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
2、发现通过碰撞、敲击、摇动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习使用"摇"、"敲"、"碰"等动词。
5、初步了解其特性。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引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的愿望。
2、提问:"你们喜欢熊宝宝的宝盒吗?为什么";"熊宝宝的宝盒都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有这样一个宝盒呢?"
二、制造声音
1、观察材料,提问幼儿材料的名称。
"老师也有宝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分享与交流
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听的声音一二一
活动反思:
整节课下来,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但我发现自己许多方面还做的不足,通过反思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如:有的幼儿对所准备的材料很感兴趣而忽略了我对活动的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没能关注每个孩子,有个孩子老是说生日吃蛋糕,我没能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至使这孩子注意不集中。还有我想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活动目的有机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让活动进行的深入、透彻。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带孩子们外出活动时随处可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他们对色彩很感兴趣,同时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也是情有独钟。自春晚过后,刘谦表演的魔术便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孩子们也经常讨论着神奇的魔术表演,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尝试着表演简单的魔术。为了将以上两点有机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活动。活动主要涉及科学领域,在活动中使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制作乒乓球小花,并通过各种方法尝试让小花转起来,通过探索对水的吸附力有直接的认识,并在整个活动中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操作,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2.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尝试用剪刀剪硬质物品,学习用废旧乒乓球制作旋转的小花。
活动准备
1.废旧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小筐每桌一份。
2.录音机,轻音乐及欢快音乐磁带。
3.“闯关”幻灯片。
4.魔袋一个,不同材质的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小花”,导入活动
1.老师扮魔术师,从魔袋里依次变出不同材质的小花,导入活动内容。
2.鼓励幼儿通过闯关成为神奇的魔术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制作旋转的小花并探究旋转的奥秘
1.引导幼儿闯第一关“观察关”。播放幻灯片1,老师变出乒乓球小花,请幼儿在观察外形的基础上说一说其制作方法。
(1)这朵小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谁能说一说是怎样做成的?
(2)师生小结乒乓球小花的制作方法,强调剪刀剪硬物的技巧:用半个乒乓球做花朵,用剪刀剪出你喜欢的花瓣形状,剪刀用力要适当,注意花瓣要剪均匀,一朵漂亮的小花就做好了。
2.引导幼儿闯第二关“动手关”。播放幻灯片2,用剪刀、乒乓球制作小花,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闯第三关“探索关”。播放幻灯片3,利用学具让小花旋转起来。
(1)幼儿自由探索:请你试一试,如何让你的小花转起来。
(2)提供泥工板、清水,引导幼儿将小花底部蘸少量清水放在泥工板上不停旋转。
(3)小结幼儿操作,肯定幼儿的探究。
4.引导幼儿闯第四关“揭秘关”。播放幻灯片4,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小花为什么一直转,不容易掉下来。
(2)师生小结:必须有水,小花才不容易掉下来,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倾斜度决定小花旋转的速度。
5.游戏“看谁转得快”,让幼儿亲自尝试如何让小花转得更快。
现在请小魔术师运用你的魔法让小花转得更快,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的小花转得又快又稳,不会掉下来。
三、小结幼儿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感受旋转的快乐
1.幼儿用肢体动作扮演小花,随欢快的音乐旋转。
2.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更多旋转的物品,萌发探究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们班孩子从小班开始就接触水管玩具,并且被他们选为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但我发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兴趣不减,可搭建水平也不增,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用直通管来搭一些长长的宝剑、棍子之类的东西,然后饶有兴致地把此当做武器打闹。很少有孩子用到弯管、三通管、四通管这些接头管。而这些接头管的运用不但可以让玩具的造型得到千变万化,同时让幼儿认识这几种常见的接头管,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是小小安装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游戏中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知并认识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激发幼儿探究几种常见接头管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伙伴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两人合作正确使用三通管、四通管。
活动准备:
1、自来水厂水池图一张。
2、多媒体操作材料: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
3、水管玩具、幼儿操作背景图若干张(动物小区水管安装图)
活动过程:
一、自由搭建,认识特殊的接管。
1、“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喜欢的水管玩具。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搭一个你喜欢的东西。”
2、“请搭好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搭的是什么?你用了哪种水管?”
3、根据幼儿所回答,教师逐一介绍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
小结:直通管可以把管子朝一个方向接的长长的,而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它们都是接头管,可以改变管子的方向。
二、探究特殊的接管。
“自来水厂也要用到这样的管子,工人叔叔想把总水池里的水引到分水池,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想想办法。”
1、引导幼儿探索将水分别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请个别幼儿上台尝试操作。(弯管)
2、引导幼儿探索同时将水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三通管)
3、引导幼儿探索同时将水引入三个水池的方法。(四通管)
4、改变其中一个水池的位置,引导幼儿探索同时将水引入三个水池的方法。(将四通管与弯管连接)
5、引导幼儿探索同时将水引入四个水池的方法。(将四通管与三通管连接)
6、教师小结:这些接头管不但可以改变管子的连接方向,而且还可以与其它管子连接。
三、游戏:我是小小安装工
1、“森林里的动物都住进了新房子,想请你们帮忙安装水管。你们两人一组合作来安装,水管必须接进每个动物的家中。记住,不要浪费水。”
2、“安装好的幼儿请帮忙到更大的小区安装水管,可以3人或者4人合作。”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并提醒幼儿要合作,把水管安装牢固。
4、多媒体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评价。
四、活动延伸
一起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接管。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在操作中游戏中进行探索,自己去发现,去解决,在自身基础上去进步与提高。幼儿由浅入深地感知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的作用,体现着创造性、发展性和主动性。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发现,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9-30
[精选]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07-21
[优秀]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热门】08-21
科学教案[集合]08-21
科学教案(通用)10-20
[精]科学教案09-24
(必备)科学教案11-09
《电话》科学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