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时间:2024-09-16 00:32: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可能性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能性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可能性教案汇总6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名片?再什么情况下用名片?

  生:名片就是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工作。

  在第一次见面时使用、 在交朋友时使用。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放在几个信封里,然后分给每个小组,同学们按要求填写名片。同学们添完名片后小组讨论。

  师:在制作的名片中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生会从性别、属相、姓名等进行回答。例如: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有属猪的、有属鼠的。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记好你们组各种属相的人数,我们来做摸名片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游戏是这样的:把你们组的名片合在一起,每人摸十次,一次摸一张,每次摸完后再返回,打乱顺序再摸。猜猜看,摸到什么属相的可能性大呢?

  生1:摸到属鼠的可能性大。因为我们组属鼠的多。

  生2:我猜摸到属猪的可能性大,因为我们组属猪的多。

  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结果,教师先不回答,将名片发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做这个游戏--摸名片。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的过程,获得直观的感受。在摸的'过程中,每摸一次让学生作下记录去探索其中的规律。

  在做完游戏后集体讨论其规律性,看一看是不是得到相同的结果,实际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并引导学生用特定的词语描述,如:“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

  有的同学会说摸到了几次属猪的,几次属鼠的,几次男的,几次女的等。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去发现摸到的可能性大小。师:从这个游戏中,大家体会到了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确实是有大小的。你能说

  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吗?

  同学们会举一些例子,有的可能不近人意,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如:抛硬币,猜拳,抽奖等。

  三、课堂练习

  1、教师事先准备好两个盒子里面放好黄、白两种颜色的球,数量相等,将全班学生分男、女两组,双方各派一代表上前摸球,摸到白球得1分,摸到黄球不得分,男同学给女同学记分,女同学给男同学记分,看谁的分数高。

  师:摸到的球可能是什麽球?摸到什麽球的可能性更大?

  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探索游戏。

  2、自主练习第6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此外,对可能性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难点一是在分类统计时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二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爱思考、爱动脑的习惯。

  3、通过现实情境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通过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对分类标准和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看这里美不美?你观察到了什么?

  河边有鸭,还有鹅!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黑的,还有白的!

  河里还有好多人游泳呢!有男的、有女的;有大人、有小孩,好多人呀!

  游泳的有多少人呢?大约有30多个呢!

  二、教学统计

  师:到底有多少人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1)一个一个地数,数数就知道了。

  (2)一个个地数不容易数清楚,咱们统计一下吧!

  师:好!那怎样进行统计呢?

  1、我们可以先分类再数一数进行统计。

  2、我先数男的,再数女的。

  3、按戴泳帽和不戴泳帽的进行统计。

  师:那大家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自己动手活动。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三、自主练习

  1、分类统计。

  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怎样分类?(按种类或是颜色)

  2、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除了按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形状)

  3、统计本班学生的情况。

  思考:我们的同学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年龄、性别)

  四、总结

  作业:回家统计你们书橱的种类。

  板书设计:

  统计

  (按种类或是颜色) (年龄、性别)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摸球游戏。(注:不透明容器,一个是黄球多,一个是球同样多)二个学生来各摸10次。估计袋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师:你是怎样想的?)

  二、实践感悟

  1、透明容器(一黄、一白)摸球比赛: 规则: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黄球,摸得多的取胜。 师: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预测:学生有争议,并学生说明反对理由。板书:数量不一样――不公平] 师:哪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呢?(生:球要同样多。板书:数量相等―――公平。)

  2、开始比赛:(站在男生一方的举手,站在女生一方的举手。认为打平的举手)

  (1)比赛并记录

  [预测:有可能男生胜,有可能女生胜。问败的一方,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为什么会败给对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输赢,再来。]

  (2)修改游戏规则。再比 师:问输的王一方:你们服输吗? [预测:服;不服。还要摸] 师:问男生和女生,再比你们一定能赢吗?板书: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

  (3)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同学们,你对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

  (4)、小结:虽然两种球的数量相等。也不能说他摸到的数量就一定相等。可以用一个数学语言《可能性》相等。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是啊:足球比赛,球先给哪个呢?我们的裁判怎样做的呢?你认为公平吗?关于抛硬币。世界上5位数学试验结果。(课件)

  三、互动生成 设计摸球游戏。(摸一次)

  A:

  1、一定能摸到黄球。

  2、可能摸到黄球。(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3、不可能摸到黄球。

  B:

  1、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都要说出想法)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3、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相等。

  四、例2变式练习

  (一)4张红桃牌:(设计成判断题(任意摸一张)并说出理由。)

  1、我一定能摸到红桃A。( )

  2、不可能摸到红桃A。( )

  3、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大。( )

  4、摸到红桃扑克牌的可能性大。( )

  5、摸到的一定是红桃扑克牌。( )

  (二)红桃4换成黑桃4(再判断,怎样说才正确)课件

  (三)两张梅花6,一张梅花8和10.(任意摸一张)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

  2、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说一句话。

  (四)讨论你认为可能性相等和一定相等有什么区别。

  五、总结

  我们学习可能性的三种说法:板书: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4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 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 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 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 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 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 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2、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

  (1) 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 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表示什么意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形图的过渡。

  (3) 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3、两道例题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两道题的思维方向虽然不同,但都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题运用对可能性的认识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过摸铅笔活动验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小。

  练习九第1~3题分别联系天气情况、玩转盘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用经常偶尔 可能性相等等词语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4、第96~97页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摸牌和下棋游戏中继续体会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数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学生感受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常获胜。分析原因,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体会。

可能性教案 篇5

  复习目标

  1、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

  2、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一定条件下,肯定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与 不可能 事件都是确定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 不确定 事件。

  2.在“转盘游戏”中,哪个区域的面积大,则指针落到该区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一年有12个月; (2)掷一枚一元硬币,停止后国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条鱼在白云中飞翔。

  分析与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确定事件。因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别事件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关键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弄清它是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还是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

  例题2:医院的护士给病人注射青霉素类药水时,要先做皮试。但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护士为什么每次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

  分析与解: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总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确定每一个注射的病人都不会过敏,因此“青霉素过敏”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试,此种做法不是多此 一举。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发生。

  例题3: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一块地板上爬行,这块地板由黑白两种不同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砖铺成,爬行一段时间后,蚂蚁停在哪种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分析与解:

  因为白色的块数是10,黑色的块数是6,白色区域的面积大,所以蚂蚁停在白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关可能性问题,有时可通过比较各种区域所占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例题4:袋中有4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以外完全相同,小华认为袋中共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所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 白球、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小强认为三种球的数量不同,摸到红球、白球、黄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认为谁说的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注意:此题中摸到各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球的颜色有关,与该球的大小、形状等其它因素无关。

  三、课时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 等词语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初步学会求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学习方式。

  四、课外作业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交流,体验事件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布袋,白、黄两种颜色的球,彩球。

  学生准备: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掷硬币游戏:投影仪显示

  1. 出示一元钱硬币,告知学生正面与反面.

  2. 游戏规则,猜一猜可能是哪面朝上。(正面,反面)意见不一样,是为什么?

  3. 观看几次掷的结果,发现硬币有正面朝上,也有反面朝上。

  总结:掷一枚硬币,结果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一)感受“可能”

  在1号箱子里放入3个黄球,3个白球

  1.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球,并说说原因。

  2.摸一摸(摸之前都要先摇匀)

  3.总结: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板书:可能)

  (二)摸奖比赛,感受“一定”“不可能”。

  师:这种摸球游戏你们会玩了吗?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摸球比赛,每一个组都有一个口袋,每人只摸一个!老师在里面装了一些球,谁先摸到白球谁就有奖,开始。

  师:有谁摸到白球了吗?(没有)

  师:任何一名同学都不可能摸到白球,猜一猜这是为什么?

  生:袋子里没有白球,都是篮球。

  师:倒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师:袋子里全是篮球。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摸出的一定是篮球(板书:一定)确定吗?

  摸出的不可能是白球(板书:不可能)确定吗?

  总结:掷硬币,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在装着篮球的袋子里,不可能摸到白球,一定摸到篮球。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现在要请同学们当一个聪明的.小法官,来判断一下了,愿意吗?记住,你认为可能的用手势“○”表示;不可能的用“×”表示;一定的用“√”表示。

  三 联系实例——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一定”、“可能”、“不可能”判断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会判断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判断一下,跟小组内的成员商量商量,记住把理由想清楚.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而东西。

  ③三天后下雨。

  ④太阳从西边升起。

  ⑤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⑥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有不同意见,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总结:同学们表现真不错,都会用数学的眼睛来看生活中的事物了。知道有些现象是确定的,如地球转动;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的,如天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完成课后练习

  2.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

  3.说说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吗?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来交流一下。

  同意的给予掌声,认为不对的说说为什么。

  五、看书质疑,巩固提升。

  1. 改变条件,“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相互转化

  阿凡提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有一次呢,一个黑衣人带着一袋金币来刁难阿凡提:如果你能把这袋金币抛向空中,落到地面时全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袋金币就归你了。否则,你就得赔我一袋金币。

  师:你们觉得阿凡提可能得到这袋金币吗?

  2. 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这时候这个大臣面对几种情况?一个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活下来吗?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抽完签后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六、紧扣课题,互动结束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你们该跟老师说什么?听要求和我再见: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男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不可能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跟我再见的一定是三(2)班的同学。好,再见!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6-18

(精)可能性教案12-18

可能性教案模板汇总8篇07-06

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0-20

关于可能性教案模板集锦10篇10-15

可能性教案范文汇总8篇12-04

可能性说课稿06-07

《可能性》说课稿06-21

《可能性》说课稿11-21

《可能性》教学反思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