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3篇[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圆的东西能滚动。
2.用语言表达滚动现象。
3.对滚动现象有好奇心。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表面的不同,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能滚动的物体、不能滚动的物体。
2.百宝箱、小卡片若干(与实物相符)、画有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集体记录单。
3.活动前玩过汽车,感受过轮子滚动的特征。
活动流程:
一、谈话
出示百宝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桌上的东西,你们知道哪个能滚着玩?
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小卡片记录。
二、自由探索
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试玩,看看你选的玩具能不能滚动。
三、分类游戏
1.出示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将能滚动的东西放在笑脸筐里,不能滚动的东西放在哭脸筐里。教师记录。
2.用语言和动作解释“滚动”现象。
玩具是怎样滚动的?用动作表示。
四、寻找游戏
1.寻找其他可滚动的物体。
2.用语言表述发现。
五、交流
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圆的东西能滚动。
我们找到的.东西都有一个什么本领?都像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圆圆的东西都可以滚动。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滚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与各种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形成圆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关键经验。整个活动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达成度极高。
小百科:滚本意为翻滚、沸腾。滚词性有多种,可以是动词,以为滚动,离开等。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吃了太多甜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
2、知道爱吃什么有助于健康。
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不吃太多甜食》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糖果或甜食品后讲述故事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了一些什么啊?(糖果、饼干等)那小朋友们爱吃吗?(爱)。
2、教师讲述故事《不吃太多甜食》,幼儿倾听。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的教案11-12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经典)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精选]03-13
【精选】小班教案10-19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教案(精选)01-08
小班教案(经典)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