和

  一个加数=()-()

  100+80=()

  ()-80=100

  180-()=80

  2.练习七1题.

  3.练习七3题.

  4.判断下列计算的格式对吗?结果不对请改正:

  5.求未知数X:

  X+80=176X+361=890

  6.练习七2题(填在书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利用这种关系,怎样对加法进行检验和求未知数X?

  五、布置作业:教材32页4题右边3个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1.(1)35+25=60和=加数+加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60-25=35

  和-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例2.X+15=40

  (3)60-35=25X=40-15

  和-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X=25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相关文章:

加法教学教案11-06

加法教学设计11-03

加法的教学设计 01-18

《认识加法》教案08-23

10的加法教案06-09

加法教学反思04-16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09-07

整十的加法教案01-22

学习4的加法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