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狼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出示狼、鹿和人的图片看着这三张图片,你会想到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板书:狼和鹿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解决生字。
2、采用开火车读词语等各种游戏来认字读词语。
3、师生共同合作理解不懂的词语。
三、理解课文
1、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2、指定小组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读完互评。
3、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狼、鹿、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在文中有自由王国功臣罪魁祸首三个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呀?
6、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对它们三个词都加了引号,联系课文,再说说你们的`理解好吗?
7、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之后班内交流。
8、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通过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9、带着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吧。
四、材料拓展
1、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另人思考的材料,想听吗?但听完了,可是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呀!师读材料。
2、结合课文狼和鹿和刚才的材料,你们有什么启示?谈一谈吧。学生自由谈感受。
3、小结: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好书,你会知道的更多,懂得的更多,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
五、指导书写
狼教案 篇2
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课前:一分钟演讲,(提醒演讲者注意声音、站姿、目光。)
首先师生一起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
(可回忆刚学习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先了解故事内容,再明白其中的道理。
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同时要标出生字词,标上段号并圈出各段的关键词。
基础知识:合作查词典解决生字词。
(此环节是老师提写落实,同桌互换批改所听写的字词情况)
信奉 仁慈 屠宰 张牙舞爪 作揖 手杖 捅 愚蠢 素来 周旋 原委 来龙去脉 忘恩负义
能力训练:利用圈出的关键词,组成简短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并要落实到书面上(找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概述,答案越简略越好。)
最后老师明确自己的观点: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东郭先生,虽请老杏树、老母牛评理,也难改命运,幸为一仙风道骨之老人所救,将忘恩负义的狼给打死了。
阅读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板书:东郭先生 老人 狼)
2、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语言的重音、语气、语调。其他同学注意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3、分析人物形象。
东郭先生:迂腐 愚蠢 糊涂
狼:狡猾 凶残
老先生:机智 勇敢 果断
4、归纳主题。
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仁慈。
作业布置:互动训练之“积累运用”部分
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狼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
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2、导题:在凯巴伯森林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板书:鹿和狼的故事
二、对比质疑 确定支点
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看着这两幅画面,听着老师的讲解,把你内心最想知道的说出来。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鹿死林毁?
三、自读自悟 辐射全文
1、初读,要求:
自读课文,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读到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好吗?
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你小组成员分享。
四、汇报交流 旋转球体
1、读着读着,你知道些什么?
重点指导:
(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鹿和狼的故事》。(出示第4小节中的语句)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2)、鹿毁灭了森林,你从那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3)、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六小节)
指导朗读
2、过渡探究
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请再仔细回读课文,特别要重读第7节,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来阐述你的答案。
(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链;(3)生态平衡……
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罗斯福您错在哪儿?
五、深究课文 突出心轴
1、精读第8、9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设计说的练习: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4、课外延伸: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课外读物,说明人类应维护生态平衡?
六、延趣拓展 升华主旨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
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
鹿和狼的故事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
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一)猜谜揭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
2.猜后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3.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鹿》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刚才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吗?(板书:凯巴伯森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时候,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读了这一节,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
这些都是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你还能想象课文中没有写的吗?
(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地上,野花竟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们的精心描绘下,形成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出示图)大家看,谁来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4.是呀,远远望去凯巴伯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的,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呀!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把它读好吗?(再指名读)
5.除此以外,你们还透过那些语句感受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气息?[
6.(出示图)谁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欢乐的语气读)
7.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接着往下读。
(评:你读书可真仔细)(是呀,森林里还有恶狼出没,威胁到鹿的生活)
8.总结:尽管狼经常暗算鹿,可鹿们仍显得那样活泼美丽,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画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2.再读一读第三节,找一找课文画面?(出示句子)
3.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
4.(出示比较图),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现在的森林我们用怎样的的词语来概括?
5.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说说。
6.已经找好了,我们来认真听他说。
7.为了能让同学们抓住要点表达得更清楚,请你们按老师的提示再练习说一说。出示练习:因为(),造成鹿(),又因为
(),造成森林(),所以凯巴伯森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8.我们通过读、找、说,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变化的原因是: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9.狼被捕杀,森林变枯黄,鹿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快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出了什么?(鹿在不断病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原来活泼美丽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2.是呀,多么惨痛的一幕,人们能否从这样的悲剧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齐读)
3.理解“功臣”、“祸首”,及其原因。
4.鹿本身愿意毁灭自己的家园,毁灭自己吗?谁迫使他们这样做的?谁才是真正的祸首?(这么异口同声,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关系,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人是祸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总结:是呀,善良的人们的确是好心做了坏事,在人们捕杀狼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那时森林—(生接: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而狼被捕杀后,凯巴伯森林——(生接:一片枯黄)。林毁鹿亡,又造成了生态失衡。
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08-27
狼教案07-11
狼教案范文08-29
关于狼教案09-18
蒲松龄狼的教案07-09
有关狼的教案12-09
狼和小羊教案09-03
课文《狼》教案范文08-26
兔子与狼的艺术教案11-18
小兔和狼的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