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3-02-04 15:46:23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教案(15篇)

高一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备用实例:

  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二)典型例题

  1.求函数定义域

  课本P20例1

  解:(略)

  说明:

  ○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

  ○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巩固练习:课本P22第1题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课本P21例2

  解:(略)

  说明: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巩固练习:

  ○1课本P22第2题

  ○2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三)课堂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典型题目,引入了区间的概念来表示集合。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8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教案2

  经典例题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实数解在区间 ,求 的取值范围。

  反思提炼:1.常见的四种指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4)方程 的解法:

  2.常见的三种对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3.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转化。

  4.通过数形结合解决方程有无根的问题。

  课后作业:

  1.对正整数n,设曲线 在x=2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则数列 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

  [答案] 2n+1-2

  [解析] ∵=xn(1-x),∴′=(xn)′(1-x)+(1-x)′xn=nxn-1(1-x)-xn.

  f ′(2)=-n2n-1-2n=(-n-2)2n-1.

  在点x=2处点的纵坐标为=-2n.

  ∴切线方程为+2n=(-n-2)2n-1(x-2).

  令x=0得,=(n+1)2n,

  ∴an=(n+1)2n,

  ∴数列ann+1的前n项和为2(2n-1)2-1=2n+1-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P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P处的切线 交轴于点M,过点P作 的垂线交轴于点N,设线段MN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则t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解析:设 则 ,过点P作 的垂线

  ,所以,t在 上单调增,在 单调减, 。

高一数学教案3

  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学时:1学时

  [学习引导]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 .

  2.回答问题:

  ⑴本节内容有哪些概念和知识点?

  ⑵尝试说出相关概念的含义?

  3完成 练习

  4小结

  二、方法指导

  1、要结合例子理解集合的概念,能说出常用的数集的名称和符号。

  2、理解集合元素的特性,并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运用它们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4、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理解空集的`意义和记法

  [思考引导]

  一、提问题

  1.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

  2、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哪些?

  3、集合如何分类?

  4.元素与集合具有什么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

  5集合 和 是否相同?

  二、变题目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

  B.26个英文字母

  C.著名的艺术家

  D.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所设定的比赛项目

  2.下列语句:①0与 表示同一个集合;

  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或 ;

  ③方程 的解集可表示为 ;

  ④集合 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 D.以上语句都不对

  [总结引导]

  1.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

  2.集合、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符号语言的表示和理解:

  3.空集的含义:

  [拓展引导]

  1.课外作业: 习题11第 题;

  2.若集合 ,求实数 的值;

  3.若集合 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的值为 ;若 为空集,则 的取值范围是 .

  撰稿:程晓杰 审稿:宋庆

高一数学教案4

  教材:逻辑联结词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

  例:125 ① 3是12的约数 ② 0.5是整数 ③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如: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3是12的.约数吗? x5 都不是命题

  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简单命题。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开语句(条件命题)。

  三、复合命题:

  1.定义: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例:

  (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对角线互相平分

  (3)0.5非整数⑥ 非0.5是整数

  观察:形成概念:简单命题在加上或且非这些逻辑联结词成复合命题。

  3.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 p或q (如 ④) 记作 pq

  p且q (如 ⑤)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如 ⑥) 记作 p

  小结:1.命题 2.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高一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证法、间接证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3)在讨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①若,但,则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但,则是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⑤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条件以集合的形式出现,结论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则借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①若,则是的充分条件;

  显然,要使元素,只需就够了.类似地还有:

  ②若,则是的必要条件;

  ③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5)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由于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当我们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证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

  (二)教法建议

  1.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与四种命题中的,要求是一样的.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

  2.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结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3.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4.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用具:

  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

  (1)若,则;

  (2)若,则;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若,则;

  (6)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6)是真命题,(2)、(4)、(5)是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则”,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能不能推出,如果能推出,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对于命题“若,则”,如果由经过推理能推出,也就是说,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记作.

  2.讲授新课

  (板书充分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我们就说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提问:请用充分条件来叙述上述(1)、(3)、(6)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口答)

  (1)“,”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成立的充分条件;

  (3)“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成立,那么其逆否命题也成立,即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亦即是成立的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

  (板书必要条件的定义.)

  提出问题: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叙述上述6个命题.

  (学生口答).

  (1)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3)因为“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4)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四边形是菱形”的必要条件,“四边形是菱形”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

  (5)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6)因为“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而且“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是“”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总结:如果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必要条件,则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板书充要条件的定义.)

  3.巩固新课

  例1(用投影仪投影.)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下面回答.)

  ①因为有理数一定是实数,但实数不一定是有理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②一定能推出,而不一定推出,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③、是奇数,那么一定是偶数;是偶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可能都为偶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④表示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⑤由交集的定义可知且是成立的充要条件;

  ⑥由知且,所以是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⑦由知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⑧易知“是4的倍数”是“是6的倍数”成立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交流、思辩,在争论中得到了正确答案,并加深了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认识.)

  例2已知是的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的充分条件,试与的关系.(投影)

  解:由已知得,

  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

  4.小结回授

  今天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并学会了判断条件A是B的什么条件,这为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打下了等价转化的基础.

  课内练习: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第35页练习l、2;第36页练习l、2.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

  5.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 习题1.8 1、2、3.

高一数学教案6

  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老师编辑了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唯一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项与项数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求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项和的概念,用表示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与的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规律,并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强调的表达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问题的解决,举例时要兼顾结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况.

  (6)给出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项或最小项,又是函数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对程度好的学生应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函数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上述提供的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能够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高一数学教案7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案例叙述:

  (一).创设情境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学生):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

  (师):求反函数的步骤

  (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为 ,

  所求反函数为 .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二)新课

  1.(板书) 定义:函数 的反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师):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 ,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 轴对称为逐渐靠近 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3. 性质

  (1) 定义域:

  (2)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3)图像恒过(1,0)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

  1.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2.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拓展练习

  练习: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及作业

  案例反思: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因而在教学上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以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1)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①取5次,还有多长?②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2)假设20xx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xx年的2倍?

  抽象出:1、=?,=0、125x=?2、=2x=?

  2、问题:已知底数和幂的值,如何求指数?你能看得出来吗?

  二、学生活动:

  1、讨论问题,探究求法、

  2、概括内容,总结对数概念、

  3、研究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给出对数的.概念、

  2)介绍对数的表示方法,底数、真数的含义、

  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4)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探究:

  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

  ⑶对数恒等式(教材P58练习6)

  ①;②、

  ⑷两种对数:

  ①常用对数:;

  ②自然对数:、

  (5)底数的取值范围为;真数的取值范围为、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教材P57例1)将下列指数式改写成对数式:

  (1)=16;(2)=;(3)=20;(4)=0、45、

  例2、(教材P57例2)将下列对数式改写成指数式:

  (1);(2)3=—2;(3);(4)(补充)ln10=2、303

  例3、(教材P57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⑵;⑶(补充)、

  2、练习:

  P58(练习)1,2,3,4,5、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⑴对数的定义;

⑵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

⑶求对数式的值(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六、课外作业:P63习题1,2,3,4、

高一数学教案9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知识梳理:

  自学课本P29—P31,填充以下空格。

  1、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于A内 ,按照确定的对应法则f,都有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2、对函数 ,其中x叫做 ,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这个函数的 ,所有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 ,函数y=f(x) 也经常写为 。

  3、因为函数的值域被 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

  。

  4、依函数定义,要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只要检验:

  ① ;② 。

  5、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 或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 ;

  分别满足x≥a,x>a,x≤a,x

  其中实数a, b表示区间的两端点。

  完成课本P33,练习A 1、2;练习B 1、2、3。

  例题解析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

  例1: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的只可能是( )

  练习:设M={x| },N={y| },给出下列四个图像,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个。

  题型二:相同函数的判断问题

  例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① 与y=1 ② 与y=x ③ 与

  ④ 与 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②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④

  练习:已知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题型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例3:求函数f(x)= 的'定义域

  练习:课本P33练习A组 4.

  例4:求函数 , ,在0,1,2处的函数值和值域。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A、 B、

  C、 D、

  2、已知函数 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 C )

  A、5 B、-5 C、6 D、-6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③ 因为 的函数值不随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不是函数;

  ④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D )

  A. , B. ,

  C. , D. ,

  5、在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B )

  6、设 ,则 等于 ( D )

  A. B. C. 1 D.0

  7、已知函数 ,求 的值.( )

高一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①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②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解决:对数的大小比较,求复

  合函数的定义域、值 域及单调性。

  ③ 注重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的渗透,提高

  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⒈复习提问: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⒉开始正课

  1 比较数的大小

  例 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⑴loga5.1 ,loga5.9 (a>0,a≠1)

  ⑵log0.50.6 ,logЛ0.5 ,ln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⑴中这两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两个对数底相等。

  师:那么对于两个底相等的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可构造一个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师:对,请叙述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的大小:当0

  调递减,所以loga5.1>loga5.9 ;当a>1时,函数y=logax单调递

  增,所以loga5.1

  板书:

  解:Ⅰ)当0

  ∵5.1<5.9 loga5.1="">loga5.9

  Ⅱ)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

  ∵5.1<5.9 ∴loga5.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⑵中这三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三个对数底、真数都不相等。

  师:那么对于这三个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找“中间量”, log0.50.6>0,lnЛ>0,logЛ0.5<0;lnл>1,

  log0.50.6<1,所以logЛ0.5< log0.50.6< lnЛ。

  板书:略。

  师: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常用方法:①构造对数函数,直接利用对数函

  数 的单调性比大小,②借用“中间量”间接比大小,③利用对数

  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大小。

  2 函数的定义域, 值 域及单调性。

高一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高一数学教案12

  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

  2.让学生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

  3.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在确定函数零点中的作用 ;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零点的概念及存在性的判定;

  难点:零点的确定。

  三、复习引入

  例1:判断方程 x2-x-6=0 解的存在。

  分析:考察函数f(x)= x2-x-6, 其

  图像为抛物线容易看出,f(0)=-60,

  f(4)0,f(-4)0

  由于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曲线,因此,

  点B (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

  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至少有点

  X1 使f(X1)=0;同样,在区间(-4,0) 内也至

  少有点X2,使得f( X2)=0,而方程至多有两

  个解,所以在(-4,0),(0,4)内各有一解

  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 x叫函数y=f(x)的零点

  抽象概括

  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做该函数的零点,即f(x)=0的解。

  若y=f(x)的`图像在[a,b]上是连续曲线,且f(a)f(b)0,则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f(x)=0在 (a,b)内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f(x)=0有实根(等价与y=f(x))与x轴有交点(等价与)y=f(x)有零点

  所以求方程f(x)=0的根实际上也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注意:1、这里所说若f(a)f(b)0,则在区间(a,b)内方程f(x)=0至少有一个实数解指出了方程f(x)=0的实数解的存在性,并不能判断具体有多少个解;

  2、若f(a)f(b)0,且y=f(x)在(a,b)内是单调的,那么,方程f(x)=0在(a,b)内有唯一实数解;

  3、我们所研究的大部分函数,其图像都是连续的曲线;

  4、但此结论反过来不成立,如:在[-2,4]中有根,但f(-2)0, f(4) 0,f(-2) f(4)

  5、缺少条件在[a,b]上是连续曲线则不成立,如:f(x)=1/ x,有f(-1)xf(1)0但没有零点。

  四、知识应用

  例2:已知f(x)=3x-x2 ,问方程f(x)=0在区间[-1,0]内没有实数解?为什么?

  解:f(x)=3x-x2的图像是连续曲线, 因为

  f(-1)=3-1-(-1)2 =-2/30, f(0)=30-(0)2 =-10,

  所以f(-1) f(0) 0,在区间[-1,0]内有零点,即f(x)=0在区间[-1,0]内有实数解

  练习:求函数f(x)=lnx+2x-6 有没有零点?

  例3 判定(x-2)(x-5)=1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且有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解:考虑函数f(x)=(x-2)(x-5)-1,有

  f(5)=(5-2)(5-5)-1=-1

  f(2)=(2-2)(2-5)-1=-1

  又因为f(x)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抛物线与横轴在(5,+)内有一个交点,在( -,2)内也有一个交点,所以方程式(x-2)(x-5)=1有两个相异数解,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练习:关于x的方程2x2-3x+2m=0有两个实根均在[-1,1]内,求m的取值范围。

  五、课后作业

  p133第2,3题

高一数学教案13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课题:1.3.2函数的奇偶性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函数奇偶性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对于奇偶性的应用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四、知识链接:

  1.复习在初中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2.分别画出函数f (x) =x3与g (x) = x2的图象,并说出图象的对称性。

  五、学习过程:

  函数的奇偶性:

  (1)对于函数 ,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 为奇函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 为偶函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

  六、达标训练:

  A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2)f(x)=x5;

  (3)f(x)=x+ (4)f(x)=

  A2、二次函数 ( )是偶函数,则b=___________ .

  B3、已知 ,其中 为常数,若 ,则

  _______ .

  B4、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 ( )

  (A) 轴对称 (B) 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以上均不对

  B5、如果定义在区间 上的函数 为奇函数,则 =_____ .

  C6、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 ,那么当

  时, =_______ .

  D7、设 是 上的奇函数, ,当 时, ,则 等于 ( )

  (A)0.5 (B) (C)1.5 (D)

  D8、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则常数 ____ , _____ .

  七、学习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

  八、课后反思:

高一数学教案14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集合、子、交、并、补的概念、性质和记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集合的运算包含了集合表示法之间的转化及数学解题的一般思想

  3、了解集合元素个数问题的讨论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汇总练习提炼的形式来发掘学生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系统化及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应用其概念和性质做题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集合部分汇总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1,集合的含义与特征

  2,集合的表示与转化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含分类)

  1,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全体,称一个集合

  2,集合按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穷集两类

高一数学教案15

  学习目标

  1. 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2.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旧知提示 (预习教材P89~ P91,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什么叫零点?零点的等价性?零点存在性定理?

  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

  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 函数 .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

  复习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三次方程? 四次方程?

  合作探究

  探究:有12个小球,质量均匀,只有一个是比别的球重的,你用天平称几次可以找出这个球的,要求次数越少越好.

  解法:第一次,两端各放 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二次,两端各放 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三次,两端各放 个球,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重球,否则,低的就是重球.

  思考:以上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采用类似的方法,如何求 的零点所在区间?如何找出这个零点?

  新知: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

  对于在区间 上连续不断且 0的函数 ,通过不断的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bisection).

  反思: 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何呢?

  ①确定区间 ,验证 ,给定精度

  ②求区间 的中点 ;[]

  ③计算 : 若 ,则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 ,则令 (此时零点 ); 若 ,则令 (此时零点 );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②~④.

  典型例题

  例1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利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

  练1. 求方程 的解的个数及其大致所在区间.

  练2.求函数 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 )

  零点所在区间 中点函数值符号 区间长度

  练3. 用二分法求 的近似值.

  课堂小结

  ① 二分法的概念;②二分法步骤;③二分法思想.

  知识拓展

  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

  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学习评价

  1. 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则 在 上( ).

  A. 至少有一个零点 B. 只有一个零点

  C. 没有零点 D. 至多有一个零点

  2. 下列函数图象与 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是().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用二分法求方程 在区间[2,3]内的实根,由计算器可算得 , , ,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为 .

  课后作业

  1.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有三个零点x1、x2、x3,则x1+x2+x3的值为()

  A.-1 B.0 C.3 D.不确定

  2.已知f(x)=-x-x3,x[a,b],且f(a)f(b)0,则f(x)=0在[a,b]内()

  A.至少有一实数根 B.至多有一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惟一实数根

  3.设函数f(x)=13x-lnx(x0)则y=f(x)()

  A.在区间1e,1,(1,e)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1e,1, (1,e)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1e,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

  D.在区间1e,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

  4.函数f(x)=ex+x-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 B.(-1,0) C.(0,1) D.(1,2)

  5.若方程x2-3x+mx+m=0的两根均在(0,+)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01 D.0

  6.函数f(x)=(x-1)ln(x-2)x-3的零点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函数y=3x-1x2的一个零点是()

  A.-1 B.1 C.(-1,0) D.(1,0)

  8.函数f(x)=ax2+bx+c,若f(1)0,f(2)0,则f(x)在(1,2)上零点的个数为( )

  A.至多有一个 B.有一个或两个 C.有且仅有一个 D.一个也没有

  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

  x -1 0 1 2 3

  ex 0.37 1 2.72 7.39 20.09

  A.(-1,0) B.(0,1) C.(1,2) D.(2,3)

  10.求函数y=x3-2x2-x+2的零点,并画出它的简图.

  【总结】

  20xx年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数学网学习愉快!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12-09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21

数学教案09-13

《青蛙》数学教案08-25

小学数学教案12-12

数学教案《分类》09-19

幼儿数学教案09-12

趣味数学教案08-17

直线数学教案11-23

《左右》数学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