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美术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内容:有趣的表情
活动目标:
1、能相互高兴、生气、悲伤、滑稽等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2、学习用自己认为恰当的颜色表现不同的表情,体验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情感。
3、能在活动中对绘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平时多观察人们的不同表情
2、材料准备:油画棒、活动脸谱
指导要点:
1、引出课题
①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味道的水,现在我来尝其中的一种,请你们根据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②教师尝辣水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么样了?眼睛呢?嘴巴里什么伸出来了?
③你们有没有吃过辣椒?吃辣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
2、示范作画,在幼儿讨论和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着重分析脸部五官位置的变化和各种不同表情的关系。
①“老师真想把她的表情画下来”,边观察边画尝辣味时的表情
②出示范画。我这儿还有一张画呢!你们看得出我尝的是什么味道吗?(酸味。)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请幼儿想象吃酸葡萄时的感受,并把尝酸味时的表情做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③你们都吃过甜甜的糖,吃甜东西时,你是怎样的'表情?请你把尝甜味时的表情做给大家看看。
④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时五官形态的变化
师:人们在高兴的时候,脸上是笑嘻嘻的,眼睛细细长长的,有点向下弯,嘴巴往上翘;人们在不高兴的时候,正好相反;当人们生气发怒的时候,眉毛会翘起来,眼睛睁得圆圆的,牙齿咬的紧紧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观看教师范画,看看不同表情、五官位置的变化,想一想,各种表情可以用什么颜色来画。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请小朋友两两为伴,一人做出所画的各种表情,另一人猜猜是什么表情,说一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表情。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代表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青铜器的艺术特色,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换及时代特征,理解青铜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从青铜器所处历史阶段、造型、纹饰等方面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本课欣赏
考考你:
1、你知道人类历史进程的三个重要时代吗?
2、你了解青铜发展的历史吗?
考古学家将人类历史的进程概括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古代青铜器铸造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商晚、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为铁器所代替。
一起来鉴宝
我们怎么来一件青铜器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呢?我们可以凭借什么依据来呢?
在青铜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时代背景下大的审美观念的变化、铸造工艺的不断革新,使青铜器的纹饰、器形等在各时期展现了独特的`风格。
商周时期青铜器为王室所垄断,青铜器主要是祭祀和礼器的功能,其中青铜鼎是权力的标志,造型威严而厚重,繁密的纹饰神秘而诡异。显示出雄伟和力量的美。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文化艺术日趋繁荣,南北各地青铜器艺术风格多样,造型优美,青铜器逐渐失去祭祀和礼器的功能,更多的向生活实用方面发展。
司母戊方鼎(商代)
司母戊方鼎是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铜器,是我国已发现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造形朴实而又厚重,方正的鼎腹,圆柱形的鼎足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又庄严。鼎体饰以饕餮纹,耳上铸有两虎相向食人头的形象。气魄沉雄,器形凝重,纹饰华美,是商代青铜器风格的典范。
人虎相抱卣商代
造型奇特的青铜酒器,是综合各种真实和幻想的兽类形象。是早期人类将虎作为神来崇拜的一种表现。
面具(商代)
它的造型似人又似兽,向外突出的双眼神秘而恐怖。
牛虎案(春秋晚期)
牛虎铜案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奇特造型,新颖构思。
青铜方壶(春秋)
器束颈,垂腹,圈足。方杯形盖,盖上部立盤形捉手。颈部两侧附龙首形环耳,并各吊一圆环。盖顶面饰夔体龙纹,盖下四边饰连体双鸟纹。器颈部饰波带纹,腹部饰勾连龙纹和隼鸟纹,底座饰环带纹。纹饰相互蟠连,寓动于静。
骑士贮贝器(汉代)
贝壳在古代是作为钱来使用的珍贵货币,这个贮贝器就是古代人用来存放钱的器具。你看出来了吗?
铜灯(汉代)
汉代时期的灯具不仅散发出独特而精湛的造型艺术魅力,而且当时的工匠已经充分考虑了灯光亮度控制、防风、防尘、防污染等实用功能。
你知道这个铜灯是怎么来防止烟尘的吗?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战国)
青铜器上的纹饰往往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这种宴乐狩猎战斗纹饰的出现,是与春秋战国之际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变革相联系的。
这幅兽面纹,选自商代殷墟出土的父辛尊。它是正面描绘头部的兽面纹,巨睛直视,显示一种威力,在商周青铜纹饰中最为普遍,是一种被神化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某种威严的神秘意义的形象。
二、操作技巧
1、将黏土揉熟,制作一些备用的泥板、泥团、泥条。
2、将制作好的泥板或泥团做成需要的形状。
3、将做好的形状进行组合。
4、用准备好的泥条粘贴在组合好的形体上,用浮雕的手法进行装饰。
5、也可以用刻画的方法进行装饰。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用黏土仿制或改做青铜器,并能在创作过程中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体现在作品中。做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2、可以在做好器具表面刻出花纹或其他图形,也可用泥条粘出各种形象。
五、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鉴宝》、国际频道的《国宝档案》以及科学教育频道的《探索?发现》等节目,了解更多的关于我们祖先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明。
教后感:
本课主要是以欣赏为主,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分类、纹饰、铭文等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热情,通过眼、耳、手多方面的运用与协调,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审美的教育。再者就是选取古代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加以介绍和赏析,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美术教案 篇3
课题:棉絮画
课型:手工制作
课时:1课时
教法:观察法、示范法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质,进行联想。
2、对小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分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学习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小动物形体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
教学难点:小动物五官的粘贴及背景的'装饰。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棉花、彩纸、剪刀、胶水、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需要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得到。老师还带来一些作品,让大家来欣赏,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各
种手工图片)
看完课件教师进行提问:
1、图片中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种类?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制作过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上的也是手工课,而且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请看—
(教师出示棉花)
这一节课我们就用棉花做棉絮画
板书:8棉絮画
三、新授
1、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质感,并进行联想。
(1)看:观察棉花的颜色和自然形态;
(2)用手模,用脸贴,感受一下棉花;
(3)通过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用棉花还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联想的越多越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棉花做出棉絮画呢?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要想做出棉絮画,我们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大的基本形组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台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胶水,粘于深色衬纸上。
(3)引导学生回忆小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内容,把小白兔的特点添上。
(4)教师师范装饰背景:用彩纸剪出一只萝卜帖在小白兔旁边。
(5)教师展示作品,并提问刚才的制作步骤,并板书:
观察形体
抓住特点
装饰背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评学生优秀作品。
六、进行小结,并展示礼物。
刚才我们用棉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棉絮画,同学们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认真。你们知道么?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已经把礼物送给了你们。是什么礼物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个礼物就是:巧巧手,多动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多动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个礼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8棉絮画
1观察形体
2抓住特点
3装饰背景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思路: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让学生来观察描绘与自己一起成长,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同学及朝夕相处的老师,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相貌特点和行为习惯,学生可以通过回忆、观察,捕捉到老师和同学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
教学目标:
总目标:本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和巩固写生的技法,充分地调动感受、体验、领悟情意领域的相关内容,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大胆的表现人物肖像,以提高美术综合能力。
1.学习观察人物外貌特征的方法。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述各种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3.在欣赏的同时自主探究各类表现人物肖像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持久兴趣。
5.通过绘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学会释放爱心、学会关心。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材料准备:铅笔、油画棒、颜料工具等
教学准备:
教师:性别、年龄各不相同的人物照片若干张。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以活动的形式向学生问好,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2.教师提出要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首先需要找到两把钥匙。
3.多媒体展示故事情节,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探案》片断,某珠宝店于一风雪交加的夜晚失窃,
店内摄像机拍下一张模糊影像(剪影)。名侦探柯南通过调查找到嫌疑人三人,谁是真正的盗
窃者呢?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剪影的线索和分析“嫌疑人”的面貌特征,找到“真正的盗窃者”。当“柯南”公布正确的答案时,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孩子们找到了第一把钥匙----抓住特征,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二、揭示课题
《老师和同学》----人物肖像画
三、自主学习,情感体验
环节一“班级大相册”
教师播放老师和同学的一组生活镜头,激起学生对这个题材的兴趣。
师:你对我们中的谁最有兴趣呢?用你们的眼睛做摄像机,仔细的把他拍下来。
学生活动:互相观察,情感交流。
师:“为什么我们班级大相册中的`老师和同学会这么可爱?”
师:“虽然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和她的同学老师造型很简单,和真人并不是特别相象,但是我们看到她们都非常亲切,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画面中人物生动起来呢?”
学生找到打开人物肖像画大门的第二把钥匙:表现神态。(多媒体展示:插入“抓住神态”和“表现神态”两把钥匙,“人物肖像画大门”随之打开。)
环节二“参观小画廊,我是评论家”
多媒体演示----不同形式的肖像画作品(可点击放大)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老师选择了画廊中的一些画,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师:“你最喜欢那一张画的绘画风格,你觉得哪一张画的给你一些启发?”
师:“你打算选择哪种形式来表现你的画面内容呢?或者你有什么样的新构思?”
四、教师演示,共同欣赏
边讲边演示,解决教学重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创作步骤图。
1.勾线图色法的步骤图;
2.从局部开始刻画的绘画方法。
思考:你会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创作呢?
五、学生作业,体验乐趣
播放优美的音乐,伴之优美的钢琴曲,学生进行创作。一切如此和谐美妙!
六、作业展示,师生共评
1、作业展示--“班级的新画册”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名称:小鸭子游泳(棉签画)
教学思路:相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签字笔等幼儿园常用的绘画用具来说,棉签画更适用于小班幼儿。因为,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小班幼儿更容易掌握。而且,大块的鲜艳的颜色更能激发年龄较小幼儿的绘画欲望。
教学目标:
1、学习圆和椭圆的基本画法,并能组成小鸭的基本形态。
2、学习用棉签画鸭子,巩固用棉签作画的技能。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每日红色、黄色、黑色、蓝色水彩颜料各一盘。
2、棉签,毛巾若干。
3、不同动态贴绒小鸭三只,字卡等。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1)教师边出示贴绒小鸭边朗诵儿歌。激发幼儿画小鸭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三只贴绒小鸭,说出小鸭的基本外形和生活习性。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字卡。
提问:小鸭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圆圆的)。
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椭圆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它们喜欢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
那小鸭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两只小脚都看不见了,它的身体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儿回答困难,再补充问:想象一下它的身体像什么数字?)出示字卡(数字2)。那现在我们来画一个像数字2的`鸭子好不好?
2、教师示范画小鸭。
1)教师用棉签蘸黄色颜料,边示范边讲解。用蘸好的黄色颜料,在纸上画个圆圆的脑袋,一个椭圆的身体,提问:如果2字是一只可爱的鸭子,那它还少了什么?教师待幼儿回答后。示范用红色的颜料画上嘴巴。边示范边强调,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颜料稍干后。用黑色画一只眼睛,再用蓝色颜料画上波浪线。小鸭子在游泳。
2)提问:画小鸭时哪里画的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小鸭游泳的姿势不一样。
3、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小鸭子游泳的不同姿势。
2)要求幼儿注意画纸的卫生。教师注意指导提示幼儿将小鸭的身体画粗些。
3)及时展览,讲评幼儿作业。
4、放音乐,教师扮母鸭,幼儿扮小鸭,带领幼儿学鸭子游泳,游出教室。
(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
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会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了解好朋友的兴趣和爱好,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乐趣。
2、能用简单线条和色彩画出好朋友的`形象。
3、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录音机、画架以及水粉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找朋友”进入场地,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林老师有个好朋友今天来听我们班的小朋友上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请幼儿猜猜是谁。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启发式提问:
1、请个别小朋友来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然后大家一起猜。
2、猜出来以后,两个好朋友互相拥抱。
(三)幼儿各自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谈谈心,了解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并用手互相感知好朋友的脸部轮廓,加深对好朋友的印象。
(四)经验拓展:
引导小朋友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好朋友?从而拓展好朋友的范围,知道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如:医生、老师、解放军、服务员等。
(五)幼儿分组活动,为好朋友画像。
1、提出作画的注意事项:
a、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b、合理安排好画面。
2、两个好朋友互相对画。
(六)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活动自然结束。
美术教案 篇7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 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 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3、课时 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 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教案 篇8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
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10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
第二节
执教时间:6月13日——6月17日
一、汇报各组收集的材料和展开的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汇报:每个组要怎么设计小报,收集了哪些资料。
学生互相提建议,教师给于评价。
二、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三、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
札记:我买了一本《动物故事与面具》里面有好多野生动物的介绍、画片,每一种动物还配了一个仿真的动物面具。把它拿到课堂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教具,根本不用我讲,孩子们自己翻着互相介绍就可以了。因为是自己找到的关于动物的答案,所以记忆特别深。
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1.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天坛祈年殿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体验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
2.的学生的制作图暗示了本课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3.制作技法中的剪、撕、贴在本册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也有多次的实践经验,因此本课的练习内容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即设计一幅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学,对个别出现制作中的难处时,教师可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1.感悟与发现: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优秀艺术的热爱。
2.实践与创造: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与合作: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教学重点】
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色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图。
【教学具准备】
生:各色纸张,剪刀,双面胶
师:课件、组合图形、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游览首都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图片:带领学生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
2.(出示天坛祈年殿)
看到这座建筑了吗?
它就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代表性建筑——祈年殿。
这座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漂亮、雄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亮的建筑。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看图片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让学生感受建筑的雄伟和漂亮,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式学习
1.介绍祈年殿
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老师告诉大家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有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啊!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还知道或见过哪些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那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建筑,让我们一起看看。
(大屏幕出示5张建筑图片)
4.看了这么多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建筑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像什么?预设:像火箭、帆船等。
5.可以用哪些形状组成?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6.游戏互动:拼一拼
请三位同学用黑板上的形状拼一个建筑,谁来试试?
(尝试组合建筑,总结出建筑外形独特)
7.唐老鸭也建了一个房子,可是它并不满意,让我们一起来帮它想想办法吧。如何让它的房子更好看呢?谁有办法?
(出示幻灯片,解决色彩美、环境美。)
小结:唐老鸭对他的新房子非常满意,看来要想建筑漂亮,外形要独特,色彩要丰富鲜艳,还要注意环境的搭配。
【设计意图: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师示范
看了唐老鸭的房子,老师也想动手做一做了。
月光下的小屋:1.准备色彩不同的两张卡纸2.在一张纸上画出建筑的外形
3.再用剪刀剪下来并粘贴在另外一张卡纸上。4.装饰画面,色彩美、环境美。如果用红色制作房子,我还用红色做背景好看么?是的,色彩可以多一点。还可以在你的建筑周围布置上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的建筑更加漂亮。
四、作品分析
有几位同学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作品,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副?
(引导学生从构图、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学生作业
1.作业提示:用彩色纸货其它纸任意撕、剪、粘贴后,完成一张小房子的画。(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艳丽,注意环境的布置与美化。)
在制作的时候要把建筑做的大一点,让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上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最后别忘了,把剪下来的废纸装在袋子里。保持我们教室的干净。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通过对彩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六、展示评价
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作品,你们喜欢哪一幅?
谁来夸夸他们,或者给他们提一点意见?
(师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为展示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获得学习活动的满足感。】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等建筑,学习了建筑所独有的外形美、色彩美、环境美,感受到了建筑的独特魅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设计制作一幅漂亮的建筑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美术教案 篇10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经典)美术教案07-22
美术的教案11-10
(经典)美术教案08-08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1
美术教案【经典】11-24
美术教案[精选]07-26
[精选]美术教案10-09
(精选)美术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