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 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指名读
(9)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10)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11)交流。
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读好此句。
(3)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 读好这两句诗句。 练习背诵。
三、拓展
1、在我们《古诗七十首》中、还有许多田园诗、其中、我们学过两首、一起复习一下——《清平乐 村居》、《四时田园杂兴》(背诵)
2、今天、我们将一起在学一首陶渊明的《饮酒》
3、出示自学要求二、学生自学。
4、学生交流自学结果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读读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四、作业
完成“作品区”里的作业。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
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2、交流:
首联写作客原因、颔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3、根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1、同学们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2、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教师吟读、学生代表说读。
参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啊、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3、师总: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
(七)作业: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散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积累重点实词的意思、默写本诗。
2、反复诵读、体会含义、理解主题、品味诗的意境。
3、学会与朋友相处。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学生背诵《宿建德江》和《春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整体感知
1、“过”、访、探望。“故人”、老朋友。意思是拜访老朋友居住的村庄。
2、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人。早年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
3、孟浩然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家乡隐居和到各地漫游、他的诗就是这种生活的反映。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因而写了这首诗。
三、细读品味
1、首联写老朋友邀请“我”去做客。表现了朴实真挚的友情、“具鸡黍”可谓盛情、又有着田家风味、“邀我”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语言平实自然、然而情意深切绵长。
2、颔联写诗人进村见到的景色。“绿树”为近、“青山”为远、一远一近把小村青山远映、绿树环绕的景象表现得生动逼真、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宾主心情才能如此畅快。
3、颈联写诗人到故人家里开窗畅饮、亲切谈话的情景。打开窗子、对着窗外的谷场和菜园子喝酒、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端着酒杯款款叙谈农事、说庄稼收成如何、表达了关切之意。此联对仗工整、融为一景、勾画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
4、尾联写诗人和故人相约再来。老朋友之间推杯换盏、盘桓一日、说不尽的知心语、道不完的依恋情。最后、以相约分别、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再来赏菊花、再来喝酒。尾联收束、却又开出了新意、更觉老朋友之间情深意厚、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四、教师小结
这首诗语言自然、不事雕琢、平白如话、全是叙事写景、但很有韵味。诗人以喜悦的感情、写出了一个生活和平、美丽恬静的农村情景。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过故人庄
具鸡黍、邀——真挚;树合、山斜——清幽;
面场圃、话桑麻——陶醉;
待、还来——情深。
————田园风光、情深意厚。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20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06-01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稻草人》语文教案04-08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06-06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试教《少年闰土》08-17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05-27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02-13
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