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的教案 推荐度:
- 猫教案 推荐度:
- 猫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华】猫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猫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猫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它分别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但是它觉得:燕子说的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的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的捕捉害虫、保卫庄稼是快乐的,都是不值得快乐的,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波斯猫不快乐和燕子、蜜蜂、青蛙快乐的原因。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所说的话,把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相关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波斯猫的头饰。这是什么动物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扮演波斯猫,自述波斯猫找不到快乐的苦闷:“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的,另一只是绿色的。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3、板书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波斯猫漂亮的外貌和它的苦闷,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个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每段开头空两个字)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本课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轻音节。
(2)读顺课文,注意读出每种动物说话时的语气。
3、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斯、滋、衔、软、绵、碌、糖等13个生字和“我会写”的8个生字,为其注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师生总结,归类识字:
<1>熟字加偏旁:波、斯、碌、糖、箱、呱、保
<3>分解部件识字:滋、软、蹦、哼、唉
(4)出示生字卡,扩词练习
(5)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4、指导写字
(1)观察“我会写”
(2)重点指导“保、波、软”的最后一笔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完成本节课识字的教学大纲,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练习书写生字并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导入:出示生字,让学生拿着只标拼音的'卡片给生字找到适合它们的帽子。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中得到玩的乐趣,符合了小学生好玩的年龄特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给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帽子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1)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呢?
(2)他先后到哪里找快乐? 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用——划出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上边两题的答案
(2) 讨论: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都感到快乐呢?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
3、汇报归纳
燕子、蜜蜂、青蛙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快乐,而波斯猫是依赖别人生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快乐
4、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呢?
5、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是最快乐的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以读为主,通过合作讨论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戴上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的头饰,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再表演课文
3、共同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通过展示,再次感悟课文,分享学习的快乐。
四、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的,并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衔泥造窝 睡沙发
蜜蜂采花酿蜜 }快乐 吃蜜糖 }不快乐
青蛙捉害虫,保卫庄稼 吃炸鱼
劳 动 创 造 快 乐
教学反思: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告诉同学们:劳动才是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可是有些孩子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说“因为波斯猫不劳动,所以它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还有的学生说“波斯猫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体会不到快乐” 我觉得只要言之有理,问题的答案可以千百种。
猫教案 篇2
第一部分课前热身
师:昨天预习了课文,第一个热身运动,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你用心预习了吗?你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大熊猫只吃竹子大熊猫有冬眠的习惯大熊猫体态肥大,不能爬树大熊猫平时喜欢结伴而行大熊猫体型巨大,生来下的幼仔也大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
(生抢答热烈。略)
师:下面是第二个热身运动。
【投影】
大声朗读课下注释在课堂随记本上抄写常用词语表中的词语,一词一遍。然后和“语文死党”交换检查。
大声朗读词语一遍。读给“语文死党”听。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笨拙 温驯 栖息巢穴 翌日哺乳 荤素 ? ? (生活动。请两名同学上黑板写注音。教师纠正。)
师:咱们还有一个热身运动。
【投影】
用诵读诗歌的语言诵读第四自然段,享受说明文语言的用词美,描写美,层次美,句式美,情感美……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组织生诵读,男女生配合诵读。略)
第二部分 初级挑战
【投影】
课文减肥游戏
1、浏览全篇,找出可以删掉的段落。
2、把课文浓缩为一段话。
2、把课文浓缩为一句话。
(生自主学习讨论写作)
师:同学们先交流一下哪些段可以删掉。
生:开头三段就可以删掉。德国欢迎大熊猫,这是在叙事。
生:第七段可以删掉,写的是中国送兰兰到日本。
生:第七段后面部分可以删掉。前三句可以保留,写的是许多国家以得到大熊猫为荣。
师:同意。核心句子可以留下。
生:15段可以删掉,写的是西班牙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的事。
师:真好。这些可以删掉的内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
【投影】
说明文中的“穿插”在说明文中加入各种小故事,这种手法叫“穿插”。穿插的作用是丰富说明内容,使说明生动有趣。
师:给课文瘦身之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说明内容。
生: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大熊猫的名字由来。大熊猫的食物习惯。大熊猫的活动习惯。大熊猫的生殖。大熊猫的.科研价值。
师:比较全面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内容呢?
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师:用一个短语呢? 生:国宝大熊猫。
师:真聪明!其实本文的题目就是说明中心。
第三部分中级挑战
师:初级挑战大家完成得不错。现在进入中级挑战——语言体检。
【投影显示】
准备运动:知识储备
说明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可以从以下方面的修饰和限制入手:
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频率、确数、概数……
师:说明文是促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的一种文体。所以我们在给课文的语言做体检的时候,老师也希望大家表达得规范。老师先做个示范,就是平常用的“三步上篮”分析法。
【投影展示】
“三步上篮”分析法
分析“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的“左右”表达很准确。
第一步:“左右”一词表示约数。
第二步:说明“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的“两年时间”是个估计
的数字,是大概,不确定。
第三步:这个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自读,琢磨吸收。)
师:好,现在请大家闯关。我们以 13段14段有关大熊猫的生殖为例段请大家评析。现在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这两个段落。
(生朗读)
【投影展示】
闯关:建议你品析以下词语
“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中的“一般”和“有
时”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
(生分组思考讨论) ?
师:请大家发言吧。先请第一组。
生:“暂时”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做了限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出了大问题。差了最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要把句子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大家平时问题出得最多的环节。你想想,做个补充。看书。
(等待这个学生思考)
生:哦。这个“暂时”说明了大熊猫只有在发情期才同居,平时他们都是独来独往的。
师:好!这就全面了。第二组继续。
生:我认为“一般”和“有时”都是在频率上做了修饰限制。“一般”说明在大部分时候熊猫都产一仔,“有时”则说明熊猫产两仔的机率很低,只是偶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表达很完美,声音也很响亮。太棒了!给掌声!第三组继续。
生:我认为“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指多数熊猫在分娩期间是以枯树洞为巢穴,还有部分熊猫不是这样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老师,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觉得“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制,指熊猫在分娩期间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枯树洞为巢穴的,在有些时候可能以其他地方为巢穴。这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哦,两种意见。大家同意哪种?
(生叽叽喳喳,各有见解)
师:祝贺大家。同学们其实发现了一个歧义句。这恰好是作者表达不够严谨造成的。老师也没有去查更多的资料。如果我们要这个句子成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如何改呢?大家各自循着自己的思路去想。
生:分娩期间多数时候以枯树洞为巢穴。
生:分娩期间大多数熊猫以枯树洞为巢穴。
师:真好!老师代作者谢谢大家了。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教训值得记取啊!这次闯关闯出了新收获,真棒!老师再用其中的一个句子做个总结,请同学们做笔记。
【投影展示】
老师示范:“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用得准确
第一步:“暂时”从时间上做了限制。第二步:说明雌雄熊猫为了生殖而同居的时间比较短,独居才是它们的日常状态。
第三步: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步上篮法”让我们的答题思路清晰,表述万无一失)
师:给语言进行体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猫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在品读中体会,只有辛勤劳动,服务他人,才会感到快乐;依赖别人生活,靠别人为自己服务,是没有快乐的。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教学设计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谁来说说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
3.学生复习:老师把难读的字词放在这里,谁愿意
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复习?
4.评价过渡: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努力,我们收获了知识,心里很快乐。可是,美丽大方、善解人意的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这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
初读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完成两个任务
(1)思考课文中写了几只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
(2)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学生在自由读书后交流)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发现有的同学很会思考。好!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课文中有几种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师贴动物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你很会说话,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我会说——有------有------有------还有------)
4.小结评价: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读书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很好,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5.质疑:(处理方法:简单的问题,随时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读文集体讨论。如“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来的,很有价值。”“这个问题是针对词语提出来的,谁来帮帮他。”“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抓住了课题来反问,你很会动脑筋。”
6.小结评价: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老师归纳了一下,有两类(边说边贴图片①、②)。
7.读书解疑:有了问题怎么办呢?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课文吧!注意,同学们可以自己读,边读边想,并画出有关句子;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共同来讨论解决。
(1).问题一: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
A:学生汇报:谁先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呢?好!你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孩子,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作好准备来补充。
B:小结:同学们的看法大致相同,波斯猫的生活太舒适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波斯猫?(课件出示G:学生自由谈话。
H:师归纳:原来,这是一只不爱劳动,依赖主人生活的波斯猫,所以它找不到快乐。
I:(课件出示的)读中感悟:想一想,波斯猫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谁先来试一试。(谁想和他挑战?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问题二: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快乐是什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指图片)他们的快乐是什么?〕
A:学生回答:燕子的快乐是……
B:师引导: 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能读一读吗?
(师板书:衔泥造窝……)
C:课件感悟:来,让我们也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D:指导读: 想想它们说得话怎么读?谁愿意读?(他读得真好!谁会比他读得更好呢!)
三、表演升华:
1.激趣(指板书):这个童话故事真有趣,老师建议你们分角色来读一读,大家想读吗?请大家看朗读揭示。
2.课件(5):朗读提示:
A:四人小组朗读课文。
B:每人自选一个角色齐读旁白。
C:读完后,准备参加全班汇报表演。
3.展示读:哪个小组上台来分角色读一读呢?
4.学生评议:(你能对他们小组汇报展示评价一下吗?)
5.鼓励演一演:教师在想,如果同学们不看书,带上动作来演一演,那就更好了。
四、课堂拓展:
1.师谈话:听了朗读,又看了表演,同学们觉得波斯猫可怜吗?有什么办法能帮它找到快乐呢?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2.欣赏歌曲: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
3.学生交流:听了这首歌,你想对波斯猫说什么?(师板书:劳动创造快乐)
4.续编故事:瞧,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波斯猫很快找到了快乐。下面我们来练习说话—续编故事《找到了快乐的波斯猫》。
5.学生讲故事:老师先给你们一点时间,自己静静想一想,准备好了就上台来讲一讲。
五、总结评价:
1.评价: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来,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的表现,好吗?
2.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请大家看“作业超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选一个作业,认真完成,可以得到不同的笑脸,祝你们成功!
猫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具体说说怎样走的?怎样贴的?贴好了,他又怎样做?
(3)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板书: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4)看到这张歪嘴巴,大家大笑起来,大家笑得可不一样,说说大家是怎样笑的?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5)你瞧,熊猫歪着嘴,似乎在说什么呢?
(6)连起来说说贴嘴巴的经过。(板书:经过)
提示:说时,要把那人的动作与同学们的表情结合起来说。
4、讨论:怎样才能贴正?
5、再请一位同学来给熊猫贴嘴巴,大家一起来帮他。
6、说说:
(1)他是怎样贴的?
(2)看到他贴正了,大家怎样做?熊猫好象在说什么?
7、想想:他为什么能贴正?
(是呀,别看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要动脑筋才能贴好呢!)
五、连贯说话:
1、小结:我们先说了为什么要给熊猫贴嘴巴,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再说游戏的准备,重点讲了游戏的经过,最后讲了结果。
2、自由练说。
3、指名说话。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游戏经过说给别人听。
2、观察妈妈烧饭或洗衣的过程,说一说。
板书:
25 给熊猫贴嘴巴(听说训练)
起因:熊猫可爱 可惜没嘴巴
准备:拿、蒙、拿、递、领
(先……接着……最后……)
经过:走 摸 贴
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有的……有的……还有的……)
结果:更可爱了
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能达到有顺序地介绍游戏经过的目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体现有序。
(1)事情的起因:看图,有条理地观察,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熊猫可爱。
(2)准备:观察老师的动作,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这一连串动作,并指导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做到表达有条理。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
猫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一、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二、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三、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四、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投影幻灯机及课文配套的幻灯片。或用图画。
[课时准备]
第一课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
二、自学课文。
△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
△: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
(让学生抓住组成词的关键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词义)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
3.范读第一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5.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①说它老实吧
6.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
②它很老实
①说它贪玩吧
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②它很贪玩
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这样)
7.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
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8.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9.继续往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
自己讲书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
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10.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四、巩固词语。
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五、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第二课
一、讲读课文。
第一段,第三节。
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__ 贪玩 __ 尽职
古怪 __ 温柔可亲 __ 一声不响
__ 怕 __ 勇猛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
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段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
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4.特点层次。
一根鸡毛
淘气
一玩起来
它们的胆子
你见了
二、练习背诵。
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猫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文中生字、新词,锻炼查工具书及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查字典、圈点勾画、研讨合作把握文本内容、鉴赏写作妙处、体会作者情思、感悟生活哲理。
情感与态度:
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反对主观臆断、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自主阅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2、 根据兴趣,多角度欣赏文章的魅力之处。
3、 自由鉴赏,获得人生感悟。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法:对话法、情境教学法
五、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漂亮吗,可爱不?喜不喜欢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啊!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郑振铎一起走进他的家庭生活,去体验一下他养猫经历的快乐与悲伤。
(二)、读课文,感文意。
1、 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通读课文,看看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难语句圈点勾画出来。
2、 群策群力,解决疑难。
生自由提问,合作交流解答。
师辅助解答,并归纳解词方法。
如没有,可提问几个
出示小黑板:
(1) 查字典
(2) 拆字法: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3) 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3、全面侦查。
师问:在读文过程中,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疑问?
生提出,大家一起解答。
4、 整体把握。
大家的问题都解决了,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
文中写了几只猫?三只猫的来历和结局分别如何?
(三)、读课文,品妙处。【25分钟】
1、读一读,想一想。
速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地反复地有感情朗读,并作批注,说出喜欢的理由。
2、品一品,说一说,
哪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说一说它好在哪里,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我的预设:
1、 描写猫的语段:
例: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2、抒情的语段
例:
那时太阳光温暖的照着,欣赏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3、耐人寻味的语句。
例:“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出示小黑板:
描写语段的作用:
生动的词语
逼真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的将人物的情感蕴于其中
精准的细节刻画
抒情语段:
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的语段:
不能忽视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这些耐人寻味的语句往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的更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不能忽视句语句之间的细微差异
(四)、读生活,说感悟。[5分钟]
1、通过赏析,我们对于作者的痛苦、懊悔和自责感同身受,跳过这些情感不谈,作者分明用他深刻的思考、无声的语言向我们幽幽地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呢?你听到了吗?
预设答案:
待人要公正,不能歧视和欺负弱小,要宽容大度,满怀善意地给弱小以帮助,免受良心的谴责。
不能因为没有根据的揣测,妄下定论,误解他人,不给对方辩白的机会,否者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做人要严于律己,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
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一点感悟要和大家共勉:“关爱动物,尊重弱小,善待生命!”(板书)
2、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能不能说说理由。
学生会说喜欢,以及喜欢的理由;不喜欢及不喜欢的理由。
(五)、谈收获
我们自主阅读的这节课,大家都收获了什么?【小黑板出示字词】
(六)、师小结
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文章带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无穷的。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能忽视。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关爱弱群体!谢谢大家!
猫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猫医生要去哪里?怎样才能过河?”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2. 引导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编出合理情节。
3. 通过“联想法、排除法”启发幼儿围绕重点进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动准备:“猫医生过河”挂图,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1.这是哪里?有谁?
——穿插故事(一)
猫医生为什么要过河?
二、解决问题
1.带着问题想一想,小动物会怎么帮助猫医生过河呢?(二)
2.引申:猫医生急着要过河,那个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达对岸呢?(分组讨论)
三、复述故事
1.连贯的讲述故事
2.为故事起个名字
四、课后延伸
如果猫医生想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帮助猫医生呢?
附故事:猫医生过河
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河对岸森林里许多动物都受凉生病了。他们打来电话,请猫医生为他们看病。猫医生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向小河对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边,他愣住了。猫医生急得大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游泳的大白鹅听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听到了,在散步的.大象听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听到了,它们都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来帮你。
猫教案 篇8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在教这一课的时候要做好教案设计。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老舍《猫》的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勇猛、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掌握多音字:的、和、折、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怎样具体生动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小猫的淘气可爱的性格,并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起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ppt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猜常见动物的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动物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或可爱,或勇猛,或温驯,我们因为它们的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喜欢它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猫的图片)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猫很胆小,又很勇猛。(加粗字为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很令人喜欢。
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
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三)总结猫的性格,学习摘录法
(师):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四、作业:巩固词语
古怪、老实、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勇猛,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三、用歌表演形式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师:我们也来当当小老鼠,一边唱一边跳起来,要把小老鼠得意、高兴的样子给唱出来、表现出来,行吗?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核心理念:童趣 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 蔡伟玲 刘甜甜
歌曲内容富有童趣,幼儿爱唱、喜欢唱。《老鼠画猫》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中的“老鼠”和“猫”是幼儿所熟知的,与传统印象中的猫抓老鼠不同,歌曲中的老鼠变成了得意洋洋、高高在上的“王者”,而猫却变成了眼睛小、爪子少、胡子翘、永远也抓不着老鼠的“弱者”,这对于爱看《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孩子们来说,是相当有趣的。选择这个活动除了考虑到动物形象贴近幼儿生活外,歌曲的曲调、歌词的趣味性和游戏性都较强,这些恰恰迎合了幼儿活泼、天真,同时又性格各异的特点。幼儿能够从这首歌中体验到小老鼠那种实现愿望的得意与滑稽。
图谱设计富有童趣,幼儿爱看、喜欢看。这首歌的特点是:形象性强,有情有物;童趣性强,活泼轻快。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和视觉特点,设计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天真烂漫儿童味的一组图谱。例如老鼠的形象是一个肥头大耳、圆眼炬亮的侧面图,猫的形象则是一个小嘴小脑袋、一脸傻气的正面图。这样一组图谱,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了这是一只眼睛小、爪子少、胡子翘、永远也抓不着老鼠的“猫”。富有童趣的图谱不仅解决了幼儿学习歌词的难度,而且还让幼儿明确了角色,启发了联想,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动作设计富有童趣,幼儿爱学、理解快。在本次活动目标中还有对滑音的掌握,但滑音这一专业术语难以让幼儿理解和记忆。怎样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滑音呢?教师事先了解到大多幼儿有玩过滑板的经验,于是就先从声音上作引导:猫再也抓不到老鼠了,小老鼠很得意,得意得就像踩着滑板,“so——”地滑出去了。“so——”这一声音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趣味地表现了滑音里音调的变化;玩滑板时双脚会向着同一方向滑出,我们就用双臂滑指右上方的动作表示滑出去的动作。拟声和动作的结合,使得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然后从童趣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幼儿就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10-21
中班《猫》教案11-17
小学猫教案11-22
猫的优秀教案10-10
猫教案模板11-04
关于猫的教案10-14
猫郑振铎教案02-24
关于《猫》的教案12-23
猫的教案设计07-18
老鼠和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