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时间:2022-01-10 18:00:25 教案 我要投稿

师说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说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教案集锦八篇

师说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教案 篇2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师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师说教案。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车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俪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师说教案》。因此二人影响巨大,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字词疏通

  2、内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明确:

  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简析

  如前所说,本文有着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文势如暴风骤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叹发端,由从师学习的理论分析转入对今人“耻学于师”的批判。

  2)下面作者运用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结果 作者态度

  古圣人与今众人

  对子女与对自己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3)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

师说教案 篇4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课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教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文章

  1.学生自读文章,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文章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文章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答案:“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案: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总结:“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总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总结:“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答案表示了他的立场?

  答案:“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答案: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师说教案 篇5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从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后练习三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师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

  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2.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教学难点

  1.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2.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提问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讲授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诵读法。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

  3.讨论法。学生课前、课上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4.学习拓展。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黑板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预习提纲

  目的:让学生熟悉课文,作好积累。

  具体步骤: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

  2.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课后练习,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导入并解题,介绍作家生平、作品、本文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整理字词。

  3.分析课文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坐在课堂里学习,有没有想过你们和老师之间究竟是怎样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里,老师和你们又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而学习中应该树立什么正确的师道观呢?本文作者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提出了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古代用说明、记叙或议论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幻灯打出下列字要求强调注音:

  愚(yú)句读(du)谀(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谀(yú)欤(yú)贻(yí)

  提醒学生在具体的文章学习中,注意一些古文词汇的使用,在最后一课时将整理归纳。

  2.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3.梳理第二段脉络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

  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讲读文章第1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1.逐句讲解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

  提示: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生乎吾前。乎,在

  ③提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⑤吾师道也。师,从师学习。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深入讲解

  ①问: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

  重点是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

  ②问: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提示: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是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

  ③问: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

  问: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提示;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3.归纳各层大意:

  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

  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4.理解分析

  ①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问:教师的职责?提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③问:如何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提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问:择师的标准是什么?提示:“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问:从师的原则是什么?提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5.文理示意图(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布置课后作业

  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师说教案 篇7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师说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教案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师说优秀教案

2.师说教案六篇

3.师说教案范文10篇

4.师说教案汇总5篇

5.【热门】师说教案3篇

6.师说教案合集六篇

7.有关师说教案七篇

8.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9.冬天是个魔术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