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08:41:1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树落叶,有哪些树不落叶,了解两者的简单道理。

  2.教幼儿初步懂得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常青树、落叶树的图片若干存入U盘。

  2.常青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有U盘接口的CD机、电视。

  4.小鼠标娃娃和奇奇头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

  小结:

  落叶树:秋天天气慢慢干燥、树根喝的水少,树叶大而薄,失水快,树叶就变枯黄了,树叶就会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来。

  常青树:常青树是因为树叶很厚,叶面上有一层象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叶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北风吹,有的树叶成针形,树叶面积小,水分不容易散发,这些树一年四季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叫常青树。

  观察、比较、感知常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的奇奇和鼠标娃娃不怕辛苦,带来许多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图片,想考考小朋友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播放电视收集的各种青树和落叶树图片,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教师小结:重复再说一遍落叶树(梧桐树、杨树、柳树)和常青树(冬青树、柏树)落叶和常青的道理。

  二、游戏活动玩“我来请你做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我来请你做游戏,请到谁谁就拿起桌上的树叶,向全体幼儿说出是什么树叶、外形特征、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三、 结束

  老师:边重复常青树的道理,引导幼儿接下句共同创编儿歌(儿歌:冬天到天干燥,树叶枯黄往下掉,杨、柳、梧桐是落叶树,我们大家要记牢。冬青树叶面积小,又有蜡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绿衣威武显英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这些植物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幼儿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运用动手、动脑、比较、观察、分析的同时获得答案,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让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本课自始至终愉快积极,学习兴趣很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他们以后的创编提供了前提。

  小百科:常青树是指以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植物(如松柏类、冬青、桂花等),取常青树博大、青春、稳实的精神内涵,寓意为永生。冬季不落叶的树,就叫常青树。这类植物的特征主要是叶片呈针状、叶片有蜡质层以及耐旱的植物。比如:松柏、冬青、桂花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一)

  1、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二)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轻。

  三、比较不同物品的轻重

  (一)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沙包重,哪个轻?

  2、篮球、铁球

  师:这两个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3、大小几乎相同的苹果、桔子、梨

  师:这三个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难比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三个水果的轻重呢?来小朋友动手玩一玩。

  (二)幼儿玩

  1、集体讨论: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轻,小的豆子沙包重?为什么大的皮球轻,小的铁球重?

  2、请个别幼儿验证怎样比较苹果、梨、桔子的轻重(用天平秤,称一称)

  四、比赛

  两组比赛:不同轻重的物体混放,每一种两个,每组幼儿协商每人排一种,比较同类物体的轻重,分别摆放在两个写有轻重的箱子里,快、对的那一组为优胜组。

  另换两组比赛:不同轻重、不同类物体混放,请幼儿用掂、称等方法,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幼儿理解故事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倾听故事,幼儿理解故事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难点: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故事,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1、小兔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说:

  "你逃跑,我就追。"小兔说:"我变成小鱼。"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妈妈有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小鱼"和"钓鱼人"、"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故事内容作准备。

  二、倾听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

  3、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变?

  4、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为什么?

  5、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6、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成什么?

  三、游戏:你逃我追

  1、玩法: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

  如:一幼儿说"我变成小鸟",另一个幼儿说"你要是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大树,等你落下来休息。"如此来循环。

  2、应到幼儿用语言表达"追逃"关系,也可以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

  活动反思:

  刚拿到《小兔逃跑》这一故事时,首先被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过之后才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在备课和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并没有配套图片,也没有相关的活动材料,后来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小兔逃跑的课件,考虑到一些设备的问题,我就选取了几张图片作为上课时的教具,以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的中间环节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师逃跑了,你们怎么办”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学说“要是老师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儿体会师幼之情,在开学之初也有必要让幼儿了解师幼之情。在最后环节,建构式课程上是以游戏为结尾的,但我考虑到,这学期才刚开始,经过一个暑假很多幼儿很难静下来,再加上对与幼儿来说我是一位新老师,他们一下子还不会认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点困难,因此我把游戏活动该成了美术活动,让他们学会静坐,要求幼儿将自己讨论后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活动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有两个地方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是孩子们对画面的观察比较仔细,从高山上的大石头到花园里的小花,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小兔子变成了什么,也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二是幼儿从故事中的一些语句中体会到浓浓亲情,如“因为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把你吹回家”……

  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在观察、讲述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有的始终专注、积极参与,也有在讲述时开小差的,课后想来,或许我的设计还需要调整,不能引起每个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情绪情感上没能很好的唤醒孩子,虽然在上的过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间的亲情,但并没有很着重的讲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启发下自己感受亲情,但现在大多独生子女,他们并没有真正去体会过父母对于自己的爱。所以幼儿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够,同时对于这一点跟自己在讲述时的处理有关,在讲述时不能把语调和动作神态很好的结合是导致这一原因的问题之一。

  从总体上来说,对于这节课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幼儿对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点是肯定得存在的,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这节课也使我发现幼儿的仿编能力满强的,让我对幼儿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小百科:逃跑是汉语词汇,拼音:táo pǎo,意思是为躲避对自己不利的环境或事物而逃离。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7-28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精】幼儿园大班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1-16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2-30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01-03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01-04

幼儿园大班教案【荐】01-08

【荐】幼儿园大班教案01-08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