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教案范文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鸭子骑车?这可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鸭子真的办到了!作者通过这个让人兴奋又愉悦的故事,生动地描绘出孩子勇于探险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读后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书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和表情都十分传神,和孩子一起朗读,会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融入其中。本堂活动的设计,是想让孩子充分享受绘本带来的阅读快乐,并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图画,发现画面表达的意思,并放飞大胆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明白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2、感受尝试新事物带来的快乐,体会只要够自信够勇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突发奇想的鸭子。
价值取向:导入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鸭子?
2、猜测鸭子疯狂的原因。
过渡:究竟鸭子骑车的这个想法能否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着这只疯狂的鸭子一起去农场转一天吧!
二、勇于尝试的鸭子。
价值取向:仔细观察角色的表情,大胆想象同伴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1、母牛。
(1)猜测母牛的想法:母牛心理是怎么想的?
(2)猜测鸭子的想法:你们觉得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面对母牛的反对,鸭子毫不理会,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2、绵羊
(1)观察画面猜测:绵羊也许会对鸭子说些什么?
(2)猜测鸭子的想法:这时鸭子会放弃吗?
小结:真是一只勇敢的鸭子,虽然骑车也许会摔伤,但是鸭子不害怕,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学会骑车的。
3、母鸡
(1)观察画面:母鸡怎么了?它在害怕些什么呀?
(2)讨论:鸭子会怎么说呢?
小结:真是一只自信的鸭子,骑自行车的时候既能不让自己摔伤,还能照顾到行人的安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老鼠
老鼠现在心里也有一个疯狂的想法,猜猜看老鼠想干吗?
小结:是呀,老鼠在鸭子的带动下,它也想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小老鼠。
三、获得成功的鸭子
价值取向:感受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观察画面:动物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想做什么呢?
小结: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在一起骑自行车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子,你的主意真棒!”
2、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不赞成鸭子骑车,现在却又都在骑车了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像鸭子一样做事坚持到底就会获得成功。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玩报纸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动手。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大胆参与,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动手,主动地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在不断地尝试、游戏中,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废旧报纸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小圆球若干胶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音乐的情境和节奏下,教师引导幼儿做走、跑等准备动作,活跃活动的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报纸不同的玩法
师:报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纸,除了阅读,增长知识外,它还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小朋友你们想想,报纸能怎样玩呢?
3、活动过程
通过幼儿的集体思维和个别创新,幼儿发现报纸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斯纸玩:"小朋友想一想,报纸除了刚才的这些玩法,还可以怎么玩?"(斯纸)引导幼儿边斯边说"斯斯斯,变变变,报纸变成小白兔"
(2)把报纸进行折叠,变成自己喜欢的'模型,
这个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用报纸去折叠和拼撕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而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很有成就感。
[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3)把报纸团成团,在地上滚,
这个游戏可以两个幼儿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幼儿一起玩。
(4)四个小朋友撑起报纸,把小球放在上滚动,
这个游戏必须是多个幼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幼儿必须有积极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顺利的完成游戏。
[3、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幼儿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5)把报纸卷成小棍,扮孙悟空做搏打游戏。
现在把这张神奇的报纸卷了起来,报纸变成望远镜,冰激凌,火炬,最后把报纸卷成金箍棒,老师变成孙悟空,"变出"金箍棒,幼儿变成小孙悟空,引导幼儿玩纸棒。(6)、大家一起做游戏,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以上5个游戏,把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游戏竞赛。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参与意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游戏热烈而有序,有而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整理活动:
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创新,积极动脑、动手,在大胆的尝试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并通过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并能在活动中增强信心,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体验玩树叶的乐趣。
2、让孩子尝试树叶的玩法。
3、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前带幼儿到院子里收集槐树叶
活动过程:
一、用歌曲《小树叶找妈妈》导入活动师:老师这里有槐树叶,他们飘落下来想和我们一起玩。
二、出示槐树叶,尝试各种玩法。
1、师:你们玩过槐树叶吗?都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人一枝,你们能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玩法吗?(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到孩子中)。
3、教师随时提醒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两个、三个或多个小朋友一起玩。(发现创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表扬)。
三、教授幼儿新的玩法。
玩法:一名幼儿手里攥住若干串槐树叶(其中有一串是没有树叶的),尽量用手把槐树叶遮盖,其他幼儿来抽,抽出来后点数一下,有几片就打这个抽树叶的小朋友手心几下,抽到没有树叶的才算赢。抽完后,请赢得小朋友来攥树叶,其他小朋友来抽,如此循环。
四、幼儿分组来玩猜树叶的游戏,练习点数。
五、结束活动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礼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出示神秘礼物,用槐树叶做成的粘贴画、用槐树杆做的小漏勺...请幼儿回去后做一下。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让宝宝学穿珠子(4~8颗)。
环境创设:
各种颜色、形状的木珠子,用各种饮料吸管制成的塑管珠子,各式纽扣,绳(电线、各种材料的绳)。
过程:
爸爸妈妈带宝宝欣赏各种材料制成的链子,如:用木珠制成的、用塑管制成的、用纽扣制成的`……
激发宝宝制作的愿望。爸爸妈妈引导宝宝自己选择材料穿成链子。在制作中,可把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珠子穿在一起,也可把不同材料的珠子穿在一起。若宝宝已把
4~8颗珠子穿在一起,爸爸妈妈即可把它结成链子,并为他戴上。爸爸妈妈可鼓励宝宝多穿一些,赠送给他人。
建议:
制作结束后爸爸妈妈可戴上宝宝制作的链子,载歌载舞,以祝贺宝宝的成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皮肤的特点与作用,能凭借触觉及原有经验辨认触摸对象。
2、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纸盒每人一只,内装玩具、树皮、羽毛、棉絮、泡沫塑料、木版、金属制品等便于触摸感知的物品。
2、绘画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用于蒙眼的眼罩或长手帕。
活动过程:
一、神奇“紧身衣”。
1、我们身体上有一样神奇的东西,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2、教师讲述科学小品《神奇“紧身衣”》.
3、引导幼儿说说,皮肤有哪些“本领”,(它有触觉,能知道冷热软硬和痛痒;它能调节体温,排泄废物)应该怎样保护它。(防止烫伤、划破……)
二、不看也知道。
1、皮肤有一样了不起的本领,它碰到一样东西,不用眼睛帮忙,就能“猜”出是什么。
2、每组派一名幼儿来摸纸盒中的物品,并说出物品名称或种类,教师取出该物品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每组一只纸盒,轮流蒙眼触摸盒中物品,说说名称或名称。
4、取出盒中物品,用其接触其他身体部位上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好像长了眼睛。
1、皮肤很神奇,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来看看谁的'皮肤更神奇。
2、幼儿两两结伴,幼儿甲在幼儿乙背上用手指画简单的图形(或写字、写数字)乙在纸上记录甲所画的图形。然后,两人对换。
3、连续进行几次,看看谁的感觉更准,能把画在背上的简单图形正确地记录下来。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的教案10-16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08-31
大班教案【精选】11-07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精选]12-06
(精选)大班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