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案: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及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我会认和我会读,小老师领读。
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②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③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④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②今年是指 。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②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④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5.学习五——八自然段
你从这几句话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检测:
你会填吗?
( )的泼水节 ( )的'凤凰花
( )的周总理 ( )的地毯
( )的泼水节 ( )的花瓣
( )的头巾 ( )的鼓点
四、拓展延伸:
游完泼水节,你想对周总理说点什么?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地上(撒满花瓣)
欢迎周总理 江面(一条条龙船)
天空(一串串花炮)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水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二、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四、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五、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六、写字——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一、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二、想象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说:“ ”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三、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练习
1、填空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 )、( )、( )、( )的特点。
(2)泉水流过( )、( )、( )、( )。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五、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六、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水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逐渐转热,蚊子也越来越多,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会被蚊子盯,一直会跟老师说,“老师这里痒”。小朋友也开始关注如何消灭蚊子,如何不让蚊子叮咬自己?是小朋友开始关注的焦点。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花露水”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提供给幼儿的,他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看看说说中,认识了解花露水;
第二环在游戏的环境中学念儿歌花露水;
第三环节则是隐含着花露水的安全使用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花露水的用处,知道什么时候要用花露水
2、学念儿歌:花露水,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花露水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香香的`花露水
1、教师出示一瓶花露水
2、认识这是什么吗?
3、我们什么时候要用花露水?(有蚊子块了,被虫咬了,洗澡的时候,痒的时候)
4、为什么要用花露水呢?
预设1:因为涂了就不痒。老师:花露水涂在痒的地方可以止痒,真聪明。
预设2:因为香。老师:蚊子喜欢臭烘烘的东西,如果我们香喷喷了,它就不来咬我们了!
5、教师洒花露水,请幼儿讲讲闻到了什么气味?(香香的)
6、教师小结:夏天洗完澡或者被蚊子咬、生痱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涂花露水,花露水可以帮助我们止痒、去痱,还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花露水涂在身上香香的。
二、学一学:儿歌花露水
1、教师提出儿歌名称
2、教师示范念儿歌
3、你听到儿歌念了什么?
(1)花露水,怎么样?
(2)妈妈给我撒在哪里?
(3)我变成了一只什么鸟?
(4)飞到哪里哪里就变得怎么样?
4、幼儿学念儿歌
5、教师小结:宝宝都变成了香香鸟,大家都喜欢。
附:儿歌 香香鸟
花露水,喷喷香,
妈妈给我洒身上,
我是一只香香鸟,
飞到哪儿哪儿香。
展开阅读全文
水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出示:干燥 炎热)
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
3.板书课题:水
二、初读课文:
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将课文的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检查学生的生字:
1.出示:窖、膝、勺
(1)“窖”是一个二类字,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
(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在写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
(3)“勺”字是个象形字。
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
四、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
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缺 最珍贵
五、三读课文:
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最珍贵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
六、总结:
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他又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水
最珍贵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范文12-24
水的秘密教案09-29
《水的秘密》教案09-27
水的净化教案08-28
《认识水》教案08-21
关于水的教案11-03
水小学教案01-10
关于水教案10-17
《水的用途》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