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物的教案

时间:2022-11-05 12:48:35 教案 我要投稿

还物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还物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物的教案

还物的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了解氧化铝分别与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3、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

  【基础知识】

  一.铝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②铝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缓慢反应,一般情况下,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与水的反应

  ③与非氧化性酸(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④与强碱反应:

  ⑤铝热反应:(铝与氧化铁): 可用于焊接铁轨

  二.铝的氧化物氧化铝

  1.Al2O3 白色难熔,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2. Al2O3 的两性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高考资源网]

  三. 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1)Al(OH)3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思考: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至过量现象:

  (2)Al(OH)3不稳定:

  (3)制取:实验室常用铝盐(Al3+)与足量氨水制取Al(OH)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铝的重要的盐明矾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明矾常用作混凝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归纳整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② [Ks5u.com]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典型例题】

  1.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2.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高考资源网KS5U.COM][高考资源网KS5U.COM]

  C.盐酸D.氨水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KS5U.COM]

  A.澄清石 灰 水 跟 稀 硝 酸 反 应: Ca(OH)2+2H+=Ca2++2H2O

  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 +Cu2+=Fe2+ +Cu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D.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4.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

  (1)罐壁变瘪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 _;

  (2)罐再度鼓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__。

  5.(20xx年学业水平测试)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KAl(SO4)212H2O]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4mol/L,当加入等体积0.4mol/L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约为( )

  A. 0.225mol/L B.0.25mol/L C.0.45mol/L D.0.9mol/L

还物的教案2

  1设计思想:

  1.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因为“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这一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材料。

  1.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2.1教材内容及地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是按孟德尔“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编写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德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2.2教学重、难点:

  2.2.1教学重点:让学生像孟德尔一样尝试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2.2.2教学难点:尝试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3.1.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3.1.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3.2能力目标:

  3.2.1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3.2.2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解释和推理,并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3.2.3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生物的遗传现象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遗传学的分子基础,但是学生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即学生还没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这反而有利于学生能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

  活动设计

  意图

  交流调查结果,尝试解释某一性状的遗传

  引入:学生交流单双眼皮遗传的调查结果,并用表格进行归纳与统计:

  父母子女

  单眼皮×双眼皮有的单眼皮,有的双眼皮

  单眼皮×单眼皮全部为单眼皮

  双眼皮×双眼皮有的单眼皮,有的双眼皮

  设疑:尝试解释单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引导:主要的问题是:

  1、单双眼皮是由什么控制的呢?(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知道是遗传物质控制的)

  2、母亲细胞内控制眼皮的遗传物质怎样存在?(从数量上分析,1个,2个或是若干个)

  3、母亲的控制眼皮的遗传物质如何传给孩子呢?

  4、父亲有给孩子控制眼皮的遗传物质吗,如果有,父亲给的遗传物质遇到母亲给的遗传物质会发生什么呢?(保持完整,还是互相融合?)

  要解释这些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科学的实验。

  从人类对遗传的探索从19世纪开始至今,已经能完美解释这些问题,其中孟德尔在解释这些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沿着孟德尔的足迹,看看他是如何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课前调查:人类单双眼皮的遗传

  尝试解释遗传现象。

  隐性渗透“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归纳与统计的科学方法。

  通过学生尝试解释遗传现象,

  还原孟德尔当时的研究场景。

  介绍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孟德尔开展实验,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有很多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呈现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图)。孟德尔将高茎和矮茎进行杂交,无论谁做母本,或父本,子一代都是高茎,并且高度和亲本的高茎一样高,一点也没变矮。他继续将F1进行自交,发现子二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矮茎和亲本一样的矮,一点也没变高。

  将矮茎称为隐性性状,高茎称为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孟德尔的实验到此,并没有让感到意外,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位科学家发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但是孟德尔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那就是他收集了F2代植株共一千多株,其中高茎的787株,矮茎277株,其比例为2.84:1,孟德尔用他数学统计学知识,确定数量越大,其比例就越接近3:1。3:1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呢?孟德尔继续其它6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教材表1-1)

  结合板图,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倾听

  感受孟德尔是一个勤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简单介绍豌豆,豌豆的其它特征到第二课时再讨论,这样能保证学生探究思维的连贯性;并且这样处理,并不影响学生对杂交实验的理解。

  还原孟德尔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渗透科学品质、科学精神教育

  尝试解释3:1的性状分离比

  设疑:如何解释3:1的性状分离比呢?

  讲述:在当时,关于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存在以及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很多科学家对遗传现象问题做出一些解释,其中以达尔文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多重微粒”观点:每个细胞对应某一种性状存在无数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每一遗传物质的许多复制物可能同时传递给生殖细胞。例如:母亲是单眼皮,父亲是双眼皮,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很多个单眼皮遗传物质,父亲产生的精子中也含有很多个双眼皮遗传物质,那最终子代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由数量决定,谁提供的多就像谁,而数量是随机的。

  关于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细胞中如何存在这一问题,当时有一种“融合遗传”观点:由父本和母本提供的遗传物质在子代细胞中完全融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例如:双亲中一方直发,一方是卷发,那么孩子头发就是中等程度的卷曲。

  设疑:用“多重微粒”观点和“融合遗传”观点能对孟德尔的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吗?

  (“多重微粒”观点:不能解释,如果按多重微粒观点遗传,子代不可能出现一定的比例。“融合遗传”:按融合观点,子一代的高度应该是介于高茎和矮茎之间,且子二代的不可能得到矮茎和亲本一样的矮。)

  设疑:尝试解释3:1的性状分离比?

  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是独立的。控制显性性状的为显性因子(D),控制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因子(d)

  2、体细胞中应该有几个遗传因子?(1个,2个,3个,4个)

  3、生殖细胞中几个?(1个)

  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以上四点就是孟德尔的假说的主要内容。: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设想。倾听,理解孟德尔当时的研究背景,当时人们对遗传问题的主流观点;

  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告诉学生当时的主流观点,利于学生从孟德尔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降低思维难度,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渗透孟德尔大胆创新的精神

  高三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设计测交实验高三生物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验证假说

  设疑: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呢?

  实验目的:验证假说是否成立?

  实验原理:关键证明成对(Dd)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了两种配子(D和d);遗传因子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子代性状及比例分析分析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实验材料:F1高茎(Dd)和矮茎(dd)

  结果预测:

  (这是利用假说进行演绎的过程)

  实验结果:高茎30株,矮茎34株,比例接近1:1

  实验结论:假说是成立的。

  这种杂交方法后来称为测交,是孟德尔首创的,它非常完美的证明了假说是成立的,从此,测交成为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思考与讨论,

  尝试写出演绎推理的遗传图解。

  对假说的验证是难点,设计成实验教学形式进行逐步引导、启发,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渗透科学精神教育:创新精神

  总结 总结:孟德尔在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

  析后,大胆的提出假说,并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

  验证,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假说演绎法。

  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

  孟德尔第一定律:

  课后思考:1.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

  2.孟德尔为什么能成功?

  3为什么是孟德尔打开了“遗传学的大门”?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作为第二课时的主要讨论题。

还物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2)学会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

  (3)知道细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重点)

  2.能力目标

  (1)增强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的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使其认识到讲究卫生、维护人体健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及结论,了解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探究方法,能阐述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为学习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奠定了基础。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讨论交流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资料、图片、视频、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细菌的发现、发布、形态结构方面的资料。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过这些现象:你生病拉肚子,医生告诉你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妈妈总是让你先洗洗手,吃剩的饭菜存放久了就会变质这些都与什么生物有关系呢?

  那么细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细菌的世界,了解未知的奥秘。

  出示课题:细菌生1:巴斯德的实验告诉我们,肉汤变质是细菌引起的。

  生1:这些都与细菌有关系

  学生观看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图片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快速直接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

  15分钟知识点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阅读下面小资料来认识一下细菌:从小资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资料】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 51030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行才有1毫米长;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科学数据显示,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污垢里可藏有38亿个细菌,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种细菌。

  过渡:细菌那么小,我们用肉眼能看到吗?要想观察到它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行。

  演示实验:观察细菌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10页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并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小组内共同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物像?

  (3)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2.请2位同学到前面演示操作步骤,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看,指出其不足之处。

  3.用电子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投射出显微镜下的物像,(或提前做好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细菌的形态如何?

  4.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指导学生更清晰的观察放大倍数更大的细菌:细菌有几种形态?

  总结:细菌的形态有三种,及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5.课件展示:几种细菌不同的形态图,让学生区别分类归纳。

  过渡:虽然细菌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6.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2.3-6,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细菌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2)细菌的细胞基本结构有哪些?

  (3)有的细菌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分别是什么?这些特殊的结构对细菌有哪些作用?

  精讲: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有的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7.指导学生比较植物、动物细胞

  和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列表比较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成形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植物细胞有有有有有有有

  动物细胞无有有有有有无

  细菌细胞有有有有无无无

  想一想: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从结构上看,哪种细胞更低等?

  精讲:细菌细胞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属于原核生物,而动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因此,细菌比动植物低等的多。

  过渡:细菌的结构如此简单,个体又那么微小,它们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又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认真阅读资料,从中提炼信息。

  生1:细菌十分微小。

  生2:分布很广。

  生3:细菌的种类繁多。

  生4:我们要经常洗手、讲究卫生才能减少身体上细菌的数量。

  小组内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讨论其他问题,尝试回答:

  生1:低倍镜视野大,容易找到物像,而高倍镜视野小,不容易找到物像。

  生2:直接扳动物镜易导致镜头松动而损毁显微镜。

  两名学生代表到前面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是否规范。并思考问题。

  全体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尝试描述细菌的形态。

  生: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继续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更清晰的认识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的细菌。

  迅速判断、并抢答。

  认真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文,回答:

  生1:细菌是单细胞的

  生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和遗传物质。

  生3: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对细菌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生4:有的有鞭毛,能使细菌运动。

  回顾植物、动物的细胞结构

  比较细菌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主要特征。

  比较后回答: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线粒体、叶绿体。

  认真听教师精讲,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添加这个小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提取一下有关细菌的知识,对细菌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数字,体会细菌体积之小、数量之大、分布之广、与人体关系之密切。

  通过复习,对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熟练掌握,进一步学会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操作方法,循序渐进。

  教材在此处第一次安排高倍镜的使用,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设计这两个讨论题,能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以后使用高倍镜观察物像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自操作,锻炼了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并让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对刚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巩固。

  设计这3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图时有一定的目的性,降低难度,起到导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分析它们与细菌细胞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同时让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

  通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然而然的发现细菌的突出特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处给学生介绍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更高等,帮助学生建构结构越复杂的生物越高等的生物学观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二)

  10分钟知识点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11页有关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它是如何获取有机物的?

  (2)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称为什么?

  (3)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对氧气的需求相同吗?

  总结:可见大多数细菌是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异养有分为腐生和寄生。

  点拨: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我们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

  2.课件播放(细菌的繁殖过程和芽孢的形成视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1)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2)细菌繁殖的速度如何?

  (3)当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是如何度过的?

  点拨: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和前面学过的孢子不同。芽孢是一种休眠体,可以生存十几年,当环境适宜时,休眠体就会重新萌发成细菌。

  算一算: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假设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如果继续计算下去, 48小时后呢?

  过渡:细菌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几乎无处不在。尤其看了电视剧《731》以后对细菌更深恶痛绝。你认为细菌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1: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获得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

  生2:有些细菌是直接从其他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我们称之为寄生。

  生3:不同的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有些细菌需要氧气才能生活,有的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也有的有氧无氧都可以进行。

  带着问题仔细观看视频,并尝试回答。

  生1:细菌是通过分裂生殖的。

  生2:在条件适宜时,细菌每隔20xx分钟就分裂一次,分裂的速度特别快。

  生3:当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内部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动手算一算,看看结果如何。

  生:细菌繁殖的速度真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归纳能力。

  通过总结和精讲,拓展自养和异养的概念,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分类,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些名词,因此有必要拓展。

  细菌的分裂生殖和芽孢的形成是难点,比较抽象,此处利用一段视频动态的展示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区别芽孢和孢子,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的观点。

还物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一般特点,初步掌握写生画房屋建筑的一般方法,能运用所学透视知识对建筑物进行取舍构图,画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建筑物写生的一般方法步骤。

  三、教学难点:

  建筑物的构图处理和立体感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选择确定写生的地点,准备示范画具。

  学具:教材、画夹、作业 纸和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

  (三)导入 新课。

  1.在绘画中既要画出景物的空间立体感(必须遵循视觉上的这种透视变化规律),又要把面对的众多景物进行取舍,讲究构图亡的美感,还要对所画的对象进行概括性处理。

  2.出示欣赏作品后简要分析。

  (四)教材作品观摩。教师指出共同的特点:

  1.都只画出了景物的一个部分,主体突出,舍去了那些不美(杂乱呆板)的部分。

  2.房屋建筑结构明确,透视现象明显,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3.有些主要特征(门、窗、檐、顶等)刻画细致,也具立体透视感。

  4.色彩的画面,近处景物色彩丰富,变化大,远处景物色彩单纯,变化少。

  (五)写生示范。(带小黑板在写生地进行)

  1.观察分析。老式旧城房屋,黑瓦院墙,鳞次栉比的砖木结构,疏密得当,弯扭有致,富有变化与情趣,很可以入画。

  2.取景构图。(1)写生画房屋不要平行对着房屋,要从成角的方向画.(2)用方框或手框取景。(示范)

  3.大体构图。从大的结体转折着手,大胆落笔。(示范)

  4.凭自己的视觉把感受画出来,无所顾忌。

  5.瞄准细节,仔细刻画,注意透视。

  (六)布置学生作业 ,提出写生要求。

  1.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体比较,大胆下笔。

  2,线条连贯,具有个性,富有美感。

  3.大的构图好,细节部分经得起看。

  (七)学生写生作业 ,教师个别指导。

  (八)展评作业 ,全体观摩,课堂总结。

  (九)组织学生回教室后下课。

  2.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出画面远近不同的空间层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深浅刁;同的色块表现不同空间物体的基本方法。

  难点:用笔的轻重控制和线条的排列。

  三、教学准备

  1.画好一幅范画放大图。

  2.搜集一些林中小道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评前课作业 ,揭示课题。

  1.展示、讲评L节课作业 ,总结优点,提出要注意的问题。告诉学生要注意透视变化。

  注意用笔的轻重,要强调主要的线条。

  2.出示课题,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任务是画林中小道。(板书课题)

  (二)讲解临摹方法,学习临摹。

  1.出示范画,分析构图特点及远近层次。

  指导学生欣赏教师课前画好的范画放大图,让学生认识到画面的远近变化足通过透视和深浅不同的线条来体现的。

  2.讲解示范临摹方法。

  (1)在认真观察的基础l,通过反复比较,在画面上定出林中小道的基本位置。

  (2)确定景物的基本比例。

  (3)准确定出小道、树林的远近透视变化。

  (4)运用轻重)I;同的线条成组画出小道旁边的侧岸小斤,让每一个学生看清楚怎样用笔.

  (5)调整大的明暗调子,完成作业 。

  (三)指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临摹时,要求表现出画画的远近层次及大体明暗关系。鼓励学生多观察比较,大胆描绘。

  (四)展示优秀作业 ,号召大家课外多加练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还物的教案5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 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西服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 教学准备

  1、[实验6-1]所需的有关器材及药品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球棍模型、足球、防毒面具

  ★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设疑导入

  [设问]你们知道氧元素能形成哪些单质吗?请你们猜一猜碳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吗?

  回忆已有的知识,讨论猜测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创设情境,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胆略

  自学点拨

  引入新课

  对比分析

  解决问题

  请你们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表。

  1、 金刚石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对应用途

  1

  2

  3

  2、 石墨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对应用途

  1

  2

  3

  3、 C60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对应用途

  1

  2

  3

  阅读教材,寻求答案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用比较法分析问题。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比实验加深理解

  演示[实验6-1],将教材中的一个锥形瓶改成A、B两个锥形瓶,加入相同的略显红色的水,分别想A、B两个锥形瓶中加入食粮的木炭粉和活性炭。并提出以下问题:

  1、A、B两个锥形瓶中现象有何不同?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

  2、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你们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 那种物质效果更好。

  观察现象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小结]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对比实验,从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介绍了谈元素形成的单质。你们能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体现了性质,性质有体现了结构)

  分组讨论;

  交流体会;

  总结归纳

  将所学的知识升华,形成理论

还物的教案6

  活动目标:1、通过玩圈,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

  活动准备:圈人手一个,录音带、两根长绳

  活动过程:(一)1、做圈操

  跟音乐,做操:上肢、下肢、体侧、体转、腹背、跳跃运动。

  (二)2、请幼儿用各种方法玩圈、发挥想象与创造力。

  3、集中请幼儿演示、其他幼儿向他学习。

  4、用刚才没用过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三) 5、游戏“看谁钻得快”

  (四) 6、请幼儿以组为单位,合作摆圈,进行跳圈游戏。

  体现合作、讨论、看哪组设计的与众不同。

  7、看一看,互相跳一跳。

  (五) 8、游戏“开火车”,音乐。

  9、游戏“坐缆车”

  以比赛的形式进,要遵守规则:站到队尾。

  (六)“开火车”结束,请幼儿收拾整理。

还物的教案7

  教学过程

  引言:一个人一天平均消耗一千克氧气,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每天要消耗60多亿千克的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请同学观察金鱼藻在光下放出氧气这一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气体的成分,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做出假设,并思考验证方法。(可提示学生:氧气能够助燃。)

  3.师生双方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对气体的成分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第二部分: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一)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

  1.请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把点燃的蜡烛和活着的小白鼠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死掉?

  (2)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

  (3)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

  2.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并让学生初步得出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结论。

  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

  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大胆的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科学作风。

  (二)探究活动:教师出示讨论提纲

  1.这个实验中除二氧化碳以外能否出现别的变量?

  2.如何确保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

  3.你认为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4.你准备选取哪些材料用具?如何应用?

  学生根据讨论提纲进行分组讨论,每一小组根据自己讨论的结果制定探究计划,实施探究。

  因为本实验设计难度较大,需注意的问题较多,所以教师在此通过讨论提纲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然而本实验又是本册书中最后一个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能较为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以考察学生对各项综合技能的运用情况,所以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后并没有在全班给予统一答案,而是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独立设计井完成探究活动。

  (三)探究活动:在教师主持下学生交流探究报告,教师与学生根据讨论提纲共同分析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及严谨性。

  教师对每个小组实验的合理方面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的,与其他小组一起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请他们在以下三种方案中做出选择:

  (1)否定原来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2)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做一遍,检验自己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可以重复;

  (3)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交流结束后,教师请每一个小组的组员对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与互评,并结合教师的评价作为一个阶段性成绩收录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第三部分:光合作用及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光合作用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以及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地点)请学生讨论后根据光合作用的实验对光合作用做一个初步的小结。(学生归纳)

  教师进一步完善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利用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公式。、在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由光合作用的公式来分析,同学们能阐述一下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光合作用可以提供食物,产生氧气供生物呼吸,把太阳能转化成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等等)

  教师对以上回答予以充分肯定,然后指出:光合作用除了以上种种好处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接着教师出示129页的系列数据请学生比较分析。(学生比较分析,对于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进一步思考:

  1.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吗?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会打破碳-氧平衡?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预防?

  2.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对生物圈造成什么影响?请你预测一下。

  (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发言交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重要性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部分: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师利用课件逐一展示,三种不同种植密度的植株结出的果实。请学生分析植株结果情况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它们这种差异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合理密植会使植物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不会造成浪费。)

  教师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吗?(学生思考回答)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认识了光合作用了吗?你知道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了吗?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再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还物的教案8

  一、目标:

  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述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实验现象有分析。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回忆前面学习过的课程中,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

  其中,产生的氧气供植物体本身和供其他生物利用,而其产生的有机物有何作用?可适当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有机物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过程。

  回忆有机物的定义?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植物细胞或者动物细胞里面都有共同的组成成分,提示学生能猜出几种?

  有机物、水,无机盐。其中植物细胞的各组成部分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都是由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

  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细胞膜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

  细胞核主要成分---DNA

  还有我们所吃的萝卜(植物的根)、甘蔗(植物的茎、白菜(植物的叶)这些植物的器官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水,无机盐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比较三个演示实验:

  让学生总结:实验一、二、三分别证明了什么?

  联系我们人类,想想植物是在呼吸吗?

  回忆,呼吸对你有什么用?

  因为植物体的这些活动就是他们在进行呼吸作用。动物需要呼吸,植物也一样需要,书本P125找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的特殊情况,细胞中的有机物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但是分解得不彻底,释放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1、活的生物体需要分解有机物产生热能和能量。

  2、活的生物体需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活的生物体进行活动时需要吸收氧气。

  巩固知识为什么之前说植物产生氧气,

  现在又说植物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呢?究竟哪个对?学生各抒已见,回忆学习过的课程。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学生一步一步地比较,说出答案

  思考:1、假如你是农业学家,你会建议植物多进行呼吸作用还是少些?怎样使到植物的果实又大又甜?

  2、为什么说早上太阳没出来时去树林里运动会对身体不好?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我国的主要植物类型

  什么叫植被?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其中植物最多的植物被应该是?为什么?

  热带雨林,条件适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不够世界水平

  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倡导学生保护植被的意识大量砍伐树木,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图片,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过程,对植物这个呼吸作用比较感兴趣,但他们又很困惑,为什么之前才说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现在又说植物吸收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让列表让他们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重点说明两者的联系。最后要把呼吸作用应用到实际,让他们把自己假设成一个农业学家,怎样指导农民栽种水果,让水果变得又大又甜?是让它们多进行呼吸作用还是少些?具体怎么减少?为什么说早上太阳没出来时去树林里运动会对身体不好?更多的联系生活,学生易于理解。

  因课时不够,把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也在这节课一起讲,让学生更易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

还物的教案9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教材回放】

  1.画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2.画出詹森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3.画出拜尔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4.画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补充画出对照试验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5.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 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6.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 B.向光弯曲生长 C.背光弯曲生长 D.不生长

  7.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在麦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8.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①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②根据 和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④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⑤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考点整理】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

  1.实验总结

  部位 作用 尖端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尖端下部

  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 比 分布多,使 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 。

  例1.复习讲义 P171 典例1

  例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 ;乙 ;丙 ;丁 ;戊 。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弯曲 ③向左弯曲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要探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该是 与 作对照。

  (3)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这是通过丁与正常胚芽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

  (4)据此实验推测,单侧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 ,此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

  (5)本实验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 的,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解读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图甲):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乙)

  (3)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

  ①图甲解读

  图甲中a、b分别代表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最佳促进效果, 分别表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大于该浓度时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长。

  ②图乙解读

  曲线在 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最佳促进效果, 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阈值——大于A′、B′、C′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根、芽、茎

还物的教案10

  制作对象:

  袜子招财猫。

  制作目的:

  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准备材料:

  1、粗的线;

  2、细的线;

  3、大小剪刀各一把;

  5、针;

  6、水解笔;

  7、2只彩色袜子;

  8、铃铛;

  9、玩具棉或是棉花。

  制作步骤:

  1、首先要做招财猫的身体,想要做出一个胖胖可爱的招财猫身体,塞入的棉花必须要充足。所以在将棉花塞入袜子中的时候,最好分次进行。

  2、棉花塞好后,轻轻将整体揉出一个梨形的形状。

  3、塑造招财猫的头部,头部的棉花大概是身体的四分之一,要注意袜子开口要留在后脑勺,不是留在正上方。

  4、然后利用隐藏线缝法将袜子的开口缝合,缝合后两边会有多余的两角,利用这两个多余的部分,做成招财猫的耳朵,拉挺!然后将整个形态揉成一个类似葫芦的形状。

  5、再用准备好的水解笔在招财猫的脸部画上五官,缝的时候根据画的位置缝,才能让整个表情更加生动。

  6、然后用平时的缝衣线就可将眼睛、胡须、嘴巴线条缝出,也就完成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这个玩具增添一些饰品。

还物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平衡木上载物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2、懂得“依次”的行走规则,能在行走中谦让互助。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1、场地。 2、沙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载物过桥。

  ——现在请第一组的人拿一个沙包放在肩上,尝试过一次“小桥”

  ——请第二组的人拿一个沙包放在头上,尝试过一次“小桥”

  教师小结:怎样做才能保持平衡。给第一名的那一组发小红花。

  小百科:平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亦泛指平稳,稳定。

还物的教案12

  认识茶叶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干茶叶。

  2、录相带(采茶情景)、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品尝茶水

  请幼儿说说你喝的是什么?

  2、师:你都知道有什么茶叶吗?请你说一说。

  3、你眼中的茶叶长什么样子?请你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最像。(幼儿作画,并展示在展板上)

  4、出示茶叶,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茶叶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

  5、幼儿讨论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6、录像

  讨论:你从录像里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7、茶叶泡水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8、幼儿讨论:喝茶有什么好处。

  9、律动:采茶舞

  水中取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2、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

  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

  教学过程:

  a)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师:陈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小弟弟把许多东西一起扔到了这两个玩水的大盆里,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用磁铁水中取物。(规则――不能用手拿)

  经验交流:磁铁是怎样帮助你取出东西来的?你取出了哪些东西?

  c)分组实验,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尝试用磁铁取水里的东西。

  师:磁铁能将水里的其他东西取出吗?请你试一试。

  讨论并总结:取出的都是铁制品,磁铁能吸铁。

  师:你有没有取出东西?为什么没取出?这些东西为什么能取出来?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讨论: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里的东西?

  幼儿用各种工具水中取物。

  幼儿交流取物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东西?

  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不乱扔东西。

  d)取出物分类

  幼儿将取出物分类

  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动脑筋将水里的东西取出,发现……是铁制的,能被磁铁吸起来;……是木头的、塑料的、纸的,不能被吸起来。

  经验迁移: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请磁铁帮忙的?发现了告诉大家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延伸游戏:杯中取物

  1、介绍游戏和记录表的使用。

  2、幼儿游戏――按记录表的要求将水杯里的回形针用磁铁取出(磁铁贴在杯外吸)

  油和水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教学准备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粮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黄豆)分装在盘子里,筷子、画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导语:“你们面前都有两个杯子,请你猜一猜杯子里是什么?”

  2、试一试: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导语:“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是无毒的,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它们是什么呢?你来试一试。”

  3、说一说: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导语:“请你们猜一猜,假如把油和水倒人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实验、观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个杯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搅一搅,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并记录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现象

  1、做一做:把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并记录观察结果。导语:“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每一种都要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观察(当粮食是单个时,芝麻会浮在油面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间,黄豆、玉米会沉入水底。当粮食相互粘连到一定程度时,会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设计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活动小结。

还物的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教学思路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

  (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2)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3)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辩证的科学观。

  四、教学重点

  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六、教学流程

  设问引入→“问题探讨”→体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七.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探究

  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设问: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进一步思考:还有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引出本节内容生物膜的具体结构

  创设情境: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他们首先会怎样来探究?同时指出,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那么,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让学生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由于技术的进步,对细胞膜提取和分离,并通过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从而证明了前面的假说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思考在验证假设的实验得出结论后的下一个步骤是什么?

  小组分享学生绘制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讨论细胞膜的选材

  讨论交流,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阅读教材,猜想、讨论

  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呢?

  引起学生对生物膜结构探究的兴趣

  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新课的内容,并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了解

  了解假说是怎样提出的,以及提出假设后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总结提高 课堂练习

  介绍脂质的探究,先介绍科学家的实验,提取红细胞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同时介绍磷脂的结构,并举例说明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这个现象。

  介绍蛋白质的探究,先介绍由于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模型,但这一模型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相适应吗?

  质疑:这一模型解释不了膜的许多生理功能,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因此这一模型的提出不能完全与功能统一,假设不完全成立,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完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引导学生总结在探究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运用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说明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在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想象,加深对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的理解,同时,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归纳总结知识、方法、态度价值观的体会

  倾听,思考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资料,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是否相适应?

  阅读教材资料,了解膜的流动性

  小组合作尝试构建生物膜模型,并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分享本节收获

  反馈练习

  学会提出假说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了解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

  加深对流动性这一结构的理解为第三节的学习作准备

还物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观察有关动物。

  2.搜集有关2008北京奥运会的信息。

  教学步聚:

  1.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同学提出各自的看法,经过研讨,确定本组的意见。

  2.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陈述本组意见,包括推选什么、推选的理由(如形象特点、生活习性、象征意义等),并回答老师或同学的质询。

  3.全班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一两种动物作为吉祥物。

  4.如果有条件,设计一个更详细的方案,推荐给北京奥运会组委会。

  口语交际——讨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1.确定课堂讨论的课题。

  班级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问题。确定讨论目标之后,展开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2.收集资料

  钟对讨论问题,所涉及的范畴,收集各方面的资料,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渠道,获得相关资讯。

  3.组织资料、理清头绪。

  教学过程:

  1.确定讨论的课题。

  2.组织讨论的群体(或者以个人形式,或者以小组先行讨论,再派代表发言的形式讨论)。

  3.讨论步聚

  根据个人或本小组确定的意见,进行发言。(包括是什么见解,以及依据)

  4.回答老师或同学的质询。在质询中注意用所掌握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表述的条理性,回答问题中心要突出。)

  5.总结发言

  讨论结束时,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自己的观点。

  6.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讨论过程中好的思路或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让学生及时解决。

  写字——常用偏旁及例字的书写训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书写常用偏旁及例字。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步聚:

  一、先让学生认识与书写常用偏旁及例字;

  二、让学生自行先写一张常用旁及例字的小楷;

  三、书写完后,由学生提出在书写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在旁指导;

  四、展示书写规范的优秀作品,并对其进行表扬;

  五、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总结书写时应注意事项,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好地书写常用偏旁及例字。

  六、作业

  再写一张偏旁及例字的小楷。

还物的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儿对数物对应已经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求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本活动旨在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去动物园”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轻松自然的进行操作、探索、发现,进而完成目标。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复习巩固8以内的数。(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也是本次活动的显性的知识性目标。)

  2.较为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及思维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同时也是隐性的情感目标。)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这是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也是活动的实际意义所在,它让本次活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更顺利地实现活动过程,根据幼儿爱玩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8以内的数熟悉8以内的数量。(前期的知识准备是教师设计活动的基础,幼儿如果没有这一知识准备,就会影响到他们熟悉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

  物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手偶青蛙一个;

  2.学具毛毛虫、篮子、玩具花片、鱼、钓鱼竿、骰子、转盘、数字卡片人手1份操作材料。

  四、说教法新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了把枯燥的数学和游戏活动紧密相连,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观察操作法观察就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操作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等动作带动大脑感知抽象的概念。这是我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采用的方法,为的是让孩子通过听听、看看、做做等方式,复习巩固8以内的数,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

  2.游戏法: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从易到难,分别递进采用这2种方法,让幼儿能较为熟练掌握8以内数物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及思维能力。后者方法通过给予一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随着幼儿数能力的增强,对幼儿只说出数,没有范例。按数取物的条件是抽象的,没有直观依据。要求幼儿对数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务,解决抽象数学问题。

  五、说过程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特点,我将学习过程分为四步进行。

  (一)创设“去动物园”情景,导出课题。

  (二)课件演示:数小鱼、小鸭和小蝌蚪

  (三)情景游戏:

  1.给小动物送玩具;

  2.拼花

  (四)操作游戏:

  旋转魔盘;

  2.给毛毛虫粘身体;

  3.钓鱼。

  活动过程:

  (一)创设“去动物园”情景,导出课题。

  1.出示青蛙,邀请小朋友一起听青蛙的叫声跳着进场到“动物园”。

  2.课件演示: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课件演示:数小鱼、小鸭和小蝌蚪(复习8以内的数)欣赏课件,请幼儿分别观察课件上小鱼、小鸭和小蝌蚪的数量,并找出相应的数字。

  (三)情景游戏:(巩固8以内的数物对应)

  1.游戏①:给小动物送玩具幼儿观察课件,看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并说出具体要求:小动物出示数字几,就请小朋友取几片花片送给小动物。

  2.游戏②:拼花朵请幼儿分别把是3、5、8的花瓣拼在花心上。

  (四)幼儿分组操作游戏操作游戏

  1:旋转魔盘操作游戏

  2:给毛毛虫粘身体操作游戏

  3:钓鱼

  (五)小结:今天小朋友和1-8数字宝宝玩了许多开心的游戏。数字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数字宝宝,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去寻找,好了,时间到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跟小动物们再见,下次我们再来玩好吗?

  (六)延伸活动:请幼儿在区角活动继续玩数物对应的游戏。

  六、反思:

  本次活动的实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得体到位,提问语有针对性,注意动静结合。能创设有趣、宽松的环境,能运用高科技多媒体设备,面向全体,很好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具准备材料丰富,操作性强。幼儿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由于是孩子班上的本班教师,所以对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情况都比较了解,能把握活动目标的重难点,活动过程充满乐趣和互动,能够很好的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首先,活动开始教师通过创设“去动物园“这一游戏情境的设置,激发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其次,通过形象、逼真的课件演示,让幼儿逐一复习8以内数的量,引导并帮助幼儿按物体的量拿出相应的数卡,进而完成按物取数这一环节的目标。力求让幼儿把前面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同时对幼儿完成目标情况进行了检测,使教师对幼儿目标掌握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能够在操作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予以指导。最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导出“给小动物送玩具、拼花朵”的游戏情节,然后分组指导幼儿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此环节中,教师能关注能力差的幼儿。如:个别幼儿不能正确取出相应的玩具时,教师帮助其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从而达成目标。

【还物的教案】相关文章:

投掷轻物说课稿07-03

物控员年终总结01-28

高三生物说课稿07-04

细胞中无机物教学设计07-28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06-15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11-04

高三生物说课稿8篇11-03

饮酒的教案11-04

爬山的教案11-04

阳光的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