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5 08:02:2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实用(5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有得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但是,放大镜的用法并不如我所愿。从幼儿的举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幼儿乐意使用放大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只是认识放大镜而已,对其使用方法及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堂中班科学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二、目标预设

  1、了解和发现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在活动中,幼儿能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感受放大镜的神奇之处。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玩放大镜的经验

  2、课件《放大镜的秘密》

  3、幼儿操作材料、实物放大镜人手一份,纸笔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由于先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过放大镜的秘密,也对这种工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所以,我设计了“找找小瓢虫”的游戏,将红色的、很小的“小瓢虫”隐藏在“森林”图片中,请幼儿一一寻找出来,从而引出请放大镜来帮忙,这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放大镜的作用。而随后的游戏“这些瓢虫一样吗”,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寻找相同的“小瓢虫”,鼓励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了解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一个环节 “生活中的放大镜”则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工具,因此,我产生了设计集体学习活动的想法,希望通过集体学习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中初步感知纸盒悬空的多少与辅助材料摆放的位置及其轻重有关。

  2、能大胆猜测答案并动手验证,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黄、小灰的蜗牛图片若干。

  2、贴有小灰图片的牙膏盒人手一个;铁块、木块、塑料人手一份。

  一、情境导入,引发幼儿探索纸盒悬空方法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小黄悬空不掉下山坡的秘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小绿和小黄,它们是最好的朋友,今天,它们约定一起去坡上看风景。它们爬啊爬,终于爬到了山顶上,它们看到山顶上有两个纸盒悬在半空中,它们想如果能爬到纸盒上,看看山坡外面的风景,那该有多好呀!于是,他们爬呀爬,爬呀爬,当他们爬到纸盒的顶端时,(教师放手,师:发生了什么?)小绿稳稳地站在悬空纸盒上,小黄却随着纸盒掉了下去。

  2、引导幼儿猜测小绿的纸盒成功悬空的原因。

  (1)师:这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什么原因。(先请3~4位幼儿来说一说)

  预设一:因为小黄太重了。(师:有这个可能,还有其他想法吗?)

  预设二:因为小黄没有站稳。(师:你的想法很特别,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预设三:两盒盒子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给你机会,上来仔细看看。 你可以拿起来,掂一掂,摇一摇)

  (2)幼儿可以通过看,摸、摇一摇,掂一掂的方法知道小绿的纸盒里有东西。

  (3)教师打开纸盒,揭示答案。

  (4)师总结:会是什么呢?(教师打开盒子),呀,是什么呀?(一块木块)原来小绿的纸盒里有一个木块,所以它的纸盒能稳稳地悬空在山坡上。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与木块摆放的位置有关。

  1、教师提供材料,幼儿探索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师:小黄也想稳稳地站在悬空的纸盒上看看山坡外面的风景,而且小黄想,如果我的纸盒能悬空的多一些,我就能看到更多的美景了。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2、讨论:你觉得怎样才能让小黄的纸盒在山坡上悬空的最多呢?(请2位幼儿来说一说)

  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利用木块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师:后面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块木块,请你们想办法让小黄的纸盒悬空最多,让它看到最多的美景。

  (教师指导:你把木块放到了那里?放到小黄的另一头,纸盒悬空的怎样?放在中间点呢?放在小黄的一头呢?引导幼儿关注木块的位置和纸盒悬空的多少有关。)

  4、交流讨论:

  (1)师:你让小黄的纸盒悬空最多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把木块放到了哪里?(让幼儿先说木块放到了哪里,然后说是怎么做的,然后教师示范幼儿说的做法)

  (2)细化问题:你把木块放到了哪里?然后怎么做?

  预设一:把木头放在盒子底部,小黄的另一头,然后就直接放在桌子上。(师:这样是悬空最多吗?还能悬空的多一些吗?)

  预设二:掉下去的时候,就压一下。(教师示范:能压得住吗?可是一松手,盒子就掉下去了。)

  预设三:如果幼儿说道了移动,就请幼儿上来示范,一点一点往前移动。

  预设四:把积木放在中间或者其他位置(师:他把木块放在中间,那是放在中间纸盒悬空的多还是放在底部悬空的多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教师拿两个盒子,操作验证。师:木块放在哪里纸盒悬空的多?)

  5、教师总结:首先要把木块放到纸盒的末端,然后操作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往前移动,发现快要掉下来的时候往回移一些。这样就能让小黄的纸盒悬空最多。(边说边操作)谁也用了这个办法?没想到的小朋友等会也可以去试一试。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塑料、木块、铁块与纸盒悬空的关系,感知纸盒的悬空长短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1、师:小黄看着美丽的风景,心想,除了木块,还有其他的材料能让我的纸盒悬空地更……多吗?这样,我就能看到更……多的美景了。于是,它在山坡上找呀找,突然它发现了一块铁块和一块塑料,小黄说:“啊呀,木块、铁块、塑料,到底哪种材料能让我的纸盒悬空最多呢?”小朋友,你们觉得呢?

  2、幼儿猜测,并说一说理由。

  师:你觉得哪种材料能让小黄的纸盒悬空的最多?为什么?

  预设一:铁块——因为它最重。

  (师:你觉得呢?有不同的想法吗?都同意他的想法吗?那我们来掂一掂,是不是铁块最重。 请两位幼儿来掂一下,师:谁最重,谁最轻?)

  3、幼儿第二次操作,感知纸盒的悬空的长短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师:那是不是重的材料能让纸盒悬空的最多呢?老师也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块铁块、木块和塑料,请你们帮小黄试一试,看看哪一种材料能让它的纸盒悬空最多?

  4、分享交流:

  师:刚才,我们分别试了铁块、木块和塑料,你有什么发现?(请三位幼儿来回答)

  5、师:你们都同意铁块能让小黄的纸盒悬空最多吗?看来,越是重的材料,能让纸盒悬空的越多。(说一下记录的方法: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

  1、师:小黄说,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帮我解决了难题,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风景。可是下次,如果没有这么长的纸盒,只有这么短的纸盒,或者下次我坐在纸盒的中间,用刚才的方法,我的纸盒还能稳稳地悬空在山坡上吗?木块、塑料就一定比不过铁块吗?我把这些材料借给你们,你们回教室继续探索吧。

  2、幼儿回教室继续讨论。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认识“上”和“下”的空间方位。

  2、学习运用方位词较完整的描述树叶的行踪。

  活动重点:

  认识“上”和“下”的空间方位,并运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会根据具体事物发生改变。

  活动准备:

  1、《树叶的旅行》ppt课件。

  2、幼儿在进活动室的路上与大树打招呼。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叶。

  1、谈话导入,刚才我们在树上找到了谁呀?

  2、ppt1,引出课题。

  出示树叶,小朋友一起有礼貌地打招呼。

  秋天到了,树叶宝宝被秋风一吹,呼――它离开树妈妈去旅行啦。什么是旅行?

  树叶宝宝到哪里去旅行了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树叶去旅行。

  1、出示ppt2,感知、认识“上”、“下”方位。

  你看到了什么?

  辅助提问:树叶飘到了什么地方?跟花朵在干什么?

  我们把树叶飘到哪里,在干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出示ppt3,进一步认识“上”、“下”方位。

  树叶又旅行到了哪里?跟风车是怎么玩的?

  请你象刚才一样用一句话说清楚,先说树叶飘到哪里,再说跟风车怎么玩。

  3、出示ppt4,巩固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先看图再和旁边的.小朋友先轻轻的说一说,然后告诉大家。

  幼儿讨论后再学习运用句式完整讲述,要求幼儿说清楚方位。

  4、出示ppt5,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

  最后,树叶飘到了哪里?

  它在滑梯的什么地方,在小草的什么地方?

  咦!怎么一会儿是上面,一会儿又变成下面了呢?

  师幼小结:树叶和小草在一起,树叶在上面,小草在下面;树叶和滑梯在一起,树叶在下面,滑梯在上面。

  5、出示ppt6,师幼共同小结前面四幅图。

  我们一起把树叶到哪里去旅行了说一说,要说清楚树叶在什么东西的什么地方,是怎么玩的。

  6、出示ppt7,学习用方位词“上”和“下”描述树叶的行踪。

  树叶还到好多地方去旅行了,我们来看一看,等一下先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师幼共同看ppt说说树叶的旅行。

  三、游戏:我和树叶去旅行。

  如果你是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做什么呢?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线不同;同一物体大小、形状不同,下落的路线也不同。

  2、能用直线和曲线来记录重的和轻的物体下落时的.路线。

  3、仔细观察事物,主动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纸飞机、竹蜻蜓、积木、彩纸、手工纸、蜡笔、作业纸、沙包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和纸飞机,提出问题:竹蜻蜓和飞机开始在哪里飞行?最后又落在哪里?

  2、 讨论:它们飞到天上,为什么会落下来?

  3、 知识点:地球有引力,所以物体会落下来。

  4、 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吗?

  二、幼儿实践

  1、问题:它们下落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重的快、轻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线来画出他们下落的路线吗?

  3、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下落的路线?

  三、探索发现

  1、如何让两张一样大的纸走不同的路线(直线、曲线)

  2、知识点: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路线不同。

  [活动延伸]

  没有引力会怎样?(观看视频)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生活的。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好奇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名称:

  科学《传声筒》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实心、空心)每位幼儿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每个幼儿一根)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2、幼儿玩纸棒。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的对幼儿说……..

  2、幼儿两人一组玩“传声筒”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地,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塞进纸团的传声筒 幼儿都发现听到的声音也不清晰,这是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比较;两根传声筒。

  五:小结 刚才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塞了纸团传声筒的`声音不清楚?原来是里面的纸团堵住了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没有塞纸团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就清楚了。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表现的很好,他们对于传声筒很好奇,在幼儿自由一组玩游戏的时候,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这个东西好像孙悟空的金龔棒”,还有的说像……他们说出了很多的想法,我很高兴,但是在我告诉他们这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一下安静下来,他们很好奇,在我说出这个东西怎么玩的时候,讲述了怎么玩怎样玩,他们又高兴的玩了起来,总而言之,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地听老师认真的讲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优秀11-04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种子》科学教案09-30

关于科学教案07-26

[合集]科学教案11-24

(必备)科学教案11-09

(优选)科学教案11-11

科学教案【通用】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