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健康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健康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测)
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知道精子和卵子。
(2)哦!原来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
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解释“子宫”)
(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儿)
(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
师: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
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
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
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通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么动呢?”
(3)小宝宝马上就要和妈妈见面了。咦!宝宝怎么出来呢?
(幼儿猜测)
小结:其实,每个妈妈的.“子宫”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
当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在医生的帮助下,
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啦!哇!哇!哭着叫妈妈啦!
三、游戏:体验母恩。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生活?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皮球,跟着老师表演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
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
扶着肚子散步
弯腰捡东西
轻轻坐下
生下宝宝)
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宝宝出生了,妈妈还要做哪些事情呢?
2.妈妈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她是最值得我们爱的人,
我们一定要非常地爱妈妈,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事情……
3.《我的好妈妈》的音乐响起,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大盆、水桶、长软管、塑料篮、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子、面巾纸、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盖子、海绵、皮筋、剪刀等。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直接引出活动内容:用准备的材料,四个人一组将场地这边桶里的水运到对面的盆里。
(1)请幼儿看材料有哪些,商量用什么办法运。
(2)交流自己运水的方法。
2.幼儿自主探索运水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各组运水方法,教师将方法进行归类。
方法一:找一个相当大小的瓶盖把瓶子盖紧,然后到桶里舀水运到对面。
方法二:用海绵吸水,拿到对面,或将水挤到瓶子里运到对面。
方法三:用塑料膜的四角提起来运水。
方法四:用塑料膜垫在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底下,用皮筋绑住运水,
4.组织幼儿进行运水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最多。
5.教师拿出塑料管,请幼儿比较两种管子的不同,探索怎样用管子将桶里的'水运到盆里,发现水流方向与管子位置高低的关系。
活动反思
玩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感兴趣的事。利用孩子这一天性,在运水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自主的运水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运水活动中来,尽情地表达着、思考着、表现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水、运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带来的乐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和材料来运水。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孩子们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乐,少一些约束,少一些畏惧。架起一座幼儿嬉戏与学习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情境]: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放风筝活动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每每周一来园,三五名幼儿都会聚在一起交谈放风筝的经历。结合这一社会娱乐活动,我班请幼儿每人自制了一只风筝。在第一次尝试放风筝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所限不能自由奔跑,奔跑时相互撞击,风筝被树枝刮住等等。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不要求幼儿将风筝放得多高,只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 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活动过程]:
材料准备:三组幼儿 斜坡跑道
自制风筝六只 奖品
环节:
一 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 基本部分。
1.请六名
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幼儿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收获]:
通过尝试,幼儿发现了能将风筝放起来的'正确方法,获得了乐趣。规则的制定来自于幼儿的讨论,实际经验,规则的执行是幼儿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得到了
幼儿的认可,因而做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可以在活动时请幼儿轮流做裁判,对其他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对不守规则者以一定惩罚如停止一次等。以巩固这些规则,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延伸:放风筝活动可以在每天的晨间体育游戏中进行。每组幼儿一周内流放风筝。
【大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12-31
大班健康教案06-25
健康大班教案10-31
大班健康教案08-20
大班健康教案[精选]01-19
大班健康过春天健康教案10-08
大班立夏的健康教案12-08
[优]大班健康教案06-27
大班营养健康教案07-09
大班健康教案(集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