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

时间:2022-09-16 10:52:35 教案 我要投稿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1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骄傲 谦虚 懦弱 古代

  价值 尘土 捧起 擦洗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分角色朗 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陶罐:善良、谦虚、自尊、宽容;铁罐:骄傲、自大。

  2.课文是通过什么手段塑造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的?找出相关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明确:语言描 写和 神态描写。

  ①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虚地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

  ②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蛮横无理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明确: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

  4.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铁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铁罐说陶罐“要不了几天,就会破成碎片”,自己“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陶罐保存完好,铁罐却无影无踪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性,为后文作铺垫。

  5.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 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作铺垫。

  6.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珍贵的文物;铁罐却 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见了。

  7.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后向人们提出了什么请求?这反映出陶罐的什么品质?

  明确:陶罐请求人们把他的兄弟铁罐也掘出来。这反映出陶罐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8.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 道理?

  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9.课文运用的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对比的表现手法。体现在陶罐和铁罐的对比,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的对比两方面。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写近义词。

  (1)骄傲--( )

  (2)奚落--( )

  (3)轻蔑--( )

  (4)懦弱--( )

  2.写反义词。

  (1)骄傲--( )

  (2)轻蔑--( )

  (3)懦弱--( )

  答案:

  1.

  (1)傲慢

  (2)讥讽

  (3)轻视

  (4)软弱

  2.

  (1)谦虚

  (2)尊重

  (3)勇敢

  2.总结。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自高自大,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古诗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对方的优点,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陶罐和铁罐教案2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 铁罐)。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板书;陶罐)

  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 和老师一起书空。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话音刚落)

  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

  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

  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

  生齐:是!

  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啦。

  师:愿意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吗?

  生齐:愿意。

  师:谁愿意?你为什么喜欢陶罐?

  生1:我喜欢陶罐,因为他很谦虚。我是从P101页的这句话看出来的。“不敢,铁罐兄弟。”

  师:看出了谦虚。(板书:谦虚)还有吗?

  生:我也喜欢陶罐,因为他不仅谦虚,还不懦弱。(师板书:懦弱)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得:“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师:懦弱,什么是懦弱?

  生:就是软弱,不坚强。

  生1:我觉得陶罐就很懦弱。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却说不敢,还铁罐兄弟。我觉得他很窝囊,懦弱。

  生2:我不同意**的看法。我反而觉得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和挑衅,表现的很从容,很谦虚。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不能和铁罐硬碰。

  师:陶罐是不是真的害怕呢?

  生:不是,是谦虚。

  师:谦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怕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但我能读的更好。生读

  师:好,你是一个正直,刚强的陶罐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我觉得陶罐很平和,不屑于与铁罐争吵。

  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喜欢陶罐?

  生:还有陶罐很仁慈,很宽厚。我是从:“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陶罐,而讨厌铁罐。也来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为什么不喜欢铁罐?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他傲慢。(师板书:傲慢)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1:根本没有傲慢。生2:他说的很好,但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生3:我觉得他读的还行,但我能比他读的更傲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出了气势,你已经进入了角色。

  师:还有相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铁罐很神气。我是从:“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谁还能更神气?

  师:面对争辩的陶罐,铁罐?

  生:恼怒了。

  师:谁想读读看?

  师: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师:恼怒的铁罐看到陶罐居然还和他讲道理,这时候他怎么样?

  生:他气的愤愤的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简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师:你能读出他的怒不可遏吗?

  生读。带动作。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课件)

  A:读陶 B:读铁

  师:谁能即兴演一演,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师: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我演陶罐,大家演铁罐。

  感情朗读,动作表情,神态,烘托气氛,达到高潮。!

  师:看来大家真的非常非常讨厌铁罐,厌恶铁罐。(师表情)(表情转变)难道铁罐就没有优点了吗?4人小组,讨论讨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指导,2分钟)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铁罐虽然很傲慢,但是却很坚硬。(板书:坚硬)而陶罐虽然很谦虚,但是却很易碎。(板书:易碎)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2: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就骄傲,自大,就会像铁罐一样,下场会很可悲。

  生3:我觉得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短处。就像陶罐知道自己的缺点是易碎,就不和铁罐碰撞,做人也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总结寓意,拓展练习,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人无完人吗!

  师:这则寓言正是抓住陶罐的优点和铁罐的缺点,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想,他能赞美陶罐、批评铁罐,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赞美铁罐而批评陶罐呢?这回我们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把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出示课件)有兴趣吗?留为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好好创造创造,明天课堂上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好不好?

  下课!

陶罐和铁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㈡、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㈢、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分析: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㈣、

  1、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许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吗?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大家朗读(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3、面对许多年前傲慢无理的铁罐,今天当人们挖掘出自己时,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呢?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陶罐被当作了无价之宝?仅仅是因为它价值连城吗?(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探究其品质

  6、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它们说,假如陶罐和铁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呢?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陶罐和铁罐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习(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锤炼。

陶罐和铁罐教案5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积累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方法:自主读书、汇报、交流、展示。

  知识链接:

  与课文所讲道理相关的成语,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反复阅读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句子,并勾画出表现它们神态、动作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你知道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二)情境表演,讨论交流。

  1、引:上堂课,我们当了一回演员,把这个故事演出来了。这节课,我们再请几个同学上来演一演1到9自然段的内容。

  2、请学生注意观察课文插图,上面画着许多的盘子、勺子、锅等。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样当做是陶罐和铁罐身边的小伙伴。

  3、2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让学生以铁罐小伙伴的身份劝劝铁罐。

  盘子:勺子:

  其他小伙伴:

  4、几个学生演11到17自然段,演后讨论:当初自大的铁罐消失了,而当年被轻视的陶罐却成了珍贵的文物。对于这样的结果,铁罐想到过吗?为什么?

  因为:

  5、讨论:假如你去外面旅行,在铁罐和陶罐间只能选择一个和你同行,你会选择谁?(学生大胆发言,积累下表现陶罐谦虚的词句。)

  6、学生发言: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和睦相处。

  我来闯关:

  A、基础知识。

  1、给生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

  傲慢谦虚恼怒朴素陶罐嘴价值兴奋相提并论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奚落。傲慢:。

  谦虚:。懦弱。

  相提并论:。

  B、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铁罐认为陶罐懦弱,因为它觉得自己,陶罐并不承认自己懦弱,因为它认为。多年后,人们挖掘出陶罐,仍然,而铁罐。读了这课文,我想到了。

  C、拓展练习。

  1、说说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放飞思路,大胆发言。尝试改写课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2、学生自己仿造课文的写法,也编写一个寓言故事。

  学习收获:

陶罐和铁罐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

  4.课件出示:

  ①咦,这是我吗?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④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习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陶罐和铁罐教案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已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教师事先板书题目:陶罐和铁罐。

  教师指板书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读课题,想想: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讲的是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注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认读生字。

  御厨骄傲奚落谦虚懦弱轻蔑恼怒和睦

  相处吵羞耻流逝覆灭渣滓掘开哟

  朴素氧化

  3.就文中有的学过的字的读音反复读。

  傲慢争辩盛东西相提并论倒塌遗落荒凉

  惊讶价值兴奋立即

  4.读准下列多音字,并组词:

  5.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铁罐奚落

  陶罐的?(学生读后答道:从开始到“陶罐不再理会铁罐”。)又有哪几小段写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不复存在了?(从“时间在流逝”到完。)所以这篇课文可分两段,哪两段?(学生再说一遍,加深印象。)

  2.学生读第一段,想: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只思考不回答)①学生读第一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语言。(学生答教师板书)“敢碰吗?”这是铁罐怎样说的?(傲慢地说)什么是“傲

  慢”?(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这说明铁罐在向陶罐挑衅。

  教师指导读这句,读出傲慢的语气。

  问:铁罐见陶罐不敢碰它,更加骄傲自大,它又说什么了?什么是“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这时它是怎样说的?(轻蔑地说)什么叫“轻蔑”?(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读出它自高自大来。

  教师问:当陶罐与它争辩时,它又说了什么?什么叫“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为什么铁罐说陶罐不能与它相提并论?铁罐还说总有一天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你们说铁罐怎样?(傲慢自大,无理取闹、蛮横无理。)

  教师指导学生读铁罐的话,读出它的恼羞成怒,蛮横无理来。

  教师说:铁罐不仅自高自大,看不起陶罐,而且还觉得和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哪儿写着呢?请读一读(学生读)什么叫“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②同学们看板书回答:铁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奚落陶罐的?

  3.对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陶罐又表现如何呢?

  ①学生读陶罐的话,回答,教师板书。

  “谦虚”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在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骄傲)

  读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读出谦虚的语气。

  面对铁罐的轻蔑,陶罐说什么了?争辩说明了什么?(说明陶罐不服气,申诉自己的理由。)读陶罐的话。提问:“陶罐的话说完了吗?那么,它还想说什么呢?”(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回答。)

  对于铁罐的蛮横无理,陶罐仍很耐心,它说什么了?读“何必这样说呢?”这句话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应怎样说?(不必这样说)学生比较这两句,哪句最能表达感情?(第1句)这句是反问句,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学生再读反问句。

  ②学生看板书回答: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无理是怎么说的?

  4.学生讨论:铁罐看不起陶罐,对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教师提问: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被氧化,早已无影无踪了。)

  6.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时,它的心情怎样?(兴奋)它说什么了?从它的话里你觉得陶罐怎样?(很懂理知礼,并对铁罐很友好。)

  四、前后对比,揭示寓意

  1.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对别人要知礼懂理,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3.学生说寓意。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给父母讲这个小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段来刻画角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味课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刻画角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品味课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刻画角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还是向他人虚心学习,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又会造成哪些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看看它们各自的经历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陶罐”“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 )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捧、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骄、傲、谦、虚、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示例:

  骄(骄傲)-桥(木桥)-娇(娇气)

  傲(傲人)-遨(遨游)

  谦(谦虚)-歉(道歉)

  虚(虚心)-虎(老虎) -虑(考虑)

  懦(懦弱)-儒(儒家)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骄”左部的“马”最后一笔向右上斜提,右上部的捺要舒展。

  “傲”中部的三横间距均匀,最后一横稍长,中间一横最短。

  “虚”的长撇要伸长舒展,半包围住下部。

  “懦”的右部上窄小下稍宽大。

  “弱”要写得紧凑,“弓”稍细长。

  “代”斜钩取弯势,斜提略缓。

  易错提示:

  “尘”的上部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擦”右下部的“祭”的左上部里面有两点,不要写成“夕”。

  “代”右上角的点不要漏写,不要多加一撇写成“伐” 。

  (3)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亻:傲(骄傲)-代(古代)-价(价值)-倒(倒塌)

  扌:捧(捧起)-擦(擦洗)-掘(挖掘)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9):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善良的陶罐。第二部分(10~17):写多年以后陶罐被当作文物从废墟里掘出来,铁罐却无影无踪。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脆弱易碎的陶罐多年之后依然保存完好,坚硬的铁罐却早已没了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陶罐和铁罐教案9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灌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学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7册,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5册。尽管文章内容是一样的,但针对不同学段孩子所设计的教学肯定要有所区别。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尤其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对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缺乏了解,各方面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则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例如将对四、五乃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早引进三年级课堂,让学生根据文本创编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总而言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要过于强调“超越文本”。

  2.《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作者反映的主题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句话出现在原文的结尾,收录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说,童话要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个道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然而,三上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等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3.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课前幽默谈话,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要多读书。

  二、观看录像,通过猜想表情、模仿、赛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1.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没有声音)。

  师:你都没听到他的声音,为什么就觉得他读得好呢?

  师:既然你们讲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课文当中描写的哪些表情?(随机巩

  固字词)

  师:下面,就请你们带着丰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练读课文。

  2.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有声音)。

  师:他到底读得好不好呢?请你们听一听。你觉得他哪一句读得最好?为什

  么?你能学一学吗?

  师:既然他读得不错,那么你们就吸取他的优点,再练一练。

  3.播放执教者骄傲地夸耀自己朗读水平高的录像。

  (执教者在录像中说:“怎么样,我的朗读水平很高吧?你们根本没法跟我比。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胆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读得比我好,我就认输。怎么样?你敢吗?”)

  师:同学们,他刚才是因为看不起我们而在奚落我们啊!你们能形容他刚才

  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吗?(随机巩固字词)

  师:你能读整段话和他来比一比吗?大家做裁判来评价。

  (点评:曲调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为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观老师的“哑读”中感受情;在听老师范读中体会情;在师生挑战朗读中表达情。同时,将字词教学,读正确、读通顺课文贯穿其中。实现了一举三得。)

  第二部分选择角色

  三、进入具体语境,在探究性阅读中体会陶罐优点,初步感悟寓意。

  师:读了课文之后,你们对陶罐和铁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变化,

  你愿意变化成陶罐,还是愿意变化成铁罐?

  师:(对选择陶罐的学生)我也喜欢变化成陶罐,我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陶

  罐的两个优点,你喜欢变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为看到了陶罐的这两个优点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长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尘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理由2.陶罐有文物价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那你是因为什么选择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优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能同时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友好)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善良)

  (点评:引导探究,目标明确;探究的展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和本质特点。老师把重点引向了陶罐的优点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观价值趋向,又导向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也是其本质内涵,展开探究做到了以言语实践为载体,通过“理由”和“原因”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相得益彰,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对话

  四、师生、生生角色对话,随机补白,在言语实践深入领会课文寓意。

  1、师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骄傲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再说什么?你说啊,难道你身上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难道你还敢跟我比吗?你说啊……

  生:再说()。

  师:“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和谦虚的铁罐)(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架)

  (点评:角色对话目的是什么?该设计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诠释,那就是为了感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为了领悟语言特点和规律,促进学生言语的生成和思维的发展。)

  【教学检测意见】

  1.你上好课后感觉怎么样?

  A

  很累,很没意思,早就想着下课

  B

  有点累,有时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点意思,不太想下课

  2.你觉得你上完这堂课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你觉得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他为人很谦虚。

  C铁罐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他身上没什么优点。

  4.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列词语吗?你能正确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吗?

  陶罐懦弱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掘朴素

  (设计综评: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

  该设计从学生的年段特点出发,紧扣《课标》的学段目标,抓住课文特点和难点。精选阅读切入口,优化学习方式,加强语言实践,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注重阅读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阅读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陶罐和铁罐教案10

  教学目的.

  ⒈认识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课件

  课时安排 陶罐和铁罐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读读

  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画画

  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陶罐和铁罐画下来。(分组进行)

  ⒉展示学生的作品。

  ⒊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过渡:同学们画得真好,能不能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呢?

  四、演演

  ⒈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⒉学生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学生分小组演练)

  ⒊组织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五、说说

  ⒈故事最后的结局怎样?

  ⒉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觉得铁罐错在哪里?有什么启示?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从这则寓言明白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更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要学会看事物一分为二。

  七、作业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11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头饰、陶罐和铁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陶罐)──板书:陶罐

  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上来摸一摸。(找同学说说)

  同学们再看看,这是什么?(铁罐)──板书:铁罐

  仔细再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呢?(找同学说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想)

  揭示课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板书27、和)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既然这么好听大家还不赶快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B、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想不想自己读读?(想)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07页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识记生字:

  ⑴ 同桌合作记生字:

  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做得非常好,他一边用手指着课文后的生字一边认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这样做一做,一个同学用手指着另一名同学认读,对读的不对的字要及时纠正。

  ⑵ 生字卡识字:

  老师手里拿的就是本课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看看认识吗?(出示生字卡,先请学生一起认读再找个别同学认读)

  ⑶ 学生领着齐读生字。

  4、识记词语:

  ⑴ 生字朋友看来同学们是认识了,可是还有一些词语朋友我们还没认识,如果记住了这些朋友,同学们读课文会读得更好理解得也会更容易。那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这些朋友吧。找找了就把他们划下来。尤其注意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⑵ 找同学读读划的词语。

  ⑶ 出示课件,认读词语(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⑶ 同学们,课文中的泡泡问我们,“奚落”是什么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那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赶快读读课文,说出来交流交流。

  ⑸ 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说得更好。那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这两个词语呢?试试看。

  ⑹ 出示课件,读课文填空。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 同学们认为刚才几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大胆的起来说说,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⑵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⑶ 你觉得陶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⑷ 那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他们说的话呢?在小组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⑹ 练习表演,交流展示。

  没想到同学们读课文读得这么好,刚才有同学就说他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想不光这名同学能演,全班同学都能演,大家说是不是?(是)那到底谁演得最好呢?我们拭目以待。

  请同学们抓紧练习,争取以最精彩的表演征服全班同学。

  ⑺ 现场采访:

  同学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A、好)(B、如果有同学说不好,那就找同学说说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演?然后另找一小组上台表演)

  ① 小演员们先不要回去,你们现在已经成了全班的小明星了。下面给全班同学一个当记者的机会,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将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向你们请教,请做好准备。哪位小记者先来?

  ② 好,同学们,通过这次表演,我们班又有一批小明星诞生了。我呢,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要现场采访一下我们的小明星。

  请问铁罐,你为什么奚落人家陶罐?(回答:因为我是铁做的,它是泥土做的,他不如我坚固,我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请问陶罐,铁罐这样奚落你,你为什么不但没给他急反而劝他和睦相处呢?(回答: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希望人人都能像陶罐你这样,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还有陶罐,在人们把你挖出来的时候,你还惦记着铁罐,而且称他为兄弟,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回答:对。但不仅是这个原因。)哦,还有什么?(回答:铁罐永远是我的好兄弟!)

  请问铁罐,听了陶罐的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回答:我觉得很对不起你(陶罐),我不应该那么傲慢,那么蛮横无理,没想到我那样对你,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好好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个谦虚友善的人。)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课文学习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课文可分为两大段,分别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边说边板书)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是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板书:人各有长,相互尊重

  五、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陶罐和铁罐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新课。

  二、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三、 看图,初步认识陶罐和铁罐。

  1.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铁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从神态上看,从个头上看)

  四、抓文中的词句,进一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4.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6.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什么特点?陶罐呢?

  五、指导多读,深刻领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二、 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自读课文,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3.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

陶罐和铁罐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练习归纳段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陈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瞧,它们是谁呢?(老师贴图片,老师相机板书陶罐和铁罐。)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只罐子,他们还会说话呢?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学生表演。铁罐:你敢碰我吗?(铁罐两手叉腰,准备碰陶罐)陶罐:不敢。(陶罐一边摇手,一边后退)

  3、(老师分开陶罐和铁罐)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3、学生发言。

  4、师小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5、谁来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铁罐凭什么来奚落陶罐?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认真读1—9自然段,分别把铁罐和陶罐说的话画记下来,并用心地读一读。

  2、铁罐对陶罐说了些哪些话?(CAI相机出示句子)

  3、从铁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知道铁罐性格为人怎么样?(铁罐傲慢、无礼、狂妄、不友好等)

  4、铁罐如此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生气了吗?他是怎么回答铁罐的,把陶罐说的话读一读。

  5、从陶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为人呢?(陶罐谦虚有礼、对人和善、友好、不自卑)

  6、是呀,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和性格截然不同。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邀请自己最要好的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要把铁罐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谦虚有理,和善友好的语气读出来,在读好的基础上还可以配上动作来表演。

  7、自由练习。

  8、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

  9、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10、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真是惟妙惟肖。

  11、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陶罐被铁罐碰成了碎片了吗?(没有)那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快速朗读10—17自然段。

  学习10—17自然段。

  1、陶罐是什么样子?(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板书:永久)。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高兴、惊讶)为什么人们这么惊讶和高兴呢?(因为陶罐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从哪可以看出他们很惊讶、高兴?找出人们说的话,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读。

  4、陶罐听到人们赞美他,他是怎么说的?

  5、如果此时铁罐在旁边,他听到陶罐说的这番话,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呢?

  6、可铁罐听的到吗?铁罐到哪去了呢?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7、什么是氧化?老师出示一根生锈的铁钉加以说明。(铁的表面遇到氧,慢慢地生锈,生锈的这一层就会脱落,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8、假若很多年前,你就是国王御厨中的勺子、叉子、刀或者是御瓶,听到陶罐和铁罐在争吵,你会怎么样劝说铁罐呢?

  9、同学们说得很有说服力,真是棒极了。请大家想一想,原来我们学过哪些课文,也说明了不要骄傲要取长补短的道理的?(《骄傲的孔雀》、《美丽的公鸡》、《骆驼和羊》等)

  10、那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像铁罐这样的人吗?你又会对他怎么说呢?我们身边有像陶罐这样的人吗?请你说说看。

  11、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老师希望有像铁罐这样的同学可要改正缺点,不要骄傲,不要讥笑别人,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

  铁 罐 陶 罐

  骄傲自大 谦虚不懦弱

  氧化 永久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案14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归纳段意。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生字、新词。

  2.采取一字多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把字放在词中易理解。

  逝(流逝)(逝世)(去逝)

  耻(羞耻)(可耻)(不耻下问)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义。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别人的批评。

  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理会——理睬。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以上词语如果有同学提出来,就出示出来,如果学生不提,就不必出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末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请给课文分成两段。

  (1)学生默读分段。

  (2)汇报分段情况。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09-09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08-31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6-28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5-05

三年级《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8-04

《比和比例》教案09-03

压力和压强教案08-26

蚊子和狮子教案08-26

《学问和智慧》 教案08-26

《狮子和鹿》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