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12 00:42:3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锦集7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活动准备:

  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

  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目测点卡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尝试用数词完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树叶卡片、操作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复习目测5以内物体的数量。

  (1)师:今天,我们来玩游戏“看谁说得快”,我的手里有许多卡片,我出示哪张卡片时,请你快速说出卡片上物体的数量。

  (2)出示实物卡(一条毛毛虫),幼儿:一条毛毛虫。

  (3)按此方法依次出示其余几张卡片。

  (4)依次出示点卡,幼儿目测并说出总数。

  2.幼儿操作游戏“喂毛毛虫”。

  (1)出示操作卡,师:这张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

  师:一条毛毛虫吃一片树叶,你会喂毛毛虫吃树叶吗?每个宝宝的位置上都有一张操作卡和一些树叶,请你回到位置上玩游戏。

  (2)交流操作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喂毛毛虫的?请1—2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如一条毛毛虫吃一片树叶,一片树叶送给一条毛毛虫。)

  3.拓展延伸。

  (1)分别出示6和7的.点卡,师:请你数一数这里有几个点?我们应该给它喂几片树叶?谁来试一试?(请一位幼儿摆放树叶。)

  (2)点数验证。

  4.小结。

  师:今天我们玩了匹配的游戏,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游戏,比如宝宝吃饭时一只碗里放一把勺子,一个宝宝坐一张椅子,下次我们再玩,好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数学活动:

  大熊的储藏室

  活动目标:

  1、感知食物的特征,按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做上相应的标记。

  2、感受分类和标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PPT;各种食物图片、竹筐图片、标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人。

  1、师:天气渐渐冷了,大熊肯尼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储藏室里过冬。

  2、请幼儿猜猜大熊会在储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二、观察大熊的食物,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

  1、师提问:大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引导幼儿说一说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大熊准备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准备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储藏室里,可是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

  2、提问:要怎么整理呢!谁来帮帮大熊把这么多的食物分分类?(有什么不同)

  三、幼儿操作,按食物特征进行分类,共同概括食物特征。

  1、让我来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放吧!(幼儿操作:你要分成几份就拿几个竹筐)

  2、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按什么分类的?

  3、你们真聪明,用了不同的方法把大熊的食物进行了分类,有按食物的大小分、有按食物的颜色分、有按食物的形状分、还有按食物的种类分。

  四、幼儿操作 把分类好的食物做出标记。

  1、师:如果给分类好的食物加上标记,那大熊找起食物来就更方便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标上大熊看得懂的标记呢?

  2、说说标记:按食物大小分的,可以用大小标记来表示;按食物颜色分的,可以用颜色标记来表示,如:香蕉、小鱼干黄黄的就用黄色标记来表示…

  3、出示表格,师幼共同归纳总结。

  五、延伸:

  观看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了解分类和标记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运用了分类和标记的方法,用几种好办法都能把大熊的`那么多食物整理好并标上相应的标记。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起来看看!分类有这么大的用处,以后我们也把图书、玩具理理好,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吧!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我觉得在很多细节上还不够严谨,如食物的大小,而不是相对的只有大小,可能食物中还存在宽和窄,并且有些食物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小的,但是在课件中我却把它设置大了,所以,孩子们在操作中会存在疑虑,另外在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尝试同时按照两种特征分类时,分完了绿色大小的食物后,我就让孩子们直接在操作纸上进行分类了,就会给人一种分了一半还没有结束却又不了了之的感觉。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老师们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从别人的不足中得到启发,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实践,吸取好经验,完善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

  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

  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

  (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问:小老鼠在路上看见了谁?(小狗)它会对小狗怎么说呢?小老鼠拣到的纽扣是小狗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狗,应该怎么说呢?

  (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问:小老鼠来到了萝卜地里,看见了谁?(小白兔)它会对小白兔怎么说呢?小白兔拿起放大镜看了看衣服的我纽扣,会怎么说呢?为什么?如果你的小白兔,应该怎么说?

  (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扣眼数量不同

  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

  (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看接下来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蜜蜂)小老鼠说:为什么你觉得不是?

  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

  (一)师:那纽扣到底是谁丢的呢?小老鼠回到家,发现了什么?(妈妈身上的`衣服纽扣丢了)你们和小老鼠一起观察观察它手上的纽扣和妈妈身上的纽扣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一样呢?

  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

  (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

  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

  (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

  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

  (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量,说出总数。

  2、能根据5以内的数量,进行5以内的数物匹配。

  3、愿意参加游戏活动,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操作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量,说出总数。

  2、活动难点:能根据5以内的数量,进行5以内的数物匹配。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各种小花、自制花篮人手一份、彩色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五颜六色的花宝宝都开了。咦!这里有家美丽的花店,是谁开的呀?

  师:好漂亮的花呀!怎么没有人去买呢?请小朋友想一想小狗应该怎么喊,才会有人来买花?

  师:小朋友说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狗是你怎么喊的。(一起学一学大声吆喝)

  二、装花

  1、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师:小狗大声吆喝后,咦!真的有小动物来买花了。看!是谁来了?小松鼠拿着什么呀?看一看它的花篮上有什么?是数字几?哦!那小松鼠是想买几朵花呢?那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狗是怎样来卖花给它的。

  2、提问:

  (1)刚才小狗卖给小松鼠几朵花呀?

  (2)那小狗怎么知道松鼠想买5朵花呢?

  小结:原来花篮上数字是几,就是装几朵花。师:小松鼠买了花高兴地走了,看!一下子又来了许多顾客,这下小狗可忙坏了!我们一起去帮帮小狗,好吗?

  3、按数取物——装花。

  (1)拿花篮——现在请你们到小狗的花店每人拿一个花篮,看一看,说一说花篮上的数字是几?那请大家再想一想,你拿的是数字几的花篮,应该装上几朵花呢?(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述)

  (2)装花——小朋友说得真好!那我们一起去帮小狗装花吧!现在请大家一边装花一边大声地数数。数到和数字一样就装好花了。

  师:现在让我们拎着花篮,让小狗看一看小朋友装得花对不对。

  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评价。

  (1)请1-3个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幼儿相互检验作品。

  (3)幼儿放花篮。

  师:请大家把装好的花篮放到小狗的花店去。

  三、数物匹配,结束活动。

  1、师:今天小朋友真棒!小狗为了谢谢你们,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礼物,看看是什么?现在请你们每人拿一朵小花。

  2、师: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小花?它有几个花瓣,自己数一数?(幼儿说一说)

  3、提问:你拿的小花是什么颜色的?有几个花瓣?

  4、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可是漂亮的小花还想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呢?你们猜一猜想一想,你手里的小花应该和哪一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呢?(幼儿说一说)

  5、幼儿操作。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助了小狗装花篮,还帮花朵找到了数字宝宝做朋友,真了不起!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拿着花朵出去跳个舞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安排好座位: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

  2.火车的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找位置》

  幼儿一一对应坐成内外两个圆圈,脸朝圆心,内圈留一把椅子。

  老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找找找、找位置。”然后坐在空位置前(后)面的'幼儿拍拍椅子说:“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请XXX小朋友快快来。”XX幼儿听到邀请后,马上离开自己的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戏重新开始,可以重复玩多次,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 游戏《开火车》

  1. 出示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个位置空着,空位置在XX小动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2. 出示小狗的图片,师:小狗没有座位,请他坐到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 游戏《开火车》

  师: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火车出发去旅游了。

  老师当火车头,念:“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队快上来,XXX拍在最前面。”火车出发,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师邀请他:“请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类推。当邀请了7——8个小朋友后,教师说:“呜,到站了。”火车停下,第一遍游戏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若干遍之后,小朋友开着火车出去,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5-27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7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2

小班数学教案(精品)08-03

【优秀】小班数学教案08-05

小班数学教案(合集)07-12

【荐】小班数学教案07-27

【精品】小班数学教案08-06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0-24

小班数学教案范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