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 学会韵母ie iu,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
2 能准确拼读声母ie iu 与组成的音节。
3 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读准韵母和准确拼读ie iu 相应的音节。
教学方法 导读法做游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二、学习ie iu ye
1 出示配图,引导说话,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ieiu》教案》。
2 教读“秋”,引出iu,指导读准,练读四声。
3 教读“叶”,引出ie,ye是ie的音节形式,指导读准,练读四声。
三、拼读音节词 在插图中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注音词:秋天秋风黄叶落叶妞妞
练习拼读
四、学读儿歌 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 二课时)
一、 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观察:ieiu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二、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板书: ie iu ye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从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着手,抓住了课文的.主要意思,让学生心中有数,围绕着中心句去提问题。然后确定一条主线——哪些句子让人感受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呢?相机让学生动笔画画找出来的相关语句,接着让学生汇报阅读情况:
①、二十世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②、我们的祖先有哪些幻想,都实现了吗?
③、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大大改观了?在这个基础上回应全文,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等同学们都感受到20世纪前后的变化之大后,让他们谈谈体会。最后领悟作者举事例、作比较、围绕中心句去写的表达方法。
感到不够满意的是学生读得少,形式单调。虽然重点突出了,难点解决了,但这是篇说明文,比较枯燥。加上有很多家长来听,为了空气流通,我没采用辅助工具——多媒体。所以感觉课题气氛有点闷。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习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习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10-02
小学语文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9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11-01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8-03
小学语文教案11-28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30
小学语文习作的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06-20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