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躲闪游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躲闪游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躲闪游戏》教案1
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在追逐躲闪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袋若干,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口袋。
2.把旧的挂历纸卷紧成纸棒。
3.夹子若干、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难点练习重点指导—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我们来做-个小熊玩泡泡的游戏,小朋友都来做小熊,每只小熊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个结系紧就成功了。然后把泡泡往天上抛,看谁抛得高。”
(2)全体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上抛塑料袋,教师.旁观察指导。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启发:“我们小熊除了把泡泡往上抛以外,还可以怎么来玩泡泡?要和别的.小熊玩得不一样。”
(2)全体幼儿探索各种玩泡泡的方法。(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重点辅导什么玩法也不会的幼儿。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鼓声停,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全体幼儿把泡泡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手持纸棍,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慢跑或快跑。鼓声停,幼儿迅速用手中的纸棍敲击对方身后的泡泡,以击中他人者为胜。
说明:若对方双手抱头,则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全体幼儿做“泡泡”,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棍来敲,纸棍敲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2)全体幼儿听“熊跳舞”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躲闪游戏》教案2
方法:同打野鸭(一),每组人数增加到6人,球增加为2个。
1、引入:首先,我们来进行打野鸭这个游戏;
2、演示课件,教师说明游戏方法;
3、强调:小朋友们得做到判断准确、动作快,才能够赢得比赛的胜利呀?
4、学生分组游戏;
5、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参加各个小组游戏;
6、教育: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1、引入(设疑):究竟有没有小朋友还没有被球打到过呀?(没有,有)我这里还有几个球,我们把原来4个人的小组增加到每组6个人,小朋友能不能接着玩呀?
2、演示课件,部分不太会玩的学生观看演示后,全体学生分组游戏。
3、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问,指导学生游戏。
4、集中,教师评价,学生交流游戏感想。
低
中
第三部分
一、抓尾巴(一);
方法:每四位同学分给颜色各异彩带4条使用1个圆圈。游戏时,两位同学
将彩带塞入腰下,在圆内尽量短的时间里将对方的彩带夺走,同时还要躲过对手的抢夺,被夺走则失败,须退出场地由另一位同学继续游戏。
规则:
1、不能推、踢、撞、抓对手,只能用手夺彩带。
2、彩带从身体脱落也是失败。
3、任何人踏出圆圈外则失败。
二、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抓尾巴(变形游戏);
方法:同抓尾巴(一)。
规则:保留抓尾巴(一)规则并任选以下1条规则作为新规则:
1、将一只手臂背在背后或头后;
2、三个同学一起玩;
3、用一条腿单脚跳着攻击对手;
4、把彩带1端塞入鞋子里,用脚踩。
若干
若干
1、引入:老师还有1个更有趣的'游戏要让小朋友们玩,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呀?(想)那么,我们看看六年级的大同学是怎么玩的吧!
2、演示课件,说明游戏方法、规则。
3、学生分散练习,教师巡视回答学生疑问;
4、教师参加各个小组游戏,观察、鼓励学生参与游戏;
5、教师强调规则,强调安全。
6、学生重复进行游戏。
1、引入:小朋友们好厉害呀,和大家游戏我可输了好几次了呀!
2、设疑:抓尾巴还有其他好几种玩法,大家想不想学呀?(想)
3、观看课件,说明新规则。
4、学生分组继续游戏。
5、教师巡视:
1.强调规则的内容、规则的重要性;
2.强调动作的快、准,身体的快速躲闪。
6、设疑:小朋友还能不能创造出新的游戏方法呀?(1、只能用左手抓;2、把彩带塞入领子下。)
7、学生继续游戏。
8、集中,小结:大家学的都挺快的(非常快),但大家并不能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才能在最短时间里抓到对方的尾巴。
《躲闪游戏》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在追逐躲闪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准备
1.塑料袋若干,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口袋。
2.把旧的挂历纸卷紧成纸棒。
3.夹子若干、小鼓一面。
三、过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难点练习重点指导——游戏结束放松身体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1)教师启发:"我们来做一个小熊玩泡泡的游戏,小朋友都来做小熊,每只小熊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个结系紧就成功了。然后把泡泡往天上抛,看谁抛得高。"(2)全体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上抛塑料袋,教师旁观察指导。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1)教师启发:"我们小熊除了把泡泡往上抛以外,还可以怎么来玩泡泡?要和别的小熊玩得不一样。"(2)全体幼儿探索各种玩泡泡的方法。(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重点辅导什么玩法也不会的幼儿。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1)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鼓声停,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全体幼儿把泡泡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手持纸棍,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慢跑或快跑。鼓声停,幼儿迅速用手中的纸棍敲击对方身后的'泡泡,以击中他人者为胜。
说明:若对方双手抱头,则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1)全体幼儿做"泡泡",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棍来敲,纸棍敲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2)全体幼儿听"熊跳舞"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游戏反思
本节课结合幼儿所探索的方法来进行更近并组织成游戏,既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又锻炼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协作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躲闪游戏》教案4
[课的设计]: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技能差异,因此,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上好每一堂体育实践课必须考虑到学生兴趣程度、年龄特点、身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预测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发展情况,对每一堂体育课教材、组织、预计发展等各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令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课的活动过程中来,又能够将体育活动自然延伸到生活中去。
躲闪类游戏是体育游戏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除了趣味性强而受小学生喜爱以外,对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还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游戏进行时,所有游戏者必须用一切方法控制自己身体各部分躲避开来的“侵犯”以达到获得胜利的目的(如:打野鸭时,小朋友必须用下蹲、跳起、拧转身体等动作躲过飞向自己的物体;踩尾巴时,小朋友快速地移动步子,躲避对手踩踏自己的彩带),这对提高学生身体控制能力有非常大的益处。同时躲闪游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观察和判断能力。
[教案]:
学习目标:
一、运动技能:通过自主练习,发展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及躲闪能力;
二、社会适应:通过课堂生活,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三、心理健康: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
学习内容:
一、打野鸭;
二、抓尾巴;
三、游戏~叫号赛跑。
学习过程: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次数
组织教法
负荷
第一部分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清点人数、整理服装:
宣布本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1、教师组织,学生听铃声快速集合;
2、教师不失时机对集合情况进行评价。
3、引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上一堂游戏课,小朋友们高兴吗?课的名字叫做“躲闪游戏”,通过这堂课,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提高身体的躲闪能力,小朋友们愿意吗?
第二部分
一、游戏:打野鸭(一);
方法:4个学生一组共同在一个圆圈上进行游戏,2位学生在圆圈外用一只排球击打圆圈内的同学,圈内同学须尽量躲避圈外击打过来的球,当圈外
的球打到圈内某位同学后,发球的与被击到的同学交换位子,游戏继续进行。
【《躲闪游戏》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室内游戏游戏教案10-30
大班游戏教案:手指游戏03-06
益智游戏教案02-28
音乐游戏教案06-09
跳绳游戏教案10-18
大班游戏教案07-19
游戏教案范文02-11
快乐的游戏教案07-29
中班游戏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