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音乐家杨科》教案一等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一等奖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重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难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关键:熟练朗读
课时:3课时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
学具:生字卡片
相关知识点:杨科的简介
教学突破点:随文识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课件)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
鬃、笃笃
五、 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哪句话中看出来了?
(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
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等
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 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年龄、样子、爱好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教师引读关键词如下:田野里------果园里------凡是------他都------他都觉------堆草料的时候------傍晚------青蛙------啄木鸟------甲虫------杨科躺在河边------
1、教师板书关键词,学生看关键词尝试背诵。
二、找一找,看图画,到课文中找句子。
第一幅图对应为:有时候他到树林里去采野果------杨科躺在河边静静的听着。
第二幅图对应句子为:可是他还一天到晚拉着------
请学生谈一谈这两幅图的共同点:都能表现出杨科酷爱音乐,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请学生也试着来读一读。(现在你就是小音乐家杨科,你那么陶醉,那么喜欢听这些声音,你来读一读吧!)
三、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读一读,做一做。
1、请学生读一读,学一学这些声音。
2、请学生根据每幅图说一句话,并且用上书中给的象声词。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动作表现这些声音。
五、练习。
1、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等象声词
说几句话。
2、根据课文的学习请你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杨科是。
杨科是。
杨科是。
作业
把课文第三段背诵给家长听。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一等奖2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
二、三、四段,了解扬科怎样爱音乐,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以学法引路,多读多悟,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杨科对音乐的喜爱和当时现实的残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检查对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内容的了解。
2、强调单元训练目标——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堂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第二段,着重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个别朗读,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圈出扬科听到的乐声。
2、为什么扬科把这些听到的响声说成是乐声呢?出示“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①指导学习:“凡是”提出条件,“都”表示结果。
②联系课文,说说扬科是怎样“注意听着”的。
3、理解“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①根据对“注意听着”的理解说说这句话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体现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响中”。
③回归学习提示进一步领会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业题四(1)。
4、集体朗读这一段填空:凡是扬科有空的时候,他都——。
5、小结:对扬科来说自然界的响声都是美妙的`音乐,扬科爱音乐真是如痴如醉。
三、学习第三段,尝试运用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独立操作。
1、自由朗读思考:扬科爱听乐声,当他听到真正的音乐和歌声,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划出扬科感受的语句。
①反馈出示: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写这句话,说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范读。学生体会扬科的感受,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③指导感情朗读,比较“兴奋”和“陶醉”的不同读法。
2、找出最能看出扬科爱音乐的语句读一读。自由讨论并反馈。说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的含义。
3、配乐朗读出示幻灯(扬科拉提琴)想象画面及扬科的感受。
4、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扬科听音乐爱提琴,通过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爱提琴已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愿意为音乐献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独立学习第四段,运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1、自学、提出要求:
a默读第四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运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完成作业四。
c想想扬科是怎样爱音乐的,寻找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从第四段中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动。”说含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而“不顾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3)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评议、指名读、集体读。
3、质疑问难。学生自由讨论还有什么不懂?教师点拨。
4、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凡是……都……”谈谈感受,说一句话。
五、围绕课堂学习任务总结。
六、作业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书:
1、小音乐家扬科
爱乐声沉浸
爱乐器陶醉
摸小提琴不顾一切资料提供者: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一等奖】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森林音乐家教案06-18
《杨修之死》的公开课教案08-26
小彩笔教案12-29
《小青蛙》教案12-22
《小放牛》教案01-27
小螺号教案03-01
小牧笛教案03-31
《小乌龟》教案09-02
《小企鹅》教案09-07
《小司机》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