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
1、情景排练,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给“小兔”吃蔬菜。
1、一名幼儿扮“小兔”,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2、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二、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2、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3、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看挂图欣赏故事。
1、爸爸让小兔做了哪些事?
2、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
3、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真香、真好吃了呢?
(帮助幼儿理解劳动后会有饥饿感)
四、谈话: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1、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2、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棒。
【活动延伸】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引导家长多带幼儿参加劳动,如洗菜、拣菜等,使他们对吃蔬菜产生兴趣。
附故事:露水蘑菇
吃饭的`时候,小兔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妈妈问:“吃蘑菇好吗?”小兔说:“不喜欢。”妈妈问:“萝卜呢?”小兔说:“不喜欢。”妈妈又问:“吃青菜吧?”小兔子说:“我不爱吃。”爸爸说:“露水蘑菇爱吃吗?”露水蘑菇是什么样的?小兔从来没见过。他赶紧说:“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说:“露水蘑菇要到菜园子里去吃。”
第二天清早,爸爸拿着大篮子,带着小兔来到菜园子里。小兔看看大篮子,里面装着蘑菇、萝卜和青菜,可是没有露水蘑菇。小兔说:“哪有露水蘑菇呀?”爸爸说:“等一会儿就有露水蘑菇了。”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
小兔玩了一会儿,也跟着爸爸去劳动。早晨的雾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他问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吗?”爸爸带着小兔来到大篮子那里。咦,大篮子里的蘑菇、青菜、萝卜都沾满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露水萝卜、露水青菜。小兔对爸爸说:“真好吃呀!”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看老师写“泉”,怎么记住它?(或说字形或扩词)读题:泉水
2、填一填:( )的泉水 请把课题读好
过渡:想去看看泉水吗?一个要求:请带上你们的眼睛和耳朵。(课件播放山涧泉水)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听听读读《泉水》,板书课题:听听读读《泉水》。(齐读课题。)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两篇听听读读课文,谁来说说听听读读这一类型的课文有什么要求?
(听:仔细听,听清读音,听懂内容,边听边思考。)
(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先个别说,然后请一个同学概括说。
二、听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我们来静静地听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仔细听,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师配乐范读。)
2.交流问题,板书:石缝
大海
三、分节听录音,理解朗读。
(一)1——2小节。
1.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打开书,听第一、二节录音,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个别读个别句子,分组读,齐读。
(二)第3——7小节。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边交流边板书:
水池山里的姐姐
平地杜鹃花
山坡果树
山谷百灵鸟
3.泉水和这些朋友分别说了什么呢?再听3——7小节,自己可以跟着轻声地读一读。
4.自由读泉水的话,然后交流。
5.你最喜欢那句泉水说的话?为什么?
6.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泉水是一种怎样的水?(板书:多、清、甜、美。)
7.以各种形式朗读泉水所说的话。
8.想一想:泉水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别人。)
(三)第8——10小节。
1.听教师范读,思考:泉水最后流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2.交流,板书:好多飞流的泉水。
3.自由读,集体读。
4.听录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会遇到些谁?会说些什么?
5.个别上台交流表演。
6.齐读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献给了谁呢?(板书:献给美好的生活。)
四、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1.本文的语句优美,小朋友一定很喜欢其中的一些句子,喜欢吗?下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朗读或摘抄或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好吗?
2.准备、交流。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喜欢那一小节就站起来读。)
五、总结。
1.泉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别甘甜,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想。)
2.品尝后简单交流一下感受。
3.泉水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美好生活的精神特别令老师感动,因此老师为泉水写了一首歌,想听老师唱吗?
4.歌曲:师唱完第一段后,学生齐唱。
5.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后小结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
课后习题
一、读一读,我会加拼音。
( )( ) ( )( )( )( )( )( )
股 缝 塔 脆 鹃 杜 罐 哦
二、读一读,看谁都会读。
股市 门缝 宝塔 罐头杜鹃鸟
股份石缝 灯塔 罐子 杜鹃花
三、猜一猜,比比谁最棒。
一个月没水。( )
树旁一堆土。( )
我开口说话。( )
四、比一比,组词语。
股( )结( )危( )
没( )洁( )脆(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灿烂的( ) 火红的( ) 静静的( )
( )的泉水 ( )的大镜子 ( )的歌声
( )的身影 香甜的( ) 清清的( )
一( )镜子 一( )清泉 一( )水塔
板书
5 泉水
山腰 姐姐 多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美
水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这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两个:1,经历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找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用纸纤维叠加而成;2,比较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纤维长短不同(光滑程度不同)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吸水性的强弱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吸水性是材料的一种物理性质,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3. 纸、木头、塑料、金属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性最强,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2.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3.运用适当的语言定性描述材料的吸水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不同材料物理性质的探究兴趣。
2.初步意识到我们可以用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认识材料的物理性质。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 ① 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 ② 杯子、水、滴管 ③ 放大镜、滤纸 ④红笔、红的.彩色笔 ⑤ 实验单 ⑥大、小托盘 ⑦ 圆圈纸
老师:黑袋子(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喷壶、圆圈纸、课件、磁铁、教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选择合适的材料擦干黑板上的水,说明理由。
2、出示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1、想办法了解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是否吸水?
2、布置实验要求:(投影)
(1)用什么滴水?滴多少水?滴在什么地方?
(2)怎么看材料是否吸水?
(3)记录:用图画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人人能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
(4)做完实验,上交所有实验材料。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到黑板上张贴记录单。
4、学生交流。
5、讨论:
(1)通过刚才观察、交流,你们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一样吗?
(2)哪钟材料吸水性最强?其次是什么?塑料和金属呢?
(3)纸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
三、纸的观察
1、猜测纸的组成和结构。
2、观察纸的组成和结构,画在记录单上。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
4、归纳: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四、课堂作业
完成活动手册
五、自我问答
1、纸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2、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3、介绍学生自己造纸的步骤。
六、作业安排:
1、小小设计师:设计制作一张有特色的纸。
2、小小收藏家:收集不同种类的纸,做成纸样标本。
水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DVD光盘、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体会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2、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五、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六、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水教案 篇5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揭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自学了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学得怎么样。看,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小洁跟随爸爸、妈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湖里,当她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进湖里,她感到非常的(不满),最后船靠岸了,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可以同桌讨论一下,看谁最快完成)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3、看来上节课同学样学得真不错,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小洁一起去游玩,好不好?好,让我们荡起双浆出发吧!(配乐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浆》)
(通过生动有趣的flash或mtv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读课文 品句子
1、大自然真美啊!美丽的风光配着动听的音乐,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看得入神了。你们看(贴人头像),小洁也看得入神了。她看什么入神了呢?(板书:入神)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划出写景的句子。)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小洁在游玩的过程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象呢?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把有关的句子用“ ”划下来。
(利用贴图,使课文描写的情景再现,使学生感受环境的美。)
3、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读书非常认真,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划了哪些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⑴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⑵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⑶ 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正在给游人表演呢!
⑷ 同学样真会读书,这些句子都是描写小洁所看到的美丽景象,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动动小手:老师这里有三幅图,是根据这些句子画成的。谁能帮老师把它们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找学生上黑板贴画)
4、这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喜欢吗?那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要读出美的感觉来。(个别读,比赛读)
5、现在老师提出一个更高难度的要求,谁有信心把这些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配乐朗读)。
6、找小伙伴或听课的老师配乐朗读。
三、读议结合 体会思想
1、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小洁也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板书:入神)看得入神了。但接着发生了什么事使小洁变得不满的呢(板书:不满)(课件出示有关句子,学生齐读)
(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的意思。)
⑴ 这段话里面有几句话?这三句话里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呢?现在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学习,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同学讨论,先自己试着解决,不能解决的等一下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⑵ 解决学生不懂的词语(估计是:皱纹、企盼):
① 动作演示“不满”。(看课件理解皱纹)湖水生气了,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如果你看见了这个扔香蕉皮的小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②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小孩的行为感到不满,小洁也和我们一样,但小洁的心里不仅仅是不满,更多的却是企盼(板书:企盼)。企盼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猜猜小洁的心里会企盼些什么?
2、但光是企盼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的行动,小洁原来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后来她有没有扔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从中使学生领悟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四、课外拓展 深化主题
1、看录像:
⑴ 汾江河的水污染:同学们看,这是我们佛山的'母亲河,听老人说,以前汾江河的河水很清澈,可以看见河底的小鱼、小虾,可是现在变了……
⑵ 小河流的水污染:这是佛山市区内的一条小河流,同学们看,垃圾到处都是,河水变成了黑水……
2、看到这被污染了的河水,同学们,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3、如果人人都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那该多好啊!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设计环保标语来教育人们要保护环境。现在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来为环保写一句话,可以吗?(分组设计环保标语)
4、请各个小组的“环保小卫士”代表上前展示标语。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情况,为环保设计一条标语,从而再次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情况,为环保设计一条标语,从而再次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总结
这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景色,懂得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道理。相信有了小洁、你、我,还有大家的努力,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丽。
水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出示:干燥 炎热)
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
3.板书课题:水
二、初读课文:
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将课文的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检查学生的生字:
1.出示:窖、膝、勺
(1)“窖”是一个二类字,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
(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在写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
(3)“勺”字是个象形字。
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
四、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
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缺 最珍贵
五、三读课文:
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最珍贵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
六、总结:
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他又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水
最珍贵
水教案 篇7
最近,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欢乐的泼水节》,以下是我依据上课的思路写的说课稿.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局部,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局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局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同学:
因民族差别,同学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同学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布置,再结合二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同学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同学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发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同学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同学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与泼水节>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时地给同学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同学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同学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同学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同学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同学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同学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同学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置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同学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局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同学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同学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同学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身的感受,当时,同学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考虑。
2、同学是最真实的,比方弱处置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局面,给了同学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同学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扮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同学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终究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同学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同学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同学的答案。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范文12-24
水的秘密教案09-29
《水的秘密》教案09-27
水的净化教案08-28
《认识水》教案08-21
关于水的教案11-03
水小学教案01-10
关于水教案10-17
《水的用途》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