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5 16:32:2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5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我们班“有趣的滚动”区域游戏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瓶子,常常看到小朋友们拿着瓶子在受礼拍着、摇着,在地上滚着、踢着,还有的自发地根据瓶子的颜色拍起了队等等,似乎总也玩不够,对瓶子表现出了极大的 热情和兴趣。看到孩子们这些表现,我不禁想:是否能够把小朋友们喜爱的瓶子和相对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呢?平时我们在进行数学练习时大多是机械地完成数学画册上的作业,幼儿缺少实际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的过程。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和“瓶宝宝”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和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对几何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尝试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的不同特征,尝试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3、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纯净水瓶子和贴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瓶帽子;

  2、和瓶盖相对应的几何图形点:

  3、玻璃球;

  4、红、黄、蓝三条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宝宝”,导入活动。

  师:瓶宝宝可爱吗?你们想不想要?

  二、看看“瓶帽子”,感知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

  1、观察比较瓶帽子上不同新状、颜色的图形。

  师:看看你的瓶宝宝,它的帽子是什么样的?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看看找找和瓶帽子一样的形状点。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和你的瓶宝宝帽子一样的点,站在上面。

  三、玩玩“瓶宝宝”,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瓶宝宝的玩法。

  2、集体用瓶宝宝来玩“拍一拍”的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和瓶宝宝拍拍手。

  四、帮帮“瓶宝宝”,为它找“舞伴”。

  1、说说每个数字对应的玻璃球数量。

  师:数字找几个玻璃球?数字2呢?…数字8呢?

  2、集体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

  师:大家先为老师的瓶宝宝找玻璃球吧。

  3、幼儿独立找玻璃球,并互相检查。

  师:小朋友自己到后面去找找玻璃球吧,找好后请你旁边的好朋友帮忙检查一下。

  五、带着“瓶宝宝”,排队开舞会。

  1、幼儿按瓶宝宝帽子的颜色分别站到相应颜色的线上。

  师:红帽子应该站在什么颜色的线上?

  2、按瓶帽子上数字的大小调整队伍。

  师:数字1排第几个?…8呢?

  3、听音乐,带“瓶宝宝”跳舞,并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队伍也排好了,位置也调整对了,就可以跳舞啦!

  教学反思:

  《和瓶宝宝一起玩》是一个用来复习幼儿以前所学知识的游戏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助“瓶宝宝”找帽子――找舞伴――找队伍三个过程来分别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活动结束,感悟如下:

  1、《纲要》中提出:我们应给幼儿提供诱人的,可操作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应该是儿童先前经验过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使用了生活中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矿泉水瓶子,在给它贴上眼睛、鼻子、嘴巴进行装饰后,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瓶宝宝”。果然,活动中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我还在瓶盖子上贴上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字也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把它当成“瓶宝宝”的帽子,这样就将本次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都蕴涵到了一个小小的瓶盖上,幼儿操作非常方便,避免了以往数学活动中教具多、学具多的苦恼。

  2、在这次的数学活动中,我除了在材料的提供上紧紧地抓住了《纲要》中的要求外,在过程的设计上也是密切地围绕着《纲要》中提出的“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这一指导思想,为幼儿设计了很多“任务”,使他们在帮助“瓶宝宝”的过程中运用并复习了以往所学的知识,如正确理解数字1-8所表示的数量,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等等。在整个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自己的语气、神态以及交流方式来和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轻松地学,快乐地做。令人高兴的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也非常地出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完成了每个“任务”,这样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3、当然,活动中也有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像活动的结束部分,请幼儿按数字大小调整队伍这个环节。记得试教时,我是请幼儿自己根据数字来调整队伍的,有一部分孩子没能很快地完成“任务”,场面显得有点混乱。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个环节改掉,要不然这么乱的场面,听课老师看了会怎么想!于是,为了我个人的“面子”,在第二天上课时就变成了我喊一个数字,拿这个数字的小朋友就排到前面来。果然,队伍排的有条不紊了,可孩子们也失去尝试的机会了。现在想来,很是后悔,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出错呢?发现错误然后纠正、学习不也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吗?曾记得有人说过: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而现在仅仅因为我一时的虚荣心就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我为我自己感到羞愧。我想:今后都让我们抛弃那些无谓的顾虑吧,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地为孩子上他们自己的课!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学习观察卡片上实物的大小和长短,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提供 :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图一张(画有大小标记),回形针10个,筐5个。

  使用材料 :将筐里的实物分类。 分别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 再给小动物分别匹配相应大小的食物。

  教育功能: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学习分类。

  2、认识常见小动物,知道它们各自爱吃的食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看底版图,了解大小标记。让幼儿取筐分类,找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把它找出来,再给它们匹配相应的大小食物。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实物和形状,并将相同的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活动。

  3、喜欢接龙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并愿意不断地尝试。

  【活动准备】

  水果接龙卡一套,形状接龙卡一套。

  剪下幼儿用书上的水果接龙卡、形状接龙卡和实物接龙卡,分别放在塑料小篓里。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接龙卡,引发观察接龙卡的'兴趣。

  1、师:水果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水果宝宝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

  2、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呢?让幼儿明白苹果宝宝的好朋友是苹果、梨子宝宝的好朋友是梨子,……

  二、学习水果接龙的方法。

  1、师:水果宝宝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出去玩,谁愿意帮它们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水果接龙卡,并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找这个水果,让幼儿明确:将一样的水果接在一起,可以两边接。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水果接龙:观察材料上的各种水果,将一样的水果接在一起。边接边说:*水果和*水果手拉手。

  2、实物接龙: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上的实物,启发幼儿将一样的实物接在一起,鼓励幼儿边接边说:兔子和兔子手拉手。

  3、形状接龙:观察材料上有什么形状,将一样的形状接在一起,并说一说:*形状宝宝和*形状宝宝手拉手。

  四、讨论活动。

  1、教师(出示形状接龙卡):谁愿意来帮助形状宝宝拉拉手?为什么这样接?

  2、引导幼儿思考:后面不能拉手是可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上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3、表扬在活动中不断尝试、完成操作活动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

  2、理解操作规则,给实物卡片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3、能整齐地收拾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食物卡片、数字卡片1—5、幼儿操作材料、小动物的叫声录音。

  活动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引出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围到老师身边来)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放音乐自由小跑步走)噢,到了,我们随便找个座位坐下吧。

  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高兴极了。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的耳朵听得真仔细,他们是小猫、小狗、小羊、小鸭、青蛙。

  二、 看表演,给动物排队。

  1、音乐会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小狗,它俩正准备表演球操呢,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小狗在表演呀?两只小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瞧,小狗刚刚表演完,小鸭们就摇摇摆摆地过来了,它们在跳踢踏舞呢。咦,来了几只小鸭跳舞呀?我们也来学学小鸭跳舞。那4只小鸭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呀?谁来把数宝宝4找出来?

  3、第三个出场的是小猫,小猫在表演什么呀?噢,原来小猫要进行爬竿的表演呢,小朋友我们一起为小猫加油!(老师操作小猫向上爬)刚才有几只小猫在表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4、第四个出场的是青蛙,哟,青蛙在大合唱呢,有几只青蛙在唱歌呀?5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最后一个出场的是谁呀?小朋友猜猜看,还有哪个小动物没出场?瞧,小羊拉着小车来表演了,有几只小羊在表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6、演出就要结束,小动物们要出来谢幕了,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从小到多的顺序来为小动物排列,应该怎么排?

  三、送礼物,给小动物分食物。

  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小朋友要不要送一些礼物来表示感谢呢?你们打算送什么礼物?(幼儿自由说)其实,老师已经为小朋友准备好了,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礼物?

  1、出示卡片:2根肉骨头、4粒螺蛳、一条鱼、5条虫、4棵青草。

  2、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

  3、小朋友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送给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老师请小朋友让食物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四、分组练习

  小动物们非常感谢小朋友送给它们的礼物,不过它们还想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现在该轮到我们小朋友来露一手给小动物们看了。

  1、第一组:数物匹配和排序。按数字大小排序,匹配相应数量的卡片,并给动物卡片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2、第二组:数物拼板。给实物找到相应的数字朋友。

  3、第三组:观察圆点的数量,用添或去的方法使两组圆点和数字一样多。

  4、第四组:读图片上的数字,按数字圈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五、活动评价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物品数量

  2.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3.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4个(可请幼儿自带)

  2.椅子4把

  3.欢快音乐一首(教师自备)

  4.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园长老师通知我,我们班会有4个玩具朋友来做客,小朋友先为他们准备好椅子吧。

  教师请4名幼儿每人搬出一把椅子。

  2.感知多少

  另一位教师拿着3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们请进来。

  教师:我们的玩具朋友已经到了,热烈欢迎他们进来吧。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毛绒玩具并点数玩具数量。

  教师:咦?为什么只来了3个玩具朋友呢?他们刚才跟我说,有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情要晚来一会儿,我们就先请这3个玩具朋友坐下吧。

  教师请3名幼儿上前将3个毛绒玩具分别放在椅子上。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是不是有一个椅子是空的啊?你们觉得是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玩具朋友的数量比椅子的数量少一个。

  3.感知一样多

  另一位教师拿着1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请进来。

  教师:迟到的玩具朋友终于来了。我们快请他坐下吧。

  另一位教师扮演玩具朋友:小朋友们,对不起,我迟到了。

  教师:我们的4个朋友都到齐了,他们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空的椅子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玩具和椅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4.抢椅子

  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若干把椅子,全班幼儿做游戏(椅子的数量比幼儿的数量少4个)。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椅子排成一圈。

  教师:当音乐响起时,小朋友们开始绕着椅子走圈圈,当音乐停止时,你们就抢椅子,然后坐在抢到的椅子上。

  当幼儿坐好后,教师向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提问椅子的数量和小朋友的数量哪一个多。

  此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发生激烈碰撞。

  有效提问:

  (1)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

  (2)这次椅子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一样多吗?

  (3)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

  有效词汇:对应、4、一样多、多、少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教师引导幼儿用一对一连线的方法,观察比较得出小兔和胡萝卜是一样多的。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引导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物品的多少。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5-27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7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2

小班数学教案(精品)08-03

【优秀】小班数学教案08-05

小班数学教案(合集)07-12

【荐】小班数学教案07-27

【精品】小班数学教案08-06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0-24

小班数学教案范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