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9-18 11:43:4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锦集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燕子的图片

  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提问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

  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

  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长参与,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 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4、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二)、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教学总结:

  《漱口》这节课里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边教学生读歌词,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动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对学习内容也感兴趣了,很乐意学。接着我再要求学生们和我一起做动作,他们更高兴了,都认真地跟着我模仿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不但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因为孩子们都跟着老师在做动作,这充分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肢体语言的教学,不但可以吸引智障孩子的注意力,不让智障孩子分心,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动物开店的故事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

  ·愿意较大胆地表达对小动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已有知识经验

  ·多媒体课件、操作板、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小乌龟找朋友

 小乌龟上山坡(歌唱活动)

  “小乌龟想到山坡的另一边找朋友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朋友都是谁?出发吧!”

  二、小动物开商店

 1、开店了

  “在这么多的商店中,你认识哪些呢?”(幼儿说说)

  2、三家店

  “小动物开的`店多吗?在这么多店里啊,有几家店的生意特别特别的好,我们一起看一看。”(ppt)

  “这些店你们认识吗?都是些什么店啊?”(幼儿回答)

  “这三家店是谁开的呢?我把三家店的主人请出来。”(出示三个小动物ppt)

  “这三个小动物用给自己的本领开了花店、气球店、书包店。可是谁开了花店?谁开了气球店?谁开了书包店呢?请你们和身边的朋友讨论下,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说一说。”

  ·花店

  “为什么大象开了花店呢?”(幼儿小结)

  小结:说的真对呀,因为大象的鼻子能吸水,长长地鼻子吸满水就想莲蓬头一样,哗哗地给花儿浇水,真方便。

  ·气球店

  “气球店、书包店谁会是店的主人呢?”

  小结:袋鼠的肚子上有一个大大的育儿袋,这个袋子可以装上许许多多的书。袋鼠呀就可以走到哪卖到哪,它用自己这个大本领开了一家移动书包店。(教师扮演袋鼠)

  ·气球店

  小结:河马的力气特别的大,嘴巴也特别的大,吹气球这样的工作需要力气力量大的人,所以河马它最适合。

  ·导盲犬

  “在这么多家店里,还有一家的生意也特别的好。这家店不仅小动物喜欢,而且人也特别的喜欢。哎,这家店的主人是谁呢?”(小狗ppt)

  “这只小狗到底开了一家怎么样的店让小动物和人们都这么喜欢呢?让我们走进去看一看。”

  小结:这只小狗是一只导盲犬,是专门帮助盲人,看不见的人。这么有爱心的小狗,它就开了一家爱心服务店,专门帮助有需要的小动物和人。(ppt)

  三、小乌龟开店

 1、讲故事

  2、小乌龟开店(幼儿猜想)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纸笔、蓝色腊光纸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2、谈话引出课题:

  (1) 你见过什么样的小船?

  (2) 海龟爷爷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小船,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3、欣赏故事《小船悠悠》。

  4、提问:

  (1) 哪些小动物?

  (2) 它们做的什么小船?

  5、第二遍欣赏故事。

  6、提问: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做什么小船?

  7、幼儿动手绘画,贴在大图画纸上。

  8、给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

  2.能用“XX的XX,是XXX的家”的句式展开想象,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参观过动物的家的经验,如茂密的树林是鸟儿的家。

  2.各种动物的图片、头饰、居住背景图;水彩笔;绘画纸;录音“温暖的家”。

  3.表演区中各个动物的家的布置。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结合前期经验展开讨论。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家,你们喜欢家吗?除了人类,其实小动物们也有家,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2.播放录音,初步感知诗歌优美意境。

  (1)教师提问,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师:在诗歌里,我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树林和小鸟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一句;

  师:诗歌里说树林是谁的家?是什么样的树林呢?

  (3)出示池塘和鱼儿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二句;

  师:鱼儿的家在哪?我们再想想,鱼儿的`家还可以在哪里?

  (4)出示天空和白云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三句;

  师:蓝蓝的天空上有什么?还会有谁的家也是在天空中呢?

  (5)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欣赏第四和五句;

  (6)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尝试说出诗歌后部分。

  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的家在哪?它为什么哭?

  (7)小结:原来人类和小动物们都有温暖的家,可是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好好守护他们的家,他们就会失去温暖的家,像小蝌蚪一样很伤心,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他们的家园!

  3.结合图片,师幼共同复述诗歌内容。

  (1)小结:在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动物们温暖的家,让我们一起想想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有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4.运用图片,发挥想象,尝试仿编。

  (1)出示草原和牛羊的图片,教师示范仿编第一句:广阔的草原,是牛羊的家。

  (2)出示熊猫和企鹅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二句,第三句;

  师:熊猫是吃竹子的,它的家会是在哪里?企鹅又是住在哪里呢?

  (3)出示花园和大海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

  师:花园里有什么?大海里有什么?

  (4)小结: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有家,我们大家应该保护他们的家,让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5.集体讨论,结束活动。

  (1)教师示范:

  美丽的夜空,是星星的家;

  高高的山林,是熊猫的家;

  绿绿的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2)分组仿编,将仿编的诗歌画出来并大胆展示成果。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2-28

大班语言绝句教案04-0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31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

大班语言《家》教案05-22

大班语言成长教案02-14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7-03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11-12

大班语言教案09-2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