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识字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识字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识字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本课共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6种小动物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有利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信息资料:
1、课件或动物图片、生字卡片。
2、学生搜集一些小动物的有关资料。
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豆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小飞机,绿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内行。
2、演示课件。(播放小动物活动的场面)夏天到了,小动物都在做些什么?指名说一说。
师;这些小精灵给夏天增添了很多乐趣,让我们来读一首儿歌吧。
对话平台
自学(在读文中标记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自由读儿歌,用喜欢的标记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的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儿歌。
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效率)
1、同桌交流:把你圈画的动物名称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观察特点引导发现:
(1)课件出示带虫子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与小动物有关)
(2)读一读,想想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可出示例子点拨:蜻——虫、青;蝴——虫、胡)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运用“你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朗读(把识字放到儿歌情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读儿歌的兴趣)
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练习(游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小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方法:出示有六种小动物图案的儿歌。小组读后,选派代表负责把小动物送到金房子里。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多形式复习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师生共做“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
3、读读有这些生词的儿歌。
识字(巧识字,发展学生语言)
1、课件出示“网、运、展”所在的句子,指名读。
2、猜字谜:
(1)猜网字:师读生找卡。读句子:蜘蛛为什么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2)猜运字:师做动作生猜。还可以运什么?怎么运?练习说话。
(3)猜展字:做动作理解伸展的意思。
(有层次有梯度地把字词句联系起来,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情感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
练习(利用课本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结合搜集的课外资料模仿课文说一说。
2、学生交流感兴趣的动物资料,开展“动物王国趣事多”发布会。
写字(书写和评议结合,激发写字兴趣)
1、学习书写“空、运、展”,学生互相提醒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2、展示书写作业:自评、互评与师议结合。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其他带虫字旁的字,放在识字袋中,看谁查得多,识记方法巧。
识字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特色: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适合用“整体识记法”。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
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法”让学生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在“找朋友”、“小诗人擂台”等游戏的过程中,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自编儿歌),学得兴趣盎然。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
2、找朋友游戏。
3、观察、模仿、实验法。
4、榜样示范。
五、课前准备: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字音。
2、熟读儿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3、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当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吗?(夏天)
2、我们刚刚走过夏天,谁能说说在有夏天里你看见过哪些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4》也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有文中所提及的各种动物图片及名字的画面)
二、双向互动,趣味识字: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声地叫叫它们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读小动物的名字,要求读准字音。)
2、小动物们听到小朋友热情的叫声,都跑出来了。(在黑板上贴出动物图片)同学们,现在你还认识它们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真正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老师请出一个小动物(即拿起一张动物图片),请你们马上找到写有这个小动物名字的卡片,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好。(再认生字)
3、(板书所有小动物的名字)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名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大多是形声字)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动画展示小动物们的活动)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还有一位特别能干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活动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一读。(自由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学生质疑,其他学生互相解答或教师引导)
4、学习生字“”。
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3、评选小擂主。
五、书写指导。
1、XXX等同学们朗读擂台中获胜了,哪些小朋友能在写字擂台中获胜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出示生字:蚂蚁)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书写要领)]
3、有小老师上来给同学们作示范吗?(请一名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
4、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地指出不足。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动物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6种小动物,但自然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你也能编成一首儿歌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回家试试看吧,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巩固生字。
2、精读儿歌,背诵儿歌。
3、试着仿编儿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一、复习生字。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和它们的名字,小动物们想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课件展示一些小房子,小房子上写拼音。另外一些卡片上写着动物的名字,打乱顺序,请学生将字与音对应起来)
二、表演读儿歌:
1、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回家做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请把它戴起来吧。(学生戴上自己喜爱的头饰)
2、每种动物请一个上台表演读,边读边自由发挥做动作。
3、自由组合小组读。
三、生字书写:
1、激趣:小动物们,你们会写字吗?老师只知道小学生会写字,但不知道小动物们的字写得怎么样?愿意露一手给我看看吗?
2、指导:
四、拓展。
1、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学着编一纺其他动物的儿歌,你们编得怎么样?(请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儿歌,不论质量如何都给予肯定)
2、选择一两首较有创意的集体帮助修改。
五、附学生编写的部分儿歌供参考:
动物世界
小动物
小动物
——陈润佳
——陈方燕
——陈奕铮
金鱼水里游得欢,
牛儿田里耕地忙,
天上鸟儿飞得欢,
白兔野外捉迷藏。
老虎山间做大王。
蜜蜂花间采蜜忙。
小鸟树杈造新房,
懒猪圈中打呼噜,
树上猴子荡秋千,
海狮水里表演忙。
小狗身上抓痒痒。
鱼儿水里捉迷藏。
猴子树上荡秋千,
雄鹰半空寻猎物,
孔雀开屏真漂亮。
燕子忙着造新房。
识字教案 篇3
教材说明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带有“木”字旁的12个词语,这些词语都与树木有关。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这些词语与“木”的关系。龙龙的话点出了本组识字内容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要求学生认识的“柳、榆”等字和学写的“树、松、柏、杨、梨、枝、材”7个字。借助龙龙的话,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木”字旁在左边和在上边、下边写法不一样,了解偏旁的变化规律。
第三部分是扩展练习。引导学生写出带“木”字旁的字,意在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认读书中的12个词语。可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认读汉字的兴趣。
(二)在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语是表示树木的名称,对书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并让学生试着说说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
(三)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本课的7个生字。首先引导学生按照“木”字旁所在位置的不同,给生字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木”字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木”字旁在下边,要写得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重点指导“树”字。“树”,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每一部分起笔位置要做到高低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要对齐,中间的“又”最后一笔变成点。
(四)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鼓励儿童再写出带有“木”字旁的其他字,写时注意“木”字旁在不同位置的变化。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教案
识字一2
教学目标
1绷私獗咀榇视锒加搿澳尽庇泄兀并利用这一特点识记这些词语。
2痹诙链视镏腥鲜丁傲、榆”等5个字,并学写“树”“松”等7个字,引导学生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
3敝傅佳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书写时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词语都和树木有关系,让我们一一看。
(二)认读字词
1毖生看书自读12个注音词语。
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
2比糇⒁舫鍪12个词语。
(1)请你找一找哪些词语是表示树木名字的。
(2)你还知道哪些树木的名字。
3卑汛视镏幸求识写的9个生字加点。
(1)你知道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吗?
(2)打乱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三)指导写字
1狈掷啾冉希学习写字。
按照“木”字旁所在位置的不同,给这7个字分类。
(1)“木”字旁在左边:树、松、柏、杨、枝、材。
(2)“木”字旁在下边:梨。
(3)本课词语中还有木字旁在上边的,你找到了吗?
仔细观察这两类字,能发现什么?
(1)“木”字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2)“木”字旁在下边,要写得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
2敝氐阒傅枷铝懈髯帧
树: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每一部分起笔位置要做到高低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要对齐、中间的“又”最后一笔变成点。
梨:“木”字旁的“丨”不要穿进上部分。
松:右边“公”的第一笔收笔要落在“木”字旁点的上边。
杨:右边“”要一笔写成。
(四)扩展延伸
你还能写出带有“木”字旁的字吗?写时要注意“木”字旁在不同位置的变化。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对照图画理解句子意思。
2.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群。
3. 学会六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 正确书写。
4. 让学生初步认识草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草原,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六个生字的音,形,意即书写
课前准备:
1. 幻灯片一框
2. 朗读配乐一段
3. 多媒体
4. 词卡若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拼音:
小朋友,我们先来读一读音节,比一比谁读得响亮,读得正确。
1. 出示卡片 xiang zhuang kuai jia jia
(1). 这些音节有什么特点?
(2). 开火车读 xiang zhang kuai。
(3). 说说jia和jia有什么不同。
(4). 指名读 jia jia
2. 出示卡片 qing yang shang
(1). 三个音节要读准什么音?
(2). 开火车读音节。
二.引入课题:
1. 出示词卡 jia xiang
(1). 开火车读,齐读。
(2). 什么是家乡? 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2. 听记句子:
听老师说句子,小朋友边听边记,比一比谁记得牢。
(1). 美丽的无锡城是我可爱的家乡。
(2). 鸟的家乡在树林,马牛羊的家乡在草原。
指名说,齐说。
3. 谈话揭题:
小朋友,我们的祖国辽阔广大,有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 有秀丽多姿的江河湖海,还有广阔无边的大草原。
小朋友去过草原吗? 想不想看看美丽的草原?
今天,我们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12,看看草原上都有什么。
出示课题 看图读拼音识字 12
三.看图学句,理解课文:
1. 出示幻灯片。
(1).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出示词卡 cao yuan
开火车认读。
(2). 这是什么样的草原?
出示卡片 ( )de cao yuan
(3). 图上小朋友的家乡就在草原。
出示句子 wo de jia xiang zai cao yuan。
指导朗读: 读出高兴自豪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2. 草原上有些什么?
(1). 请小朋友由远到近仔细看图,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 cao yuan shang you ( )。
(2). 相机出示词卡 niu er yang er ma er qing cao
出示后指名读,齐读。
3. 牛儿,羊儿在干什么? 它们长得怎样?
(1). 出示句子 niu er zhang,yang er fei,
指导读: 用高兴的语气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2). 草原上牛和羊很多,从哪儿看出来?
(3). 出示句子 niu yang yi qun qun。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 草长得怎样?
(1). 出示句子 qing cao lu yin yin。
(2). 绿茵茵是什么意思?
(3). 指导朗读: 速度慢点,绿茵茵重读.(指名读,齐读)
5. 草原这么美,小朋友来到草原上,想干什么?
(1). 出示句子 qi shang ma er die er jia--jia,
(2). 小朋友催马扬鞭,马儿跑得怎样?
(3). 出示句子 kuai ya kuai ru fei。
(4). 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课文朗读:
是啊,我的家乡在草原,草原多么美丽. 请小朋友打开书, 听老师读句子,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
(1). 师配乐朗读。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齐读.(配乐)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1)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2)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5)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教案 篇6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在愉快体验中识记生字和6种体育活动名称,了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拼图识字游戏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目
1.教师导学:在汉字王国里,小朋友们认识的汉字朋友更多了!你们还认识这几位老朋友吗?出示学过的字卡。(圆、严、寒、酷、暑、凉、晨)
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及时评价。
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指名读,纠正字音,再齐读黑板上的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不断再现,是一个对知识重温与巩固的过程。在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就如在打好的地基上造房子,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二、活动激励,学习字词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本课生词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体育项目,那么,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体育活动的名称呢?教师依次出示剩余的词语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打球、拔河、跳高。)
4.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本课生词。
5.引问: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谁愿意到前边来演一演?
6.活动: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体育活动名称。
预设: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学表演这些运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8.学生汇报。
预设:“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9.启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课件出示6个表示体育活动名称的生词:看,它们不带音节帽子了,你还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吗?
11.学生领读、同桌对读,教师评价。
1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13.小组交流:这些生字中,哪几个生字最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们?把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14.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在这里采用“动起来”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发现并掌握本课生字的特点,增强孩子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还有一些生字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2.学生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边找,一边说出它们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认识新偏旁“火”。
4.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1名同学带领组员进行检查,把组员认读有误的字音纠正过来。
5.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说出这个生字。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识字,生字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这一生动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生字的亲切感,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四、拼图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及规则。(拼图识字游戏。有16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宝宝,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6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就会出现刚刚这些运动游戏。)
2.学生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识字量增加了识字难度。此环节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了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识字10-01
识字教案06-23
识字的教案11-16
《识字2》教案08-16
识字雪教案12-26
识字3的教案09-29
识字5的教案10-20
《识字7》教案11-29
关于识字的教案10-16
识字3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