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介绍,让小朋友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知道动物之最。
2.情感态度目标:让幼儿感受到观察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体会其中的乐趣。
3.操作技能目标:动物形象的模仿教学难点:哪种动物更。。。
教学重点:
哪种动物是最。。。
活动准备:
ppt,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2.结合小朋友的经验,介绍动物之最(ppt展示)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世界上最聪明的是黑猩猩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鲸。
3.讨论动物本领,选择喜爱的动物扮演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给幼儿讲一个有关动物王国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比较动物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何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谁更长》。动物王国里住着很多小动物,长颈鹿和猴子是邻居,长颈鹿的脖子很长,他能用自己的长脖子帮助大家做很多好事,大家都称赞他有本事。猴子听后就不服了,它要跟长颈鹿进行比赛,它觉得它可以爬的很高,所以它比长颈鹿要高。猴子叔叔是裁判,他让长颈鹿和猴子站在院子外,谁能够吃到院子里面树上的树叶,谁就胜出。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谁赢了?长颈鹿高呢还是小猴子高呀?
二、结合小朋友的经验,介绍动物之最(ppt展示)
1.我所了解的动物教师:接下来何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除了我们的长颈鹿和小猴子,大家还认识什么动物?
学生:。。。。
教师:今天呢,何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接着展示ppt),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小动物有什么特点
2. 奇妙的动物之最教师:询问,什么动物和什么动物相比,谁更。。。,世界上最。。。的动物是。。。
三、讨论动物本领,选择喜爱的动物扮演。
(我要跟你比比高呀,教师:(比如)长颈鹿有什么本领呀学生:脖子长教师:什么有什么本领(举三个例子,让孩子体会动物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我们知道了很多动物的本领,下面呢,何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大家听清楚,如果小朋友不乖的'话,何老师就不请他玩。好,小朋友呢,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来扮演,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出来,老师一开始,你们就开始比本领,看谁夺得冠军。我跟一个小朋友来给你们做示范。(叫一个小孩子出来,问他扮演什么,自己再选择一个动物,来跟他比较)。在小朋友表演的过程中,其他小朋友要怎么样:
学生:保持安静教师:请什么什么小朋友上来,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扮演的动物,等何老师一喊开始,你们才开始哈。
学生:。。
教师:什么什么动物是怎样的,它的鼻子,它的身高等等(提醒小朋友注意模拟)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呢,我们就了解了很多小动物的本领,知道哪种动物最什么,下课之后呢,小朋友想想,如果自己是什么小动物,自己会希望自己有什么本领呢,如果自己是小兔子,希望自己有什么本领呢,然后大家把自己想到的画到画纸上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活动让幼儿猜测蔬菜和水果当中有没有水,引起幼儿的争议,也激发幼儿起幼儿探究的欲望。幼儿可用挤、压、咬等方式进行尝试取出汁水。幼儿通过观看榨汁的过程,了解到水果和蔬菜里都有水,通过品尝,体验果菜汁的好滋味。贴标记的活动可以加深幼儿对果菜汁颜色和味道了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果菜中都有水,品尝各种果菜汁,体验不同的美妙感觉。
2、能说出果菜汁的味道与颜色。
三、活动难重点
1、重点:通过观察用榨汁机榨水果的整个过程,知道水果和蔬菜里都有水,再进行品尝果菜汁的好滋味为重点。
2、难点:通过品尝能说出果菜汁的名称与颜色为难点。
四、活动准备
1、苹果、西瓜、橙子、葡萄、梨子、西红柿、草莓、胡萝卜、黄瓜等果菜,
2、榨汁机一台。
3、大玻璃杯一个。
4、幼儿用书中的果菜贴子。
五、活动过程
(一)水果与蔬菜中的水。
1、猜猜水果与蔬菜中有水吗?为什么?
(1)教师出示卡片,让幼儿观察想象。
(2)讨论:水果与蔬菜中为什么有水?
2、怎样知道水果和蔬菜里面到底有没有水?
3、出示西瓜、苹果、胡萝卜、黄瓜等切成块,让幼儿试着找一找里面有没有水?
(二)柞水果汁并品尝。
1、教师现场用榨汁机榨出几种水果汁和蔬菜汁。
(1)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和蔬菜。
(2)教师现场用榨汁机榨水果和蔬菜。
2、幼儿观察榨汁机是怎么样把水从水果中挤出来的。
(1)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榨水果的整个过程。
(2)讨论:水是怎么样从水果里挤出来的?
3、幼儿品尝鲜榨的果汁,欣赏果菜汁的颜色。
(1)教师将榨好的水果汁分类好。
(2)幼儿分组进行品尝水果汁的味道。
(3)同时欣赏水果汁的.颜色让幼儿说说。
(三)给果菜汁贴标记。
1、出示各种果菜汁,每名幼儿拿一个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从盛有果菜汁的大玻璃杯中舀出一些品尝。
2、幼儿根据他们的颜色和味道猜一猜是什么果菜汁。
3、幼儿将对应的果菜贴纸贴在盛有果菜汁的大玻璃杯上。
六、活动结束
1、
2、
七、活动延伸
1、吹画:幼儿用吸管吹画纸上的彩色颜料。
2、喷画:幼儿园浇花壶、水枪、矿泉水瓶等物品装上颜料进行喷画。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
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跳集体舞。跳完舞蹈后,请幼儿说说运动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请幼儿自由休息。教师问幼儿:“你睡觉时需要些什么呢?”幼儿一边讨论一边休息。这时播放课件,背景屏幕换成第一种动物的图片。
2、看课件,感知动物不同的睡姿。
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学习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连线游戏《它怎么睡觉?》
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
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
4、玩游戏:找朋友。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动物们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动物们就回家睡觉。睡觉时必须十分安 静,不要大声喧哗。每一个小动物必须找到自己的家。
(2)幼儿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扩大游戏范围。幼儿不仅可以模仿学过的动 物、还可以模仿其他的动物,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 的?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想象,对幼儿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给幼儿答案,请幼儿自己下课后想办法求证,找寻答案。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
附资料:仙鹤单脚站立着睡、马站着睡、猫头鹰只睁一只眼、蝙蝠
倒挂着睡、猫趴着睡、乌龟缩进壳里睡。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学说“大++”、“小++”。
活动准备:
1、实物:大苹果、小苹果、大香蕉、小香蕉、大橘子、小橘子若干个。两只大小不一的箩筐。
2、教师有意识的`将一大一小的两个物体摆放在活动室的不同地方。
活动过程:
1、出示大苹果和小苹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苹果),咦!它们一个大,一个小。请幼儿学说“大苹果”和“小苹果”。
2、将苹果分写放在大小不同的箩筐里,请幼儿说说、点点大苹果在哪里?小苹果在哪里?
3、出示大香蕉和小香蕉。请幼儿学说“大香蕉”和“小香蕉”,分别放在大小不同的箩筐里,并请幼儿说说、点点大香蕉在哪里?小香蕉在哪里?
4、出示大橘子和小橘子。请幼儿学说“大橘子”和“小橘子”,分别放在大小不同的箩筐里,并请幼儿说说、点点大橘子在哪里?小橘子在哪里?
5、引导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什么物体是大的,什么物体是小的,把自己的发现讲给老师和同伴听。
6、延伸活动:我要吃”大++”、“小++”,集体分享水果。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胎生、卵生的两种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
2、尝试在协商中共同探索关于动物的奥秘。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爱宝宝的方式。
教学准备:
配对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妈妈和娃娃配对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看他们都在这儿呢?都有谁来了呢?
2、玩了一会之后,这些糊涂的娃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不好,把娃娃送到妈妈的身边。(幼儿分组操作,妈妈和娃娃图片操作)
3、分享配对好的妈妈和宝宝
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来把自己的结果告诉大家。
有分歧的来讨论。
4、单老师看到了有的`妈妈和娃娃很容易找到,但是有的就有点不一样了,有的妈妈和娃娃长的很象,有的则娃娃小的时候是不象妈妈的,长大后才象妈妈。
二了解动物妈妈生宝宝的两种方式
1、看小小鸡和妈妈母鸡的样子就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母鸡妈妈是怎么生出鸡宝宝的。
鸡妈妈是先生蛋--蛋变成小小鸡--小小鸡再长成鸡。(结合图片展示)
2、和鸡一样,先把生出来蛋宝宝或卵,再孵化长成小宝宝的动物我们都叫它是卵生动物。
3、那么你知道还有谁也是象鸡妈妈一样,也是卵生动物的呢?
(鸡、鸭、鹅、鱼,鸟、蝉苍蝇等等)教师分类粘贴
其实在动物世界里,除了鸡、鸭、鹅是卵生的,各种各样的鸟类,鱼类,还有昆虫他们都是卵生的动物。
4、所以的动物妈妈都是这样生宝宝的吗?当然不是,那他们是怎么生宝宝的。
5、出示小鹿的图片。
原来向小鹿一样小宝宝直接妈妈的肚子里长成,然后再生出来的动物,我们叫它们是胎生动物。那你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动物呢?
三幼儿尝试分类
刚才我们知道了动物有是卵生的动物和胎生的动物,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动物分分家,
四、小结
动物妈妈爱它们的娃娃,它们爱宝宝的方式各不相同。
教学反思:
上完课我发现,基本的流程我还是比较清晰的,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与递进也是做得比较好的。在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方面也还不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跟着我的节奏走,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同样我的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为这是第一次开社会课我有些紧张,我总觉得站着上课会比较的方便,也可以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但是我忽略了身高,孩子们看我的时候就会抬起头,变成一个“仰视”的感觉,下次上课一定要多注意,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自己讲的多了一些,相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图片,孩子可能并没有很好的联想到“爱”上去,我就有点着急,就会不自觉的多说一些,希望孩子能够理解这些图片并感受爱。其实我发现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别孩子还是能够讲出来这些图片密码所隐含的爱的线索,我应该要把这些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来讲讲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个爱的密码,而不是一直都是我自己在讲。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潜水艇的秘密(科学 艺术 P276)
活动目标:
1、了解潜水艇的沉浮现象。
2、关注空气、水与沉浮的关系,激发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潜水艇的视频、塑料袋若干、鱼的剖面图。
活动关键点:知道潜水艇的沉浮现象的奥秘。
活动过程:
意图一、观察鱼的.游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讨论:1、鱼为什么能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沉入水底?
2、它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意图二、出示鱼鳔的图片,了解其作用
1、 观察鱼的剖面图。
2、 模拟“鱼鳔”(可用塑料袋制作),猜想:充满空气的“鱼鳔”放在水中会怎么样?
3、 分组实验:将一个充满空气的“鱼鳔”和一个没有空气的“鱼鳔”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4、 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意图三、制作潜水艇
1、 看视频《潜水艇》,讨论:潜水艇在什么情况不会下沉?在什么情况会浮起来?想一想潜水艇的哪一个部位像“鱼鳔”?
2、 用塑料袋等辅助材料制作“潜水艇”,探索怎样使“潜水艇”沉与浮,发现排水量与沉浮的关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9-30
科学教案07-21
[精选]科学教案08-28
(必备)科学教案11-09
(优选)科学教案11-11
《电话》科学教案11-11
[优秀]科学教案07-23
实用的科学教案07-20
(集合)科学教案08-06
(荐)科学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