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教案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掌握用种子或其他物品粘贴画的技能。
2、进一步巩固幼儿对黄豆和小鸡的认识。
3、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愉悦心情并尝试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黄豆、葵花籽。
2、胶水或胶棒。
3、画好小鸡的基本形状的纸、油画棒若干。
4、事先做好的`作品一幅
5、小鸡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小鸡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它是什么,是怎么做的,引入种子贴画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用种子粘贴小鸡。
2、教师拿出一张画好小鸡基本形状的纸。
3、在圆圈内涂上胶水。
4、用黄豆给小鸡做头,用黑色葵花籽给它做眼睛,用花葵花籽给它做小嘴。
5、用黄豆给小鸡做肚子,并用油画棒给小鸡画脚。
6、穿着黄衣服和黑鞋子的小鸡就做成了。
7、教师在小鸡的嘴旁蘸上大米:“给小鸡喂食吧”。
8、教师为幼儿材料,幼儿自己制作小鸡吃食。(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欣赏,看谁做得好。
四、活动延伸与拓展
1、教师建议幼儿将作品带回家给父母欣赏。
2、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种子制作出其他小动物。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数学:认识6和7
活动目标:
1、会正确感知数量6和7,认识数字6和7。
2、能按数字正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
3、能大胆地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重点:
会正确感知数量6和7,认识数字6和7。
活动难点:
能按数字正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并大胆地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数字1到5。
物质准备:
1、
2、教具:5、6、7数字卡,5、6、7实物卡。麦思操作单一张。学具:(1)、5、6、7数字卡,5、6、7实物卡
(2)、盖印章8份,排小熊4份。
(3)、圈一圈12份
(4)、种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数字儿歌。(师幼边念边出示数字卡1到5)。
二、基本部分
1、新授
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实际意义。
(1)、出示数字卡6,引导幼儿观察字形,幼儿自由讲述。
(2)、师:对,它是数字6,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3)教师出示6个数量的物品卡,引导幼儿理解6放入实际意义。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卡匹配。
2、游戏
(1)盖印章、排小熊
玩法:根据提示的数字在相应的方框里盖上同等数量的印章或排上小熊。
(2)卡片:数物对应
玩法:将同等数量的'数卡和物卡进行匹配玩找朋友的游戏。
(3)圈一圈
玩法:根据各人手上的数字卡,圈出相应数量的小汽车。
提高组:种花
三、结束部分
师幼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学生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会根据折纸过程看简单的折纸示意图,完成作品。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看简单的折纸示意图完成作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份,折好的各种作品若干份,水彩笔一盒。
2、《钢琴》制作步骤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导入新课:折纸钢琴。
二、出示教师折好的作品,欣赏、评价。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折纸方法。
1、老师折了这么多,其实也是请了一个好帮手,要不然老师也记不住这么多折纸方法。
2、请同学们打开手中的'作品,你能发现什么?
四、教师教学生认识折纸符号。
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学生认识折线:( )正折线,( )反折线。
五、看折纸示意图学折钢琴。
1、教师按顺序出示折纸示意图,一边出示一边指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折钢琴。
2、学生给折好的钢琴画上琴键。
3、学生第一遍作品完成后,鼓励学生再次看示意图完成作品,教师不再帮助和提示。
六、活动延伸: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附示意图: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2、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3、对探讨怎样养成好习惯使身体健康有兴趣。
4、知道不刷牙牙齿会有小细菌,会得虫牙。
5、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饭后漱口,刷牙。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活动准备:
保护牙齿的儿歌、视频;小组讨论后发言者用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觉得自己牙齿健康的人请举手?个别回答:健康的牙齿什么样子?
2、牙齿不健康的小朋友请举手。个别回答:你的牙齿有什么问题?
二、基本环节
1、说说你知道的牙齿生病的原因。
2、怎样保护牙齿?(8人组合成一组,五组幼儿讨论,小组推荐一名幼儿发言,发言者要带上标志牌与大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五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大家倾听。
4、看保护牙齿的专题片后,师幼一起小结:从养成刷牙习惯、少吃甜食、晚上刷牙后不吃食物、不挑食、勤锻炼、补钙等方面保护牙齿,养护牙齿。(教师简笔画板书提示,小结。)
三、结束部分
1、学儿歌,巩固护牙知识。
2、希望小朋友们从今天起知道定期检查牙齿,生活中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想说、愿说、会猜猜说说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尾巴。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尾巴特征。
材料及环境创设:
长毛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 等;背景图一副,画有松鼠、燕子、猴子、小兔、金鱼、蝌蚪、老虎、孔雀等动物的图片;断尾巴的.小动物及尾巴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出示盖住身体的长毛绒玩具,尾巴露在遮布外面。
2,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猜到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小结:小动物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在这个公园里躲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都露在外面。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猜猜有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幼儿先商量,然后找出躲着的小动物是谁,并要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 除了公园里的这些动物有尾巴,世界上还有许多有尾巴的动物,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说说看,还有那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三,游戏:找尾巴
师:“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尾巴。”幼儿那好尾巴,到四周贴着动物的地方,寻找相应的动物,贴上尾巴。并说一说,替什么动物找到了尾巴。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感知数量
2、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故事中的任务,在捉迷藏的游戏中目测群数
1、 出示图片拉拉,认识朋友
——今天有个女孩来我们这里做客,她的名字叫丽丽,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
2、 猜猜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3、 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大树的什么地方,房子附近有吗?还有什么地方躲着丽丽的好朋友?可能有几个?一共有多少?
4、 尝试把找到的朋友数出来。
——你先数的哪里?我们把这些朋友找出来。刚才数到2,接着往下数,还有哪里躲着人?我们一共找到几个朋友?可以用几来表示?
小结:我们可以先数一边又多少人,再接着数另一边。
二、学习围合的数数方法,在操作中尝试10以内的点数
1、观察画面并进行点数,学习围合数数的`方法。
——;丽丽和朋友围成一个圆圈,猜猜他们玩的什么游戏?(切西瓜)几个人在玩呢?你怎么数的?
——请你介绍你数数的方法
小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随便选一个小朋友开始往后数,在心里记住它,这样就不会重复数了。
2、幼儿个别操作,点数围成圈的小朋友并用数字表示。
——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围成圆圈在做游戏,你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数数有几个人在玩切西瓜。然后数字贴在中间。
三、 观察分析,利用线索对任务进行点数,感受两只鞋对应一个人的关系。
——他们把鞋子留在这里,他们又去玩什么游戏了?你能数的出小朋友几个出去玩了?两只鞋子为什么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原来看不到人的时候找到和他有关的东西也可以数数。
四、 在观察和思辨中,点数人物.
——观察丽丽和她的朋友合影照片,看看来了几个好朋友给她过生日?
——拉拉的朋友们已经等不及了要为她唱歌吹蜡烛,丽丽过几岁生日?我们一起来为她唱生日歌吧
小结:数数的时候还要想想应该数什么?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
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收集材料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激发探索鸟类的愿望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收集“鸟类”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禽类:
1、鸟可以叫什么?(出示文字:“禽”)
2、禽类可以分成哪几类?
归类:被人饲养的禽,叫什么禽?(家禽)
食肉的'、凶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
叫声非常动听的禽,叫什么禽?(鸣禽)
栖息在水边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3、那么家禽、猛禽、鸣禽、水禽各有哪些?
每种举例:家禽——鸡、鸭、鹅 。
猛禽——鹰、鹫 。
鸣禽——黄莺、画眉鸟 。
水禽——丹顶鹤、鱼鹰 。
特殊的鸟类——不会飞的鸵鸟
普通飞禽——麻雀
老师小结。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鸟类中,最大的鸟是什么鸟?(鸵鸟——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
3、最重的鸟是什么鸟?(鸵鸟比蜂鸟重78000倍)
4、飞得最快的鸟什么鸟?(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鸟?(鸵鸟)
6、最长寿的是什么鸟?(鹦鹉)
7、最短命的是什么鸟?(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鸟类资料,并进行传阅。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经典)10-14
(经典)中班教案11-29
[精选]中班教案11-07
(精选)中班教案10-25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的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