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整数和整数运算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整数和整数运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数和整数运算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自学课本
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
2、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 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 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
(3)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4、教学亿级的读法: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
反馈练习:37页2
(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 )位。
(2)十个一亿是( )亿。
(3)10个一百亿是( )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
整数和整数运算教案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千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掌握亿级的数的大小比较,会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求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5.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并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6.提高学生的整数的口算、笔算的能力。
1.十进制计数法
第1教时(总第17教时)
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读法--教材第36-38页例1,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九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是教学重点;中间和末尾带一个0或几个0的数的读法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和数打交道,但是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数物体的个数,于是产生了数。那时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或同样少,还不会用一、二、三......等数来数物体的个数,于是就借助其它物品,如摆小石子。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还有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来计数。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十进制计数法”。(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二、十进制计数法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约数就比亿大,世界人口有50多亿,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万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2.用计数器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可以在计数器上先拨上亿,边拨珠边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分别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提问:你学过的个、十、百、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叫什么?
(叫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亿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你共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师: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写数的时候,要用一些符号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提问:学过的数字有哪些?
(1,2,3,4,5,6,7,8,9,0。)
这10个数字叫阿拉伯数字,它表示数的符号。数和数字是有区别的,如25是一个数,它是用数字2和5表示的。
(2)认识数位。
这10个阿拉伯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5230这个数里有几个数位?(5个数位)它们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数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只用10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因此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它与计数单位是有区别的,如数字8在右边起第九位,那么8所在的数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表示8个亿,这个数就是九位数。
(3)数位顺序。
学过的12个数位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把板书上的计数单位下面加上一个“位”字,并画成表格形式,成为顺序表:
(顺序表是逐步补充完整的)
①先说说学过的数位有哪些?是怎样排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位”及顺序。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位后面用“......”表示还有其它数位。
想一想:在整数中数位很多,最小的数位是什么位?有没有最大的数位?
②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提问:你能类推一下,今天学的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吗?(亿级)
教师板书: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提问:每级各表示多少?
(个级表示多少个,万级表示多少万,亿级表示多少亿。)
③分别说出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教师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比较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每级都是4个数位,4个数位排列顺序都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个级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多少个;万级第一位是万位,表示多少万,亿级第一位是亿位,表示多少亿。
教师概括:数位顺序表是我们读数、写数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特别应熟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反馈、口答。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425007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表示(),7在()位上,表示()。
4.读多位数。
(1)读出下面各数:
5600004260000
提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先把数分级,先读万级的五十六,再在后面读出单位“万”五十六万,第二个数先读万级的四百二十六,后面读出单位“万”,四百二十六万。)
(2)出示例1。
指导学生读例1各数。
(3)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
提问:含有三级的数,从哪一级读起?怎样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都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
(4)阅读课本38页多位数读法法则。
完成38页“做一做”的题目。注意哪些0不应该读,哪些0应该读,读几个。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2)724650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6个()。
2.读出下面各题:
1204000000103050600000
43006000000250000000000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九:第1~5题。
【整数和整数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案08-26
《分数乘整数》教案06-18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说课稿12-17
整数除法教学设计12-05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01-14
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01-17
除数是整数小数除法说课稿07-13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12-08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