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晓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晓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一)请全体幼儿朗诵复习之前已学的古诗《清明》。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
(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地上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课件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跟着《春晓》歌曲边演唱边跳舞。
最后,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课前反思:《春晓》对于某些幼儿来说,已经在家里和家人学习过了,因此比较熟悉,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理解古诗内容,所以在本堂课的教授中,重点让幼儿在理解中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灌输
春晓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
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自由回答。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齐唱歌曲)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春晓教案 篇3
活动领域: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春晓》并感知古诗的意境。
2、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幼儿用书《春晓》。
二、 请幼儿欣赏图画,想象古诗的内容
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听到什么声音?
春天的早上,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
三、 播放磁带,请幼儿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声音。
四、 请幼儿想象一下听到的各种声音,用语言简单叙述声音表达的情境。
区域活动
1、 语言活动区
配有图画的故事图书,鼓励幼儿阅读。
2、 美工活动区
投放多种美工材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如彩笔和纸,幼儿可以绘画;彩色皱纹纸和树枝,幼儿可以撕贴、制作春天的花树;油泥,幼儿可以制作小蝌蚪等。
活动
1、 能说出家居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2、 会念古诗《春晓》
春晓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春晓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2.理解古诗内容,并能说出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默古诗。
4.初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像、微机、录音机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用教学提示中第二种导入法(图像导入)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春晓》(板诗题)。
三、解题
分析“晓”的字形,说出部首,根据部首“日”说说“晓”的意思与什么有关?查字理解“晓”的意思。理解“春晓”题目,这首诗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自学感知全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觉”多音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小声自由读古诗,并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这首诗写了春天清晨什么样的景色?
五、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1.朗读全诗,想想每一句诗说些什么?
2.个别读第一句。“春眠”指什么?“不觉晓”指睡得怎样?这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睡得很熟,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能让人睡得这么香?说明春天的气候怎样?能睡得这么好,心情一定很舒畅,请用舒畅的感情读这一句。
3.齐读第二句。理解“处处”“闻”“啼”。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注意:“闻啼鸟”是古诗倒装的表达方法。应作为“闻鸟啼”来理解。)看插图,想象到处鸟声啾啾,互相应答的情景。你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一句诗句?(欢快)。感情朗读。
4.齐读前句诗,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情景?
5.个别读第三句。这一句又是写什么时候的事?什么事?(睡醒后回想昨夜刮风下雨的故事。)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自读最后一句,想想“知多少”的意思。这句诗说什么?(是写作者的感叹:不知有多少花被春雨吹落在地)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惋惜)“惋惜”什么?
7.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① 看插图,说说春天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② 花落之后,这景象还美吗?
③ 作者喜欢春天吗?(作者喜爱春天,也就喜爱把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
④ 那么作者看到花被春风春雨打落时为花儿惋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表现?(喜爱春天)
⑤ 他这种感情体现在哪里?(喜花—爱花—惜花)
⑥ 感情朗读。(着重指导读好重音、节奏、语气)
8.说说全诗的意思。
六、背诵课文
1.这首诗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
听
回想
想像
(春眠
啼鸟
风雨
花落)
2.根据以上归纳出的顺序背诵全诗。
春晓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 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三、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教师要告诉学生:
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
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四、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⑴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⑵教师小结:
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⑶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春晓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民、眠”等9个字,会写“民、眠”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了解诗意,理解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生字小卡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春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看春水潺潺,百花盛开,春天里,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春天的诗,(放课件)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眠:读mián不读mín。闻:前鼻音wén。
4、教师教读
5、学生有感情诵读
(二)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三)感悟韵律。
(1)圈画生字,学习生字,送字宝宝回家,读全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三、古诗拓展:
1、有关春天的佳句赏析
2、孟浩然的诗句
四、小结:
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春晓教案 篇8
活动领域: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春晓》并感知古诗的意境。
2、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幼儿用书《春晓》。
二、请幼儿欣赏图画,想象古诗的内容
——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听到什么声音?
——春天的早上,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
三、播放磁带,请幼儿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声音。
四、请幼儿想象一下听到的各种声音,用语言简单叙述声音表达的情境。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
提供配有图画的故事图书,鼓励幼儿阅读。
2、美工活动区
投放多种美工材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如提供彩笔和纸,幼儿可以绘画;提供彩色皱纹纸和树枝,幼儿可以撕贴、制作春天的花树;提供油泥,幼儿可以制作小蝌蚪等。
活动评价
能说出家居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春晓教案】相关文章:
《春晓》教案07-25
《春晓》教案范文11-01
古诗春晓教案11-17
《春晓》教案(必备15篇)08-04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05-20
春晓教案锦集八篇10-25
春晓教案范文合集九篇11-04
春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10-07
春晓教案合集七篇09-30
春晓教案范文汇编8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