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0-13 00:12: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和掌握画长直线,锻炼幼儿小手肌肉对笔的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

  2.水彩笔或者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上的情景,提问:小朋友们看到画面上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呢?小动物脚底下是什么?(蹦蹦床)

  情景提示:小兔子和小客人们在蹦蹦床上蹦蹦跳跳,玩得真开心啊!可是,蹦蹦床突然坏了,请你将蹦蹦床上的网线修补好。

  2.请幼儿把蹦蹦床上的'线连接完整,并涂上颜色。

  1) 教师提示第一步:用黑色水彩笔把蹦床的线连接起来。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如何连接,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提示第二步: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幼儿玩蹦蹦床的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或者玩游戏《跳圈圈》。

  游戏:跳圈圈

  准备:5个圈圈

  过程:

  1.将5个圈圈摆成一排,老师逐一向前蹦圈、边跳边按节拍唱:

  2. 请一名幼儿跳圈,老师在边上唱(或敲木板琴伴唱),幼儿可以跟唱。建议:掌握后跳的速度可快可慢,伴唱也要随着或快或慢。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淅沥沥,哗啦啦,下雨了!孩子们常常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没劲儿,不能出去玩滑梯,不能在院子里奔跑,散步.所以,设计这个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可以在雨中尽情地玩耍、嬉戏,充分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雨,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经验。

  活动目标: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准备:

  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

  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

  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

  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

  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

  一、准备出发

  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

  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

  二、雨中乐

  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谁是接雨冠军。

  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三、说在雨中的发现

  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

  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

  3、雨朋友说再见。

  四、听听《下雨诗》

  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

  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

  五、编编《下雨诗》1、除了诗里提到的,你还能说出雨落在什么地方?

  2、启发幼儿做小诗人,并编诗句“雨落在......上”。

  3、教师和幼儿一起闭上眼睛吟诵一遍诗。

  六、结束

  1、老师请幼儿回家后将大家编的下雨诗画下来,送给天上的雨朋友。

  2、和雨朋友说“再见”。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愿意学讲故事中的对话,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2、丰富有关动物行动方式的知识经验。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倾听、理解故事1—2段:

  (1)出示游来游去的小金鱼形象

  问:它是谁?小金鱼游来游去想干什么呢?引出故事“小金鱼找朋友”。

  (2)幼儿看动画故事第1段

  问:小金鱼想干什么呢?它先找到了谁?它对小鸡怎么说的?小鸡能和它一起玩吗?小鸡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对话)

  (3)幼儿看动画故事第2段

  问:这次小金鱼又找了谁?它对小鸟怎么说的?小鸟能和它一起玩吗?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对话)

  2、观察故事第3段的画面,理解内容:

  (1)问:最后,小金鱼找到了谁?小蝌蚪能和它一起玩吗?为什么?它们会说什么话呢?

  (2)一起听第3段故事

  3、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可跟着一起讲述对话

  4、游戏:小金鱼找朋友一起玩

  (1)请幼儿说说,还有谁也可以和小金鱼做朋友一起玩。

  (2)出示会跑(跳)、会飞、会游的动物,请幼儿找一找,说一说:“××会游泳,可以和小金鱼一起玩”,“××会跑(跳、飞),不会游泳,不能和小金鱼做朋友”,并在画面上操作将动物分类。

  5、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和哪个朋友一起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附故事:小金鱼找朋友

  池塘里有一条小金鱼,想找好朋友一起玩。游呀游,看到岸上有一只小鸡,他对小鸡说:“小鸡小鸡,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鸡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

  小金鱼又游呀游,看到一只小鸟在天上飞,他对小鸟说:“小鸟小鸟,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小金鱼嘟着嘴又游开了。

  他游呀游,看到前面有许多大脑袋、细尾巴、全身乌黑的小东西在游,他赶紧游过去说:“你们好,我是小金鱼。”哪些乌黑的小东西说:“你好,我们是小蝌蚪。”小金鱼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好的!”小金鱼终于找到了朋友。他们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开心。小朋友,你们说,小金鱼的朋友是谁呀?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曲线画出气球的形态,感受节日的气氛。

  2.用平涂法给气球均匀地涂色。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式气球、油画棒。

  2.幼儿用书第2--3页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掌握用画弧线的方法绘画气球。

  2.活动难点:用平涂法给气球均匀地涂色。

  3.指导要点:观察感知气球色彩及形态特点,练习画弧线,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涂色。

  四.活动过程

  1.观察气球,感知气球的色彩及形状特点。

  师: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礼物,“瞧”这是什么呀?”

  师:气球宝宝是什么形状的?

  师:都有哪些颜色?

  师:小朋友最喜欢哪个气球宝宝?

  师:你还见过哪些气球宝宝?

  小结:气球宝宝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一到节日的时候人们喜欢用充气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环境,让我们节日的环境更漂亮,更热闹。

  2.绘画练习:练习绘画弧线和涂色

  师: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气球宝宝,小朋友知道怎样画气球宝宝吗?那我们一起来画画吧!

  (从一个点出发,像滑冰一样的,从下往上滑一圈,然后回来,中间不能中断。)

  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特别想要气球宝宝,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够送给他们漂亮的大气球,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来画一个漂亮大气球送给他们吧。“从气球线的'点开始,向上画弧线,再回到原点,一笔完成。”

  师:气球宝宝画好,老师现在要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气球宝宝穿上漂亮衣服。

  3.绘画节日气球

  师:老师的气球宝宝已经画好啦,小朋友知道怎样画气球了吗?

  师:现在老师把书宝宝发给你们,请你们给这几个小朋友画上你们喜欢的气球宝宝再给它穿上漂漂亮亮衣服。

  4.欣赏作品

  分享评价:谁的气球画得多?画得圆?谁画的气球是没有漏气的?谁的色彩最漂亮?

  五.评价要素。

  1.能否用流畅的圆弧线绘画气球。

  2.能否为气球均匀涂色。

小班教案 篇5

  《小白兔钻山洞》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老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名称:《小白兔钻山洞》

  玩法: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第三组的幼儿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一二组扮山洞的幼儿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 ,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2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3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小班教案 篇6

  游戏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体验表演游戏的合作快乐。

  游戏准备: 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头饰若干、草丛等

  游戏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我们听过了《拨萝卜》的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吗?那我们就编成一个小小童话剧,你们都来当小演员,看谁演得好!

  2、如果你来演,你想演谁?应该怎样演呢?(让孩子发言,教师选择重点给幼儿提醒和讲解。)

  二、表演游戏:拨萝卜。

  1、出示表演用的头饰和相应的道具,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表演前提出要求:表演时要注意声音响亮;表演时注意不同的人物的'声音和语气。教师还要重点注意指导孩子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并提示忘词的孩子。

  2、表演过一次后教师提问:

  (1)你喜欢谁的表演?你觉得他表演的好在哪里?

  (2)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3、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三、互相讲评,教师小结。

  1、师:今天你演了谁,开心吗?

  2、幼儿自由交流游戏情况,体验游戏快乐。

  四、和孩子一起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

  3.初步尝试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袜子、纸、剪刀、皮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想想、说说自己发现的洞洞。

  (1)出示袜子:这是什么?袜子上有洞洞吗?在哪里?这个洞洞是干什么用的?(穿袜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脚丫,要从这个洞洞里钻进去。小脚丫钻进洞洞,真暖和。我们用手来钻一钻,小手钻进袜子里,真呀真好玩。这是一种可以钻进去钻出来的洞洞。)

  (2)出示纸:这是什么?上面有洞洞吗?我可以变出洞洞来。你们能试一试吗?我可以用这个洞洞当望远镜。(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这是一种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从这一边穿到那边的洞洞)

  二、新课

  说说生活中的洞洞----你在哪里见过洞?

  (1)我们教室里什么地方有洞洞?它有什么用?(预案:厕所蹲坑、洗手池(水龙头、下水道)、拖把池、窗户(风婆婆和太阳公公穿过的地方)、门、电视机上的插口、电插排)

  (2)除了教室里有洞,哪里还有洞洞呢?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3.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我们的身体上,有没有洞洞呢?它有什么用处?)

  (游戏:××(吃饭、看东西、呼吸、听声音、拉巴巴、和妈妈连在一起的)的洞洞在哪里?---反应能力、快乐情绪)

  4.小结:我们还可以和洞洞玩好玩的、钻洞洞的游戏。

  三、游戏:超级变变变

  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皮球,皮你们平时是怎么玩皮球的呢?

  宝贝们听老师的口令,和皮球一起玩钻洞洞的.游戏,孩子们听老师的口令“超级变变变”自己变化成各种洞洞让小皮球来钻钻。

  小手胸前围一围,变成一个圈;小脚站一站,站成一个圈;

  小手头顶围一围,围成一个圈……

  四、小结

  我们在家里、教室里、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很多的洞洞。小朋友自己变出了可以让小球钻来钻去的小洞洞,小朋友合作变出了让大球可以钻来钻去的大洞洞。我还可以和其他的东西一起变出很多洞洞,你们能吗?谁来试一试?哈哈,现在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泸县石桥镇中心幼儿园新民分园 刘辉

  20xx年3月15日

  《好玩的洞洞》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洞洞随处可见,家里,学校,马路上,公园,自己身上通过这个活动让小班的孩子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一些东西,引起他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帮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这些洞洞,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都是有用处的。这个环节活动是一个探索,蚂蚁的洞,老虎的洞,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洞,有一种趣味在里面,然后进行一个探索。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

  3.初步尝试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认识身边的洞洞。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袜子,皮球、纸、剪刀。

  三、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

  通过小魔术,让幼儿通过老师剪刀的简单的操作直观的感受洞洞。

  2、发现探究法

  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尝试,第一次让幼儿寻找,那些地方有洞洞,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第二次超级变变变,让幼儿想办法让小球钻过,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游戏法

  小班的幼儿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好动是他们的突出特点,通过超级变变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快乐。

  四、说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让幼儿不断的观察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让幼儿学会与小伙伴们合作。

  五、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发现身边的洞洞——和洞洞做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活动的最开始我使用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东东的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通过自主探索,说一说,主要认识身体让的各种洞洞,简单了解每个洞洞都有自己的作用。

  3、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在超级变变变中,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利用自己身体变化出各种洞洞。

  六、说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洞洞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洞洞的乐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07-2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经典】10-10

(经典)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精选)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