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教案

时间:2025-01-17 02:10:5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风》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风》教案

  《秋风》教案1

  活动目标:

  (一)、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儿歌。

  (二)、能根据图画提示,说出秋天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三)、配上动作背诵儿歌。

  (四)、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五)、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一)、关于秋天的图片。

  (二)、秋天的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实地观察,导入话题。

  (二)、观看图画,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现在请大家看这幅图,上面都有些什么?(秋风吹过来,金黄的树叶飞起来,有的落到地上,有的在空中飞舞,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

  2、小朋友想一想,这幅美丽的画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天)

  3、有一首特别短的儿歌,也描绘了画中的这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学学。

  (三)、在朗读中理解儿歌并背诵。

  1、朗读儿歌。

  (1)、教师范读,幼儿倾听。

  (2)、教师范读,幼儿跟读。(跟读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模仿快速的熟悉课文)

  (3)、学生齐读、轮读、对读。(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培养幼儿的朗读兴趣,巩固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2、理解儿歌。

  (1)、儿歌中说什么像蝴蝶?

  (2)、秋天的树叶变黄了,也有的变红了。调皮的秋风把这些美丽的树叶从树枝上吹下来,就像蝴蝶在空中你追我赶,也像小朋友一样,在操场上快乐的玩耍。

  3、背诵儿歌。(根据对儿歌的理解来记忆、背诵儿歌)

  (四)、看图说话练习。

  1、看图说话。(出示图片,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2、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3、看实物说话。

  师:老师这儿也有很多秋天的树叶,它们漂亮吗?(出示树叶)

  4、让幼儿接触树叶,加深他们对儿歌的理解。

  (五)、配上动作背诵儿歌。

  活动自然结束。

  小百科:秋季时自然形成的风,区别于春风,夏风,冬风。有多种含义,有含凄凉无依之意,常见于诗歌。

  《秋风》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美景,萌发关注自然的情感。

  2、大胆想象秋风吹的情景,尝试仿编儿歌。

  3、能与同伴合作一起仿编儿歌,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钢琴曲《秋日私语》、秋天的风景图片、电子大书儿歌《秋风吹》、图片(气球、泡泡、云朵、风筝、花朵、降落伞、热气球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欣赏树叶在风中飘舞的景象。

  二、学习儿歌。

  1、畅谈风吹树叶的情景。

  师:有风吹过的时候树会怎么样?

  师:有没有看见过树叶被风吹落的情景?

  师:请你们想一想,树叶掉下时的'情景美吗?树叶掉落下来时像什么?

  2、欣赏电子大书的儿歌《秋风吹》。

  3、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念儿歌。

  4、请幼儿为儿歌编动作。

  5、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启发幼儿畅想。

  师:秋风吹来了,除了吹动树叶,还会吹什么?(如气球、泡泡、云朵、风筝、花朵、降落伞、热气球等)

  2、出示各种图片,分组尝试仿编儿歌。

  每组抽一张图片,合作仿编儿歌:如抽到气球,可以仿编儿歌为“秋风吹,气球摇,大小气球往上飘;红气球,黄气球,个个气球像泡泡”。

  四、播放《秋日私语》,每组轮流展示自己组仿编的儿歌。

  活动应变

  小组展示时,可以一人念儿歌,其他人做动作;也可以全组人一起念儿歌;还可以一人念一句儿歌。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组仿编的儿歌画下来,并配上文字,制作成一本书。

  区角活动

  1、美工区:投放各种各样的树叶,让幼儿们来剪一剪、贴一贴,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造型。

  2、语言区:鼓励幼儿将自己组仿编的儿歌画下来,并配上文字,制作成一本书。

  环境创设

  把树叶用绳子连一连,做成吊饰悬挂起来。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树叶书签”。

  随机教育

  在户外活动时,观察树叶飘落的美景。

  《秋风》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说儿歌活动中感受秋风的顽皮和可爱。

  2、能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编。

  3、知道秋天的大致特征。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句式练习说话。

  难点:初步理解儿歌中动词的运用并尝试创编简单的句子。

  活动准备:

  风娃娃图片、白云、叶子、大雁、菊花、大自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

  看图,请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风娃娃在干什么?白云和叶子在哪里?是怎样动的?

  二、学习理解儿歌

  1、漂亮的图画中藏着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秋天的风》,我们一起听听(放音频)。

  2、提问:秋天的风和谁做游戏了?是怎样做游戏的?请幼儿用肢体表现“吹”、“飘”、“追”的`动作。

  3、看视频,随画面变化说儿歌。

  三、迁移练习说话

  秋天的风还想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我们看看它还和谁一起玩了?

  1、教师出示大雁的图片:大雁在干什么?(飞)秋天的风会怎样和大雁玩呢?引导迁移句式创编:秋天的风,陪(追、带)着大雁飞。

  2、教师出示菊花图片:菊花什么样子?秋天的风害怕吹落花瓣,很小心地和菊花玩,它会怎么和菊花玩?引导创编句子:秋天的风,看(望、抱)着菊花开。

  3、教师出示小朋友走进大自然的图片:秋风带小朋友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大自然中做什么?(小组看图讲述小朋友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活动)

  4、巩固:教师出示所有图片,幼儿看图完整说儿歌(包含创编的句子)。

  5、播放音乐,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轻声跟诵,并和老师一起用动作表达儿歌表述的内容(离开座位)

  四、结束部分

  秋风调皮、可爱吗?为什么?我们一起出去找找秋风,看秋风在幼儿园里和谁在做朋友,我们也要和秋风做朋友。

  活动反思:

  引导创编,迁移句式练习说话时,只有少数幼儿愿意主动发言交流,有初步的想象能力。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只愿意和大家集体一起说。幼儿基本上能根据动词做出动作,但是主动运用动词的时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随音乐轻声说儿歌和教师一起表演儿歌时,幼儿情绪好,都能动起来。户外找秋风时,知道树叶动了就是秋风在和树叶玩,脸上凉凉的是秋风吹在脸上,知道秋风是看不见、抓不住的。

  《秋风》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

  2、用适当的语气学念诗歌。

  3、理解词语:飞回、脱下、飞落。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诗歌。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中班①(秋季)1盒,录音机一台。

  2、燕子、大树、花朵和黄色色块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看到的秋天。

  (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互相交流在哪里看到了秋天。

  (2)秋天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3)秋天的动植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欣赏诗歌:秋风。

  (1)播放儿歌录音,让幼儿说说自己在诗歌里看到了什么。

  (2)诗歌提了什么问题?你找到答案了吗?

  (3)诗歌里动物和植物做了什么动作?鼓励幼儿模仿这些动作,想一想秋天的时候还有谁也会做这些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词语:飞回、脱下、飞落。

  3、学念诗歌:秋风。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同时按照诗歌的顺序出示燕子、大树、花朵和黄色色块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

  (2)幼儿看图片跟教师学念诗歌,提示幼儿用惊奇的语气念带有问号的诗句,最后一句表现出找到答案的喜悦心情。

  4、活动延伸:

  自由创画《美丽的秋天》(看课堂时间,不一定放在课堂中,但要让幼儿拿到教室展示)

  附: 秋风(诗歌)

  是谁,让燕子飞回南方?

  是谁,让大树脱下绿衣裳?

  是谁,让花瓣片片飞落?

  是谁,让大地变得金黄?

  啊!原来是秋风。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我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地氛围。先让他们实地在户外寻找秋天,调动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发现秋天与夏天的不同,再进行诗歌学习。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通过学习诗歌,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再以图画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秋风》教案】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8-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经典】08-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2-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优秀12-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通用】07-2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1篇)09-2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5篇(精选)08-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汇编11篇)10-04

教案中班教案09-09

高中教案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