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粽叶、废纸团、画笔、画纸、剪好的香包纸、艾叶、幼儿材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粽子,引出课题。
2、教师,引出下一环节。
二、通过观、看课件、交流,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让幼儿重点认识粽子了解端午节。
(1)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
(2)认识粽叶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的纪念方法。
4、端午节习俗。(看课件)
三、幼儿操作,准备过端午节。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节。师:那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3、教师介绍准备材料。
重点介绍:香包、包粽子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
端午节的教案2
活动目标
学习朗诵童谣,感受童谣表现的端午划龙舟的民俗风情和热闹的节庆气氛。
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尝试配上打击乐表现划龙舟的欢乐情景。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诵童谣。
活动难点
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
难点剖析
两种节奏型的结合让孩子们对节奏有些混淆。
活动过程
一、讲讲端午节及划龙舟
提问:哪一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习俗?那一项活动最热闹?
人们是怎么划龙舟的?
人们在划龙舟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欣赏童谣
1、欣赏童谣并讨论
2、感受童谣的节奏
3、学习打节奏
三、学习朗诵童谣
1、配上节奏朗诵童谣
2、游戏:划龙舟、赛龙舟
活动反思
活动前和幼儿进行了谈话,发现幼儿对端午节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仅局限于吃粽子这一风俗习惯。于是,活动围绕着粽子而展开。结合图片,幼儿了解到端午节不仅仅只有吃粽子这一习俗,还有划龙舟、喝雄黄酒习俗。幼儿随之对划龙舟产生了兴趣。通过欣赏童谣,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同时通过拍手、跺脚的肢体动作让幼儿感知节奏。整个活动后,孩子们都能有节奏地进行朗诵。
端午节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
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讲述屈原的.故事。
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品尝粽子。
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端午节的教案】相关文章:
端午节教案11-29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11-26
端午节主题教案07-21
小班端午节教案08-16
关于端午节教案09-20
端午节教案(优)11-18
【热门】端午节教案12-18
【推荐】端午节教案10-12
端午节教案(热)09-22
端午节教案【精】11-17