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各区域该怎么去玩。
2、更好的去在区域学习。
活动准备:
各区域领域。
活动过程:
一、先分配好给组幼儿今天该玩的是什么区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有新的区域玩的了,老师也和你们说的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老师开始进行分配。
二、区域介绍。
教师:科学区。
在这个区域里面有我们的数字宝宝,我们还有排序的,你们知道怎么排吗?老师和你们说过,你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问老师,爱问的小朋友也能学到很多的本领哦。
表演区:
我们的表演区里面的故事是三只小猪的故事,你们看看图片上有那么多的情景,你们可以看着图片上的画去自己想想这个是什么故事。尽量用 优美 的语言去表达!
教师:慢慢的引导幼儿学会爱护东西、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多加的培养,慢慢的引导幼儿珍惜东西,爱护东西的心理。
三、教师个别引导幼儿
四、让幼儿自己去体会区域带来的学习。
在区域中寻找快乐,自己可以体会在学习中的快乐。让幼儿能不要在老师的再三嘱咐下才会学会自己表达,自己也慢慢的学会,自己也总要有独立的一天,小孩子是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小养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刷牙的好处,会正确掌握刷牙的方法。
2、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
活动准备:
1、课件、大嘴狗手偶,教师用的画纸、记号笔
2、幼儿自带牙具,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新朋友
1、教师在画纸上画出新朋友“牙宝宝”,边画边向幼儿讲述“牙宝宝”的故事。
提出问题:牙宝宝为什么哭?它为什么会疼?
2、引导幼儿回忆:你的牙齿有没有疼过?学一学牙疼的样子。
二、观察讨论:了解龋齿及其危害
1、观看龋齿的图片: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牙齿生病会变黄,有黑点和牙洞,这些生病的牙齿就叫龋齿,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蛀牙。
2、幼儿照镜子,自己看一看并互相找一找有没有龋齿。
3、说一说龋齿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三、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不让牙齿生病呢?
2、幼儿互相讨论,自由发言。
3、播放课件,说一说图片上哪些小朋友做得对。
4、教师小结: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不挑食,睡前不吃食物,不用牙咬硬东西等。
四、出示大嘴狗手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会刷牙吗?刷牙需要用到哪些东西?你是怎么刷牙的?
2、请大嘴狗老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1)上牙从上往下刷(2)下牙从下往上刷
(3)咬合面来回刷 (4)里里外外都要刷
3、幼儿到前面用手偶示范刷牙的方法。
4、师幼共同唱歌做动作巩固刷牙的方法。
五、课堂延伸,小结
1、看图片认识一些能让牙齿更健康的.食物。
2、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也知道了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小朋友们以后一定好好保护自己的牙宝宝,做个护牙小卫士。
3、幼儿带着自己的牙具随音乐《刷牙歌》走出活动室,到盥洗室继续练习刷牙。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学会去保护自己,
2、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增强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老鹰头饰两个,兔妈妈头饰两个,兔乖乖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幼儿一起唱儿歌,边做动作便表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游戏导入
上次我们做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朋友们做的很好,但我们知道,老鹰还喜欢吃小白兔,今天我们就一起做鹰抓图的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老师问,你们谁想当大老鹰啊?你们谁想去保护兔乖
乖啊?(幼儿举手回答)幼儿积极的踊跃的想参加到游戏中去。
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并和部分幼儿模拟鹰抓兔的游戏过程,其他幼儿认真看。
让一名幼儿带上鹰的头饰,站到指定地点,其余幼儿分成两组,站在自己的家里,有两个小朋友扮演兔妈妈,其他都是兔乖乖,游戏开始,兔妈妈带着兔乖乖在草地上玩耍,突然老鹰出现了,兔妈妈赶紧
的'招呼,“鹰来了,宝宝们赶紧回家!”兔乖乖们赶紧在妈妈的保护下,躲进家里,此时如果被抓住了或找错家的小兔都要表演节目。
3、游戏分组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选好了谁当老鹰,谁当兔妈妈,其他的小朋友都带上了兔乖乖的头饰。
4、开始游戏
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了。在音乐的配合下,鹰和兔乖乖们都忙活起来,鹰很凶猛的扑过来,兔妈妈们也勇敢的和鹰周旋,全体幼儿一起唱着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5、幼儿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角色,通过游戏的体验幼儿学会了如何去躲避,去保护自己,同时也更进一步锻炼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和机体运动的和谐,幼儿们都在游戏中获取了快乐和满足。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现比较、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的重点:在操作中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活动的难点:探索如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积木、塑料瓶、弹珠、泡沫、雪花片、盖子、恐龙玩具、装水的盆子、毛巾、桌子;记录单(16)、笔、透明盆子、"↑""↓"符号图片。
知识准备:知道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师:今天小熊过生日,小蚂蚁要到河对面去给小熊送生日礼物,老师准备了积木、大盖子、塑料瓶、小纸片、珠子、雪花片等物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1、.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1)师: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为什么(个别幼儿回答)(2)师小结:小朋友觉得浮起来的材料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而沉下去的就不可以。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且记录结果,并用符号记录。
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
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单,这一排是老师准备的材料。(出示PPT图片)我们把会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当小船,用符号"↑"记录,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当小船,用符号"↓"。现在大家一起来猜想一下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老师帮忙将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
2.介绍材料,讲解要求。
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试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笔、装水的盆、抹布、积木、塑料瓶、小纸片、珠子、雪花片、大盖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并在记录单上做记录。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3.幼儿分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
(1)师: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来,后来就沉下的?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4.集中分享探究结果。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你们刚才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
(2)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起来。(个别幼儿回答)(4)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泡沫、积木、瓶子、大盖子会浮起来,弹珠、雪花片,恐龙玩具会沉下去。
(三)小朋友思考为什么有些会沉,有些会浮?
(1)、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有的东西会沉下去,有的`东西会浮起来。(请幼儿个别回答)(2)、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跟它本身重量和水的浮力有关,当物体达到一定的重量就会沉下去,而没有达到重量就会浮起来。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看。(做实验演示给幼儿看)(四)引导幼儿探索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
1.探究一: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现在我们的难度要加大了,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想想办法,如何让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来给小蚂蚁当小船。
(2)请幼儿到前面来操作给小朋友看。
总结:小朋友们通过借助可以浮的物体来帮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小朋友都非常的棒,帮助小蚂蚁找到了过河工具。
(3)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时候是借助会浮的物体让会沉下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等会到教室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正确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并能找出用来表示其数量的数字。
2.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将数字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
4.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好玩和有趣。
活动重点:
幼儿正确的进行点数、排序,并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活动难点:
幼儿能准确的数出物品的数量,并快速的按物找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上面粘贴各种水果),挂图两张,数字卡片一套。音乐《小司机》
学具: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教师:小猫家盖了新房子,今天它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30。
教师:现在我们来清点人数。(教师指幼儿,幼儿边拍手边数数)
3.律动《小司机》
教师:我们开着小汽车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猫在门上挂上了漂亮的气球。
(1)看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挂的`?(大小、颜色)
教师:在门口还摆上了漂亮的花。
(2)花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摆的?(高矮、颜色)
教师:这儿还有几盆没摆好,请小朋友帮助小猫摆好好吗?接下来该怎么摆?(叫个别幼儿摆)
2.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幼儿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小猫家的墙上还挂了许多画。
(1)看看画有什么?数数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叫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出示数字,验证幼儿的答案。
3.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并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
教师:小猫还准备了许多玩具要和小朋友玩,现在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卡片上是3,就拿出3个玩具,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1)教师说,幼儿操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小结操作情况。
4.出示图片,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教师:小猫准备了许多水果想请小朋友品尝,他把水果放在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盘子了,看看这些盘子都是什么形状的?
5.说一说、数一数、找一找。
(1)三角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2)圆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正方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6.出示图片,巩固复习。
教师:小猫家还来了几只小动物,看看是谁?他们也在玩游戏,看看玩的是什么?有几张牌?这些牌是怎么排列的?杯子里的饮料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7.给数字排队。
教师:数字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走乱了,让我们从左边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数给他们排好队好吗?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提出希望。
2.律动《小司机》。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经典)10-14
(经典)中班教案11-29
[精选]中班教案11-07
(精选)中班教案10-25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的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