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师:喜欢认识新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们就在我们今天的课文里。
2.揭示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读音。
(1)读带着拼音的生字新词。
(2)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新词。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感悟阅读内容。
1.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三个儿子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妈妈要向我们介绍介绍。听老师读读第1至6自然段,边听边动脑,找找三个妈妈介绍自己的儿子的句子。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生说,师板书。
3.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三个妈妈介绍儿子的`话,读出妈妈的语气。
(1)和小伙伴一起练习。
(2)生展示读,师相机指导。
4.分角色朗读第1至6自然段。
5.自读发现:
(1)师过渡:三个妈妈说完话,打了水,就拎着水桶要回家了。在她们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水很重的?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提水的感受,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品读这两段话,感受妈妈提水时的辛苦。
6.师: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现在心里最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的儿子,你现在会怎么做?
让学生抒发自己心里的想法。
7.师过渡:她们的儿子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播放:三个儿子的表现。
(1)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说些什么?
(挖掘学生内心想法)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并进行朗读指导。
8.师:三个儿子的表现旁边的老爷爷也看到了,老爷爷看了以后是怎么说的?
(1)找出老爷爷的话。
(2)指名读老爷爷的话;读后,师紧接着问: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你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
让学生发现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9.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10.全班交流,提炼中心。
11.带着现在的感受再读老爷爷那意味深长的话。
四、拓展延伸。
1.你认为应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谈谈今后如何孝敬父母。
(1)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的做法。
(2)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在歌曲《好妈妈》中结束本节课。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8-07
三个儿子教案01-13
《三个儿子》教案07-19
三个儿子教案三篇10-30
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4-11
三个儿子教案3篇04-11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三篇04-04
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教案范文08-26
关于三个儿子教案8篇04-17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汇编六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