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品[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复述、想象中感受跌宕的情节和“津味”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环境下,理解“好嘴”的含义,提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好”能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北京的人说话比较油滑,天津的人嘴特别会说,能把人哄得特别高兴;所以有这样一句俗话,“京油子,卫嘴子”。我们今天也来认识一位津门“好嘴”,名唤“杨巴”。
二、说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在好嘴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要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李鸿章误把碎芝麻当黄土的危机。)
三、读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关键时刻,杨巴用一张好嘴,化解了一场危机。可是,我们也很快能够发现,这张巧嘴,只说了一段话。这一段话有这么大的威力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声音很洪亮。可是好像少了一些味儿。品读人物语言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合人物的身份,迅速看课文,勾画出描写杨巴身份职业的的词句。
【读出身份职业】
师:从这样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杨巴是能说会道的,专管外场照应的,市井阶层的茶汤伙计。那么,切合他这个身份,我们再来看他说的那一段话,你琢磨琢磨,哪些词语能体现他的身份?
(息怒、小人、饶了、痛改前非)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这次读,读出了杨巴的市井身份。赏读人物语言,光读出身份可不够,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不能脱离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
【读出性格特点】
我们在课堂之初,已经概括了,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一场的危机。那么,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在众多天津小吃当中,府县道台为什么单单向李鸿章举荐了杨家茶汤?
(黏软香甜、好吃无险)
师:杨家茶汤制作得如此好吃,成为一绝,是谁的功劳?
(杨七的手艺好)
师:文章第几小节写到?(2、3、4)写了杨七的两手绝活,手艺精湛。
既然主人公是杨巴,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笔墨写杨七呢?可不可以删掉?
(没有茶汤就没有危机,也就没有下文化解危机,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师:那么李鸿章看到好吃无险的杨家茶汤,是什么反应?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么?(大怒)
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勾画出来。(忽的、顿起、啪的一声)这是正面描写。 吓懵了,侧面描写。
师:我们从这些神态、动作描写,甚至拟声词,都可以看出,李中堂大怒了。我们能不能试试读一读?带着情绪,带着表情(眉毛、面上)动作(甩手),读出盛怒。
师:可是这样盛怒凌人的李中堂后来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仍然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心生喜欢)这个小伙子真是聪明伶俐,深得我心啊!
师:李鸿章态度为什么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还是因为杨巴所说的那一段话。
那么,面对当时李中堂的盛怒,他是怎么想到那一段话的?我们看课文9到11小节。
勾画出,他首先怎么想?接着如何想?再后来怎么想的?
(立时想到、左右为难、 矛盾、所以需要巧说;时间紧迫、顶要紧的、快说;李中堂盛怒、需要胆识、敢说。)
Or:(读出当时的情况紧急,心理活动)
师:从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杨巴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处变不惊、随机应变)课文中有没有直接表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第五小节: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师:我们再回到杨巴说的那一段话。哪些词语体现出他的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呢?
(不知道,不爱吃)
XX同学你来试试看。大家一齐读。
师:这一次同学们把杨巴的随机应变、处变不惊的伶俐劲儿表现地非常精彩!
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杨巴说这一段话,你认为他的心情是如何的?
(紧张害怕的、自责担心的,你来读读看,读出诚恳,轻声读。)
师: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自鸣得意的,神气的。为什么这样觉得?你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读?读出神气,重音,上扬声调。
师:好,我们来带着表情、带着动作,读一读。
哭腔:紧张害怕,诚恳。轻声读。
油腔:自信神气,镇定。重音、上扬声调。
师:我们品读人物语言的时候,还可以有自己的读法、看法,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评
师:杨巴从此在天津威名大振。他的成名靠一张好嘴。让人不得不称奇。这样的杨巴你喜欢么? 虽然很喜欢,但你会不会尊敬这类人?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么?他的一些行为值得效仿么?我们再次跳读课文,勾画出你人物不值得效仿的词、句。
(垂手而立、请好请赏、三次叩头、那一段话,揽错误)
师:我们再来看看杨巴说的这一句话。“息怒”“不知道”“惹恼了”“饶了”。明自己没有错误,却要把错误往自己身上揽。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有一些趋炎附势、圆滑世故。不太值得尊敬了。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材料。
【PPT】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师:身份低微的杨巴,其实是没有地位的,在市井中的各种压力,造就了他圆滑世故的说话风格,他们是身怀绝技的“奇人”,他们生活在需要面对生存压力的“俗世”。这让我们读来,不禁有一种对杨巴生活状态的——【同情、无奈】。
师:这是我们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 冯骥才先生,他对杨巴是什么态度呢?
喜欢(奇人、立传)
厌弃(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Or:这是我们的感受,我们对生活在底层的杨巴,有喜欢、有厌弃、有无奈、有同情。其实在当时的天津,杨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正是当时的众生相,也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创作本文的原因。
【PPT】“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
四、品
师:作者更多的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完整地记录当时的民俗,完整地保存了天津语言特色的原汁原味,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儿”十足,我们来品一品。
【PPT】
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 嘛都吃过
愈喝愈没味儿 /今儿 / 还冒热气儿
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
【PPT】
天津话特色:
通俗易懂、天津方言、句式对称、四字词多、儿化音多
五、 总结
我们这节课,三读杨巴的一段话,读出身份职业,读出性格特征,也读出自己的理解。作者用“津味儿十足”的语言,展示了当时原生态的生活,让我们认识了天津市井的一位奇人,他能说会道、随机应变、处变不惊,也有一种生活在俗世之中的圆滑世故,这让我们对他称奇的同时,也不禁有些许的同情、无奈。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法、看法,自己独特的体会。我们可以多去关注我们生活中这样一些人物。
六、作业
1、推荐阅读《俗世奇人》中的篇目:《苏七块》《张大力》《冯五爷》。
2、辩题:当今社会还是奉行“口才为银、沉默是金”么?选择正方、反方,请你写一段辩论词。
七、板书设计
杨七 手艺 (铺垫)
好 嘴 杨巴 敢说 随机应变
快说 处变不惊
巧说 人格扭曲
俗世 奇人
语文教案 篇2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松鼠》2课时
《松树金龟子》2课时
《国宝——大熊猫》2课时
《黔之驴》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
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课前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讨论结合提示,利用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畅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世界。
3布置活动: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最喜爱的一种动物,并能说出你喜爱它的理由。(最好能抓住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点进行阐述。)讨论,交流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对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与濒临灭绝的动物等专题的探究)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动物世界”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专题,可以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等等)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动物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了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4、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以及文中动物的哪些特点?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松鼠》(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介绍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合理的说明顺序。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在网上了解作者布丰的相关资料,搜集松鼠的有关知识和生活图片。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布丰互相交流相关内容。
2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听完后,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松鼠的哪些特点边听边思考,在书上作好批注。
3组织交流,评价。班内互评、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为课文编写提纲朗读课文,并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注
2布置任务: 编写课文提纲列写提纲
3组织交流,评价。班内互评、交流
4情境创设:有人认为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持怎样的观点呢?思考,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以协作组为单位,先在协作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学生推荐,互评
课后学习:1、能将文中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等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能反复阅读。
第3课时 《松鼠》(二)
学习目标:1、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课前学习:1、整理松鼠的相关知识与图片。
2、搜集动物邮票。
课堂学习:
第一块:体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而形象,(1)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朗读、勾画(在句子旁注好你喜欢的理由)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教师小结。交流、互评
第二块: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提供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松鼠的'介绍:(1)要求学生就语言特点将课文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2)两种语言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阐述理由。阅读、思考、比较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设计一组邮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活动: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取个名吗?你能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你的创意吗?设计、命名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班内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1、选择你身边的最令你感兴趣的某一种小动物,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2、搜集此种小动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仿照生物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
第4课时《松树金龟子》(一)
学习目标:1、从观察入手,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
2、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课前学习: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与故事,金龟子的图片及其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你知道他的著作名称吗?你能根据课前所了解到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讲述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吗?互相交流相关内容与感受
2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能否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金龟子?(比如金龟子的种类、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班内交流资料,比比谁查找的资料最充足。
3、组织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归纳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态习性。朗读、圈注、勾画、批注
语文教案 篇3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
(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⑷ 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⑸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⑹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案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丁丁和冬冬,他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呢!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大家知道什么是语文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谈一谈对语文的认识。
3、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今天起就要开始过学校生活了,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翻开课本第二、三页,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丁丁、冬冬在干什么?
二、观察画面,练习自我介绍
1、我们从校门口开始看起,看到了什么?(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问好)。
2、他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我们愿意像他们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让我们来试试看,好吗?师生练习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丁丁、冬冬走进校园后在说什么呢?学生猜一猜,教师读一读丁丁、冬冬的话。原来他们在自我介绍呢!对呀,我们同学之中还有很多都不认识呢!我们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4、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5、谁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认识你?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让几个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6、全班同学一起认识了这些同学,还有些同学大家还不认识,我们可以等到下课以后再互相介绍。我们来看看图,校园里的同学在干什么?请学生指图说,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7、教学楼是学习生活的地方。快看看,这里的同学在干什么?学生小组里说一说。
8、冬冬和丁丁生活的校园多美啊!我们快点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三、参观校园。
四、畅谈感受。
1、你在学校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
五、小结。
让我们把今天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上学了》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时,我先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激趣导入,告诉同学们冬冬和丁丁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了,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自我介绍,师生相互问好的情景,接着参观校园,最后畅谈感受。
本来,我想以组织、引导、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自我介绍、参观校园、畅谈感受,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引领学生跳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孩子们在入学的第一天就亲身感受到环境的优雅,老师的亲切,小伙伴的友好,激发他们对老师、学校、同学的热切。
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再加上学生初入学,课堂纪律不好,注意力分散,为了维持课堂秩序,顾此失彼。丁丁、冬冬的'形象特点让学生观察得不够,以致后来有的学生问:老师,哪一个是丁丁,哪一个是冬冬?参观校园占去了课堂一半的时间,走走停停及我的讲解,加上天气炎热,学生排队时推推挤挤,打小报告,效果不太好。让学生畅谈感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一进教室就乱哄哄的,说:凉快多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节课,这两方面的课标精神我都处理得不够好。我想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个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丁丁和冬冬的头发、服饰的不同来认识他们。课前成立校园探密队,先让学生观察校园,课堂上再汇报交流,课后让探密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去看一看,走一走,课堂时间的安排得比校充裕,课标精神会体现得更好。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贺年片》是一首优美、充满童趣的小诗歌,通过写大自然送给“我”四种不同颜色的贺年片,寄托了少年儿童要健康、快乐成长,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将来担当建设祖国重任的美好心愿。碧绿的树叶、洁白的云朵、蓝色的贝壳、闪烁的红霞,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那么的富有幻想和诗意。诗歌语言生动简练,想象丰富合理,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同时本课还适合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感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会祝愿我们什么?让学生仿说、仿写,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7个字及下列词语:风浪、大海、祖国、贝壳、希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
设计理念:
作为贺年片,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见过并做过贺年片,对贺年片有大致的印象。但由于课文中描写的贺年片和学生实际接触的贺年片有一定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贺年片,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我针对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导入从新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入手,让学生知道贺年片的作用,并通过自己对贺年片的观察、表达,加深对贺年片的认识。然后通过指导学生说、想、读,将他们置身于课文角色之中。加上声、光、形融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魄。最后的仿说、仿写让学生趣味横生,课文的难点也在情趣中理解、消化,同时学生在仿说、仿写中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新年好》歌曲)
1.课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每到新年我们都要相互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呢?(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写送贺年片等。)是呀,在新年收到一份美好的祝愿,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年片,的确是一件高兴的.事,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别致的贺年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叫《贺年片》的小诗,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两个要求:
(1)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2)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2.同桌合作读,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三、检查生字
1.带拼音的生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我去掉拼音,你会不会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3.这一次更难了,看,单独的生字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单独的生字。)
4.小朋友识字的本领可真大,那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想读?(指4名同学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送给我们什么贺年片?
5.这篇课文,写了谁送给我们什么贺年片?依据学生说,课件出示不同的贺年片。(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贺年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在课文中找到所在的小节读一读,再自己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读中感悟,朗读表达(依据学生的选择,打乱课文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所选的小节,并练习说。
2.交流汇报:
绿色的贺年片:
(1)你喜欢哪张贺年片?你读给同学们听听,你说说为什么喜欢?
(2)森林祝愿我们什么?指名读祝愿的话。
(3)谁来扮演森林爷爷?(戴头饰)你是谁?你祝愿孩子们什么?真佩服你,你的表演能力很强呢!
(4)森林爷爷祝愿我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你想想它还会祝愿我们什么?谁来再扮演森林爷爷,你还祝愿我们什么?(孩子们,我还要祝愿你们多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5)教师戴头饰(我是谁?)。教师范读。
(6)你们收到我的祝愿想说点什么?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
白色的贺年片:
(1)你哪张贺年片?你读给同学们听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贺年片?
(2)想不想当白鸽到蓝天飞上飞翔?听,蓝天阿姨呼唤我们呢?(喂,孩子们,把白云当作翅膀,到我的怀抱里来自由飞翔吧!)
(3)可爱的白鸽们,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继续往前飞,你又看到了什么?勇敢的白鸽们我们往高处飞,你还看到了什么?
(4)孩子们,我们飞得多自由,多快乐,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5)来,咱们一起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师生分角色读。)
(6)小结:同学们,飞上蓝天,已不是梦想,只要我们多学知识,多学本领,我们就一定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蓝色的贺年片:
(1)你喜欢哪张贺年片?你也读给同学们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2)你知道大海中有哪些宝藏?(教师补充: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蕴藏这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和矿产,仅仅目前已经发现的动物就有十五万多种,能做成食品和药品的藻类植物也有一万多种,更重要的是海底还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
(3)你想去大海收获宝藏?好,就把这枚贝壳变成小船,你就是驾驶小船去寻找宝藏的人,即将出发,面对着风浪,你怕吗?(你就带着这种自信,读一读最后三行。)谁还有迎战困难,胜困难的决心?
(4)勇敢的男孩子准备出发(男生读),自信的女孩子,准备出发。(男女分角色读。)
(5)小结:你们都是勇敢自信的孩子,老师相信,众多的宝藏属于你们。
红色的贺年片:
(1)这张红色的贺年片谁喜欢?你读给同学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2)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二十多年过去了,咦,你们都长大了,想想你是谁?(我是教师。)你在做什么?你为国家做了这么贡献呢,祖国人民感谢,听了我的赞美,你心情怎么样?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最后三行。
(3)你是谁?(科学家)你在搞什么研究?祖国因为有你感到骄傲,我也感到自豪,来,你也读一读最后三行,让同学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4)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感受奉献的快乐?
五、吟诵
1.小结:孩子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森林祝愿我们快乐成长,蓝天呼唤我们自由飞翔,大海嘱咐我们收获宝藏,太阳希望我们奉献智慧。大自然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咱们合作吟诵吧!(师读前二行,生接后四行,鼓励学生加动作。)
2.配乐吟诵。
3.出示实物引读(打乱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六、拓展
1.想一想,我们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让我们也做一个小诗人,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练习并出现图片)
_______________的贺年片,
是_____________送给我的。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祝愿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一项说。
3.四个人一个组,选择其中的一项,可以选其他事物。
4.班内交流:谁想展示你们的成果?(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祝贺你们也成了小诗人。)
5.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下课了,课下完成和贺年片,涂上你喜欢的颜色,送给你的好朋友。
附板书设计
贺年片
森林 蓝天 大海 太阳
成长 飞翔 收获 奉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荷花》教案11-26
【经典】语文教案11-20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07-22
语文《台阶》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