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时间:2024-11-27 08:24: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目) 目就是眼睛。是啊,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让我们看到红的花,绿的树,眼睛让我们看到清澈的小溪,湛蓝的天空,茂密的山林,空旷的原野。(配图)

  2、可是,有这样一位婆婆,她眼睛看不见了,出示:盲婆婆,多可怜哪!读词语盲婆婆。

  3、不过有人给她送东西来了!出示:送给、的。什么呀?出示:蝈蝈。 (出示蝈蝈图) 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

  4、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真了不起,两个轻声一下子都读准了,我还想再听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这蝈蝈是谁送的?为什么要送呢?我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看动画听配乐朗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画出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

  绿色 邻居 替 乐呵呵 您 清波 田野

  童年 难忘 领 喜滋滋 流淌 往日 唱歌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4、过渡:刚才这些词语,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词语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二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长句子。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指名读,范读,比较。再指名读,齐读。

  找别的长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7、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婆绿

  1、出示生字,认读。

  2、提问:你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3、师范写,生书空。

  4、完成《习字册》。

  5、评价学生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有趣的儿童诗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真了不起,两个轻声一下子都读准了,我还想再听一遍。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1、我们已经好几遍课文了,(指课题)现在你知道这只蝈蝈是谁送的吗?

  2、这个小男孩是盲婆婆的'什么人?(邻居)出示邻居,指名读,邻居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怎么记?

  看图:邻居家的小男孩送蝈蝈时脸上什么样的表情?书上用了什么词?读好喜滋滋乐呵呵。

  评:从你的笑脸,我能看出你是喜滋滋的。我听出乐呵呵的心情了。你读得真是喜滋滋的。

  4、让我们一起喜滋滋地读好第一小节。

  (二)第二小节

  1、(指课题)邻居家的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自读第二小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婆婆,我上学时,没人陪您。现在好了,这只蝈蝈可以替我给您唱歌,这样您就不会冷清了。指名读: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3、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那不上学的时候,文中的小朋友会怎样去陪伴盲婆婆呢?(他会自己唱歌给盲婆婆听。他会讲故事,为盲婆婆解闷。把盲婆婆带到田野里去散步。他会为盲婆婆捶背,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讲给婆婆听。他会为盲婆婆干活,烧饭给她吃。)

  3、总结: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平时为婆婆唱歌、解闷;自己去上学了,仍然放心不下婆婆。特意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4、明明想到婆婆可以和蝈蝈做伴,可高兴了。谁来试着读读(评价引导:A你是笑着说的B您字读得真好,读出了对奶奶的尊敬和喜爱C想到蝈蝈可以和婆婆做伴,你很开心)

  5、老师来当婆婆,谁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先自己练练,(情景模拟A谢谢你,孩子,你想得真周到。B是呀,你可真是我的开心果,你不在我可真不习惯,现在好了,蝈蝈和我做伴了。C孩子,自己留着吧,你也一定很喜欢这只蝈蝈的。)

  6 谢谢孩子们,老师刚才闭着眼睛的时候,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心里很害怕。可是听到你们天真,烂漫的声音我就觉得特别轻松,快乐。

  瞧,婆婆听了你们的话也很开心,她正眯着眼笑呢!来,带着这分高兴的心情一起告诉婆婆这个好消息。

  (三)第三小节

  1、(出示插图二:盲婆婆手捧蝈蝈,大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小朋友,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叫声)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蝈蝈的歌声多么美妙动听,快捧起书,轻声读第三小节。思考:婆婆听了蝈蝈的歌声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回到了什么时候?出示第三小节。

  2、婆婆走进田野,佛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她又会想起童年哪些快乐的往事呢?请小朋友们再读第三小节,然后想一想。

  3、交流:美丽的田野充满生机,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小朋友,你们真会发现美,你发现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欢快的流淌,溪水可真清啊,清的一眼看到底?。读词:流淌的清波(评价:老师看到小鱼在游动了。真清啊!)

  你们想看一下美丽的田野吗?(出示:野外图。青的草,红的花,蓝的天,白的云,飞舞的蝴蝶,欢唱的小鸟,这就是婆婆儿时的乐园。)

  4、小朋友们,看,小时候的婆婆多可爱,她常带着草帽,赤着小脚丫,在田野里尽情玩耍。她会玩些什么呢?说话:婆婆会在田里!

  5、孩子们,你们想到的,还有许多你们没想到的开心事,就是婆婆儿时的欢乐。读词语:欢乐。这么快乐的事你会忘记吗?婆婆也没有忘记。读词语:难忘的欢乐。婆婆年纪大了,岁月无情催人老,她的眼睛又看不见了,蝈蝈的歌声把婆婆带回了童年,让她又想起了快乐的往事。读词:往日难忘的欢乐

  6、你能读出蝈蝈给婆婆带来的快乐吗?(引导:你来到田野很兴奋,但声音大了,会把婆婆吵醒的。这句话是想象,读的轻柔,缓慢。给你个小建议,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读一读。田野是宽广的,有蝈蝈的歌声婆婆不再孤单,她特别快乐)

  7、蝈蝈的歌声给婆婆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婆婆开心吗?小朋友开心吗?你们开心吗?葛老师也特别开心,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只蝈蝈。来喜滋滋地读好这段话,读出婆婆内心的欢乐。

  (四)第四小节

  1、送完蝈蝈,小朋友该走了,他会怎么和婆婆告别呢?

  2、恩,小朋友一边挥手和婆婆说再见一边还高声说

  指名读: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3、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可爱的蝈蝈,带给盲婆婆更多的快乐,好不好?让我们一起来唱歌吧。读好:咯咯,咯咯,咯咯(提示:我们的歌声不美,婆婆听了不会喜欢的。我们先来训练一下吧。老师来当指挥,小朋友们看清楚老师的手,手在下面,你们就轻轻唱,这样就高声唱。我们要唱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我们来试试,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吗?)

  齐唱,指名唱

  现在老师不指挥了,你们爱怎么唱,就怎么唱。能行吗?

  (评价引导:A你们的歌声高低起伏,有滋有味。B歌声不断,快乐不断C你们的歌声清脆悦耳D你们真是一群会唱歌的蝈蝈)

  4、我们现在来读读第四小节,特别读好蝈蝈的歌声。

  三、总结全文

  1、蝈蝈的歌声使婆婆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里充满了欢乐。让我们一起感谢大自然的歌唱家蝈蝈。感谢它给婆婆带来的欢乐。配乐全文。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蝈蝈吗?你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3、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给盲婆婆送去了什么?

  4、是啊,学了这首诗歌,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小朋友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给婆婆送了只会唱歌的蝈蝈,他把蝈蝈的歌声送给了婆婆,把欢乐送给了婆婆,更把自己真诚的爱心送给了婆婆。给婆婆送去了光明。婆婆开心了,他自己更开心。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爱心撒向每一个人。因为你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会享受到更大的快乐。

  四、学习生字:邻 居 替 您 领 童 难

  1、出示生字,认读。

  2、提问:你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空。

  4、完成《习字册》。

  5、评价学生的字。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

  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野”里字旁。“替”上下结构。教师范写。“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小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  盲()

  你()  您()

  邻()  郊()

  古()  居()

  2、扩词。

  野——()()()()

  喜——()()()()

  童——()()()()

  居——()()()()

  忘——()()()()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相关文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1-26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2篇12-09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12篇09-19

《绿色蝈蝈》教案12-12

蚂蚁和蝈蝈的教案09-14

《蚂蚁和蝈蝈》教案09-06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09-10

《绿色蝈蝈》说课稿11-17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07-20

绿色的蝈蝈教学设计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