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案

时间:2024-11-16 11:51:3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燕子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燕子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燕子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燕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6 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

  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 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燕子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1、1、不分白天和黑夜。

  2、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3、表示“到”的意思。

  4、4、展开翅膀。

  5、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

  2、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时间是五分钟。

  (三)反馈发现,学习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来把你们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了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学生代表说,教师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这句话明写大海的辽阔,实际上是反衬出燕子过海的艰辛。可穿插海的图片和燕子作对比来增加理解的.深度。

  ·看图,同学们想读吗?一起来读。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这句话交代了水手看见燕子过海的时间、地点,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飞越是很难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风暴雨的日子,燕子过海就更艰难了。

  ·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三对反义词:“寒冷——温暖、北方——南方、昼——夜”来体会燕子飞行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

  ·老师想先听听女同学是怎么读的。再来听听男孩子是怎样表达的。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看动画体会、出示图片对比,让生体会燕子的疲倦。

  ·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能理解吗?不会说就用朗读表示。(看“落”和“伏”的对比图片)

  ·请生读、加动作→看动画体会→自由读→齐读。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特别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还有问题吗?如: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燕子死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此问题留在后面课文中探讨。)

  ·燕子们展翅起飞了,越飞越远,这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要在学习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这种不怕艰难的精神!

  ★过渡:我们仅仅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燕子的不畏艰辛,但我们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亲眼目睹那个动人场景的水手们对燕子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特别能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吗?请你试一试?(其余生看图片体会情感。)体会到了的同学一起来试。

  从“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和“大海的怀里”等语言的婉转及最后两句话的感叹号中体会水手的感情。

  ·对于这样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燕子,水手们实在不忍心说它们死了。谁能读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令人钦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样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怀中。我们一起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我们学习了课文,也和水手们一样,充满了对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让我们再次借水手的话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激情,朗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都被燕子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燕子过海的壮观场景吧!(播放燕子过海的壮观动画)同学们,这燕子虽然小,却有勇气飞越浩瀚无边的大海。他们就是这样勇敢而坚强地在大海上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洋,飞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从旭日东升的早晨飞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不分昼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种精神哪!就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燕子的崇敬吧!(配乐朗读课文。)

  (五)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学了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

  是啊,我们不能伤害燕子,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因为燕子过海非常的辛苦、艰难,更因为我们崇敬燕子那种不畏艰辛的精神。愿燕子的这种精神能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瓜和茄子的异同,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教具准备

  菜园挂图,燕子图、冬瓜、茄子实物,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适当地表扬进步的学生。

  2.学生夸一夸,这一段时间以来,你们觉得我们班进步了。

  3.教师板书课题,导入:不仅你们进步了,小燕子也进步了!

  4.指导读题。

  5.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教师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轻声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读好课文。

  4.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教师总结。

  三、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小组成员互相读,帮助认读生字。

  3.集体反馈,指名认读并组词。

  4.开火车检查读。

  5.巩固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教师出示菜园图,学生观察,菜园里有什么?

  2.文中,妈妈让燕子到菜园里干什么?

  3.教师将燕子图贴到菜园里。第一次燕子发现了什么?

  4.教师出示茄子和冬瓜,让学生感知一大一小。

  5.指导读这一句。

  6.第二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

  7.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一青一紫。

  8.指导读这一句子。

  9.第三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呢?

  10.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

  11.指导读这一句子。

  12.教师总结。

  13.交流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14.学生反馈,教师总结。

  五、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得到的'不同结果。

  二、总结延伸,教育孩子

  1.小组讨论:为什么燕子每次到菜园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燕子每次观察都更认真了。

  4.从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5.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仔细,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语文。

  3.学生自读,讨论该如何读好课文。

  4.学生反馈后,再读课文。

  5.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6.检查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情况。

  四、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读句子,体会“满意”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

  3.学生互相以“满意”说一句话。

  4.指名用“满意”说一句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次写字的内容,学生看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

  2.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交流、反馈自己写字时的新发现。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6.作业点评。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燕子教案 篇4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

  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

  “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

  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

  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

  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

  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燕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料峭”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

  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听到消息后,人们──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⑴ 读通句子。

  ⑵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⑶ 有感情朗读。

  2、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⑴ 读通句子。

  ⑵ 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

  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⑶ 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3、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4、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瑞士,恰好遇到这种情况,你能代政府向人们发出拯救燕子的呼吁吗?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教案07-14

燕子的教案04-28

《燕子》教案08-24

燕子的教案10-20

燕子小学教案11-28

《燕子专列》教案11-13

有关燕子教案11-12

燕子专列教案12-09

《燕子》教案11篇09-22

《小燕子》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