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教案8篇(精华)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我发现我班个别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甚至独来独往,不允许别人碰一下自己的玩具,有的孩子甚至自己的玩具不愿意拿出来和大家的放在一起,宁愿把玩具放在自己的口袋中。拿着玩具到一边玩,就容易表现出了争抢的现象,我多次提醒,都没有达成目的,我想孩子的这一特点也许和家庭有关系,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宠着、惯着、依着,要什么给什么,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为此我设计了《玩具一起玩》这一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的良好习惯,希望对幼儿的教育能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2、 提高幼儿的集体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2、 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带一件玩具。
2. 儿歌《找朋友》
3. 大皮球、木棒若干
4.幼儿日常游戏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 导入:律动《拍拍手》。
(1) 师出示幼儿游戏照片,(2) 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照片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3) 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为什么?
基本部分:
2、 玩一玩:
(1) 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
(2)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具的特点和为什么喜欢玩具。
(3) 师组织幼儿小组活动,(4) 交换玩玩具,(5) 体验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6) 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7) 并给予指(8) 导。
(9) 提问:你喜欢自己玩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为什么?对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给予表扬。
结束部分:三、小结:
游戏:《赶小猪》
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集体的观念。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表现的真棒,能主动的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还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最后以儿歌《找朋友》结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围绕"六一"儿童节话题,谈论在节目里的活动2、在交谈和结伴交谈时,注意倾听并能围绕话题谈话3、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和幸福活动准备:
1、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六一"活动2、布置活动教室,在班级中营造浓烈的欢度"六一"的气氛。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幼儿带到组织活动的场景中,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喜庆氛围,引出谈话话题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六一"儿童节收到的礼物3、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说说幼儿幼儿园的"六一"庆祝活动4、幼儿自由结伴谈话,说说家庭里的"六一"活动活动延伸:
集体演唱"六一"儿童节的歌曲。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活跃.如果准备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幼儿园小班儿童节教案篇2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来临了,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系列庆祝活,为了让幼儿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锻炼,能够大胆的表演,增强自信心,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家长在观看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三、活动目标: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锻炼,能够大胆的'表演,增强自信心,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四、活动对象:全班幼儿及家长
五、活动时间:20xx.5.3-20xx.5.27
六、活动地点:小三班活动室、塑胶广场。
七、活动准备及内容:
1、布置富有节日气氛的环境,激发幼儿体验快乐节日气氛 。(时间:5.3-5.6)
2、选取音乐素材,活动道具,编排幼儿体操。(时间5.9-5.13)
3、集中排练团体操,地点小三班活动室。(时间:5.16-5.20)
4、参加彩排,熟悉场地,地点塑胶广场。(时间:5.23-5.26上午)
5、参加幼儿园体操比赛,地点塑胶广场。(时间:5.23-5.26下午)
7、参加面向社会体操表演,地点塑胶广场。(时间:5.27上午)
八.活动反思 ;使幼儿充分利用小椅子,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积极快乐的表演,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儿童节。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意图:
《小熊醒来吧》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十分有趣,故事中小鸟、小猫、小象的动物形象是小班幼儿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因此,打破幼儿单一、静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多样、生动的活动形式下主动地感受故事的情境。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幼儿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你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续往下听故事。
(讲述下半段故事):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的香肠把小熊叫醒的)
3、小熊醒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一起快乐的玩游戏。
附故事:
《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
鸟儿唱:“嘀哩哩!嘀哩哩!”
公鸡叫:“喔喔喔,喔喔喔!”
小狗喊:“汪汪汪,汪汪汪!”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听不见。
“砰砰!砰砰!”是大象来了,地都震动了,小熊还在睡觉。
“的笃!的笃!”是小羊来了,小熊还在睡觉。什么也听不见。
熊妈妈回来了,轻轻地对他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回答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讲述故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注意语言、语气、神情的变化之外,手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讲述多遍故事时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提高幼儿的倾听积极性。故事《小熊醒来吧》,内容浅显易懂,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生动的图片教具吸引着每个幼儿,我有趣儿的模仿声也吸引着孩子的神经。他们始终跟着我的思路和节奏认真地聆听着,积极地和我互动着,学着小动物的叫声,兴奋的.跟着我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孩子们的兴奋感染着我,我的用心感染着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是那样的尽兴,这让我很开心,没想到这些小家伙还真的挺乖巧的。从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有好的常规是重要的,有了规矩才有活动的效果。所以,什么样的行为只要我们去认真的执行,那么孩子们就一定能坚持做到。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只是受到只字片语的促动,但是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活动的不断体验,慢慢地孩子们会对这样的爱产生更深的理解,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感受故事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从中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内涵及寓意。整个活动都在积极的氛围中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小班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你来当妈妈,我来当爸爸,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随着我们主题婚庆文化的开展,孩子们有了新的角色生成——新娘和新郎。他们喜欢在扮演中感受气氛,那热闹的场面着实让孩子们感受到愉快。所以,我今天,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美术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心中对热闹的婚礼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婚礼的热闹。
2、表现婚礼现场的各种场景,能大胆进行添画。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婚礼的热闹,并能大胆地画出来。
难点:表现出婚礼现场的场景,大胆进行添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参加过婚礼吗?幼儿回忆参加婚礼的情景。
二、结婚图片欣赏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有关于结婚的图片,你们看。
1、你看见他们在干什么?
2、除了新郎和新娘外还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3、对婚礼现场热闹的场面做。
三、热闹的婚礼
1、这么热闹的'婚礼,你们肯定也想去参加吧。
2、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当摄影师,把热闹的场面拍下来,你最想拍那个场景呢?(幼儿自由表述,可以简单问问为什么?为幼儿自我创作做铺垫。)
3、哇,你们拍的场面一定很美,走,我们架起照相机,去拍一拍吧。(循环播放刚才的热闹场景。)
四、幼儿创作
1、幼儿自由表现婚礼现场热闹的场景。
2、鼓励幼儿大胆添画婚礼上的背景。
四、婚礼展
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出来,一起参加婚礼。
教育建议
1、活动前,请爸爸妈妈在家和幼儿一起回忆参加过的婚礼。
2、理解“打印”的意思。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呼啦圈若干、音乐八段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通过听一听、猜一猜各种动物声音,和幼儿一起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来活动上肢、腰和下肢的肌肉及各个关节。
二、基本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圈的一物多玩,体验玩圈的乐趣。
1.教师对幼儿因势利导,感知小圈圈颜色和形状,激发幼儿玩圈的兴趣。
2.探索圈的玩法,尝试一物多玩,教师、幼儿之间分享、交流圈的`多种玩法。
3.通过模仿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平衡、跳、钻、爬等技能,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1)引导幼儿变成小风车在圈里转,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利用圈练习跳的技能。
(3)引导幼儿学小动物,利用圈练习钻的技能。
三、结束活动
创设情境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一、教育目标
通过让孩子们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的优缺点,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别人的对自己缺点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变缺点为优点,让大家更喜欢自己。
二、教育准备
孩子们的照片
三、教育过程
1。老师从准备好的照片中,随机抽取一张,然后让小朋友们指出这个人是谁;
2。被抽到的小朋友们上台,讲述自己的优缺点;
3。大家针对小朋友的讲述,帮助他改正缺点;
4。小朋友针对大家提的意见,讲讲自己今后要如何做;
5。同样的`方法,让其他小朋友有上台讲述自己的机会;
6。老师给孩子们讲述,怎样才能受到小伙伴的欢迎。
在上面的这个幼儿教案中,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发言的机会,还能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小朋友们的建议,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让孩子们之间更加和睦。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这是什么?师: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师小结:对,
2、前天老师还和你们一起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是不是?(幼齐答:是)请小朋友想一想,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师:雨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
样子的,小朋友知道吗?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时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
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在观察下雨过程时很仔细。的确,当下小雨时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的,而下大雨时则是像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
来,如果刮着风的话,雨还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好不好?
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教师边
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
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四、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画的'时候,
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绘画《下雨了》教学反思
绘画《下雨了》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所以本节活动我不但把让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作为重点,而且我把激发幼儿对大
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也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并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1、艺术可以表现生活也可以表达情感,在教学开始,我通过听——说—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对雨的已有经验,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
感所想的事物说出来,用肢体表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概括,进行提升,让幼儿对雨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下面的绘画做了一个感
性和情感的铺垫。
2、结合语言进行绘画,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在用短线、长线、斜线画雨时,我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来。大雨
哗啦啦,一条一条落下来。起风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来。幼儿一边说,一边画,幼儿就觉得有趣多了。
教学启示:
1、孩子们天性爱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下雨”这种自然现象对大人来说也许挺麻烦的,
意味着鞋袜会打湿,衣服会溅脏,出门得带伞,……。可是对孩子们来说,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伞疯疯闹
闹。而本次活动对幼儿这方面有所忽视。今后在学习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玩”的过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去学习。在“玩”
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观察,在“玩”中去体验,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师在丰富雨的种类时还不够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
的雨声? 沙沙、沙沙——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艺术大师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
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边看图边安静地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视觉感受颜色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故事《红色冠军》[附],与故事配套的图画
2.红色与其他颜色的玻璃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红色冠军》,幼儿欣赏。
2.请幼儿想想: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看到过花朵上滚来滚去的露水吗?
——是否见过红色的透明纸和其他颜色的透明纸呢?在哪里看到的'?
——Lucky戴上红色眼镜,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了;如果戴上蓝色眼镜,所有的东西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3.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一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延伸活动:自制彩色眼镜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精选)小班教案12-13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9-08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精选】小班教案09-30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10-04
小班教案(精选)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