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来源: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比如吃粽子、洗艾叶澡、点雄黄等。其中用绒线来编鸭蛋网、手链、和项圈,并在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带上,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于是,今年的端午节,我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绒线,让孩子们漂漂亮亮的过“娃娃节”。彩色的绒线在手指间捻动、打结,既可以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找到乐趣,又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传统的节日文化,同时也为节日的气氛增添了喜庆和欢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捻、搓的方法编绒线,尝试用线穗、串珠、小铃铛等材料进行简单装饰。
2、在制作过程中大胆配色表现自己的设想,使自己的饰品富有个性。
3、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彩色绒线、剪刀。
2、串珠、小铃铛等饰品。
活动过程:一、欣赏“端午节”绒线饰品,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做好的手链、项圈,引导幼儿欣赏:这是什么?小朋友在什么节日的时候会带上它们?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示幼儿说出材料名称)二、学习编绒线的基本方法。
1、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彩色绒线,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并说一说:你想用绒线制作什么?
2、教师示范制作线绳的方法。
⑴方法一:细线可以用捻线的方法制成线绳。
⑵方法二:粗线可以用编麻花辫的方法制成线绳。
3、学习用不同的饰品装饰线绳。
⑴学习线穗的制作方法。
⑵线穗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选用串珠、小铃铛等饰品装饰线绳。
三、幼儿学习制作。
1、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粗细不同的绒线,用不同的方式编绒线。鼓励孩子大胆配色,表现个性。
2、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幼儿带上编好的绒线饰品,师生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由于是第一次编绒线,孩子们的兴趣点都在玩绒线的'过程。很多孩子很聪明的选择粗线为自己做项圈、用细线来做手链。在做的过程中女生多选择粉粉、嫩嫩的颜色,相比较而言男生的配色更加大胆。两种编线绳的方法孩子都有尝试,但更多的孩子选择了捻线,也许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更易掌握,也更容易出效果。在选择饰品的时候,我教孩子们学习做线穗,很多孩子觉得线穗和绒线的风格更相配,但是做线穗的难度比较大,只有个别孩子掌握。虽然制作线穗的方法掌握不太好,但是,大家一致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因此我在手工区继续投放了很多绒线供孩子们继续练习。端午节就快到了,相信带上自己做的端午节饰品,孩子们一定能度过一个美美的“娃娃节”!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特有的好奇心,求知欲,以侦察员探测“地形”,获取“情报”为线索展开活动,教幼儿辨别空间和方位,获得一些初步的空间知识,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的:
1、学会辨别向左、右、上、下的空间方位并向不同方向运动。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性及反应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有关的音乐磁带及录音机,《问答歌》、《小海军》等。
2、幼儿操作材料6组。
3、每个幼儿左手带绿叶,右手带玫瑰花。
4、场地设置:
教学过程:
(一)以《问答歌》的形式,师生一问一答,复习各空间方位。
师(唱):你的头(脚、玫瑰花、绿叶等)在你的身体什么地方:什么地方?
幼(唱):我的头(脚、玫瑰花、绿叶等)在我的身体下面,上面(下面、右面、左面等)。
(二)出现歌曲《小海军》幼儿听口令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转。
(三)启发幼儿学会看标志,辨别空间方位。
1、出示标志图A、B、C,了解每个标志含义。
2、介绍各组学具的玩法。
(1)名称:找礼物(情报)
玩法:从“小人人”为出发点根据提示画出找到的礼物(情报)的线路。
教具设计:
(2)名称:走迷宫
玩法:找出一条可通往礼物(情报)的路线,并画出行进方向,最后用“地图”进行自我评价。
教具设计:
(3)名称:拼图
玩法:根据数字牌的空间位置,按问题牌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标志或数字,并找答案牌拼一拼是否吻合进行自我评价。
教具设计:
(4)名称:探测路线
玩法:根据数字牌的空间位置,按问题牌写出相应的标志,并翻阅答案牌进行自我评价(每题都编上号)。
教具设计:
(5):名称:围棋
材料准备:空格子棋盘一张,以废旧物(塑料花牌若干、药橡皮塞儿若干)代表双方各自的棋子,机会卡若干张。(或骰子一枚)
玩法:两人为一组,每次以“石头、剪刀、布”定输赢,胜者一方出第一颗棋子,随意放棋盘上一格,随后在一定输赢,抽出一张“机会卡”或掷骰子如:“上”要吧棋子放在前一颗相应的位置。最后,哪一方的棋子越多,那一方为胜方。
教具设计:
(5)名称:剪“地图”
玩法:按照“机会卡”正面的.提示,剪去相应的数字块儿,最后翻回“机会卡”背面检查剪出的“地图”是否正确。
教具设计:
3、分组,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语:侦察员们,你们会看要求完成任务吗?(会)。
(四)以竞赛的体育活动形式,巩固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1、鼓舞士气,引入竞赛。
引导语:刚才,你们都很出色完成任务,现在,想再考考你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最快完成新的任务,好吗?(好)
2、介绍玩法和规则:
两人为一小组,一人负责念出问题写答案,一人负责跳格子,直至找出相应正确的答案,哪一纵队又快又准完成,为胜方。
3、相互评价和小结。表扬一些动脑筋,相互团结协作的“侦察员”提升为“小队长”。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小小侦察员认识空间方位》的详细内容,大致内容描述了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读者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下实际操作方式,大家如果对本总结内容有意见可以给小编提出,更多相关的教案的好文章可以直接在本站搜索,幼儿数学教案大全中班,幼儿园分鸡宝宝的数学教案,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幼儿园小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正确姿势进行全盘练习,并熟练地进行10以内直加直减。
2.在掌握凑数关系及满5加的基础上,学习破5减,并运用“下减不够,加凑减5”的法则进行计算。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珠心算活动的兴趣,以及发展幼儿敏捷的思维。
活动准备:
1.情景布置“熊猫商店”(配班老师扮演熊猫先生)
2.大算盘一个,幼儿人手算盘一个。
3.面值5,6,7,8的玩具钱币每人若干。
4.各种数学卡若干,如:55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熊猫商店”买东西,你们会买东西吗?(会)但是,这个熊猫先生和别的老板不一样,他会出题目考顾客,答对的人才能买走东西。你们敢去吗?
(二)熊猫先生出题
熊猫先生:小朋友,欢迎你们,现在我要出题了,答对才能进去挑选东西噢!
1.第一题是:全盘练习1—9各数(注意姿势)请个别小朋友讲讲全盘练习的姿势,教师做补充。
2.出示数学卡,看数画珠,看珠写数,比比谁最快。
3.第三,考小朋友的珠心算,熊猫先生报题,全体幼儿心算(10以内直加直减)
4.出示卡5┄┄请小朋友说说1,2,3,4它们的凑数分别是谁。
(三)进商店买东西(学习破5减)
1.佳佳小朋友说:我选了一支铅笔,可是铅笔只要1元,我没1元的钱,只有5元,怎么办?
引出题目:5—1=?
1)提问:5减1在算盘上怎么拨/
2)讲解:教师在算盘上拨,先让小朋友观察下珠够不够减1?(不够)教
3)师引导幼儿思考:“上次我们学1+4=?时我们请了5哥哥来帮忙,那么今天我们请谁帮忙呢?”引导幼儿想出1的好朋友(凑数)4来帮忙。幼儿说:“4姐姐,请你帮忙好吗?”教师以4姐姐的口吻说:“要我帮忙可以,不过要请5哥哥回去。”
教师演示,幼儿在自己的算盘上练习。
想:下珠不够减1先拨入5
请来1的好朋友4,即再加4
拨去上珠5。再减5
2.其他小朋友的题目:5—2=?5—3=?5—4=?6—2=?6—3=?6—4=?7—3=?7—4=?8—4=?方法同上。
3.教师小结:“5—1,5—2┄┄8—4”这些题目都是下珠不够减加凑减5,即“下减不够,加凑减5。”
4.幼儿全盘练习以上题目,并边念“下珠不够,加凑减5”。
(四)去柜台付款
1.幼:熊猫先生,这小刀3元,我有5元,你应早2元。(幼儿在算盘上操作)
熊猫先生:小朋友你真聪明,这小刀卖给你了。
2.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都通过了。带着你的礼物向熊猫先生说声“再见”。教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做游戏。活动目标:1、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帽子,并能大胆讲述帽子的特征及用途。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帽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装饰和设计帽子,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演的能力。活动准备:各种帽子实物:建筑帽、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太阳帽、浴帽、棉帽等。小动物卡片若干。蜡光纸、图画纸、蜡笔、手帕等活动过程: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师:(用布将所有帽子都盖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用布盖着的是什么吗?二、通过观察感知,让幼儿发现帽子的不同之处,并能知道各种帽子的名称及用途。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能说出不同之处。①材料不同:棉、毛线、布、塑料……②颜色不同:红、蓝、黄……③摸起来感觉不同: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④形状不同:圆的、方的……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帽子的名称及用途。师:谁愿意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他手中的帽子?3、帮助幼儿认识一些他们不太接触的帽子(如:厨师帽、护士帽、军帽等),知道他们的特征及用途。三、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帽子的特征及用途。1、以“帽子商店”,引起幼儿兴趣。师:我们一起来开一家“帽子商店”,好不好?2、提出游戏的要求。师:你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帽子商店”的营业员,你们要根据客人的需要帮助他们选择帽子。3、教师扮演小动物,让
幼儿根据小动物的要求选择帽子。(幼儿如果觉得自己手中的帽子与小动物需要的相符,就站起来,谁又对又快就胜利。)①小兔家要盖楼房,该买一顶什么样的帽子?②小鸡想外出旅游,可是天气太热了,怎么办?③小狗买了辆摩托车,该买什么帽子?④小鹅想买顶军帽,你们说行不行?为什么?让幼儿了解从帽子上可以分辨出人们所从事的不同职业。4、让幼儿充分讨论、回答,以此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师: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为什么?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帽子?四、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小组,进行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及表演能力。(1)装饰帽子(2)设计帽子(绘画)(3)制作帽子(4)用帽子进行表演游戏幼儿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设计、制作的帽子真是太漂亮了,我们把它们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好吗?(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执教意图:本次活动参照江苏省第三届幼儿园教育活动展评。本人自认先天的音乐素质并不是很好,首次担任所谓“示范课”的执教也颇感压力,之所以选择本次音乐活动,是因为我很欣赏其中采用图谱帮助幼儿解决对复杂歌词进行理解记忆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孩子循序渐进地把握歌曲中的难点。我想通过本次“示范课”的'方式让更多的老师了解这种歌唱教学的方式,相信很多老师会更好地利用自身的音乐素养,把握得更好。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大方的演唱歌曲。
2、通过图谱理解记忆歌词,能正确根据图谱演唱。
活动准备图谱操作卡、音乐伴奏、指挥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歌曲
提问:你们会唱歌吗?你们会唱什么歌?一起来唱好吗?
二、学习新歌
(一)教师无伴奏清唱歌曲,幼儿初步理解歌词
1、出示歌名字卡《秋天里来》。
今天,王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秋天里来》
2、教师清唱第一遍。钢琴前奏。
要求:先听老师唱,我唱的时候要仔细的听,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强调要求:刚才老师提的什么要求?
教师演唱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卡。
针对图卡可以提出辅助问题:你们知道哪个是蛐蛐?哪个是蝈蝈吗?认识丰收两个字。什么叫山冈?
还有谁听到了其他的歌词?
3、教师清唱第二遍,提出要求:这一次要听得更仔细了,把没有找到的歌词都找到。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上下间隔穿编技能,学习穿编小包,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坚持做完一件事,体验成功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范例:看,这是什么?想买吗?
你们都想买,可是我只有一个呀,卖给谁呢?怎么办?
幼儿自由发言,一起来做小包。
二、教师和幼儿回忆巩固穿编方法。
幼儿自由说说,这个小包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师小结:小包是穿编做出来的。重点讲解上下一隔一穿编。
请一儿上台操作,其他幼儿观察。
说说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教师总结:编织小包的时候,一定要编的紧紧的,密密的,这样我们的'小包才牢固,客人才愿意买。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幼儿自由欣赏、评价,教师引导从小包的紧密度来评价包的质量。
五、游戏“卖包”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对制作小包非常感兴趣,他们都渴望成功,孩子们对上下穿编的技能基本掌握,知道要一上一下一隔一进行穿编。但由于老师提供的半成品过于大,孩子缺少了一定的耐心,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在提供的成品大小上要多加考虑。另外很多孩子在编织的时候,往往缺少一定的耐心和信心,老师在幼儿编织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会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VCD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
3、《大闹天宫》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
(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并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2)全部欣赏完后提问:《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和造型?
(3)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活动反思: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历经艰险去西天取经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精彩,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风格生动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西游记》中的人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孙悟空聪明机智、敢于冒险,历来是小朋友们心中的偶像;猪八戒憨厚可爱、滑稽可笑,最令小朋友们捧腹;种种妖魔鬼怪更是令小朋友们目不暇接。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尤为如此。因此《西游记》也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都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灵。
本次活动我以《孙悟空大闹天宫》动画片为切入点,带领幼儿走进《西游记》、表演《西游记》、创编《西游记》,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的那种投入那种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设计这节活动的教具时我也花了很多心思,提供了很多幼儿可以表演的道具,使得语言活动更加生动活泼。环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在观看——理解——再现——创造的过程中,是幼儿感受到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独特魅力,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并发展其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从多角度展开图形的联想(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训练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
2.引导幼儿游戏分类,培养操作能力和精密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操作学具:图形标记的鱼卡片若干,钓鱼竿、分类箱、分类架、连线树“找朋友”,水果玩具、积木一篮。
道具;小路,小河,各种图形联想事物卡若干。
字卡:猫妈妈、兔姐姐各1张,小猫18张。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设置情景,激发联想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
(1)情景表演:
猫妈妈(老师扮):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钓鱼好吗?(猫妈妈和小猫一起走到小路旁)
兔姐姐(一大班幼儿扮迎面而来):猫妈妈你们去哪儿呀?
小猫:我们去钓鱼。
兔姐姐;我也去。(说完先走到小路上做摔跤和叫的动作)
猫妈妈(扶起兔姐姐)兔姐姐你怎么了?
兔姐姐:路上有许多坑,我摔跤了。
老师:路上有这么坑,小猫们想什么办法让路没有坑呢?你们发现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08-08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的教案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精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