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会认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很有礼貌?今天,老师作为奖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
4、说到这老师突然想起前几天我们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他也写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诗是什么?齐诵《咏鹅》
5、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们课堂的大诗人唐寅,课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共学:
一、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读给同桌听。
3、教读
4、齐读诗歌。
5、再次听读画出诗的停顿,课件出示对照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
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二、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 4 )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什么的词语(颜色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 )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做动作)全班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平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语文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块操作》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录入汉字、进行文字编辑后,学习块移动、块复制和块删除,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鼠标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1、用游戏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3、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双主体结构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双方体的要求。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黑板上抄写一段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们准备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的形式是:在相同时间里,一位同学说25遍绕口令,教师用电脑输入25遍绕口令。看看是说得快,还是输入得快?
学生:好。
教师:(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评一评优胜者是谁呢?
学生:老师。
教师:你们想学这种方法——“块操作”吗?
学生:想。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块操作。
(板书:块操作)
(二)授课
1、块移动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例一的作业,并找出块移动操作中的重点步骤。(小组讨论总结,师指名回答)
学生:……
教师:师小结(板书:块移动:定义字块 剪切 粘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
学生:学生边说步骤边操作。
2、块复制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进行块复制操作,完成例二的作业,并总结重点步骤。
教师:谁来说说块移动和块复制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项操作后被定义块的变化。
教师:你知道教师是怎样战胜同学,获得胜利的吗?
学生:知道,用块复制。
3、块删除
学生:独立自学。
教师:师强调慎重使用块删除。
(三)提高练习
主要是反馈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清晰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说教学反思(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1-14
语文母鸡教案11-26
语文优秀教案11-12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小学教案10-02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经典)08-24
语文教案[经典]08-31
语文教案[精选]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